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综合自南方日报、环球网、第一财经、新民周刊、《印度5000年》(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6月出版)
9月9日至10日,印度将在首都新德里主办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就在会议召开前,有关印度可能更改国名的消息引起国际媒体关注。
事情源于印度政府5日在致G20领导人的晚宴邀请函上称,“巴拉特(Bharat,又译“婆罗多”)总统穆尔穆欢迎各位领导人的出席”,用了“巴拉特总统”而非“印度总统”。无独有偶,印度执政党印度人民党发言人分享有关总理莫迪7日前往印尼参加“印度—东盟峰会”消息时,也用了“巴拉特总理”而非“印度总理”。
印度人民党发言人推特显示印度总理莫迪头衔为“巴拉特总理”。
以印度总统和印度总理的名义,均对外使用了“巴拉特”的称呼,让外界纷纷猜测印度官方是否有意更改国名。包括阿萨姆邦首席部长在内的多位人民党领导人在社交平台发声,支持将印度国名更改为“巴拉特”。印度多家当地媒体报道,通过修改宪法将印度更名为“巴拉特”的呼声越来越高。
另据多家印度媒体报道,莫迪政府可能会在9月18日至22日举行的议会特别会议上,正式提出一项更改国名的决议:将“印度”(India)更改为“巴拉特”(Bharat)。
印度为什么想要改名?改名背后,有着怎样的深层次原因?
1
“Bharat”是梵语和印地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承载/携带”,实际意为“寻找光明/知识的人”,它也被翻译成“婆罗多”。
“Bharat”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印度教经典文献,也被用作“印度”的印地语称谓。该词具有多重含义,既可以指印度次大陆,也可以指古印度的传奇君王、婆罗多部族等等。
早在距今2500多年的古印度文献往世书和史诗《摩诃婆罗多》中,就出现了“婆罗多”的名称。而《摩诃婆罗多》书名,其含义就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
“Bharat”在3世纪文本《毗湿奴往世书》(Viṣṇupurāṇa)中是这样定义的 :“位于海洋以北、雪山以南的这个国家叫巴拉特,因为那里住着国王巴拉特的后裔。它有9000里格(1里格≈4.83千米)宽,是劳作之地,人们因此可以升入天堂,或获得解脱。”
对于长途跋涉越过兴都库什山、到达现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平原的商人和入侵者来说,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重要地理屏障便是印度河。印度河的古名是“Sindhu”,波斯人因为发不出“S”的 音,所以就称这条河为“Hindu”。当希腊人在公元前4世纪到达这里时,“H”也被去掉了,于是名字就变成了今天的“Indus”,而这条河流经的土地则被称为“Ἰνδία”,这就是“India”(印度)一词的词根。
“美国”和“澳大利亚”这样的名称都是欧洲人的发明,与殖民时代前的居民如何称呼自己的土地没有任何关系。同样,直到16世纪和17世纪欧洲商人把葡属印度(Estado da Índia)、荷兰东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 Indische Compagnie)、 法国印度公司(Compagnie des Indes)和英国东印度公司带到了印度海岸,“印度”这个名字才真正被确定下来。更常见的名字是“印度斯坦”(Hindustan),它指的是“印度河之地”(land of the Indus),而不是“印度教信徒之地”(land of the Hindus)。通用术语“印度斯坦人”(Hindustanee)通常被用来指20世纪早期以前任何来自当时英属印度的人。
在印度宪法中,“印度”和“巴拉特”两个词汇可以互换,作为印度国家的两个官方名称。宪法第一条规定“印度,即‘巴拉特’,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近年来,印度人民党等印度教民族主义势力将该词作为高频词使用,用其取代“印度”的意图非常明显。
2
在印度教民族主义者看来,“巴拉特”一词可以彰显印度文明尤其是印度教的悠久历史,深深根植于印度文化与历史。而“印度”一词的出现则短得多,是当时英国殖民当局提出的,与印度本来的传统毫无关联,是“奴役制度的象征”。
两个称谓的分野,长期存在于印度国内。公众和官方场合使用印度语言时,“India”与“Bharat”、“Bharata”、“印度斯坦”(Hindustan)可以互换来用。但印度高级官员在用英语交流时,通常使用“India”。很明显,相比于“印度”,“巴拉特”具有明显的印度教色彩。
来源:新华社
印度官方高频度地使用“巴拉特”称谓甚至传出更改国名之说,彰显了印度教民族主义已经在印度社会占据主流意识形态地位,而且这一地位还可能进一步加强。
从意识形态分析,印度教民族主义者主张重建和恢复“印度教统治的印度”,认为“印度的土地是印度教的土地,印度的文明是印度教的文明,印度的生活方式是印度教的生活方式,印度的国家是印度教的国家,而印度政府的内外政策也应该由印度教的信仰和文化来塑造”。
2014年以来,高举印度教民族主义大旗的印度人民党在印度联邦和地方选举中连选连任,其上台后推动了一系列印度教民族主义议程,尤其是基本实现了印度教民族主义势力孜孜以求的三大目标:
一是废除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特殊地位。2019年8月,印度议会通过废除宪法370条款的动议,印度政府随即颁布总统令,取消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特殊宪法地位,印度宪法所有条目均适用于该地区。
二是在阿逾陀清真寺原址上修建罗摩神庙。2019年11月,印度最高法院裁决将位于北方邦阿逾陀的原巴布里清真寺所在土地交由印度政府成立的信托基金,在原址修建印度教罗摩神庙,并另外拨地修建一座清真寺。
三是制定统一的公民法典。到了2019年12月,印度议会又通过《公民身份法修正案》,授予2014年12月31日前从阿富汗、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3个穆斯林国家抵达印度、所谓“受到迫害的”印度教徒、拜火教徒、锡克教徒、佛教徒、耆那教徒和基督徒以印度公民身份,而穆斯林不享受这一待遇。另外,印度人民党被认为一直试图抹去历史上与穆斯林统治有关的痕迹,例如将原由莫卧儿王朝统治者命名的北部城市阿拉哈巴德改为梵文单词Prayagraj等。
2021年8月15日,印度总理莫迪出席在德里举行的独立日庆祝仪式。 新华社
可以说,当前印度教民族主义已经成为印度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印度社会传统的多元主义、世俗主义以及左翼思潮等虽然有所反弹,但迄今未能动摇印度教民族主义的首要政治代言人——印度人民党的强势地位,这反过来进一步巩固了印度教民族主义作为印度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
无论印度人民党会否在议会正式动议更改国名,印度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色彩都越来越浓,印度宪法规定的“世俗主义”原则似乎正在渐行渐远。而这,显然值得包括邻国和远方在内的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3
在莫迪执政后,其本人及执政党印度人民党一直在推动各种形式的改名,不断强调印度需要摒弃“殖民思维”,去除与殖民主义有联系的词汇,在实体和理念上加速清除殖民痕迹。在制度上他推动对印度独立之前的法律进行修订,在名称和建筑上他也频频出手。
莫迪。新华社
2022年9月,新德里将通往地标建筑印度门的道路改名为“责任大道”(Rajpath),这条道路原名“国王大道”(Kartavya Path),是为了纪念英国国王乔治五世而命名。印度还在“责任大道”上竖起民族独立运动领导人的雕像,取代乔治五世的雕像。
当时,莫迪就称,国王大道代表殖民时期国王的权力,是人民被奴役与压迫的象征,如今更名为责任大道,提醒经过的议会议员、政府官员要对国家与人民尽忠职守。
位于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印度门。
同样在2022年9月,印度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下水,莫迪在揭幕仪式上再提去殖民化。印度海军也在仪式上展示了新的军旗,新军旗彻底放弃了英国海军色彩浓厚的圣乔治十字设计。
但对于将改名运动延伸到国名,就没有那么顺利了。
赞成者北阿坎德邦最高民选官员普什卡尔·达米(Pushkar Singh Dhami)曾发文说,“(改名)这是对奴隶制心态的又一次打击。”另外,有印度精英认为,印度有100多个民族,有超过1652种语言和方言。在许多民族和他们所使用语言中,对于“印度”认同度很低,反而是“巴拉特”在印度各民族和地区中知名度较高。如此而言,为了团结印度国内大多数的民族,将国家的名字改成“巴拉特”,可谓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
反对意见表示,全世界已经熟知印度这一名字,没有必要放弃这一具有影响力的名称,并质疑政府突然改名的动机。实际上,在2020年印度最高法院就驳回了更改印度国名的申请。当时有人向印度最高法院申请将印度国名从“印度”改为“巴拉特”或“印度斯坦”,理由是“印度”这个词源于外国语言,而后两个名字更能反映印度历史传统。印度最高法院法官鲍勃得(Sharad Arvind Bobde)表示,印度宪法已写明,印度就是巴拉特。
还有反对者认为,更改国名与党派斗争纠缠到了一起。印度政府此举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针对的正是反对党国大党两个月前成立的“印度国家发展包容性联盟”(Indian National Developmental Inclusive Alliance,缩写就是INDIA)。路透社称,这一联盟将在明年的全国选举中挑战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
当代印度历史学家拉文德·考尔接受采访时称,这可能是莫迪政府决定将国名更改为“巴拉特”的原因之一。
针对印度政府更改国名的说法,主要反对党国大党予以强烈抨击,尤其是指责印度人民党政府歪曲历史、分裂印度,并且以此打压反对党。国大党领导人沙希·塔鲁尔发文称:“我希望政府不要愚蠢到完全抛弃‘India’,因为‘India’在过去几个世纪里积累了不可估量的品牌价值。”此外,印度共产党领导人也表示“不理解当局为什么这么讨厌‘India’一词”。
西孟加拉邦首席部长、草根国大党领导人班纳吉(Mamata Banerjee)质疑道:“巴拉特这词我们一直在用,但印度这个名字全世界都知道,是突然发生了什么吗?以至于政府不得不更改国名。”
印度在野议会议员查达(Raghav Chadha)也表示,印度人民党不应私自废除“印度”的国名,因为印度不属于任何单一政党,而是属于全体印度人,不容随意更改。
4
国家改名绝非易事,名称的修改,不仅需要巨额的宣传费,货币、宪法、地图、旗帜等印刷品上的相关名称都要同步更改,经济成本难以估量。
虽然印度是否真的会改国名尚无定论,但纵观历史,确有部分国家因为各种原因而改名成功的情况。
最近的案例当属土耳其。就在去年,联合国将土耳其的外语国名从“Turkey”改成“Türkiye”。
土耳其之所以选择将其外语国名更改,是因为“turkey”一词在英语中不仅有“火鸡”的意思,在剑桥词典中还被定义为“严重失败的东西”或“愚蠢的人”。
时任土耳其外交部长的梅夫吕特·恰武什奥卢表示,决定更改国名是土耳其为“提升本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威望”而采取的措施之一。
2020年起,荷兰全方面将国名更为“Netherlands”,停止使用“Holland”的简称。在新的国家标识中,原来使用的“Holland”一词变为“Netherlands”,郁金香图案也被设计成郁金香形状的“NL”所取代。
荷兰英文正式国名是“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而“Holland”只是该国12个省中2个省的名字。通过这一变化,荷兰希望重新打造国家形象,向外界传达国家的创新和经济实力。
2017年1月21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名小女孩在广场上采摘郁金香。
有的国家更名,则是为了消除旧国名的殖民色彩或告别历史。
如“Burma”是缅甸的英文旧称,缅甸官方认为,“Burma”为英国殖民者所创,带有明显殖民主义色彩,且不符合当地人发音。1989年,缅甸当局正式把缅甸国名的英文单词“Burma”改为“Myanmar”,现为联合国和全球绝大多数国家使用。
斯里兰卡原名叫锡兰,是英国殖民时期的旧称。1948年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实现独立后,该国通过宪法将其名称改为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
在非洲,国名中带有殖民色彩的情况同样常见,如“黄金海岸”“象牙海岸”等。1957年,黄金海岸宣布脱离英国历史,并立即改名为加纳;1986年起,象牙海岸宣布国名改为科特迪瓦共和国。
刚果民主共和国,简称刚果(金),蒙博托于1964年发动政变上台后,更改国名为扎伊尔共和国。蒙博托当年称,刚果这个名字是殖民者比利时给取的,而扎伊尔才是非洲人自己的称谓。哪知道随着蒙博托的倒台,1997年以后,扎伊尔恢复了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旧称。
国家尽管改名原因各不相同,但是原因往往都出于政治、历史、文化等多层次的考虑。
此次,印度是否会改名成功,“印度”的称呼是否将成为历史,或许只能等待时间来回答。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69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