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美国工厂推迟,“再工业化”遭重挫?

作者:风雨如歌

本文转载自:卢克文工作室(ID:lukewen1982)

2022126日,美国总统拜登出席了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工厂设备迁入仪式,在仪式上,拜登宣布:“美国制造业回来了。”
不仅是拜登,那时大部分人都相信,台积电这个项目将会成功,并成为引领工业回流美国的先驱,然而仅过了半年,现实就狠狠地浇过来一盆冷水。
2023720日,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公开表示,由于熟练工人短缺,亚利桑那工厂无法实现明年开始量产的目标,将推迟到2025年年末。
这个备受关注的项目起初是懂王拉的,打算在2020年实现量产,但没能赶上,后面因各种因素拖了两年多,计划在2024年末量产,现在再次延期,不禁让人怀疑,会不会步威斯康星州的富士康项目的后尘。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刘德音的理由是“熟练工人短缺”,这里所说的工人,不是普通的工人。
和别的行业不同,半导体是个专业性极高的行业,不是大街上随便抓个人就能用,起码得受过高等教育。
同时,半导体生产需要海量的物理、化学、电子知识,所以必须是理工科,最好是微电子或者集成电路这些对口专业,你让文科生来,看着茫茫多的电路,大概率只会头皮发麻。
以台积电为例,它的七万员工中,80%是硕士或以上学历,剩下的也基本是本科,并且绝大部分专业对口。
想要在亚利桑那州找到上万名符合要求的微电子人才,根本就不可能。
中国每年集成电路及相关专业毕业生人数是20万,其中大部分人不会从事半导体,只有10%20%会进入该行业。
之所以进入比例这么低,概因半导体是个比较肝的行业,倒班是家常便饭,难度又比较高,薪资还不如隔壁的互联网,于是许多毕业生都选择了转行。
美国每年集成电路毕业生的总数我没有查到,但不可能超过5万人,在金融、互联网等行业的高薪诱惑下,最终能有一两万进入该行业就不错了。
而且整个美国半导体行业,从业人员总数才不到40万,想在制造环节,为一家公司招揽上万甚至几万技术人员,显然是困难重重的。
短期内无法解决问题,中长期也难说,所以刘德音才说,将从台湾调来更多的技术人员。
当然,美国不是没有办法,比如给台积电员工发绿卡,本土人才不足,直接用台积电的就行了,这样虽然治标不治本,不过撑一时还是可以的。
除了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更大的问题是成本飙升。
一开始,亚利桑那工厂的投入预计为120亿美元,而美国会提供每年20亿美元左右的补贴(就是芯片法案的补贴),连续5年,能覆盖大部分成本。
但台积电最新的评估表明,项目成本将超过400亿美元。
首先是进度缓慢、工期不断延迟,多拖延一天,就多一天成本,这一点,做过工程的都懂。
其次是材料和建造成本。
按要求,亚利桑那工厂的建筑、钢铁等材料,必须全部使用美国产品,如果说,美国的钢材质量很好,那贵一点也无妨,但问题是并没有多好,由于严重的贸易保护,美国钢材价格是国际市场的几倍,2021年,美国钢材价格一度比国际市场高了七倍。
后来有所回落,但依然比正常价格高得多,导致前期的成本大幅抬高,以至于光是厂房建造,就比在台湾高了10倍,都把台积电给吓坏了。
能源和环境成本也挺高的,民主党一直要求这个工厂使用的能源,必须大部分是清洁能源,但众所周知,美国的清洁能源行业并不发达,无论是光伏还是风电成本都比较高,这又进一步抬高了工厂的成本。
最坑的还是补贴。
今年4月,美国公布了获得芯片法案补贴的细则,大部分补贴进了美国企业的口袋,台积电原先预计能拿到的百亿美元补贴,现在看来只能拿到10亿美元左右,少了90亿美元,等于要增加90亿美元的成本。
这么多因素加起来,就是一座沉重的大山,普遍认为400亿美元的成本已经是保守估计,最终大概率接近500亿。
就算工厂能最终量产,由于成本太高,为了盈利必须大幅提高售价,从而严重削弱竞争力。
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的困境,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美国制造业回流困境的缩影。
要制造业回流,要重新工业化,不是给点政策,给点补贴就大功告成的事情,如果工业化真的如此简单,那世界上的工业强国将数不胜数。
工业化得有匹配的技术人员,那就需要进行教育改革,培养相应的人才。说直白点,得把教育的重点转向理工科。
今年5月,中国就提出了大学改革的目标,重点转向理工科,压缩20%的文科,向基础类学科倾斜资源。
美国两党有类似的改革措施吗?
没有。
拜登上台后,民主党在校园里大力推行LGBT教育,忙着从小教导孩子们怎么变性,而共和党则在红州的校园里推行宗教,比如德州今年通过了立法,要在课堂上教授“十诫”。
无论LGBT还是宗教,都是站在科学对立面的,指望日益政治化的教育体系,能培养足够的理工科人才,可能性实在低。
美国校园这群魔乱舞的状况也可以看出,中国努力维持教育体系的科学性,有多么不容易,光是压缩文科,向理工科倾斜这一点,就得动不知道多少利益。
从学生的角度,也是文科比理工科更容易,理工科化,势必让难度增加,主观上学生必然是不爽的,坚持正确的事情,往往是艰难的。
说回美国,即使其教育体系能够改革,能培养出足够的理工科人才,特别是半导体人才,也未必留得住。
半导体和互联网、金融的关系本来就很密切,又比较肝,能忍住不跳槽比较难,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降低或限制金融行业的收入(比如银行业降薪),否则就无法留住人才。
基建更是个很大的问题。
工业本来就是耗电大户,半导体更是大户中的大户,台积电一家的消耗量,就超过台湾岛总发电量的十分之一。
工业回流需要发大量的电,那美国的电力系统有能力承载吗?根据美国能源部的数据,美国70%的线路变压器已经运行了超过25年,其中超过一半甚至在30年以上。
由于系统陈旧,美国每年都会发生一到两次全国性的大规模停电,难以支撑工业回流。
为了更新电力系统,拜登拨款了105亿美元。但这些钱对解决问题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而且能否到位都还存疑。
一般来说,工业发展和用电量是相辅相成的,今年前4个月,美国工业用电下降了2.1%,只有3167亿千瓦时,工业用电量的下降,直接反映了工业回流的幅度不大。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2009年,也就是奥巴马提出“再工业化”战略那一年,他曾亲自会见乔布斯,并问道,和iphone有关的工作能不能回到美国
乔布斯回答:这些工作不会回到美国
当年,制造业占美国GDP比重为11.7%,经过十多年、长达三届政府的努力,2022年这一数字是10.97%,不升反降,事实已经证明了,乔布斯是对的。
“再工业化”的设想是好的,但对于如何“再工业化”,显然在过去三届政府中,都没有找到思路,奥巴马寄希望于市场自发,懂王迷信关税和制裁,拜登则继承了懂王的思路。
然而,正如前面所说,如果仅仅靠关税和制裁,就能实现工业化的话,那地球上的工业强国将数不胜数。
工业化的本质不是建一家工厂那么简单,而是涉及教育、科研、税收、政策、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需要各个领域的长时间通力合作。
试图靠一招鲜吃遍天,试图在一届任期内实现再工业化,都是违背规律的,只会被规律所惩罚。
我们能够在过去数十年内实现工业化,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工业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所掌握的公立教育体系,持续不断地进行投入,每年教育投入占GDP比重超过5%,并重点向理工科倾斜,得以让高校培养出每年300-400万的理工科毕业生,再从中筛选优秀的人才。
这一过程是极为艰难的,毕竟文科的培养成本要低得多,理工科需要买大量的设备,造成沉重的负担,正确的事情往往就是艰巨的,所幸我们坚持了下来,希望将来也能继续。
过度金融化如同毒品,一旦染上了,就很难戒掉,能戒毒者终究是极少数。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53013.html

(2)
上一篇 2023年7月24日 下午1:07
下一篇 2023年7月24日 下午1:2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