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崛起:重构大唐地缘格局,加速藩镇问题恶化

作者:张诗坪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吐蕃崛起:重构大唐地缘格局,加速藩镇问题恶化
同样是定都关中的大一统王朝,秦和西汉都没有建立藩镇制度,唐朝之前的隋朝也没有,但唐中期的唐玄宗为何建立起藩镇制度?这背后不是某任或哪几任君主的一时兴起,是与关中地区地缘格局的变化密切相关。
 

“四塞之国”的关中

唐朝以前仅在东边有强敌

与秦和西汉一样,隋唐的根本之地在于被称为“四塞之国”的关中地区。所谓“四塞之国”,说的是进出关中的主要四条道路。从现代人角度看,四个方向都有可以入侵的道路,需要依托关隘进行防守,堪称“四战之地”,比起四川盆地的地形,防守难度大了许多。那么,为何秦和西汉的关中通常被认为有着明显的地利?我们不妨具体考察下这阶段关中的地缘形势。

 

关中正东方向是从关中通往河洛平原的道路,被称为崤函道。由于关东地区的经济、人口体量远超关中,分裂时代的东边是关中几乎所有强敌所在的方向。战国秦孝公时代,秦国在关中东大门设立函谷关,其位置在随后数百年多次发生改变。随着黄河泥沙堆积,函谷关以北的河岸不断抬高,函谷关的险要地势遭到极大削弱,最终关中政权把防御东边方向的关口向西迁移到更贴近黄河的潼关。除了潼关外,关中最大的弱点是位于今日山西西南的河东地区,同样在关中东部方向。河东的势力通过蒲坂、风陵渡等渡口很容易进入关中平原,对关中政权形成威胁。春秋时期的晋国、战国初期的魏国,都通过山西向关中渗透,把秦国压制得苦不堪言,后世的李渊也从山西避开中原的混战轻取关中作为基业根本。关中政权要想在自守的基础上,真正对关东地区形成足够威胁,首先必须在河东地区站稳脚跟。在大一统王朝时代,关东地区尤其是河南河北的物资通过黄河漕运到关中来满足朝廷的需求。

 

吐蕃崛起:重构大唐地缘格局,加速藩镇问题恶化吐蕃崛起:重构大唐地缘格局,加速藩镇问题恶化

战国时期主要道路示意图。来源/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编:《中国古代道路交通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

除了最重要的东边之外,关中东南方向是从关中经蓝田、武关通往长江中游南阳盆地的路线,西南方向面对汉中地区的则是散关。由于地形对后勤规模的限制,这两个方向对关中的威胁要相对小许多。除了东晋桓温北伐前秦那次之外,从南阳盆地经武关攻打关中的战事,基本都是全面战争中的偏师:如刘邦自武关灭秦时,秦军主力在外与诸侯联军消耗、对峙;刘裕北伐后秦时,主力选择进攻潼关方向,武关方向作为疑兵的偏师却奇迹般战胜了几十倍于自己的强敌率先入关;赤眉军入关也是从函谷关和武关两个方向进军。位于关中西南、面对汉中的是散关,汉中和巴蜀体量有限,难以对关中地区产生威胁。历史上唯一从这方向征服过关中的是刘邦。西汉初年,吕后时代的武都大地震,大大加剧了汉中到关中的运输难度,使得这个方向更加难以威胁关中。强如诸葛亮,多次从汉中北伐中原也始终受制于可怕的后勤条件,没能取得大的成果。

 

上面所说的这些方向要么本来就属于早期华夏的一部分,要么在秦汉之后被华夏世界同化了。而剩下的西、北方向则大不一样。关中北面的萧关则通向陕北,沿着黄河支流的清水河河谷继续向北就能进入黄河河套地区西南部的西套平原。在西周亡于犬戎后一千多年,除了匈奴、突厥最盛时,关中很少受到北边游牧民族的直接威胁。即使匈奴、突厥强盛时,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组织程度低,而且他们主要的骚扰掠夺方向在山西、河北北部,对关中基本是抢一把就走,最多算疥癣之疾,对在此定都的政权本身没有真正的威胁。

 

关中的西北方向在隋唐从来没有诞生过强大的敌对政权。西北方向大致又可以分为西域、甘肃河西走廊和青海河湟地区三块。西域一向小国林立,截止到唐朝时始终没有出现值得一提的强大政权,更不用说对中原构成威胁。河西走廊和西域类似,小部族很多,但始终是北方草原势力和中原强大帝国争夺的对象,本身没有诞生过强大政权。河湟地区由于距离关中地区较近,反而最有可能成为肘腋之患:这里的羌族部落一度从西北方向对东汉、魏晋等政权形成过不小的威胁。不过这些羌族部落本身都是一盘散沙,缺少强力政权。直到隋朝成立前后,由慕容鲜卑建立的吐谷浑才在这一区域建立了相对统一的政权。

 

虽然吐谷浑在河湟区域已经活动两百多年,但长期以来其实力和影响力都相当有限。现在,在河湟崛起的吐谷浑引起了定都关中的隋、唐王朝的警惕。吐谷浑如果继续扩张,对中原王朝根本之地的关中地区和对外贸易极为重要的河西走廊都有威胁。于是,隋炀帝派兵攻打吐谷浑,并直接在青海湖、河湟一带建立了西海、河源等郡。但隋朝此时对这一地区的实际控制力相当有限,随着隋末大乱,吐谷浑很快收复了所有失地。

吐蕃崛起:重构大唐地缘格局,加速藩镇问题恶化

隋河西诸郡。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贞观年间,平定了东突厥汗国的唐太宗决意重新打通向西的交通、贸易要道,对河西走廊有着重大威胁的吐谷浑成了主要打击对象。名将侯君集率领唐军攻打吐谷浑,挺过了隋炀帝亲征攻势的吐谷浑王伏允没能再次创造奇迹,最终兵败自杀。吐谷浑政权虽然得以保留,但从此成为唐朝属国。

 

刚刚脱离了部落联盟状态的吐谷浑接连遭到隋唐大军的灭国性打击,虽然最终以唐属国的身份存续下来,但早已元气大伤。而从吐谷浑衰落中受益最大的,并不是给了它致命一击的大唐。在大唐走向强盛的同时,青藏高原上一个叫吐蕃的大国也悄然崛起,利用吐谷浑衰落的机会彻底改变的大唐西北边境的局势,也完全打破了大唐的军事布局,并最终改变了唐代地缘格局。

 

吐蕃崛起,主要扩张方向

只有青海,必然与唐冲突

长期以来,西藏地区并不太适合人类居住,生产力水准也非常低,直到公元2-3世纪,西藏南部地区才逐渐开始有了农耕文明。之后,随着矿物冶炼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铜和铁的迅速普及,西藏地区开始进入文明社会。

 

吐蕃的核心地盘是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水系冲击形成的一个个河谷平原地带。由于西藏地处绝域高原,大部分地区不适合人类生存,因此西藏的核心聚居区域只有四大块,都是由雅鲁藏布江不同支流冲刷形成的彼此分隔的河谷平原。这四大块,分别是现在的拉萨地区、日喀则地区江北、日喀则地区江南以及山南地区,在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前后,这四块区域被叫“四如”。

 

四如中日喀则在西,山南在南边,拉萨相对位于中央,在地势奇高、落差很大、交通困难的西藏,只有拉萨地区具有统一这四块地区的条件。这是因为,拉萨地处中央,到四如的其余几处都相对最近,后勤补给带来的额外消耗也就最少。在平时,温暖的山南地区适合人类居住,这里的人口密度往往要显著高于其他三块地区,但在地势上,其他三如对山南又有着很大的居高临下的优势。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其他三块地区和山南之间谁也吃不下谁,很难形成强大的中央集权。

但大唐所处的公元7世纪到10世纪,气温要比现在高许多。竺可桢先生在1972年发表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认为,公元600年到1000年的隋唐时期是历史上的温暖时期,此时青藏高原也极宜居。温暖的气候大幅度提高了农业产量,这段时期的西藏地区人口急速扩张,青藏高原内部的吐蕃本土人口大约能达到350万人。以此为基础,吐蕃王国开始了对外扩张。伴随着拉萨地区兴起并逐步统一了整个西藏,一个崭新的中央集权强国吐蕃随之崛起,随后又开始了迅速扩张,很快打下了附近的阿里、那曲、林芝、昌都等地盘。吐蕃实际控制的区域已经远远大于其藏南本部,那么吐蕃王国又如何控制其庞大的国土?

 

吐蕃崛起:重构大唐地缘格局,加速藩镇问题恶化

一千七百年来世界温度波动趋势图。来源/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吐蕃的体制很像辽国的南北两面官制,其藏南本部的统治模式类似于中原地区的秦汉时期,其他外部地区则类似于中原的西周时期。伴随着温暖期的到来,吐蕃在其核心地带形成了强大的势力。到这个时候,吐蕃必然要向外扩张,那么往哪个方向扩张呢?

 

吐蕃往南是恒河流域,两者之间是喜马拉雅山脉和热带雨林的阻隔,吐蕃军队无法穿越这么恶劣的地形深入南方;向东则是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横断山脉,这里同样是难以让大部队通行的热带雨林;吐蕃的北边则是可可西里和羌塘两大无人区。在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的古代,想让大部队穿越这么恶劣的地形几乎是不可能的。吐蕃唯一可行的扩张方向便是东北方向。吐蕃军队从藏南本部沿东北方向经那曲走到玉树,就有了两片可以扩张的地盘:向东南通过甘孜州或阿坝州进入巴蜀盆地边缘,进而攻略富庶的四川。但从玉树附近向巴蜀进军需要翻越连绵的雪山,所以吐蕃从青藏高原南下真正可以扩张的方向便是另一条道路,从玉树向东北进入青海地区,这里当时是吐谷浑部落和羌人部落的地盘,占领这里后再往北就进入大唐控制下的河西陇右地区,这一区域还活动着大量在草原争霸中败下阵来的突厥系和铁勒系部落,是入侵时的潜在盟友。

 

当吐蕃进入青海地区后,由于道路遥远,在当时的交通能力下,吐蕃王朝中央在此只能采取松散的羁縻控制,吐蕃不参与当地吐谷浑和羌人部落的实际管理和分配,只派遣少量代表收取地租。这种粗放原始模式下的殖民统治,最适合收取的地租往往都是劳役地租。吐蕃控制的主要是游牧部落,即便扩张到农耕地区,其地租也不可能运输到遥远的西藏本部,所以吐蕃收取的劳役地租只能是兵役。因此,当吐蕃扩张到青海以后,其军事行动往往都是少量来自遥远本部的吐蕃精兵,带着一大群当地游牧部落仆从军作战。

 

由于隋炀帝和唐太宗两次重创吐谷浑汗国,原本倚靠自身资源能和吐蕃王国一战的吐谷浑很快被吐蕃灭亡。吐谷浑灭亡初期,吐蕃对当地的游牧部落实行羁縻统治,与唐统治下的河西、陇右等地相邻,还算相安无事。

 

关中地缘形势空前恶化

唐朝多线作战之下开始建藩镇

不同于之前西边的吐谷浑,或者是北方突厥、回纥、契丹等一众游牧部族,吐蕃拥有相对发达和完善的社会组织模式,更拥有在青海河湟、甘肃兰州-天水一带农业区建立农耕政权架构的实力,对中原地区的直接威胁大得多。唐太宗后期和唐高宗初期,吐蕃刚刚扩张到青海一带,忙于蚕食和消化原属于吐谷浑的部落,还处于力量积蓄期,无力真正威胁大唐西北。唐通过文成公主和亲的方式,和吐蕃建立了一段时期的稳定和平。然而,随着吐蕃逐渐消化了青海地区的吐谷浑故地,他们很快开始了新一轮扩张。

 

吐蕃崛起:重构大唐地缘格局,加速藩镇问题恶化

《步辇图》(局部),描绘了吐蕃王松赞干布派遣使者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件。作者/(唐)阎立本,来源/故宫博物院

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吐蕃在名将论钦陵的率领下,先后在大非川之战、青海之战和素罗汗山之战中大败唐(周)军,吐蕃吞并了河湟地区、南疆地区,严重威胁了河西走廊和甘肃天水一带。此时的吐蕃已经对唐代形成了非常大的威胁。不过,吐蕃内部同样有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吐蕃这一轮扩张速度过快,需要消化新的占领区。另一方面,吐蕃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内讧,外战头号功臣论钦陵在内斗中身死族灭,小部分残存的族人投奔了当时的武周。这次大规模内讧使吐蕃的扩张势头暂时放缓,武则天又恢复了位于南疆的安西四镇。

 

但无论怎样,吐蕃这样一个政权的出现和扩张,意味着大唐在西北方向需要面对一个分庭抗礼的政权,这在中原地区之前的历史上前所未有,给长安的朝廷带来了巨大困扰。汉武帝时代同样经略过西北,但大汉在西域的军事行动本质上只是和匈奴在一个次要战场的延续。在吐蕃兴起之前,中原王朝主要在正北方和东北投入重兵。而现在西北方向有一个新兴的强国,中原地区的部队就会严重不足。从唐高宗时代起,这个问题就相当严重了。随着和吐蕃的大非川战役中薛仁贵所部唐军的惨败,大唐被迫放弃朝鲜半岛,以应对西线日益增大的压力。到武则天时代,多线作战的武周军队更是在吐蕃的扩张、后突厥的崛起和契丹、奚等部落的进逼下应对乏力。位于我国东北北部,对唐来说同样偏远的高句丽北方故地,也在这一期间被迫放弃给了新兴的渤海国。

 

在武周时期,大唐边疆形势可谓全面崩盘。后突厥汗国在蒙古高原再度崛起,高句丽故地很快被新崛起的渤海人、契丹人的蚕食,丢失殆尽,甚至华北北部都遭到了突厥人和契丹人的侵袭与骚扰。在西边,吐蕃人在名将论钦陵统帅下所向披靡,扩张达到一个高潮,开始插手西域事务,一度控制了今日新疆南部部分地区。

 

唐玄宗登基后,不能容忍边疆顾此失彼的现状。他决定在所有方向要投入足够的重兵。当时,北方的后突厥汗国和大唐关系缓和,且内部骚动不安,东北的契丹和奚都处在相对分裂的部落政治状态,吐蕃是大唐周边唯一一个强大而统一的政权。唐玄宗一改武周后期到他继位初期在西边缩短战线、采取守势的策略,决定把重心放在西北边疆。

 

吐蕃崛起之前,中原地区整个防务体系和对外扩张活动中,西北方向的用兵一直都处于从属地位,不需要消耗太多军事力量。但伴随着吐蕃的崛起,大唐被迫增加近一倍的职业军队。直面吐蕃的地区位于青海、新疆甘肃河西地区、云贵高原、四川藏区等地,都是偏远的高海拔地区,后勤运输压力是其他地方的几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唐玄宗不得不授予节度使在驻地的全面军政大权。

 

吐蕃在青海方向不断投入重兵,玄宗此时在这里设立了陇右镇、河西镇两大军镇,编制分别为7.5万和7.3万,总计投入常备军14.8万。唐军在青海湖-日月山一线展开了数十年的拉锯战。在西域方向,除了吐蕃屡屡侵袭南疆外,随着唐军逐步取得上风,还需要越过帕米尔高原进入中亚地界与吐蕃的盟友作战,并因此进入阿拉伯人势力范围的最东端。为此,唐军在西域设置了安西四镇和北庭都护府,编制分别是2.4万和2万,又投入了4.4万士兵。吐蕃还在云贵方向与统一六诏部落不久的南诏实现联盟,威胁唐的四川盆地,为此唐廷又不得不在这里设立剑南节度使,编制3.09万。唐玄宗为了全方位巩固西部防线,一共投入了22.3万士兵,占全国边军总编制49万的比例超过45%!除此之外,位于河套地区,与吐蕃和后突厥汗国都会打交道的朔方节度使;位于河北与后突厥、契丹、奚都有接触,安禄山后来赖以叛变的范阳节度使;控制了整个山西,承担了河南河北军粮向西转运职责的河东节度使,都是此时大唐边境多线作战需求下产生的大军镇。

 

吐蕃崛起:重构大唐地缘格局,加速藩镇问题恶化

北庭都护府残文书册。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除了中原王朝一直需要对付的蒙古高原(此时是后突厥)和东北(此时是契丹和奚)等方向的威胁外,吐蕃崛起对关中地区与河西走廊的巨大威胁,使得唐玄宗不得不在西线布置重兵。而此时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用土地使用权换取兵役的府兵制难以为继,募兵制下的职业士兵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西线多了这么多职业军队,而且他们的后勤成本比华北更昂贵,自然会成为唐代财政的一大负担。唐玄宗于是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擅长财政聚敛的大臣,强力扩大纳税人口,巨幅增加中央收入,来满足前线开支。

经过玄宗朝数十年耗费巨大的战争,大唐逐步占据对吐蕃的上风。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唐军已经基本控制了双方长年争夺的区域,深入青海湖-日月山一线的吐谷浑故地。大唐前线最远的金天军、石堡城、雕窠城等控制区就位于日月山地区。

 

但安史之乱的爆发改变了这一切。

 

吐蕃的强盛,牵制了

大唐关东削藩的能力

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河西、陇右这两个防范吐蕃边镇的主力大军都被调回内地。被压制了很久的吐蕃人开始疯狂攻城掠地,很快全取河西走廊,大唐在西域的残余领土成为飞地并且遭到逐步的蚕食。更要命的,无论是在吐谷浑故地为主的青海河湟地区,还是安史之乱后乘虚占领的甘肃兰州-天水一带农业区,吐蕃人都能按照农耕政权的架构建立起统治,依靠当地平民和掠夺来的农奴进行耕种,供养起一定的驻军,并把这里建设成入侵关中的后勤基地。这意味着吐蕃与匈奴、羌人或突厥完全不同,他们的威胁更为长期而持久。

 

随着吐蕃崛起并趁着安史之乱攻占河西、陇右地区,关中的地缘形势大大恶化。吐蕃人多次从关中北边入寇,甚至在安史之乱平定当年,借着唐廷与各地军头的矛盾一度攻占长安城。随后的仆固怀恩之乱中,叛军和入侵的吐蕃回纥联军也是从这个方向深入关中威胁长安。西边的陇关方向同样多次有吐蕃及其盟友的活跃。可以说,“四塞之国”的关中只需防范关东方向的地缘优势至此彻底消失。正如白居易的诗中所说:“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

 

吐蕃崛起:重构大唐地缘格局,加速藩镇问题恶化

唐代吐蕃。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在吐蕃入长安和仆固怀恩之乱后,关中西边与北边都成为吐蕃占领区。为了应对吐蕃随时东进与南下的威胁,弥补安史之乱边兵东调和消耗造成的军事真空,唐代宗不得不让朝廷嫡系神策军与边镇兵、关东戍卒相互策应以御吐蕃, 建立起“防秋兵”制度。所谓防秋,是因为吐蕃主要选择在秋天入侵。秋天军队的人马粮草需求较易得到满足。河北、河南、江淮、岭南等道方镇需要轮番派兵到京西北戍守,诸道防秋兵马数也都有规定。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吐蕃的攻势得到遏制,大唐关中西、北两个方向的边防得以重建,双方重新转入相持阶段。

 

吐蕃崛起:重构大唐地缘格局,加速藩镇问题恶化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唐长安城平康坊遗址出土的鎏金银茶托,圈足内刻“左策使宅茶库涂拓子壹拾枚共重玖拾柒两伍钱一”,为唐宣宗年间左策使茶库用具。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同样是定都长安的王朝,在汉高祖刘邦与汉景帝刘启削藩的时代,西汉的根据地关中可谓稳定的大本营。唐代的关中平原虽仍丰饶,但比起华北平原体量小了太多,所以已经显得力量不足。另一方面,从战国后期到唐初关中政权无需操心的西、北两个方向,现在有持续存在的强敌需要对付,还需倚重关东力量,这意味着作为唐大本营的关中,在安史之乱后的地缘环境空前恶化,一度沦落到自保都需要倚重关东各镇外力的程度,自然大大影响大唐削藩的能力。

 

吐蕃崛起使得唐代地缘格局产生了根本性变化,令原本只需防备蒙古高原和东北方向的中原王朝在西边有了一条全新战线,唐被迫在后勤成本更高的地区扩大近一倍的军力,大幅提高了唐代关中地区的防御成本,促进了唐代边境的藩镇化。虽然在大唐最终衰亡之前,吐蕃就因内忧外患而自行崩溃,但此时大唐藩镇割据的局面早已积重难返。

吐蕃崛起:重构大唐地缘格局,加速藩镇问题恶化
END
作者 | 张诗坪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48942.html

(0)
上一篇 2023年7月12日 下午12:58
下一篇 2023年7月14日 下午1: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