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番茄汁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近日,一则“郭品超山东泰安寻亲落泪”登上微博热搜。
郭品超回山东泰安寻亲。来源/山东卫视《行进中国黄河篇》
在中国台湾,像郭品超这样祖籍是山东的艺人有不少,如林青霞、焦恩俊、齐秦、伊能静、赵文瑄、姜育恒、王耀庆、王心凌等等。可以说,这已经成为中国台湾文艺界独特的文化现象。那么造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林青霞的父亲林维良是山东莱阳人,年轻时是国民党军队里一名医生,1948年随国民党部队撤往台湾。林青霞在2005年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她最为观众熟悉的影视人物当属电影《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中的东方不败。
焦恩俊祖籍山东青岛,他在电视剧《小李飞刀》中饰演的李寻欢和《宝莲灯》中饰演的二郎神杨戬堪称经典。有一年,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说出山东话:“大家到青岛哈啤酒、吃蛤蜊。”口音很地道,引来众多网友点赞。
节目中的焦恩俊
齐秦祖籍山东,父亲齐济曾是国民政府的国大代表,1947年时从黑龙江前往中国台湾。齐济因思念山东老家,给子女起名时,根据老家一条名叫济水的河流流向,给大儿子取名齐鲁,二女儿取名齐豫,小儿子取名齐秦,与济水流经山东、河南、陕西三地相对应。
齐秦在节目中谈过名字的由来
伊能静祖籍山东济南,父亲吴敏是山东人,早年曾是国民党军队中一名军官,应该具有一定的地位,娶的是中国政治家杨元丁之女杨淑婉。据伊能静回忆,她从小住在眷村,附近住的全部是山东人,她经常能见到一群山东人拿着一根大葱、大蒜站在家门口啃。
伊能静在节目中谈起童年在眷村看到的山东人
赵文瑄与林青霞是老乡,祖籍也是山东莱阳。父亲毕业于黄埔军校,后随国民党战败退往中国台湾。据赵文瑄回忆,在两岸还没通航的时候,他们辗转收到山东老家叔叔寄来的信,得知奶奶已去世,他的父亲流下眼泪。赵文瑄被导演李安发掘,进入演艺圈,出演过电视剧《大明宫词》,曾在电影《辛亥革命》中饰演孙中山一角。
赵文瑄在节目中回忆自己的往事
姜育恒祖籍山东荣成,与其他艺人不同,他的父母早年是在韩国,他也是在韩国出生,后来前往中国台湾发展。他的一首《再回首》,红了30多年,至今仍为许多人传唱。
姜育恒讲述自己的往事
此外,还有王耀庆祖籍山东青岛,号称“霸道总裁”专业户,是内地多个综艺节目的常驻嘉宾。王心凌祖籍也是山东青岛,代表作《爱你》《彩虹的微笑》,因参加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人气再度飙升。
为什么台湾省有这么多山东籍艺人呢?这与1949年国民党在青岛的大撤退有关。
1949年初的山东,中国大陆大部分已解放,只有青岛、长山列岛和即墨仍被美军控制。在青岛的国民党军队、政府机关及其家眷人心惶惶,陷入撤退的慌乱之中。
华东野战军在鲁南战役中缴获的美M3A3式轻型坦克。来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青岛是国民党第十一绥靖区驻地,时任绥靖区司令、青岛行政长官刘安祺指挥的是第三十二军第十九师、两个保安旅以及一个山东警备旅改编的部队,其中多是山东子弟,号称十万兵力,实际上只有八万人左右。鉴于国民党败局无可挽回,蒋介石密令刘安祺:“相机撤离青岛孤岛,转进台湾待命。”当时在青岛的除了刘安祺部,还有从青岛撤离的国民党官员、国大代表、“立委”及其家眷几万人,再加上要运输的各种物资,所需船只成为最大问题。刘安祺专门乘飞机到溪口,请求蒋介石“务必把黄浦江、招商局乃至宁波附近的大小船只征发过去”。到撤退前,共征集到5000吨到2万吨的船只七八十艘,集中在青岛外海待命。与此同时,刘安祺成立海上运输管制处,对青岛所有船只实行军管,还扣押了在青岛港的一些商船,一并用于撤离。
1949年5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青即战役,在青岛驻防的美军太平洋舰队和海军陆战队开始撤离青岛。这下国民党军队更慌了,据刘安祺回忆,因南京统帅部消息泄漏,原定于5月25日的撤退改为6月初。实际上,在正式撤退前,已陆续有大量的物资被运往中国台湾,如国民党中央银行青岛分行储备的大批黄金、啤酒厂的生产线,还有货物、粮食、被服、农副产品、生活用品等。另外,也有工厂加入撤离大军,如青岛啤酒厂将生产设备运到中国台湾,中国台湾公卖局啤酒厂继续利用这些设备制造啤酒,创立了啤酒品牌——台湾啤酒。
除了抢物,国民党军队还在青岛疯狂抓捕壮丁。据档案记载,1949年,第十一绥靖区征兵指标是1.6万人,实际上征到人数超过3万。刘安祺原有兵力大概5万人,在青即战役中损失7000余人,但后来他带到中国台湾的部队则有8万余人,据此可以推断,他在青岛增加的兵员大概是3万多人。这和他晚年回忆称“新增加3个师兵力”基本吻合。这么多的人基本是抓壮丁抓来的。据当时媒体报道,国民党下属的青岛警察局以清查户口的名义挨家挨户搜查,一夜之间抓获千余人,凡是符合征兵年龄又无保人的壮丁一律羁押,成为征募的兵员,而且一开始还有年龄限制,只要20岁到35岁的男子,到临近撤退时,为了凑数,从十几岁的孩子到五六十岁的老人都抓。有个叫周云亭的台湾老兵,他本是青岛城阳区夏庄镇人,他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的抓兵,躲到山上七天七夜,最后实在忍不住下山回家看看,还是不能幸免。被抓的时候已经40岁了。
6月1日,正值中国人传统的端午节,从青岛撤离国民党军队的船只分五个时段从青岛大港驶往外海。青即战役战场上被击溃的国民党残兵,劫持了一些小舢板划到外海,登上在那里等候的船只。刘安祺乘坐招商局“台北”号轮船驶离大港码头,在国民党军舰的护卫下,与其他船只一起驶往中国台湾。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一去,就是生离死别。
青即战役国民党所设的三道防线。资料来源/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青岛市档案馆编《图说青岛解放》
对于撤往中国台湾,不少被抓的壮丁曾反抗过。据参与青岛撤退的国民党军官叶如松回忆:船上强抓来的壮丁,听说要坐船到台湾去,都不愿意,纷纷逃跑。最惨的是,有的人逃掉又被抓回来,为了恐吓未逃的人,便拿几个来枪毙。也有不怕死的,这里在枪毙,那里仍是继续逃,真是抓不胜抓,没办法,只好将这些新兵的手都拴起来,一个连一个。
经过三天三夜的航行,由青岛撤出的船只陆续抵达中国台湾基隆港。刘安祺的部队停在基隆没几天就接到蒋介石的命令,调往湛江和海南岛。当时,蒋介石正打算向海南岛撤退,调刘的部队镇守湛江来为撤往海南的大部队打掩护。在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中,一部分从山东来的国民党士兵比较幸运,他们投降后加入人民军队,最后得以返回家乡。据城阳夏庄镇的老兵陈结本回忆,他被拉到台湾后又被派往广东,在阳江登陆。刚登陆就遭到攻击,本就无心打仗的国民党士兵如惊弓之鸟,纷纷登船逃跑。陈结本被俘后,被我军优待政策感动,果断报名加入人民解放军,后来还荣立二等功和三等功。
解放战争期间行走的士兵。来源/《解放战争著名战役系列片》
据前文提到的周云亭回忆,他在中国台湾的部队里待了十几年,退役时已年过半百,又没什么积蓄,找工厂打工,人家嫌年纪大,手脚不利索,想做个小生意又没有本钱,几乎要流落街头。后来在朋友帮助下,他进了天主教堂当工友,每天擦擦洗洗,打扫院子,算是有了栖身之所。一直到将近80岁时,他才在教堂修女的帮助下,与家人取得联系,拿着旅游护照,从中国台湾转菲律宾、再转香港到广州,终于回到阔别将近40年的祖国大陆。由于他是在开放归国探亲政策前偷偷回中国大陆的,“台湾当局”给他注销了户口,还被列入所谓的“通匪”黑名单。
薛贵存是青岛薛家岛人。他当年本可躲过国民党军队的抓丁,但当国民党兵威胁要摔死他才3个月大的妹妹时,他主动从藏身的树林里出来,那一年他17岁。被抓后,他曾偷偷逃过几次,被抓回去后免不了一顿毒打。据他回忆,他们在中国台湾待了没几天被派往广东,运输的船只在海上发生故障,从中间断开,死了很多人。他们侥幸活下来的换乘小船来到海南岛江河市。当时的海南岛一片荒凉,他们吃穿成了问题,到处挖野菜、摘野果子充饥,没有鞋就割草藤自己编草鞋。这样的状态下自然无心恋战,最后全部撤到中国台湾。到中国台湾后,他考上了宪兵,收获了爱情,后又转考警察,收入渐渐有了保障。
当然,也有一些老兵不是被抓到中国台湾去的,他们大多当时在国民党军队中任职,有一定的地位,如林青霞的父亲林维良是国民党军队军医,1948年时就跟随撤往中国台湾。
青岛城阳区夏装村的栾锡三在1949年撤往中国台湾时,已经是连长了,家里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他到中国台湾后又在部队干了10年,退役后与几个同为退役老兵的朋友合伙做小生意,因为经营不善,生意失败,只能到处给人打工维持生活。
山东荣成的曲光镛与他经历相似,曲光镛出生在荣城当地大户人家,抗战爆发后他投身革命,在成都考上黄埔军校一分校第十七期。1949年随部队撤到中国台湾,退役后开过工厂、饭店,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赔得一塌糊涂”,后来没力气折腾了,又去帮别人打工,直到有一天干不动了,他找到过去一个老部下,把他弄进了“荣民之家”,等于进了养老院。
总体而言,这些撤退到中国台湾的山东老兵,大部分生活得并不如意。当时的中国台湾一下子涌入大量外来人口,资源奇缺。本地人对这些外来人也不友好。很多老兵没有一技之长,在离开部队后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在当时去往中国台湾的山东人到底有多少呢?中国台湾学者李瞻在主编的《山东人在台湾》一书序言中提到:“1949年,大约有30万山东人,在炮火漫天,兵荒马乱中,经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来到台湾……”另一名中国台湾学者林桶法在其著作《1949大撤退》中也提到了迁台人员的一些情况,其中山东人有9万,约占总迁移人口的9.7%。具体人数恐怕难以确定,但山东人在当时台湾所谓“外来人口”中占比较高则是事实。
不过,较大的人口基数,是台湾省内山东艺人偏多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我们还不能忽略山东人的文化传统因素。
山东人历来有很重的家国情怀。当那些流落在中国台湾的老兵不能归乡时,他们只能把思念藏在心底。老兵曲光镛在访谈时称,在荣民院里,老兵们凑在一起几乎从来不敢提老家的事情,可那眼神和表情各自都明白,每一个人都在盼着有回家的那一天。另一方面,他们又很重视让子女保持有家国情怀,时常表达对故土的思念。
林青霞在她的《窗里窗外》一书中提到,父亲林维良最后的愿望是回山东老家青岛走一趟,她安排了几次,最终还是没去成。后来,她参加了一个山东文化旅游团,第一站就是青岛。她在书中这样描写当时的感受:“到了青岛,我们下巴士走到海港边。我扶着栏杆,迎着风。这是我家乡的风啊!那风轻轻地吹拂着我的脸、我的发、我的衣衫,仿佛父母化成了家乡的风包裹着他们深爱的女儿。我闭着双眼聆听那风的话语,感受那风的抚慰。”当她后来在济南的一个小杂货店前,偶然听到一位老人说了句她父亲闲聊时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时,“禁不住眼眶里充满了泪水”。焦恩俊有一次在访谈中回忆,他的父亲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有一次拿到两罐崂山啤酒,他把家中所有孩子集合起来,让他们每个人都喝一口。他的父亲对孩子们说:“这是崂山的水,是家乡的水,我虽然身在台湾,但是我告诉你们,我是山东人!你们是山东人!”临终时,父亲对他说:“我走了后,你一定要把我的骨灰带回祖国大陆,带回生我养我的地方,和你爷爷奶奶葬在一起,如果不行,就把我的骨灰撒在家乡的大海里。”
伊能静在参加节目时也说过,她父亲临终前一直想要回山东老家,临终前最想念的就是老家,可惜他一直没有能够回去,所以十分遗憾。
赵文瑄母亲经常跟他讲以前山东老家的事情。他早年对中国大陆的印象,基本上来自母亲的讲述。1989年他第一次到青岛时,油然地生出一股回到老家的感觉。
姜育恒虽然出生在韩国,但从小他的父母就常跟他说:“你记住,你是山东人,要会说山东话。”后来他到山东演出时,用了一口荣城话,马上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王心凌在演出时也曾专门秀了一段山东话rap。她曾在社交平台上提到,她的爷爷是山东青岛人,对她非常好,以前除夕夜时,她的爷爷经常握着她们的手,用浓浓的山东腔一遍又一遍重复当年自己怎么来到中国台湾的历程。
王耀庆在参加综艺时提到,他们家是山东人,能吃大蒜,还讲了只有山东人才明白的吃饺子细节:“饺子当然一口一个啊,我们山东大馅儿的饺子也是一口一个地吃。我家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一口吃一半,因为里面会包钱。”
父母的言传身教,往往对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重要影响。在家庭氛围熏陶下长大,他们大多自然而然地对祖国大陆怀有深厚的情感。有了这种情感认同,这些中国台湾艺人也更愿意到中国大陆发展,并在事业发展中进一步增强这一认同。或许,这种基于血脉的情感,能够迸发出跨越那湾浅浅海峡的力量,化开那攒积了数十年的浓浓乡愁。
于秀:台湾老兵——口述实录,我在台湾四十年.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刘安祺先生访问纪录.1997年;
林青霞:窗里窗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陈结合口述,陈敬刚整理:我亲历的解放战争:从青岛到台湾,再到弃暗投明.青岛日报2019年3月1日、2日。
张 蓉:国民党秘密撤离青岛内幕.青岛日报2014年9月25日。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70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