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他们:大明16位皇帝,怎么只有14幅坐像?

作者:周渝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本文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23年8月上,原标题为《皇帝“被消失”   藩王穿龙袍 明代帝王像背后的政治风云》,有删节

消失的他们:大明16位皇帝,怎么只有14幅坐像?

明朝享国276年,历16帝,在大一统王朝里,这数量不算多,但近几十年来,明代诸帝画像在出版物中常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认16个人很难吗?不难。但明代诸帝像出错率高也有原因,毕竟这批画像的反常现象太多——明明有16位皇帝,却只有14幅坐像(正像),而偏偏这14人中又有1人不在16帝之列,绕来绕去,出错率自然大大增加。其实,这些肖像画被张冠李戴的背后,是大明王朝一段又一段惊心动魄的皇权角逐往事。

 

消失的他们

在靖难之役里失败、被叔叔夺走皇位的朱允炆的相貌如何呢?会望之不似人君吗?很遗憾,这个答案后人无法得知,因为南薰殿旧藏的明代诸帝像中,根本没有朱允炆的肖像。

 

建文帝朱允炆的画像可能毁于宫中那场大火,又或许这位年轻的君王出逃时带走了肖像。但可以确定,朱棣登上帝位后,不仅革除了建文年号,诛杀大量建文旧臣,还篡改史料,抹除诸多与建文帝有关的信息,这种政治氛围下,朱棣绝对不可能允许建文画像被供奉在宫中,所以即使建文朝真有御像留下,也势必被明成祖销毁。但朱允炆的确有一张画像留传下来,此图为半身肖像画,画中人身穿明代衮服,头戴翼善冠,面容稚嫩,无胡须,头顶上方写有“明惠帝真像”字样,今南京阅江楼存有此图临摹本,原图来源未知,看画风应为古人所绘。

 

但画像的两个信息足以证明,它绝不可能绘制于明初。其一是画中建文帝所穿的衮龙袍的纹样为明纹,这种纹样在明英宗时期才出现。其次,建文帝头上所戴翼善冠有双龙戏珠饰样,这与明初朴素的翼善冠完全不同,要迟至明穆宗时期才出现。第三,画上有题字称朱允炆为“明惠帝”,但在明代前期,朱允炆作为王朝禁区而不允许被谈论,更没有谥号和庙号,因为朱棣压根不承认其帝位,所以即使提到也称之为“建文君”。直到明中后期,关于建文朝之事才逐步解禁,对于朱允炆报以同情者会称为“建文帝”。“明惠帝”这个称呼则在明亡后才出现,南明弘光元年(1645)七月,南明朝廷首次为建文帝上庙号为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到清乾隆元年(1736),清廷为建文帝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此后简称为恭闵帝,也有称其为明惠帝。也就是说,从“明惠帝”这个称呼出现的时间来看,那张朱允炆肖像画是在清代才补绘的,画中人的面貌自然也不可能是建文帝的真实长相。

 

如建文帝这样因皇权斗争失败而导致画像缺失的皇帝并非孤例,另一位没有留下画像的帝王甚至比他还要冤屈。在靖难之役过去近半个世纪后,明正统十四年(1449),一场因英宗皇帝轻敌冒进而引发的土木之变让明帝国陷入空前危机,英宗朱祁镇被俘,也先率领的瓦剌大军兵临城下。存亡之际,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临危受命监国,同年九月,朱祁钰在群臣拥戴下登基即位,遥尊正在漠北“留学”的朱祁镇为太上皇。即位后,朱祁钰与于谦等重臣积极配合,成功击退进犯的瓦剌军,这场挽狂澜于既倒的北京保卫战能够取胜,无疑归功于朱祁钰君臣珠联璧合,调度有方。朱祁钰登基次年改元景泰元年(1450)。在位期间,他选贤任能,积极致力于稳定时局。然天有不测风云,励精图治的朱祁钰年纪轻轻就身染重疾,景泰八年(1457)一月,朱祁钰病危,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连同宦官曹吉祥等人于当月十七日发动“夺门之变”,将之前被瓦剌放归的英宗从南宫请出,拥其夺门复位。

 

明英宗复辟后,改元天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北京保卫战的功臣于谦杀害,随后又于二月初一下诏,废朱祁钰仍为郕王,迁于西内。二月十九日,朱祁钰病逝,年仅30岁。明英宗对朱祁钰的身后事处理得非常绝情,首先是不承认其帝位,将景泰帝身前所建的帝陵寿陵摧毁,只以亲王礼葬于西山。接着又给他定了个“戾”这一恶谥,其妃嫔也被赐死殉葬。自明成祖迁都北京后,明朝历14帝,但昌镇的皇陵却只有13陵,就是因为景泰帝朱祁钰成了北迁后唯一没有入帝陵的明朝皇帝。后来南薰殿所藏明代诸帝画像里,也没有景泰帝的肖像画,想必早在天顺朝就被明英宗销毁了。

 

朱允炆和朱祁钰都是因为在皇权斗争中失败而导致画像缺失,但相比之下,朱祁钰的遭遇更让人意难平。朱棣虽然得位不正,但其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开创盛世,凭着自身努力给历史交了一份还算不错的答卷。而朱祁钰属于临危受命,于存亡之秋击退强敌使明帝国转危为安,承大统众望所归,帝位合法性没有任何问题。反观明英宗,在国家还强盛之时,竟能凭一己之力葬送数十万军队,自己也身陷囹圄,把明帝国玩得只剩半条命。南宫复辟后,又残害忠良,对景泰君臣进行疯狂报复,称之为昏暴之君亦不为过。早在成化年间,朝野为景帝平反的呼声就很高,至成化十一年(1475)十二月,明宪宗朱见深下诏恢复朱祁钰帝号,定谥号为“恭仁康定景皇帝”,并下令按帝陵的规格修饰陵寝。

 

消失的他们:大明16位皇帝,怎么只有14幅坐像?

清人绘制的明惠帝半身像。作为皇权斗争的失败者,明代皇家并没有留下建文帝朱允炆的画像,其像由后世想象绘制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景帝的功绩,但明宪宗平反却是有所保留的,首先是所定谥号仅为5个字,比明朝其他皇帝17字的谥号要短许多,其次是没有庙号。以此不难推测,朱见深并没有为朱祁钰重绘肖像。到了清代修订《明史》时,史官们也对景泰君臣抱以同情态度,将朱祁钰传列入本纪。鉴于画像缺失,清代也有人为景泰帝补绘了御像。景泰与建文的画像皆为半身肖像画,从风格上看,与清代宫廷画师姚文瀚所绘《历代皇帝像图册》非常相像。姚文瀚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三月绘成图册里,共计43位古今帝王,但其中并不包括建文帝和景泰帝。如今留下来的两幅半身肖像画,可能是姚文瀚后来补绘,也可能是其他画师仿造姚氏风格绘制。但毕竟都是出自数百年后的画师之手,其容貌也是通过后人想象,而非形神皆似的写真像了。

“客串”景泰和崇祯的人

明朝16帝,没有留下肖像画的只有3位,建文帝和景泰帝是因在皇权斗争中失败,帝位不保的同时也失去了肖像被供奉于祖庙的权利,而剩下那位没有留下画像的皇帝则是因为失去江山。没错,他就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祯。

 

崇祯皇帝朱由检也曾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天子,年仅17岁的他以信王身份即位,短短几个月即消灭魏忠贤,搬倒权倾朝野的阉党。他也曾宵衣旰食,夙夜匪解,试图以一己之力来挽救千疮百孔的大明江山。然而由于明帝国种种问题积重难返,加上崇祯皇帝自己在执政过程中的失误,终是难挽大厦将倾。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的起义军直逼紫禁城而来,绝望的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宣告大明王朝的终结。这一年亦是天下风云聚变的一年,李自成的大顺王朝刚入主北京没多久,前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就放清军入关,战事失利的李自成匆匆退出北京,取而代之的是爱新觉罗家族的清王朝。

 

消失的他们:大明16位皇帝,怎么只有14幅坐像?清人绘制的明代宗半身像。明代宗朱祁钰也没有留下肖像,应是英宗复辟后对景泰君臣报复过程中将肖像销毁

崇祯在位17年,时间不算短,按理应该是有绘制御像的。但崇祯帝的肖像并没有留下来,那么只有两种可能,其一是在战乱中遗失或毁坏,毕竟一年之内紫禁城两次易主,尤其是李自成离开前还放了一把火,场面势必十分混乱,崇祯帝的肖像当时还没和列祖列宗供奉在一起,因而不排除毁于战火的可能。其二是被人出于政治目的刻意销毁。第一嫌疑是李自成。作为明王朝的掘墓人,以大顺皇帝的身份入主紫禁城后,将死对头的肖像画销毁也合情合理。第二嫌疑是清统治者。摄政王多尔衮把小皇帝顺治接到北京不久后,清廷就对宫中帝后画像进行过一次清点,如果此时崇祯画像还在,应不至于被销毁,因为清廷是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对崇祯帝也给予礼葬。但一年以后政治形势发生变化,清廷开始展开对南明朝廷的歼灭战,在江南地区遭到激烈抵抗。此后近百年间,反清复明运动此起彼伏,尤其是以崇祯朱三太子旗号起事者,纠缠了清朝几代君王,此时的崇祯自然也成了敏感人物,这是清廷会主动销毁崇祯肖像画的动机。根据嘉庆年间胡敬在《南薰殿图像考》里的叙述,在当时南薰殿旧藏的明代诸帝画像里,没有崇祯帝的画像。当然,这种可能性要远低于前者,毕竟在清代也有人补绘崇祯半身肖像,其画风、规格与建文帝、景泰帝肖像相同,应出自同一人笔下。

 

消失的他们:大明16位皇帝,怎么只有14幅坐像?

今人绘制的崇祯皇帝坐像,现藏故宫博物院。作为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也没有肖像画流传下来

如今存世的崇祯画像,除清人所绘的半身肖像,还有一幅全身坐像流传甚广,虽然画像布局与明诸帝坐像轴相同,但画风迥异且有些模糊,这幅崇祯坐像是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补绘的。这幅画像结合了当代人想象绘制,争议较大之处在于画中人年龄偏大。画中人脸色暗黄,面容显得有些憔悴,看上去年龄在50岁左右,而崇祯去世时年仅34岁。可问题在于,崇祯的画像早已佚失,谁又能知道他的样貌如何呢?

 

其实从明末清初的一些资料倒也能推断一二。在崇祯朝任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的吴伟业在《绥寇纪略》中描述:“上焦劳天下十有七年,恭俭似孝宗(弘治帝),英果类世庙(嘉靖帝),白皙丰下,瞻瞩非常……”这里出现的“白皙丰下”是目前能见到时人对崇祯外貌的唯一描述。不过,关于崇祯太子外貌的记述倒是不少,《明清遗书》记载“太子为人白皙而美,善应对,其足骭骨皆双”,似乎遗传了其父肤白的特征。生活在明末清初的陆圻所撰《纤言》记载“太子年可十七八,履云冠,绿绨袍,白纤缟袜,风姿龙采,纤好白皙,截发类头陀,手爪似春葱,语言若震洞箫,见者疑为神仙,自非寻常佳公子所及也”,俨然一幅美少年姿貌。综合遗传因素,崇祯“白皙丰下”的容貌极可能与其父朱常洛相似,后世补绘崇祯肖像,以明光宗像作为参考多少能还原几分其样貌。

 

消失的他们:大明16位皇帝,怎么只有14幅坐像?

明光宗半身像,明,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明光宗朱常洛为崇祯皇帝朱由检生父,崇祯“白皙丰下”的容貌应是遗传光宗而来

建文、景泰、崇祯这三位明朝皇帝画像缺失,背后都有一场腥风血雨的故事,但他们的缺位却给数百年后的历史爱好者、文史从业者们挖了个“坑”,至今配图出错率最高的雷区——无论是网络上的各种自媒体公众号,还是一些历史类书籍、纪录片等公开出版物,但凡涉及景泰或崇祯画像,经常会错误地配上一幅身穿衮服的明代皇帝坐像图,此人面像温和,一副老实人面孔,出镜率极高。这幅肖像的确是出自南薰殿旧藏的明代帝王画像,但他既非景泰,也不是崇祯,甚至不在明朝16帝之列。画中人名曰朱祐杬,是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明孝宗朱祐樘异母弟,于成化二十三年(1487)受封兴王,弘治七年九月十八日到封地湖广安陆州(今湖北省钟祥市)就藩,去世于正德十四年(1519),享年44岁,一辈子没坐上皇位。死后被正德皇帝赐谥“献”,又称“兴献王”。

 

消失的他们:大明16位皇帝,怎么只有14幅坐像?

明兴献王坐像,明,纵237.6厘米,横164.2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兴献王生前没有做过皇帝,但其子明世宗即位后,通过大礼议之争,将兴献王追尊为皇帝并按照皇帝规格给其绘制画像。而这幅特殊的肖像,常被后世张冠李戴,误认为是景泰或崇祯

 

一个藩王,其肖像画为何会身穿着皇帝级别的衮服,并被供奉于宫中,与明代诸帝享受同等待遇?这背后关乎大明王朝的另一场政治风波——大礼议事件。正德十六年(1521),明武宗朱厚照忽然驾崩,由于武宗无子,群臣按“伦序”原则,请血脉最近的一支继承皇统,这样算下来兴藩最近,于是武宗的堂弟朱厚熜以兴世子身份入京即位。朱厚熜是兴献王的儿子,却不肯正式即位,反而与群臣闹得不可开交,理由是他认为自己并非皇子,不同意大臣为其拟定的他要以明孝宗为皇考,自己以皇太子礼仪即位的流程。双方为名分之事相持不下,最后还是皇太后下懿旨斡旋,朱厚熜才勉为其难登基即位,即嘉靖皇帝。

 

嘉靖登上帝位不久,随即与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朝臣展开长达三年半的大礼议之争,主要围绕两个核心,其一,嘉靖帝在宗法意义上的父亲是谁?其二,嘉靖帝生父尊号应该如何定才能解决皇统问题。为对抗朝臣,嘉靖帝在即位当年即下旨,追尊生父兴献王为“兴献帝”,又改称明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此举引起朝臣巨大的反对浪潮。此后三年,嘉靖皇帝与武宗朝旧臣在这一问题上反复较量,至嘉靖三年(1524)七月的左顺门事件达到高峰,面对朝臣们集体请愿,嘉靖帝直接出动锦衣卫以武力镇压,反对者或遭下狱、或遭廷杖,此事件中因廷杖丧生者就有16人,此后群臣纷纷缄口。事后,嘉靖帝下旨将其父献皇帝神主奉安于奉先殿东室观德殿,上尊号“皇考恭穆献皇帝”,生母改称“圣母章圣皇太后”,九月改称明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张太后为“皇伯母昭圣慈寿皇太后”,标志着大礼议之争以嘉靖皇帝获胜告终。

 

此后嘉靖皇帝对其父朱祐杬的追尊一直没有停止。嘉靖十七年九月,追尊其庙号为“睿宗”;嘉靖二十七年,又“奉睿宗于太庙之左第四,序跻武宗上”。与此同时,兴献王墓也按帝陵规制升级改建,即明显陵。那张朱祐杬的皇帝坐像,就是朱厚熜在大礼议之争获胜后召宫廷画师补绘供奉的御像。颇具黑色幽默的是,到清乾隆十四年(1749),清廷将紫禁城旧藏的帝王像装潢完毕,移藏南薰殿时,给朱祐杬这张肖像的笺题为“明兴献王像”。朱厚熜费尽心思为其父争来的皇帝称号,终究没有被后世承认。又因兴献王朱祐杬虽有肖像画,但事迹鲜为人知,而景泰和崇祯都很有名,于是兴献王画像就总被误用,日常“客串”这两位画像缺失的皇帝。

本文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23年8月上,原标题为《皇帝“被消失”   藩王穿龙袍 明代帝王像背后的政治风云》,有删节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62040.html

(1)
上一篇 2023年8月21日 上午11:23
下一篇 2023年8月21日 上午11:5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