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团灭

作者:我是艾公子

本文转载自:最爱历史(ID:solovehistory)

公元965年,大宋乾德三年。赵匡胤出兵,用66天灭了后蜀。
作为亡国之君,后蜀末代皇帝孟昶被迫举家迁往大宋国都汴京(开封)。
临出发前,孟昶惴惴不安地给赵匡胤上了个表,说我只希望给我留条活命,但考虑到自己罪孽深重,内心忧惧不已。
赵匡胤很快回复说,“将自求于多福,当尽涤于前非,朕不食言,尔其无虑”。
意思是,你来帝都好好改造,我保你安全,无须多虑。
孟昶抵达开封后,果然受到北宋的优待。

连受降仪式都很简洁,没有羞辱性的游街等环节。只要求孟昶君臣穿素服、戴纱帽,呈上投降书,跪拜两呼“万岁”即可。

受降完毕,赵匡胤还赐宴孟昶,一同吃喝,为他接风。

然后,给孟昶赐宅第,授予他一系列荣誉勋衔,包括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秦国公等等。

自南朝刘宋开启暴虐前朝国君模式以来,一个亡国之君竟然受到这么大的礼遇和优待,这简直是五百年来第一回

然而,仅仅7天后,一切戛然而止。

孟昶突然死了,年仅46岁。

孟昶之死,神秘莫测,却拉开了投降北宋的君王,一连串不明不白之死的序幕。

从965年孟昶之死,到991年北汉末帝刘继元之死,在26年内,五代十国中投降北宋的9名亡国君王,全部死去。

去世时,他们大多数处于青壮年时期。而北宋的史书,对于他们的死,一概语焉不详。

宋朝在历史上素来有优待降君、绝不赶尽杀绝的好名声,但这些降君们,一个个在宋太祖、宋太宗两朝之内死去。

这是否暗含着,正统史书所未触及的隐秘历史呢?

惊天团灭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代周建宋之后,继续后周统一中国的进程。

当时,五代十国中,“十国”尚存的政权仍有6个:在南方有南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在北方有北汉

此外,南方还有两个割据势力,分别是割据湖南的周保权,以及割据福建漳泉二州的陈洪进。

赵匡胤制定了先南后北、逐个消灭的统一战略。

后蜀国君孟昶不是第一个投降北宋的亡国之君,在他之前,南平国主高继冲湖南政权周保权已在被灭后,搬到开封居住了。

这俩“国”被灭很有戏剧性。

一开始,湖南割据政权的头儿周行逢病重,快不行了,将11岁的周保权托孤给亲信辅佐。周行逢刚断气,属下衡州刺史张文表就叛变。周保权只好向北宋乞援。

赵匡胤终于等到机会,赶紧派兵南下。途中,要经过十国中最弱的南平,以借路经过为名,顺手就把南平控制了。

 

惊天团灭

图中黑色圆圈内就是南平。

然后,宋兵继续南下,到达湖南边境时,周保权来信说,不劳大军了,我们自己已经搞定内乱,杀了张文表这个叛徒。

这么好的时机,赵匡胤怎肯退兵?于是宋军一路前进,借口平乱,进了湖南。湖南政权抵抗了一阵子,投降了。

赵匡胤一箭双雕,一下子收拾了南方两个政权。此后,他将下一个目标,锁定在南平西面的后蜀国,只是苦于没有出兵的理由。

一直等到乾德二年(964年)十月,后蜀国主孟昶坐不住了,与其等着宋兵来宰割,不如主动出击。于是,孟昶派人出使北汉,约请北汉一起搞大事,两头夹攻宋朝。

谁知道孟昶派出去的那个人不靠谱,一出去就做了叛徒,投靠宋朝。赵匡胤得到密信,兴奋地说:

吾师出有名矣。

看我终于抓到你的把柄了,出兵。

宋朝攻蜀之战,从出兵到蜀亡,前后仅66天。

看似国势强盛的后蜀,竟然如此不堪一击。难怪孟昶在投降之前,连连哀叹:

吾父子以丰衣美食养士四十年,及遇敌,不能为我东向发一矢。

他的宠妃花蕊夫人,更是作诗痛骂四川没有一个男人: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紧接着,就发生了文章开头描述的事情。

 

惊天团灭

 

惊天团灭

在开封受到优待的孟昶,为何暴毙?当时的史书讳莫如深,我们只能从只言片语去作一些推测。

据说,孟昶死前留了个遗表给赵匡胤,里面说:

臣之老母,臣之孤遗,仰荷圣恩,夫复何忧!

他是希望以这种委婉的言辞,来保全母亲李氏和遗孤。

但是,孟昶死后,其母李氏的表现却很激烈。

南宋史学家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李氏听闻孟昶已死,不哭,以酒酹地说:“汝不能死社稷,贪生以至今日,吾所以忍死者,以汝在尔。今汝既死,吾何生焉!”随后开始绝食,几天后就死了。

李氏的激烈举动,很有问题。如果孟昶是正常死亡,她不可能采取绝食求死的方式。在大宋国都绝食,很明显是对赵匡胤的无声抗议。

可以推测,李氏知道儿子孟昶被害内幕,但又无从抗议和申诉,只能以绝食而死的方式表达愤怒。

元朝成书的《烬余录》,有一条记载,说孟昶死后,其妻花蕊夫人即被赵匡胤“留待掖庭者十载,有盛宠”。

民间也一直传言,赵匡胤为了夺得风流蕴藉的花蕊夫人,才毒死了孟昶。

但这个只能算是历史的小花边。从北宋官方史书对孟昶的抹黑来看,赵匡胤之所以痛下毒手,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

 

惊天团灭

宋太祖赵匡胤画像。

在北宋的官方记载中,孟昶是一个荒淫之君。当宋朝军队打上门来之时,他和花蕊夫人还优哉游哉,吟诗作对,并痛骂通报的人打扰了他的诗兴。

北宋官方认可的史书《三朝圣政录》,记载了另一件事:

太祖(赵匡胤)平伪蜀,阅孟昶宫中物,有宝装溺器,遽命碎之,曰:“以此奉身,不亡何待!”

这就是著名的“七宝溺器”的由来。连小便盆都用七种宝石镶嵌而成,孟昶这样的国主,不亡简直没天理。

北宋对孟昶的形象构建,都是基于这样一个基础:大宋伐蜀,是有道伐无道的正义战争。

但我们知道,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包括后来北宋攻打南唐、逼迫吴越纳土等一系列统一战略,均发动了类似的舆论宣传战,对李煜、钱俶等国主进行了形象抹黑,把他们一个个塑造成荒淫、无能、反动的昏主形象。以此反过来树立北宋的正义性。

实际上,拨开历史的迷雾,仍能从一些对立的记载中发现,这些被消灭的末代国君,其实并没有北宋所宣传的那么昏庸无能,有些还是口碑相当好的。

北宋把孟昶宣传得荒淫至极,然而,在蜀地,即便后蜀亡国以后,当地史书仍把他写成有为之君,说他节俭、仁慈。

后蜀打仗不行,但人民确实是爱戴孟昶的。这从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来:据《蜀梼杌》记载,孟昶投降宋朝,离开成都时,“万民拥道,哭声动地”。《邵氏闻见录》的记载也可以佐证,该书说:“(孟)昶治蜀有恩,国人哭送之。”

假如孟昶真是北宋官方宣传的那样,是一个沉迷女色、使用“七宝溺器”的荒淫之主,蜀地人民会为他的离开而集体哭送吗?

历史的真实,恰好相反。

入蜀宋军军纪败坏,暴行不断,不仅大肆杀害后蜀降兵,还对当地人民极其残忍。史载,有宋兵将领“割民妻乳而杀之”,连赵匡胤得知后,都不禁哀叹:“妇人何罪,而残忍至此。”

宋军激起了蜀地人民的强烈不满。许多人在北宋治下的命运,远远不如孟昶当国主的时候。以至于蜀地刚归降,反宋运动就连绵不绝。这些反宋武装,往往假托孟昶(或其后人)的名义相号召,打出“兴国”“兴蜀”的旗帜,重建蜀国的意图十分明显。

赵匡胤为此十分头疼,曾怅然说了一句:“蜀人思孟昶不忘。”

这或许正是赵匡胤决定对孟昶下毒手的根本原因。如果继续留着孟昶,无异于给蜀地的反宋力量提供了一面旗帜。只有除掉孟昶,才能让他们失去互相号召的精神领袖。

但直接除掉孟昶,对宋朝的统一大业将得不偿失。当时,南北方还有南唐、吴越、南汉、北汉等多个割据政权,杀掉孟昶这个降主,一是失去大宋帝王风度,二是会激起其他国主的抵抗情绪,降与不降都得死,不如反抗到底。

经过多次权衡,赵匡胤决定对孟昶实施先公开优待、后秘密杀害的策略。

公开优待显然是做给其他未投降的国主看的。秘密杀害则将孟昶之死,置于历史疑案之中。你们都看到了,我大宋待降主不薄,但他突然就死了,也许是心脏病发作呢,反正不关我事。

但从公开优待到秘密杀害,中间只过渡了7天时间,赵匡胤显然操之过急了,最终还是留下了无数破绽。

惊天团灭

孟昶死后,赵匡胤开始反思下手太急的问题。

赵匡胤在位的17年中,他先后灭掉了8个割据政权中的5个,被迫投降的亡国君主有南平高继冲湖南周保权后蜀孟昶南汉刘鋹南唐李煜,加上最早被迫禅位的后周末帝柴宗训,一共6位。

但自从965年孟昶不明不白死掉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降王们都安然无恙。

就算是南汉末代国主刘鋹这样的人,赵匡胤也未对他起杀心。

宋开宝四年(971年),宋军攻打南汉,刘鋹眼见打不过,就导演了诈降、烧府库等一系列骚操作,在五代十国中所有被灭的政权中,是最不老实的一个。

而且,刘鋹是所有降王里面,不用靠宋朝抹黑,本身就很荒淫的一个君王。他在位时,全部使用阉人当官,据说宫中宦官达两万多人。他自己则淫乱无比,后宫蓄养无数宠妃,包括来自波斯的女子,又黑又胖,赐名“媚猪”。南汉人民恨透了他。

 

惊天团灭

刘鋹大概就是这么个即视感。

赵匡胤要是杀了刘鋹,南汉人民肯定叫好。但就算是这样,赵匡胤也不杀他,说降王来了开封,一概优待,仅仅杀了刘鋹底下几个官员抵罪。

某次,赵匡胤专门给刘鋹赐酒,吓得他腿软,说了一堆歌颂大宋的好话,祈求陛下给他留条活路,以彰好生之德。赵匡胤无奈,只好端起给刘鋹的酒杯,自己喝了。刘鋹这才发现不是毒酒,又羞愧又高兴。

底下的人劝赵匡胤诛降王,说把他们安置在京城,“久则生变”。赵匡胤笑着说:“孤身远客,能为变乎?”

说是这么说,但政治无情,若是政治需要,帝王的承诺亦会随风飘逝。

必要之时,赵匡胤铁定会撕下优待降王的面纱,像对待孟昶一样,对其他降王下手。

孟昶死后8年,开宝六年(973年),一连死了两个末代国主。

先是南平末帝高继冲死去,时年31岁。接着后周末帝柴宗训死去,时年21岁。对这两人之死,史书又是讳莫如深,简称死法不明。

柴宗训之死,尤其蹊跷。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如何处理后周末帝柴宗训及其皇族,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由于赵匡胤是采取政变的形式夺权,为了确保政变成功,收买朝中人心,他希望用一种有别于前代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他与诸将约法三章,第一条就是“少帝及太后,我皆北面视之,公卿大臣,皆我之比肩之人也,汝等毋得辄加凌暴”。据说,他还立有太祖誓碑,要求“保全柴氏子孙”

7岁的柴宗训,随后被废为郑王。两年后,962年,被发往房州(今湖北房县)居住。房州毗邻神农架林区,位置偏远,向来是贬谪者的流放之地。

即便如此,柴宗训的命运比五代更替中其他末帝,已经好很多了。五代其他4个末帝,除后晋石重贵被契丹俘虏,得以善终之外,另外3个都死得很惨。

赵匡胤也靠保全柴宗训的性命,赢得了旧朝上下,以及历史上许多史学家的好评,为宋朝的宽柔仁政树立了口碑。清代史学家赵翼就说,后周柴氏在宋朝一直褒封赏赐不断,足见大宋“待亡国之后,可谓厚矣”

真实的历史却是,柴宗训幼年未夭,成年即死,不能不令人怀疑赵匡胤下了毒手。

动机也很明显,随着柴宗训成年,他对宋朝的潜在威胁也越来越大。当年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很得民心,朝中很多旧臣,也越来越“念旧”。这或许正是促使赵匡胤出手掐断一切复辟苗头的主要原因。

 

惊天团灭

后周世宗柴荣画像。

随着柴宗训的死去,柴荣的四个儿子,在宋朝要么死得不明不白,要么不知所终。柴荣血脉,至此已绝了。宋朝赐封的柴氏后人,从血脉上讲,根本并非柴荣的嫡系子孙。

赵匡胤,放心了。

但他未能料到的是,他习惯于让别人死得不明不白,最终自己也死得不明不白。

 

惊天团灭

赵匡胤死于斧声烛影。

惊天团灭

史学界对继位的宋太宗赵光义的评价,基本一致,认定此人阴暗多疑,擅长下毒。

由于赵光义被质疑得位不正,他对潜在的皇位继承人,开展了隐秘的斩草除根行动

在其当上皇帝的最初7年内,赵匡胤的两个儿子,一个自杀而死,一个在睡眠中突然死去;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弟弟赵廷美,则被告发意欲谋反,最终被贬黜到房州——后周末帝柴宗训丧命的地方,忧悸而死。至此,对赵光义的皇位构成威胁的人,全部被翦除。

为了权力和帝位稳固,赵光义对至亲之人尚且如此心狠手辣,那么,他对投降北宋的降王们,肯定也客气不到哪里去。

在他任内,他继承哥哥赵匡胤未竟的统一大业,先后逼迫福建割据政权和吴越国主动纳土投降,并亲征北汉,灭掉了五代十国以来最后一个割据王国。这三个政权的“末帝”陈洪进钱俶刘继元,都当了宋太宗时期的降王。

但在赵光义治下,最早毙命的是,宋太祖时期已经投降、在开封居住了两年多的前南唐国主李煜

 

惊天团灭

南唐后主李煜画像。

史学家普遍认为,李煜是被赵光义毒死的。

李煜之死,与后蜀末帝孟昶的死,颇多相似之处。根源都在于,这两人在亡国之后,在原来的国境之内仍有相当的号召力。这被当做是对赵宋江山的潜在威胁,因此必须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根据南宋时人王铚《默记》一书记载,南唐旧臣徐铉在赵光义的授意下,去看望一直处于软禁状态的李煜。旧日君臣相见,两人默默相对而坐。李煜忽然大哭起来,长叹说,当年我错杀潘佑、李平,如今后悔死了。

徐铉离去后,李煜想到自己从一国之主沦为阶下囚,不得自由,心中痛切,遂填了一首《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赵光义后来问徐铉,徐铉不敢隐瞒,把李煜的话都转述出去。赵光义心中不悦,知道李煜仍未忘记亡国之痛,后来又听到了李煜的《虞美人》,大怒,顿起杀心。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据说这一天是李煜生日,赵光义赐酒,下牵机药。

李煜当天暴卒,年仅42岁。

李煜死后次年,979年,赵光义即将出兵攻打北汉刘继元,在长春殿宴请潘美等将领。前南汉国主刘鋹、前吴越王钱俶、前福建漳泉二州控制人陈洪进等降主都参加了酒宴。

刘鋹自971年投降入京后,处处模仿蜀汉后主刘禅自污,曲意逢迎宋太祖、宋太宗二帝,以求自保。在这次出兵前的酒宴上,刘鋹继续他的表演,说:

朝廷威灵远播,四方僭号窃位的君主,今日都在座。不久平定太原(北汉都城),刘继元又将到达。臣率先来朝,希望可以手持棍棒,成为各国投降君王的老大。

这么不要脸的插科打诨,逗得赵光义哈哈大笑。

但在北汉被灭以后,刘鋹却没有机会成为降王们的老大。因为,第二年,980年,他无端端就死掉了,年仅39岁。

刘鋹因何而死?史书没有记载,但古今很多史学家均认为,刘鋹不是自然死亡,赵光义很有可能是幕后黑手。

 

惊天团灭

宋太宗赵光义画像。

随后的十年,降宋的末帝们逐一死去,无一幸免。

其中,端拱元年(988年)八月二十四日,前吴越国主钱俶六十大寿,赵光义特派使者赐宴。钱俶陪同使者饮酒至日暮,当夜突然死亡。

死法跟李煜十分相似。难怪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周亮工《因树屋书影》中说:

南唐李后主以七月七日生,亦以七月七日死。吴越王俶以八月二十四日生,以八月二十四日死。两王生死相同如此……顾两王皆以生辰死者,盖御忌未消,各借生辰赐酒阴死之耳。

三年后,淳化二年(991年),被安置在房州的北汉末帝刘继元生病,赵光义派使者陪同御医前往探病。史载,刘继元被“诊视后,卒”。极有可能为赵光义趁机加害。

有人发现一个规律,降王暴毙之前,往往都有赵光义的使者出现。这恐怕不是单纯的巧合。

赵光义在位期间,不仅降王陆续去世,降王的子弟也相继丧命。最典型的是,“十国”中三大国——后蜀、南唐和吴越,原定的合法继承人,即孟昶长子孟玄喆、李煜长子李仲寓、钱俶长子钱惟溶,均在太宗朝死去。

虽然不能排除自然死亡的因素,但如此密集的死亡事件,只能说明背后有人在有计划地执行定点消灭任务。

北宋不像前代那样,对降主末帝们及其子弟进行简单粗暴的公开处死。然而,在政治礼遇与人道承诺的背后,始终有一项秘密的加害计划在推进,直到优待对象完全消失为止。比起公开处死,这种隐秘加害,更具统治欺骗性,也更具政治伪善性。

当这一个个昔日的敌人及其后代,纷纷按计划离世以后,在宋太宗看来,赵氏江山才算真正安全了。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63578.html

(3)
上一篇 2023年8月25日 上午11:43
下一篇 2023年8月25日 上午11:5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