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里根同志学习 – 聊聊中美竞争的下一步

作者: 西西弗评论J
本文转载自:西西弗评论(ID:xixifupl)

向里根同志学习 - 聊聊中美竞争的下一步
 
学学当年的里根,把美国拖入一场军备竞赛吧。也许,美国反而会重走苏联的老路。
 
1
 
今天的中美两国,也许还不能算是势不两立的敌人,但至少两国已经把对方当成了最大的竞争对手,要不美国成功打压中国,让中国无法对美国构成威胁;要不中国完成超越,取得和美国平起平坐的国际地位。同时,今天的中美经济各自有各自问题,都是有些畸形的经济。
 
美国经济是需求大于供给,是供不应求。美国经济竞争的核心战略是找取代中国能提供廉价工业产品的替代供应国,同时让中国无法完成产业升级,威胁美国的技术优势。美国保持技术领先加上靠印度越南墨西哥来取代中国提供廉价工业品,最终在竞争中取胜。
 
中国的经济,是供给大于需求。中国经济竞争的核心策略是找工业品的市场(内部和外部),稳定原材料供应,同时在技术上追赶美国。中国天天想的是拉动需求。
 
中美贸易,是互利的。中美脱钩,两国的经济畸形都会更加严重,碰到更多的问题。美国本来就供不应求,脱钩后,供给更少。中国本来就供大于求,脱钩后,需求更少。两国脱钩,两败俱伤,但为了压制中国,美国看上去要坚定地继续走脱钩路线。克鲁格曼刚刚在纽约时报上撰文,称赞拜登比特朗普更加对华强硬。
 
中美竞争的本质是,中国找需求,美国找供给。中国如果能找到额外的需求,平衡供给,在竞争中就可以取得优势。美国如果能找到额外的供给,满足需求,也可以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所以,中国在搞一带一路,美国在搞供应链转移。
 
2
 
如何应对中美竞争?
 
上一次的大国竞争是美苏之间的竞争,那次,美国赢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苏联的全盛时期,美国军事政治受困于越南战争,经济受困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和滞涨。然而,仅仅过了十几年,1991年,苏联解体,红旗轰然坠地。美国取得了冷战的胜利。
 
奠定美国冷战胜利局面的是不是老布什,而是罗纳德里根的八年。里根是怎么做的?让我们回到四十年前的1980年。
 
那时,西方世界制造业力量,特别是民用制造业还是非常强大的,处于供大于求,满世界找市场找需求的状态。中国一改革开放,外资蜂拥而至,为啥?那时的中国,就是一块处女地。超过10亿人口,巨大的单一市场。当时流行的一句话,每个中国人每天喝一瓶可口可乐,就是每天10亿瓶,每年4000亿瓶的销量。
 
苏联那时相反,处于供不应求的短缺经济。优质民用工业品的供给远远满足不了人民需求,有各种各样的特供商店。普通人买优质商品都要排队。那时的苏联,最强大的工业是军工业,自然资源丰富,出口赚钱靠原材料。苏联的民用工业产品,在全球市场上毫无竞争力。苏联完全靠军事工业和军事力量,和美国勉力维持两强争霸的均势。
 
里根上台之后,搞了啥呢?增加预算扩军,搞了星球大战计划,把苏联拖入一场军备竞赛。现在我们知道,星球大战中很多内容都是假的。
 
网络上有一些质疑阿波罗计划是真是假,美国宇航员到底是否登真的登上了月球的声音。中国网络上有,美国网络上也有。当然,我没什么独家证据证实或者证伪。但主流声音认为是真的,而且目前我没看到能证伪阿波罗计划的有力证据。所以,到现在为止我还认为是真的,美国人曾经登上过月球。那段时间,美国对NASA的投入是惊人的,大力出奇迹,搞出一点现在难以想象的事情也有可能。
 
但星球大战计划(SDI)那真的是一次大欺骗,那个导弹撞导弹的实验就是假的。而且苏联乃至全世界都信了。我小时候看过一些关于星球大战的新闻,里面什么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动能武器,今天看也和科幻小说差不多。“星球大战”计划并非如表面所示的为了国家安全和防御目的,而是为了迫使苏联加速军备投入,最终削弱苏联的经济实力。
 
这个“假旗”计划非常成功。苏联本来就需求大于供给,工业能力集中在军工。军备竞赛进一步让苏联进入供不应求的短缺状态,军用工业继续扩张,挤压民用工业的资源。
 
星球大战计划是假的,但美国确实也在扩充军备。美国本来供给大于需求,财政和军备扩张增加了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帮助美国走出了七十年代的滞涨,当然也大幅增加了财政赤字。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里根用“星球大战”计划,把苏联拖进了军备竞赛,放大了美国的优点,同时也放大了苏联的缺点。随后,美国抓住技术进步的机会,经济重回正轨。最终美国经济蓬勃发展,苏联被拖垮。
 
3
 
四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和美国面临的情况与当年的美苏正好相反。中国供大于求,到处找需求找市场,找原材料供应。美国却供不应求,靠进口工业品来满足国内需求,持续出现贸易逆差。
 
今天的中国,民用制造业强,军用制造业弱。美国正好相反,军用制造业强,民用制造业弱。美国的造船业只剩下军用造船业,中国的民用造船业已经占全球份额的50%以上。
 
今天的欧美千方百计的在需求侧排挤中国,用各种手段,制造各种壁垒,把中国挤出欧美市场。中国找到新需求,也挺不容易的。提振内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中国不妨学一学当年里根的故智。
 
今天,中国的工业基础远大于美国,供过于求。如果民用经济需求真的起不来,就和美国搞搞军备竞赛呗。搞军备竞赛的前提是中国把军民融合搞好,让民营企业真正参与到军工产业链中。让中国民营民用制造业的庞大产能,能为中国的军备竞赛贡献力量,让中国的军工需求真的能惠及到民营企业。同时,增加军工产业内的竞争,让民营企业卷起来,提高效率,增加产能,把军费用在刀刃上。
 
当然,搞军备竞赛,先得把技术代差赶上。技术差点没问题,不能有代差。没有代差情况下,数量就有意义了,质量有差距,就靠数量取胜。今天,歼-20和F-35,055和伯克III,也许技术上还有点差距,但肯定没有代差了。
 
2023财年,在没有疫情这种特殊事件的情况下,美国一把就比2022财年多搞了1万亿美元的赤字,顶中国五年军费。中国每年多搞个2000-3000亿美元赤字,军费翻个番,其实不算啥。
 
如果把美国拉入一场军备竞赛,可以增加中国国内需求,可以加快高端制造业的进口替代,实现技术升级。毕竟军事制造业没法买,也买不到进口高科技产品。当然,搞这个的前提是要搞军民融合,打破军工企业的小圈子,要中国的民营民用企业能参与到其中,经济领域的竞争,最终还是靠民用制造业。
 
今天的美国就和当年苏联一样,军事制造业畸形发展,民用制造业一蹶不振。军工复合体拿走大量资源。那么,无妨让美国的制造业更畸形一点,让美国的军工复合体更强大一点。让美国的印钞机开得更猛一点。
 
很多朋友认为美国虽然现在制造业拉胯,但潜力大。如果美国真的军事动员起来,美国的制造业就可以二战一样爆发。就算这些朋友的看法是对的,那也应该现在就用军备激发出美国的潜力,看看是真老虎还是纸老虎。如果美国真的潜力大,中国提前知道,总比真打起来措手不及要好。
 
4
 
有些朋友说,中国人爱好和平,不搞军备竞赛。正好相反,正因为中国爱好和平,才要搞军备竞赛。今天,美国的军事实力还是比中国更强。发展军备,形成力量均势,才是和平的保障。
 
我们经常说多极世界,但实际上,未来大概率是中美双极对峙。军事实力平衡,或者战争意愿弱的一方军事实力更强,能更大概率的回避战争,维护和平。美国及其盟国的军事实力还是超过中国的。如果有一天,中国军事实力达到北约日韩的总和,世界应该比现在更加和平。
 
如果中国的核实力和常规军事实力都远远超过美国美国还会为台湾和中国开战吗?
 
以史为鉴,如果1938年,美国把自己的工业实力的优势变成军事实力,搞出几万架飞机,几万辆坦克,几十艘航母,二战很可能就不会发生。就算希特勒觉得美国远在天边,还会发疯。至少日本那些昭和参谋就会冷静一些。1941年珍珠港里面要趴着三十艘航母,三万架飞机,太平洋战争大概率就不会发生。当然,这个结果对那时的中国来说,不是好事。
 
今天,讨论即将与中国开战成为两党的热门议题。美国政客越来越多地说,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要避免战争降临到中国人头上,就要靠中国的军事实力。当年钢产量差十几倍并没有阻止日本搞珍珠港,今天钢产量差十倍,大概率无法阻止美国对中国开战。但如果1941年美国在珍珠港有三十艘航母,三万架飞机,情况绝对大不一样。
 
中国发展军备的目标,应该以北约+日韩的军事实力总和做为目标。从制造业实物产出的规模来看,这个目标并非遥不可及。搞军备竞赛,一方面你自己要发展军备,另一方面,你要让美国清晰知道你在发展军备。要学习里根,做了一,往外说十。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真是一个完美的榜样。
 
5
 
有些人问,为什么不可能是中国头脑发热呢?昭和参谋也可能在中国这边。发展军备,不会让中国更加头脑发热吗?
 
当然,任何人都有头脑发热的时候。要说中国永远不会出昭和参谋,也不客观。但是,我是一个中国人,而且自私自利。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就是要避免炸弹落在我自己的脑袋上。
 
对中国大陆来说,台湾问题是悬在头顶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是无法让步的核心利益。如果有一天中国进入战争状态,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一定都是因为台湾。这个风险,是无法排除的。如果台湾不管不顾,宣布法理独立,那么,战争必然到来。
 
如果一旦海峡两岸开战,要避免炸弹落在我自己脑袋上,就得赌美国不敢因为台湾,对中国大陆发动全面战争。那时,中国大陆的军事实力,就是美国决策时最重要的参考。如果中国的核力量与美国相当,常规军事力量不亚于美国,具有威胁美国本土的能力,我相信美国是不敢发动全面对华战争的。
 
如果是中国这边会头脑发热,那也宁可等我们有三千架歼20,然后再头脑发热吧。至少那时,头脑发热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负面影响不会那么严重。
 
另外还有一点,美国今天的经济实力,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上。而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又是建立在全球很多国家很多人,对”美国永远是赢家“的信念上。美国永远是赢家”这个迷信不破除,后续的中美经济竞争也就没那么顺利。怎么破除这个迷信,只靠经济力量是不够了。
 
这个话题,且听下回分解吧。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60255.html

(0)
上一篇 2023年8月16日 下午1:15
下一篇 2023年8月17日 下午1:0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