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中美博弈掀开新的一页,我们将迎来真正挑战!

作者:坏土豆

本文转载自:一个坏土豆(ID:iamhtd)

深度 | 中美博弈掀开新的一页,我们将迎来真正挑战!

土豆说:
科技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大国博弈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没有科技一切都是空想,但科技并不能代表一切。
要知道,英国并不是完成了第一次科技革命就成为了全球霸主,而是因为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四次英荷战争击败荷兰,7年战争打败法国;
美国也并不是完成了第二次科技革命就成为了全球霸主,而是通过二战“解放”了欧洲和日本;

2020年2季度华为击败苹果与三星,登顶为全球第一大手机品牌,引起美国的高度警觉,随后发动全面科技战,拉起全世界对中国进行封锁,使得华为在被切断供应链的情况下艰难求生;
3年之后,美国开始意识到了,围堵与封锁只能让中国的自研能力全面加强,于是雷蒙多访华时提的要求是:禁止华为继续在高科技领域的研发。
 
2023年上半年,华为研发费用826亿元,那么放在全年将是1652亿,这个数据让美国胆战心惊。
半年826亿是啥概念?
去年深沪两市的4561家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全部加起来全年研发投入为13408亿,也就是说华为一家的研发投入,可以占到所有上市公司的12%,超过了562家主板上市公司投入总和。
台积电2022年的研发投入,也就是54.7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不超过400亿;
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在全球位于绝对的领先。
 
于是在美西方集团的重重封锁之下,在雷蒙多访华之际,华为发布的新机,在性能上均已经超过或不逊色于苹果,给了美国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意味着什么?
苹果,依托的是全球采购,他的200家供应链在美国本土的不会超过12家,制造中心更是远离美国,如果仅仅在美国本土,苹果别说手机,别说芯片,连摄像头都做不出来。
可是华为在美国的“严格监督”之下,只能依靠独立供应链,却打通所有环节,做出了与苹果平分秋色的产品。
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华为可能已经全部搞定,这一次在麒麟芯片上,清晰的标注着CN,在性能上已经等同于高通晓龙5nm的888芯片。
从自主开发的角度上来说,华为的完成度是100%,而苹果的完成度不会超过10%;
 
2019年时,国家工信部、科学技术部相继发布信息,我们有35项核心技术被美西方集团卡脖子,现在仅仅还不到5年时间,这些技术已经被攻克了23项,掘进机主轴承、激光雷达、水下连接器、真空蒸镀机、医学影像设备元器件一个个都被搞定了;
航空发动机、核心算法已经被搞定得差不多了;
今天,华为的突破,表明全球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即将又被我们摘下了一颗。
 
中美科技战,现在胜负已分,美国的封锁全面失败,接下来已经是尾声了,我认为在3年左右的时间,将打破所有的行业壁垒,实现高科技产业的全面解锁。
但是,接下来的中美博弈,才迎来真正的艰苦卓绝的战役。
 
为什么这么说?
科技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大国博弈的基础,没有科技一切都是空想,但科技并不能代表一切,只能对复兴起到加速作用。
有了科技,有了产品,但更重要的是市场!
 
要知道,英国并不是完成了第一次科技革命就成为了全球霸主,而是因为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四次英荷战争击败荷兰,7年战争打败法国;
美国也并不是完成了第二次科技革命就成为了全球霸主,而是通过二战“解放”了欧洲和日本;
他们这样才得到了全球市场。
在3年前,华为在5G通讯上已经对美西方集团有着压倒性优势,但美国就能让自己的殖民地拒绝华为的产品。
理由太简单了,对美国来说,他们的国家安全是个口袋罪,什么都可以装进去。
而欧洲各国为什么拒绝物美价优的华为,却宁愿被美国的通讯系统监听?
美国说TM的那都是我的殖民地,是我当年一刀一枪打下来的,我凭什么给你做生意?
 
其实早在1860年左右,美国就率先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1894年时,美国的工业产值就已经超过了英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国
1905年时,美国的生铁产量为3146万吨,钢产量3180万吨,煤产量5亿多吨,全部遥居世界前列,超过英、德、法3国的总和。
1913年,美国的工业产值绝对的世界第一,超过了日德英法的总和。
此时,美国铁路里程已达38万公里,这个数字超过了整个欧洲总和,占全世界铁路总长度的1/2;
而且,当时美国还是全球最大债权国,所有欧洲列强都借了美国的钱。
这一幕和今天的中国是不是很像?
我们今天也是全球唯一的工业霸主,产值超过美日德,高铁里程超过了全球的70%,且是全球最大债权国;
 
美国为什么还要费尽心思,投资德国和日本,运筹帷幄最终策划了二战?
因为并没有“自由市场”,美国制造遭遇重重阻碍, 这个时候,英国加上殖民地面积3380万平方公里,法国带上殖民地1298万平方公里,两边加起来几乎占了半个地球。
美国的市场非常有限,英国法国说你想到我的殖民地卖货?老子打下来的江山,让你去挣钱?
 
这个时候的美国,在科技和经济上碾压英国,可惜,英国在军事上压倒性的超过了美国,这个时候,英国保有34艘无畏舰,而美国只有17艘,是英国的一半。
不仅如此,在军舰质量上,英国海军的优势更为明显,其拥有新型战列巡洋舰9艘,轻巡洋舰27艘,而美国海军中这些军舰的数量为0。
不仅如此,英国还占领着全球的关键航道,有军事价值的地方几乎都有英国的军港,也就是说,英国的海军实力是绝对的碾压美国
虽然这个时候美国的工业和科技完胜英国,但连舆论战都打不赢。
 
一战之后,美国作为整个欧洲的债主和绝对的第一经济工业大国,总统威尔逊兴冲冲的跑向欧洲去参加巴黎和会,他认为美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的决定性力量。
事实上也是这样,如果不是美国参战,没有向英法提供贷款和物资,一战根本就不会是这样的走势。
在巴黎和会上,美国既不要赔款也不要割地,就是要重建世界,威尔逊提出的目标很明确,帮助受压迫的国家获得主权、公正、和平,首先就站到了道德制高点上,对此还发表了「十四点和平原则」。
外交公开、民族自决、各国相互保障政治自由及土地统辖权,国无大小强弱,一律享有同等权利,战胜国不要求割地赔款,倡议建立国联,维护世界永久和平……这些都是威尔逊的主张。
美国为啥这么主张呢?
 
当然不是因为美国代表正义!说过了,因为全世界都是英法的殖民地,这让全球第一工业国的产品怎么卖?当时的美国,迫切的希望在全球建立“自由市场”。
所以,威尔逊高呼民族自决,他认为自己必然会主导巴黎重建一个全新秩序。
万万没想到,他的主张被英法等国无视了,不仅如此,整个欧洲的媒体开启了对美国的群嘲模式,英法的代表看威尔逊如同看傻子一样,美国被认为是粗鄙无知的暴发户;
 
在当时的欧洲文化圈子里,美国人是长期被鄙视和奚落的,被认为是靠偷窃欧洲的技术发展起来的,欧洲对美国有强大的心理优势,一直以来移民到美国去的都是在欧洲混不下去的人,尤其是在1845年到1850年的爱尔兰大饥荒中,爱尔兰人就跑到美国上百万人,构成了美国的一大基本盘,而爱尔兰人大家都知道,在欧洲处于鄙视链的底层,是渣中之渣…….
威尔逊的和平主张根本不被欧洲人搭理,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海市蜃楼,被晾在一边,一战后的国际局势怎么定,英法已经定好了。
 
巴黎合会一直开了6个月,最后妥妥的开成了分赃会议,威尔逊遭到无视,最后怒而退会,美国重新关起门来发展。
美国再次回到欧洲的时候,已经过去了30年,这次,整个欧洲都匍匐在美国的脚下,市场敞开了大门….
为啥,是因为美国经济更强大了吗,还是因为科技更先进了?
 
都不是,因为美国靠武力“解放”了欧洲!到处都是美军的基地。
随后,美国肢解了欧洲的所有殖民地,因为欧洲本身就成为了美国的殖民地,美国制造全球再无障碍…….
所以,千万不要认为科技和经济,就能改变一切。
 
我当然不是说科技不重要,英国和美国如果没有完成工业革命,就不会有后面的故事。
没有科技什么都是空想,但是科技才是走完第一步!
英国的工业领先全球时,依然要通过战争把地盘打下来。
美国的科技领先全球时,但还是要通过手段把市场占领下来。
 
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同样的,市场也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否则,就如同新疆棉事件一样。
他只要有好处,就让你做生意,他要没好处或好处不够大,随便一个谣言就让你搞不下去;
 
今天的欧日韩对于美国,犹如100年前的印度对于英国;
而国际规则也是武力最强的国家制定的;
游戏规则,随时是可以变的;
 
要么,我拉拢殖民地封锁你的供应链;
要么,我以国家安全为借口不让你销售;
要么,我污蔑你强迫劳动踢你出局;
甚至于逮捕你的高管和员工,制裁没收你的资产;
………
美国说在我的地盘不让你卖货,我有9种办法,借口随便我找。
要真找不到借口了,我还可以掀桌子。
我在全球有300多个海外军事基地,投入了那么多钱,是用来做什么的?难道是维护秩序销售中国制造的吗?
我想说的是什么呢:
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力的上限,是由他的军事实力所决定的。

而今天我们的经济,已经达到了军事能力所能保障的上限,不可能脱离军事实力而孤立的突破了。

其实这些道理都很简单,为啥很多国家都接受美元而不是卢布?
因为是美国在波兰驻军,而不是俄罗斯在墨西哥驻军;
 
解锁高科技产业,点亮全部科技树,是我们复兴的基础,也只是开始。
今天,麒麟9000S芯片量产,意味着美国封锁的全面失败,而当工业皇冠上面的明珠被我们全部摘完的时候,接下来才是真正艰苦卓绝的斗争
美国说你想要登顶吗?我先后投资了日本和德国,策划和主导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几乎打到了地球上每个角落,在全球建立了300多个军事基地,才得到了铸币权,拿下了全球市场,建立了美国优先的国际秩序!
美国的重重封锁之下,我们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
而接下来的,才是真正的挑战。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66592.html

(9)
上一篇 2023年9月1日 上午11:13
下一篇 2023年9月1日 上午11:2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