超1亿人经常性骑行,你的城市骑行自由吗?

作者: 李权云

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周刊(ID:chinanewsweekly)

骑行是否自由,考验城市发展品质超1亿人经常性骑行,你的城市骑行自由吗?

从北五环一路骑过来,贾峰在心里测算了一下,今天往返10公里的行程能减碳3公斤。作为生态环境部宣教领域的专家和“老兵”,他一直身体力行,倡导“一年一人一吨碳”。

与此同时,骑行前来的还有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他是北京自行车绿色廊道新体系“城市风轮”计划的提出者,曾参与修建城市骑行道上百公里。他沿着北京中轴线一路而上,只为和贾峰共同开启一场关于城市骑行的对话。
他们是中国新闻周刊《“碳”索行动派》节目首期录制的嘉宾,我们把对话的场地选在了北京黄草湾郊野公园。公园里总有慕名而来的骑行爱好者,一条两米宽的沥青小路向林子深处延伸,路面上印着一对黄色小脚丫,表示这是北京“朝阳绿道”的示范段。
“我把骑行和每天的通勤相结合,按照10公里3公斤的减碳量,一年大概减碳1.2吨。”贾峰每年骑行里程累计约4000公里,一辆黑色公路车已经陪伴他多年。作为中国新闻周刊首席低碳传播官,他今天依然骑着“老伙计”前来。
“3公斤(减碳量),我觉得对于每个人日常都可以轻松做到。我们的城市有2000万人口,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去行动,这是个很大的数字。”杨新苗表示。
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全国有1亿多人经常性骑行,或把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有近千万人参与自行车运动。事实上,对公众来说,骑行可能是一个爱好、一项运动;可能是一次对郊野的探索,是一场对夏日微风的追逐;也可能是一次繁忙工作后的短暂逃离。车轮不止,就有无数种可能性,而城市骑行背后,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事情。

超1亿人经常性骑行,你的城市骑行自由吗?

我们为什么骑行
夏日夜晚,华灯初上,浩浩荡荡的自行车队伍穿过北京长安街,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有人把骑行当代步,“我一般是5公里以内我都骑,年轻嘛,身体也比较活跃。”也有骑友分享自己的“宝藏路线”,“长安街、108国道、妙峰山、潭王路或者山里”。还有人认为,骑行是一种社交,“我俩就是因为骑车认识的。”

超1亿人经常性骑行,你的城市骑行自由吗?

在贾峰和杨新苗的对话中,骑行的回归更是公众践行“双碳”目标的具体行动。随着社会对“双碳”目标认识和理解的逐渐加强,寻求一种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来缓解当下城市交通压力,已成为城市治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他们看来,在所有交通方式中,骑自行车可以算是一种“零碳”的出行选择。
根据学术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此前发表的研究数据,如果地球上每个人每天骑自行车1.6公里,全球每年或许能减少4.14亿吨碳排放;如果每个人每天骑自行车2.6公里,全球每年或能减少6.86亿吨的碳排放。
去年3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支持把自行车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手段”的决议,该决议呼吁联合国成员国“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和农村将自行车融入公共交通”,鼓励联合国会员国“在跨部门发展战略中对骑行予以特别关注,包括共享单车服务”。
由此看来,骑行所创造的减碳效应针对“双碳”目标具有显著的助推作用。杨新苗指出,骑行的价值之一就是用清晰的减碳效果帮我们规避了不确定性,“从生产端去减排有很多不确定性,从消费端减排的确定性很强,所以我们建议优先从确定的事干起。”

超1亿人经常性骑行,你的城市骑行自由吗?

在贾峰看来,人们之所以选择骑行,除了其绿色减碳效应,对于骑行者个人来说,还有额外的收获:“我们骑行的同事体重平均降了2公斤,最多的降了10公斤,除了体重以外比如脂肪肝的检出率,(像)甘油三酯等指标都有相应改善。”
贾峰还提到,作为低碳环保又健康便利且低成本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的回归,也将成为消费转型的重要标志。
不难看出,骑行的故事,可能承载于山地车、公路车以及共享单车,或运动骑行,或日常通勤。尽管出发点不同,目的地不同,骑行里程也不同,但相同的是,总有一些风景和共识,是大家在滚动的车轮上不期而遇的。
骑行自由,考验城市发展品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曾是名副其实的“自行车王国”,自行车是人们的主要代步工具。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代替自行车,成为主要出行工具,城市留给骑行的空间也随之收紧。
比如,一些城市以机动车为主的道路规划对于骑行者并不友好,道路设计和交通管理对骑行造成障碍,自行车在城市纵横交错的道路网里慢慢消失。

超1亿人经常性骑行,你的城市骑行自由吗?

对此,杨新苗指出,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小汽车占用自行车道停车,导致骑行道变窄,空间被挤占;骑行道不连续,骑行道“断头”,导致骑行体验较差,逆行增多;两轮电动车没有任何速度管控措施,影响自行车骑行安全。
“我们每个小时就有一个使用两轮电动车的用户的死亡”杨新苗说,改善安全隐患的节点,需要多管齐下,切实行动起来。
简而言之,一座城市是否给骑行留下足够的空间,主要体现在“路权”、路况等方面。某种程度上,骑行是否自由考验的是一座城市的发展品质。
因此,倡导公众形成绿色出行的理念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一座城市能够完善自行车路网,形成安全、连续、舒适的骑行环境,事实上,不断提升的骑行体验本身就是“户外广告”,能够吸引更多市民加入骑行,持续放大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的便利效应。
对此,贾峰深有感触,他去过很多国家,在和不同城市的市长交流骑行环境时,大家一致认为,中国是自行车道路设计最友好的国家,北京是道路设计最漂亮的城市。
“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其实早有预案,上世纪70年代的城市规划者在北京率先建设了“三块板”道路,中间一块板(块)给汽车,两侧板(块)给自行车,自行车和机动车之间用绿化带隔开,这个道路体制影响了国内很多城市,是很宝贵的遗产。”杨新苗表示,全球的城市是相互学习的。在骑行环境打造上,业界经常提到的是“西边有巴黎,东边有北京”。
不过,进入“汽车时代”,北京的“三板路”的设计也一度受到冲击,“自行车道被小汽车借用了,但借了总是要还的,我们已经看到了变化。”
2019年5月31日,北京首条自行车专用路开通,连接昌平回龙观和海淀上地软件园,全长6.5公里,后又于2020年启动东拓、南展、西延工程,使其再延长了3.8公里,不仅让两地间的骑行通勤更加高效,也兼顾了休闲娱乐健身功能,很多经过这条路线的通勤族纷纷点赞。
与此同时,不少城市也推出了专门的骑行精品线路,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更便捷的条件。贾峰指出,为推动城市绿色休闲空间建设,完善相关政策,在道路资源分配上可向自行车适当倾斜,营造骑行友好型城市基础设施环境。“地铁修建一公里要十个亿,修建一段骑行路100万就是天花板了。”

超1亿人经常性骑行,你的城市骑行自由吗?

“如果城市出现自然灾害等重大事件,导致公共交通工具停摆,那我们只能靠走路和骑自行车了。”杨新苗表示,骑行不仅考验着城市的品质,也代表着这座城市的发展韧性。
在两位嘉宾看来,青年喜欢的城市一定是可以自由自在、安全骑车的城市。更多城市行动起来,建设骑行友好的环境,就可以吸引更多人才。
碳索行动,出发即是答案
在城市与自然中惬意穿行,“骑行热”代表的不仅是一种出游新风尚,也是当下人人践行低碳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只要出发,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行动派。
2010年,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新闻周刊创办了“绿色发展 低碳生活”公益展。之后,伴随着传播方式的创新,公益展也升级为包括论坛、展览和全媒体传播在内的“绿色发展 低碳生活”系列活动,并且得到了多个部委的支持,吸引了上亿人次的关注,成为传递中国绿色低碳进程的重要窗口。
今年,为了更广泛地凝聚共识,推动和普及更加绿色低碳的生活生产方式,周刊君正式推出首个体验式低碳主题视频节目《“碳”索行动派》。节目聚焦绿色低碳领域最热门的话题,特邀相关嘉宾,走进产业前沿、深入真实生活,通过调研、探访和对话的形式,倡导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理念。
围绕“走进城市骑行自由”的主题,首期节目已于7月10日在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视频号和抖音号正式上线,接下来,《碳索行动派》还将聚焦循环经济、零碳工厂建设、余量食物处理、快递垃圾何去何从等热点话题,携手更多“行动派”参与到绿色低碳变革中来。

作者:李权云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48297.html

Like (1)
Previous 2023年7月11日 下午12:50
Next 2023年7月11日 下午12:5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