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摆脱依赖,欧洲决定“加速”

作者:杨成玉 何泽洋

本文转载自:环球杂志(ID:GlobeMagazine)

为团结希冀发展核电的欧洲国家、助其推进能源转型,欧洲“核联盟”近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为欧洲核能发展拟订“路线图”,预计到2050年将欧盟核电装机容量从目前的100吉瓦提高至150吉瓦。会议进一步确立了核电在欧洲能源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将助力欧洲加强能源主权、加速去碳化和实现气候目标。

为摆脱依赖,欧洲决定“加速”

4月12日拍摄的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伊萨尔核电站(无人机照片)

然而,核电本身存在的潜在安全风险也让部分欧洲国家踟蹰不前,欧洲逐渐形成对发展核电态度的“两极分化”格局。长期看,欧洲“核联盟”肩负欧洲能源独立的历史使命,直接关乎欧洲核电的长远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现实挑战。

1


关乎欧洲能源战略自主

对欧洲而言,实现能源领域的战略自主至关重要。欧洲化石资源贫瘠,天然气、原油、煤炭对外依存度高,长期以来欧洲将清洁能源转型作为保障能源安全、对冲地缘经济风险的重要方向。

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升级,受其影响,欧洲能源价格飙升,引发通胀担忧,重挫欧洲工业稳定和经济复苏。危机促使欧洲加快向清洁能源转型的节奏,欧盟出台“REPowerEU”能源计划,拟到2027年额外提供价值2100亿欧元投资,与此同时各成员国也推出自身能源战略,推动清洁能源转型提速。

虽然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和缓解能源危机是大势所趋,但囿于可再生能源具有波动性特点,在当前向碳中和过渡过程中,不得不在能源结构中保持适当比例的核能、天然气等“过渡”能源。

核电是欧洲摆脱对外能源依赖的另一个关键选项。乌克兰危机升级成为一个很好的“试金石”。比如,法国由于其能源对外依赖度不高(法国70%的电力来源于本土核能),在欧洲能源危机背景下,受能源价格高涨以及因之导致通胀居高不下的影响较小,法国2022年通胀率为5.9%,低于欧元区8.4%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德国同期的8.7%。

法国作为欧洲“核联盟”的发起国,是全球最早应用核电的国家之一,早在1989年,核电在法国电力结构中的占比就已达75%。时至今日,法国已成为全球唯一拥有原材料开采和加工、核电站建设和运营、核燃料循环、核废料后处理、核安全保护等核电全产业链技术的国家。

乌克兰危机升级之初,法国总统马克龙就宣布重启核电计划,他认为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和未来电量需求增长,无法保障能源供应的安全,因此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核电必不可少。法国将发展核电推升至捍卫经济主权的高度,坚持不能依赖其他国家来保障能源供应。

此外,法国希冀在欧盟能源战略中扩大核能的使用,便于将其核电优势向全欧洲推广。为强调核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补充以及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为解决核电的“合法性”问题,2022年上半年在法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欧盟委员会通过一项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补充授权法案,将核能纳入可持续投资的“过渡”能源,即将核能定义为“绿色”能源,从而为促使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将核电纳入能源转型战略创造条件。

目前,欧洲“核联盟”成员国已达16个,包括比利时、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芬兰、匈牙利、荷兰、波兰、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爱沙尼亚、瑞典,以及作为观察员的意大利和英国。

为摆脱依赖,欧洲决定“加速”

2018年11月22日,两名工作人员在芬兰奥尔基卢奥托核电站3号机组内走过高压门

本次欧洲“核联盟”会议显示出欧洲国家对发展核电的积极意愿。从会后签署的联合声明看,成员国设定在2050年前累计安装容量150吉瓦的核能目标(在目前基础上新增50%),从而带动欧洲核能供应链、欧洲核工业发展,并在加强核电人才、创新、安全标准和废物处理等领域达成积极合作共识,标志着联盟机制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2


“拥核”与“弃核”之争

近年来,法国在欧盟内部的领导力与话语权有所上升,致力于积极发挥影响力将自身战略政策扩展至欧盟层面。欧洲“核联盟”可视为将法国复兴核电战略在欧盟层面积极扩展的一次尝试,本质上是将自身重启核电战略和优势产业在全欧洲推广,最终达成核能“欧洲行动计划”的目标。

然而,要获得欧盟层面对核能发展计划的支持,由欧盟成员国一致通过,并不容易。

一方面,欧盟成员国对发展核电态度差异巨大,并未就发展核电达成一致共识。

日本福岛核事故恰逢欧洲大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建成投运的核电站即将退役、延寿的时间节点上。核安全风险成为影响全球核电发展的主要疑虑,全球核电发展面临的阻力增大。福岛核事故后欧洲随即开启“弃核”浪潮,原先有意愿发展核电的国家叫停计划,部分已有核电国家明确公布关停核电机组时间表。

尤其是作为欧洲经济“领头羊”的德国,不仅反对进一步发展核电,而且陆续关停了运行中的核电机组。今年4月15日,德国关闭最后3座核电站,结束了60多年的商业核能使用。欧盟其他一些无核电国家,如奥地利、卢森堡、丹麦等,也明确反对发展核电。

有意思的是,就在德国关闭最后3座核电站的第二天,欧洲最大核电机组——芬兰奥尔基卢奥托岛核电站3号反应堆正式投入运营,该核反应堆装机容量为160万千瓦,是芬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首次新建核电机组,与德国“弃核”形成鲜明对照。

不难发现欧洲内部在是否支持核电发展问题上已形成两个阵营,即以法国为代表的“拥核”阵营与以德国为代表的“弃核”阵营。两个阵营泾渭分明、分歧较大,预示着欧洲“核联盟”离“欧洲行动计划”目标仍有不短的距离。

另一方面,欧洲“核联盟”的长远发展取决于欧盟能源转型的进展。

一是欧盟内部并未就核电在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的作用达成共识。核电在欧盟电力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13个欧盟成员国运行着103座核电站,2021年欧盟超过1/4电力来自核能,其中一半以上的核电来自法国。

然而,欧盟层面将核电纳入可持续投资的“过渡”能源的提案却遭到反对。虽然该提案在法国的极力推动下勉强通过,但奥地利、卢森堡声称将采取法律行动上诉至欧洲法院,阻止上述提案生效。

“弃核”阵营国家除了停止核电站运营或明确不再建设核电设施外,还对欧盟既定政策直接“叫板”,预示着成员国在核电“绿色合法性”问题上尚存分歧,仍旧对核能在清洁能源目标中的作用争论不休。

二是成员国对于欧盟能源转型政策方向存在较大分歧。德法作为欧盟核心成员国,在当前清洁能源转型进程中呈现出“二元对立”格局,分别代表着欧盟就清洁能源转型的两条不同路径。

除了对推动光伏、风电等间歇性能源发展存在共识外,法国将核电视为清洁能源的有机补充,而德国短期内还无法摆脱对煤炭的依赖。目前,德国电力碳排放强度已达到法国的8倍,且未来面临因电力短缺从欧洲其他国家尤其是法国大规模进口电能的可能。长期看,德国能源转型进程将直接左右其对发展核电的态度。

整体而言,乌克兰危机升级引发欧洲能源危机以来,面对传统化石能源供应短缺、价格剧烈波动和全球能源贸易的潜在风险,全球主要核电国家均在加大对核电产业投入,部分欧洲国家也借加入欧洲“核联盟”之机积极布局核电。具有核电产业优势的法国顺势以迭代大型核反应堆技术(EPR2)和发展小型核反应堆技术(SMR)为突破口,在欧洲内部迅速“圈粉”。

但囿于以德国为代表的“弃核”国家反对,欧洲“核联盟”未来能否实现欧盟范围核能统一发展,以塑造欧洲核产业链规模优势的国际竞争力,还要看欧洲能源转型过程中各国对核电安全性和经济性考量的动态变化。(杨成玉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何泽洋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供职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54957.html

(0)
上一篇 2023年8月4日 上午11:21
下一篇 2023年8月5日 上午10:3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