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用心的谎言,缅北和泰国都没有所谓大量远征军后代

作者:徽剑

本文转载自:徽剑(ID:huijianonline)

最近一两年来因为视频和电影的影响,关于东南亚网络诈骗的事情,大家看的多,但是这些内容真真假假,虚构成分太多,特别是国内某地电视台,虚构所谓“缅北卧底采访”,给公众造成了严重的误导。本人作为一个长期跟东南亚有往来,而且持续参与某智库的对东南亚课题的业余研究人员,觉得是时候该写点东西。这篇就谈谈所谓的缅甸或者说泰北的远征军后代话题。

因为之前这个话题,也在涉及缅北诈骗的事情上被人提到过。

最近一二十年,所谓的远征军、远征军后人话题炒的沸沸扬扬,反正就是“远征军是中国的良心,泰北或者缅北的远征军多么伟大”。最近一年来,因为有所谓自媒体,说缅北网络诈骗团伙声称自己是远征军后代,引起一波新的“热闹”。

今天我就跟大家说说所谓中国远征军后代问题,先说结论:

1、缅北基本上没有远征军后代

2、在缅北和泰国的93师,不是远征军93师

3、在泰国北部的93师后代,不是远征军后人

4、果敢不是远征军后代

5、佤邦不是远征军后代

别有用心的谎言,缅北和泰国都没有所谓大量远征军后代

 

下面我来一一展开

提到远征军,不得不提到一个番号“93师”,因为在中国远征军的队伍里面有一个“第五军93师”,后来在1950年之后,滞留在缅北和泰国的国民党部队,也称为“93师”。

这两支部队,让很多人把两支部队混为一谈。以为滞留在缅北和泰国的国民党部队 “93师”,就是当年远征军的“第五军93师”。

其实,这完全是错误的。

历史上存在三个93师,这三个93师,既有联系,也有不同的地方。

说它们“同”,是因为它们确实有一条“线”能贯穿,它们有“一脉相承”的历史脉络。说他们不同,就是因为他们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换句话说,就是他们经过“部队大量减员”、“重新组建”,特别是“番号修改”,与之前相比,完全是一支新的部队,特别是第三个93师,虽然也是缩写为“93师”,但是其完整番号与之前的完全不一样。非要把它们混为一谈,只能说是无知。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93师,也就是参加远征军的93师。1933年初,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1师一部扩编为第93师,编入第5军。1938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为加强武汉方面对日作战军事力量,国民政府以第5军第93师为基础扩编为第6军,隶属第32军团。甘丽初任军长,下辖第93师,甘丽初兼任师长。该军组成后,即参加武汉会战。

1939年不久,该军奉命调往广西,改隶第9战区。先后参加了桂南会战和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1941年,该军改隶第1集团军,此时,该军下辖:第49师,李精一任师长,第93师,吕国铨任师长;暂编第55师,陈勉吾任师长。

1942年初,该军编入中国远征军序列,参加第一次入缅作战。惨败回国后,暂编第55师番号取消,另将第66军新编第28、第29师编为新编第28师隶该军,李士奇任师长。此时,该军下辖第49、第93师和新编第28师。(顺便说下,远征军打的胜仗可没几个,尤其是第一次入缅作战,别听自媒体们瞎扯淡,有机会我写写远征军。)

1943年1月,该军军长甘丽初因入缅作战指挥不力被免职(连中正都看不下去了),由黄杰任军长,周志群、史宏烈任副军长,隶属第11集团军。此时,该军下辖第93师,吕国铨任师长;新编第39师,洪行任师长;预备第2师,顾葆裕任师长。

1944年6月,该军参加滇西反攻作战和中国远征军第二次入缅作战。第93师直属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属于预备队和警卫部队,没有参与大的战斗。

后来远征军战斗结束,93师调回云南驻防,后来改变成为第93旅。

这就是远征军中93师的历史。第二次进入缅甸,93师就没怎么参战,更没有大量军人留在缅甸的记载。

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出动103,000人,伤亡56,480人(绝大部分在胡康河谷、野人山)。日军伤亡约4,500人,英军伤亡1.3万余人。

第二次入缅作战,中国驻印军伤亡1.8万余人,歼灭日军4.8万余人,收复缅甸土地约13万平方公里。滇西中国远征军伤亡67,403人,歼灭日军21,057人,光复滇西全部土地约3.8万平方公里。中国远征军完成了中国战略大反攻的全面胜利。

但是,这第二次胜利,没有93师什么事。

 

别有用心的谎言,缅北和泰国都没有所谓大量远征军后代

第二个93师,也就是卢汉组建的云南93师。1948年初,国民党军为加强云南地区的军事力量,以云南警备司令部所辖第93旅(没错,这就是当初那个93师)等部为基础组成第26师,隶属重庆绥靖公署。余程万任师长,下辖:整编第93旅,彭左熙任旅长;整编第193旅,石补天任旅长。该整编师组成后,主要担任云南后方守备任务。同年9月底,该整编师扩编为第26军,余程万任军长。原辖整编第93、整编第193旅,依次改称为第93、第193师。

12月9日,云南省主席、云南绥靖公署主任卢汉通电起义,将第8军军长李弥和26军军长余万程扣押。在取得李弥、余程万停止对昆明进攻和参加起义的承诺后,卢汉将李、余二人先后送回其部队。余程万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该军停止了对起义军的进攻。但在参加起义问题上受到第93师师长彭左熙等人的坚决反对。彭左熙将部队撤往蒙自后,准备空运台湾。正当该军准备登机时,人民解放军突袭蒙自机场,西逃中大部被人民解放军歼灭。

没错这就是重新组建的93师,又被称为26军93师,按照国际军事惯例, 这个93师,已经不是之前的93师了。

有人会说,这个里面既然有一部分队伍是原来93师的,也用了旧的番号,就应该算。

那么接下来的就更奇葩了。

我们看记载:

1950年1月18日,国军第二十六军残部被解放军围于宜得,二七八团得以逃脱;1月25日,团长罗伯刚、副团长谭忠率1,200馀人进入寮国,3天后进至南堆,200馀人相继病倒;再至孟乌大,第二晚上千土人进攻,损兵百馀人;2月11日橄榄坝渡过澜沧江,到达景洪。解放军向元江包抄,第八军第二三七师709团长李国辉所部陷入重围,以损伤200馀人突出重围,到景洪遇上国军第二十六军九十三师二七八团残部。2月15日解放军到达勐混。2月16日,罗伯刚、谭忠从洛三勐、板角附近遁入缅甸;2月17日,李国辉率馀部逃向打洛,2月19日突围逃入缅甸,仅600馀人。

1950年3月,李国辉的600多人自云南、广西、贵州南部退至缅甸境内,在孟棒与93师第278团副团长谭忠的部队约800多人会合,共约1,500人,这是孤军最早的起源。原计画是通过中南半岛北边的丛林至泰国回台湾,但是与台湾取得联络后,发现计划难以执行而取消。5月,双方部队改编后名为“中华民国复兴部队”,人数已增至3000多人,李国辉、谭忠分别担任总指挥、副总指辉。

1951年春,“中华民国复兴部队”成为直属台湾“国防部”的“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辖两个师,李弥担任总指挥官,吕国铨(广西容县人,黄埔二期毕业,曾任第九十三师师长)少将担任副总指挥;原709团改编为第一九三师,擢升李国辉将军为师长;原二七八团改编为第九十三师,彭程任师长,谭忠任副师长。

这就是“滞留缅北的93师”来源。

问题在于,这个93师,是“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的93师。

你还觉得它们和之前的远征军93师是一回事吗?

1951年2月初,美军自冲绳岛空运武器到达曼谷,3月,又将一批装备(包括机枪、炮、无线电收发机、医药等)到泰缅边境,交给李弥部队接收。国民党“国防部”也雇专轮由高雄载运大批军需物资,于3月9日驶抵曼谷,也由乃炮押送李弥部接收。到1951年4月,李弥又新编成6个游击纵队,8个支队一个特务团,总兵力达17600余人,还花大力气进行“整训备战”。

朝鲜战争爆发后,李弥多次率部进攻云南,都被我解放军痛击。

1953年3月到4月,缅军出动7,000余人攻击国民党军总部等地,遭击退。同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要求国民党军放下武器,退出缅甸。

第一次撤退后,1954年国民党政府将原云南反共救国军未撤退部队中较精良的人员重新整编为“云南人民反共志愿军”,以志愿军名号继续滞留在佤山区域反共作战,以表示与国民党政府无关。缅北国民党军孤军改编为五个军,1954年10月1日,国防部参谋总长彭孟缉派柳元麟少将出任云南人民反共志愿军总指挥。

1960年中缅签署边界条约后,在解放军与缅军联合进攻下,国民党军撤出缅甸。蒋中正面对国际舆论压力,不得不表态将军队撤出缅甸,遂于1961年撤消了云南人民反共志愿军部队番号,将志愿军撤往台湾。联合国经泰国同意,安排国民党军到泰缅边境的金三角和清莱美斯乐,其中第一、二、四军4,200人撤到台湾,6,000人到老挝。

别有用心的谎言,缅北和泰国都没有所谓大量远征军后代

第二次撤退时,第三、五军没有撤离,而是留在泰缅边境,成为泰北孤军,统辖权归于泰国政府,泰方称之为“国民党中国军队难民”,第三、五军后来为泰国政府收编,协助泰国政府清剿泰共。第三军最后驻地在唐窝、第五军最后驻地在美斯乐。

因生存需要,应泰国军方要求,孤军主将段希文、副将李文焕、参谋长雷雨田与内部决议,出面协助远征泰国政府非常头疼又久攻不下的苗共和泰共。经孤军多番血战,最后完全将之平定,孤军死伤过半。消息传至曼谷,对泰国政府言之,乃天大喜讯,孤军用生命换取胜利的奋斗精神感动泰王蒲美蓬,主动邀请孤军将领踏上曼谷之路,御赐公民权和居留权,由此确定孤军在泰北以佣军形式长久驻留之必要。在颁授典礼上,段希文向泰王蒲美蓬跪下领受,感激其愿意收容孤苦无依的难民军。由于泰国人仍难以充分信任这批外籍军人,在泰国反对党要求下,生活圈完全局限于泰国北部,子弟被要求不可以赴泰国一般乡镇或城市求职,仅允留住当地。

以上就是我查证资料,综合整理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1950年以后的没有什么“国军93师”,只有“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93师”。

远征军更是没有了!!

就目前而言,能够真正被认为是远征军后代的,只有当年“第五军93师”的后代,但是这批国民党军,要么受伤原因留在云南,要么战死在缅甸或者云南。剩下的进入缅甸的就是第278团副团长谭忠的部队约800多人,但是经过缅北又是十多年多年征战、还有很大比例去台湾,这800多人,最后还能剩下几个呢?

所以说,这些报道,故意混淆了这么几点:

1、远征军93师和在缅北的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93师

2、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93师远征军93师中间还隔了个云南26军93师(旅)

本来云南的26军93师(旅)与远征军93师就有很大不同,而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93师更是只是云南26军93师(旅)的很小一部分。

特别特别是,现在的缅北和泰国,大部分还连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93师的后代都不是。

你特么告诉我,缅北和泰国有大量远征军的后代?

别有用心的谎言,缅北和泰国都没有所谓大量远征军后代

 

我们来看果敢,历史上,佤邦和果敢,都曾经长期属于中国。本来就是长期有大量汉族人生存的地方。

佤邦的总人口约55.8万人,主体民族为佤族,为缅北汉人聚居区。长期以来,阿佤山区多数时期是分散在各地的众多头人部落,未有统一的政权出现。佤邦曾在南诏和之后的大理国的版图之内,元代先属镇康路、后分属孟定路与木连路,明代分属孟定府、孟琏司、孟艮府土司疆域,均为傣族世袭土官封地。通行汉语西南官话和佤语。并且通用汉语及简体中文。

果敢该地曾为哀牢百濮的地域,后哀牢内附东汉,该地属于东汉永昌郡西南边陲。三国时代蜀汉诸葛亮在平南时在诸葛炮楼山留下了遗迹。在大理国时期,划属永昌府孟缠甸范围。元代,分属云南省镇康路、孟定路孟缠甸的一部份。明代,其地流转于傣族镇康土司、孟定土司、耿马土司、木邦土司。17世纪南明政权向西南方败退,大规模的汉族平民随著永历帝的明军迁徙云南。数百年来传承著汉文化与当地的少数民族相互融合。今日的果敢文化与临近的云南省镇康县相似截至2009年,果敢常住人口14万人,暂住人口3万人,果敢族多集中在老街,缅族移民则基本为缅甸政府派驻的职员。

据果敢政府统计,截止2011年,果敢的民族民族构成为果敢族 86.57%、德昂族 7.27%、傈僳族 2.53%、苗族 1.45%、傣族 1.42%。

而佤邦的民族构成是 70% 佤族、13% 汉族(包括果敢族)、11% 掸族(佤邦称“傣族”)、6% 拉祜族

这两个地方,历史上本来就是汉族和当地少数民族混居的地方,根本没远征军什么事!!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59046.html

(4)
上一篇 2023年8月14日 下午1:56
下一篇 2023年8月15日 上午11:5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