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tmd天险,敢挑衅就打到美国本土!

作者:呆毛豆

本文转载自:坏土豆联盟(ID:htdunion)

最近中俄11艘海军军舰,同时出现在了美国阿拉斯加附近。

聊聊这个事情吧。

对于这个事情,我的评价就是:去tmd天险,要打就打到美国本土去!

说这句话不是我想主动挑起战争,我看很少有分析说到这一点,就是这一次演习的深层次含义。

战略方面,美国的根源是英国,美国是英国离岸平衡战略的继承者。

英国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搅屎棍,所谓的离岸平衡就是挑拨离间,每当欧洲大陆上出现一个强者,英国就扶持欧洲大陆上的老二,方便欧洲大陆始终保持一个互撕的局面。

等昨天的老二变成明天的老大以后,新的老大就又成为英国的针对对象,英国又开始拉拢其他人去对付新的老大。

在全世界殖民方面,英国也是这样的,比如最著名的就是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冲突,英国人每次在自己离开殖民地之前,都要在当地埋雷,就是为了方便日后双方起冲突,然后再请自己来调解,方便继续割韭菜。

这就是英国人的传统手艺,拉一派打一派,让全世界人民相互内讧。

英国之所以敢这样做,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岛,孤悬海外。

去tmd天险,敢挑衅就打到美国本土!

这种地理有优有劣,劣势就是资源比较匮乏,优势就是可以利用大海作为天险,然后躲在暗处肆无忌惮的挑拨。

二战德国横扫了欧洲,但是因为英国有大海的天险,所以始终没有成功的登录英国本岛。

大英帝国解体以后,英国霸权衰落后,继承者是美国

美国的地理位置状态和英国是很像的,英国是在欧洲大陆旁边固学海外,方便挑拨欧洲大陆。

美国是在整个亚欧大陆旁孤悬海外,他就是一个加强版的英国,他可以更方便的去挑拨全世界,反正你们都在亚欧大陆上面,我美国在北美洲上面,隔着海,你们大陆人再怎么乱也是惹不到我!

去tmd天险,敢挑衅就打到美国本土!

如果你把整个北美洲看作一个岛的话,美国的状态就和欧洲的英国是高度类似的。

所以美国和英国一样,他在全世界都是肆无忌惮的挑拨离间。

但是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后,这个事情就改变了。

有个神奇的想法——最开始是出现于俄罗斯议员。

你看,这次俄乌冲突自然也少不了英美的挑拨离间,于是俄罗斯议员想到了一个彻底的解决方法。

你英国不是觉得自己有天险吗?所以就肆无忌惮的拱火战争,觉得隔着这么远,要打也是先影响东欧国家,打不到自己,反正自己是隔得最远的。

去tmd天险,敢挑衅就打到美国本土!

那俄罗斯的议员就直接说,咱就别走这个流程了!咱就直接走最后的结果,你英国只要继续挑拨战争,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打起来的话,不存在说什么你英国借着天险隔岸观火,劳资他妈第一个就炸你!

这也就是这几年流行的加速主义思维,去除中间商,我们直接走最后的结果。

你想想看,是这个道理啊?!

全世界很多国家之间肯定是有很多错综复杂的矛盾,一般情况各个邻国都是相互协商,怎么去降低这个矛盾?但是耐不住有英美这样的国家在旁边煽风点火,就很容易打起来啊。

很多时候大家的矛盾是真的,牠们英美煽风点火也是真的!所以经常就出现误无解的死局,明明知道是他们煽风点火,但是局势还是越来越不可控。

但现在俄罗斯的这个创造性思维,就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不管矛盾怎么发生,劳资偏就要第一个炸你!

就算是邻国现在正在打我,我也要去炸英国,不存在说什么你隔海置身事外!

中俄海军联合已经搞了三次了,第一次是在2021年10月份,中俄海军组织了首次海上联合巡航,当时是10艘舰艇及6架舰载直升机组成联合编队。

从彼得大帝湾出发,中出横渡日本海,插入穿越津轻海峡,经西太平洋南下,穿越大隅海峡进入东海……

重点是日本的这个津轻海峡,就大家看下图就是中间这个细细的一个口子。

去tmd天险,敢挑衅就打到美国本土!

这个地方本来不是公海,因为根据日本的相关法律法规,牠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津轻海峡根本就没有这个宽度,是不可能成为公海的。

可小日子就是贴心儿子啊!

他为了方便美国中出自己,为了帮美国绕过“无核三原则”给爸爸的核潜艇通行提供便利……

日本特别将津轻海峡等5处咽喉海域领海宽度设为3海里,强行将这个地方变成了国际公海水道,这样美国爸爸就可以正大光明的从这个地方插过去.…..

然后中俄一看,我们大喜过望啊!你说这个地方是国际公海对吧?那美国可以进来,我们也可以进来吧?而且我们还有两个人一起来!

日本内心就想,两个人一起啊!这不行的,雅蠛蝶、雅蠛蝶!我无法承受!

于是当时的日本人就在自己的本土上,肉眼可见如哥斯拉一样庞大的中俄舰队,就这么明晃晃的过去了!因为这个津轻海峡实在是太窄了,最窄的地方——确实肉眼可见中俄军舰。

去tmd天险,敢挑衅就打到美国本土!

美国不是说要航行自由吗?那我先试一下在你儿子身上能不能自由一下?这就是第一次中俄联合。

儿子已经试过了,肯定就要到父亲了。

在2022年9月份俄罗斯组织的“东方-2022”演习结束后。中俄再次开始联合巡航,这就是第二次联合。

当时的巡航路线是经过日本海、白令海等,总里程超过7000海里。

重点就在于经过白令海,这个距离美国本土已经非常近了,距离进到了美国本土的海岸警卫队已经看见我们了,当时我们双方就友好的打了个招呼~

去tmd天险,敢挑衅就打到美国本土!

2022年9月26日,美国海岸警卫队发布通告称:9月19日在白令海域拍摄到中国055型导弹驱逐舰。

美国海岸警卫队“金博尔”号船员在例行巡逻中,于阿拉斯加基斯卡岛北约75海里处发现了一艘055型导弹驱逐舰以及另外两艘中国军舰。

然后就是现在的第三次,我们又在阿拉斯加和美国完成了一年之约!相互又友好的见面了!

毕竟美国人说的嘛——要航行自由!我们又没有开到牠本土内部,就是在牠最近的距离和牠打个招呼而已!

这一种执剑威慑,就好像俄罗斯议员的那一番话一样,彻底破解了所谓的英美地理优势。

一帮美吹天天就说美国多么天兵天将多么厉害,人家有地理优势孤悬海外。

要我说这些都是扯淡,在现在导弹射程面前,谈个屁的隔着海!不知道导弹会飞吗?!

而且很多大殖子都忘记了一件事情,俄罗斯也好,我们也好,咱和美国都是邻居啊!

中间只是隔了一个太平洋而已!我知道太平洋很大,说“只是”可能让人感觉夸张,但是这是很多人站在平民角度想的。

去tmd天险,敢挑衅就打到美国本土!

如果你是站在军事角度想的话,你就发现美国距离我们还是很近的,因为面对一览无余的大海,军舰可以直接就开过去啊。

这不像俄罗斯出个黑海,还要在意土耳其的脸色,可能会被人家堵住出海口。

中俄和美国之间,那就是彻底一览无余的太平洋!这就好比东欧大平原一样,相当于是一马平川呀。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虽然性质不一样,但是军事角度的地理思考是一样的,大家还记不记得二战的日本是怎么打美国美国珍珠港事件,日本差一点就废了美国的整个海军力量。

1941年,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舰队仅费时95分钟,炸沉了美国四艘战列舰和两艘驱逐舰,炸毁188架飞机!

受损的建筑、船只和飞机则更多!攻击中约有2400名美国人丧生;另有1250人受伤……

我们不是二战时期的军国主义日本,别人不侵犯我们,我们肯定不会侵犯别人。

但是如果别人要搞死我们的话,我只是想说,从地理分析上来看,正义之师的我们可以在美国本土打得更大!

我就说一点,我国的055万吨驱逐舰,根据报道,据说是搭载了中国研制的“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弹道导弹。

去tmd天险,敢挑衅就打到美国本土!

你知道这个飞刀可以射多远吗?这导弹的射程在1000-1500 公里左右,是能打击航母的!

那么中国沿海到美国沿海的距离是多少?是12000公里,这个距离确实远远的超过了我们驱逐舰上述导弹的射程,但是……

去tmd天险,敢挑衅就打到美国本土!

下图是台湾省媒体整理的,是这次我们中俄联合巡航的路线图,你看我们把舰队开到白令海峡、阿拉斯加附近以后,这个距离不就够了吗?足够把这些快递送到美国本土!

去tmd天险,敢挑衅就打到美国本土!

这里我还没有讨论中国其他的大杀器,我就只说军舰,单凭我们055万吨驱逐舰的导弹,就可以让火力覆盖美国本土。

而且甚至比邪恶的日本当年过去容易多了,因为正义之师的我们是完全遵守了美国自由航行的原则。

这就是一个回旋标。

美国不是说自由航行权力神圣不可侵犯吗?好的,谢谢美国,那我现在就到你的家门口来遛一圈!遛弯的时候一不小心,我的导弹火力覆盖范围就把你给覆盖了……

军国主义的日本当年要过去,美国是有着充足的理由去拦截这个邪恶的国家。

但是中俄不一样啊,首先我们是联合国五常,是正义之师!其次就是现在全世界毕竟是没有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我们就算要把军舰停在牠家门口,或者隔段时间就来遛一圈,那牠美国有什么阻碍的借口呢?

这次美军表现和一个小媳妇一样,那是相当的克制,据环球网报道,美军北方司令部发言人称,中俄巡航军舰仍在国际水域航行,“不被视为威胁”……

有句话说的好,当美国觉得你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时候,你最好真的有。

在这里我也想说另外一句话,我们当然不会主动挑起战争,但是面对美国这样的国家,当他怀疑你有灭他全家能力的时候,你最好真的有!

来遛一下,和美国打个招呼,表示灭你全家的这个能力,这是真的有!都21世纪了,就不要再幻想你的什么地理位置狗屁天险了,搞不好以后无人机蜂群都飞得过去……

警告美方不要妄图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因为一旦牠挑起这个事情,那么就请美方做好战争一定会打到美国本土的准备!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56935.html

Like (11)
Previous 2023年8月9日 上午11:18
Next 2023年8月10日 上午10:3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