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学得再差的人,也都知道中国有宝岛台湾。但去过宝岛旅游的人未必多。以前有自由行,现在好像团体游和自由行都没有开放。但宝岛毕竟是宝岛,去看看是应该的。本来也倒是没有这个计划,但现在回加拿大的直航机票贵得离谱,单程票差不多是以前来回票的四倍,主要还是航班数量太少的关系 。回上海的时候是从阿姆斯特丹走的,离开上海不想再绕那么远了,老婆先回,是从首尔走的,对首尔印象一塌糊涂,那我就走台北吧。还是不便宜,但省下的钱足够在台湾玩四五天。本来计划四天的,结果第五天的机票竟然卖完了,只好多停留一天,最后证明这是天意,否则就留憾了。去台北坐的的是南航。作为中国最大航司,南航的空姐英语很棒,很会说话,服务也很好。印象很好。不过说不上来是否比国航和东航更好,国航还是20年前坐过,东航从来没有坐过。离开上海的时候,阴云密布。飞到东海上,就蓝天白云了。接近台湾的时候,看到海上一个小岛,形状很像图片上看到过的钓鱼岛,不知道是不是。接近台湾的时候,还有一点小激动。世界上去过的地方不少,但台湾毕竟是台湾。看到基隆,看到淡水河,看到阳明山,然后是桃园。桃园机场的航站楼看着一言难尽,好像哪个县城的国际机场。里面倒是挺大的,比外观强多了。有意思的是,还没到海关,先要过X光,全世界哪里都没见过这样的。说是要严格检查肉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我没有这些东西,顺利过关。看到外币兑换的地方,赶紧上前,掏出人民币,兑换成台币。还有一些美元、加元,万一台湾方面要做作梗,不收人民币,也好有个退路。没问题,人家收得很爽快。但是过海关的队那叫一个长,看着就绝望。排了一半,看到有人拿着申报表,想起来我还没有填那东西。我只有一个人,没人帮我看着位子,只好放弃排队,填好表重新排队。又排了一半,突然发现少了一个小包,惊出一身冷汗。这机场里,一个包找不到了,忘在哪里都可能,这上哪里去找?先抓住机场保安问有人看见或者失物招领,没有;找到机场警察,也没有人看见;看见机场宪兵队,同样没有。想起来可能刚才过X光查肉类果蔬的地方会不会忘记拿了,正往那里走,前面走过来一个似曾相识的小姐姐,她也看着我似乎认得的样子。最重要的是,她手里正是我的小包。原来在兑换台币的地方,我随手放在窗台上,走的时候忘拿了。她倒是看见了,但我已经走远。她忙了好一会儿,空下来才查监控,看到是我忘记的,正准备交给机场警察,就碰见我了。咳,要是我早一分钟或者晚一分钟,就碰不到她,也不会再回机场警察那里,那就惨了。对台湾的第一印象不错。第三次排队过海关的时候,总算排到底。过海关一点故障也没有,非常便捷。倒是到托运行李的地方,人都走散了,传送带也停了。抵达已经1个小时了,难怪。但我的托运行李在哪呢?转了两圈,后来人家提醒,看到工作人员已经把最后的行李从传送带上提下来,放在旁边的地上了。果然,找到了。嘘,有惊无险。一出大门,湿热扑面而来。嗯,好像比上海还要湿热。坐上出租汽车,往台北市里的酒店开拔。全世界的出租车司机都一样:话痨。这位也是。他很怀念疫前大陆游客如云的日子。他本来是做包车旅游生意的,现在只能拉散客了。但看来收入不错,一个月休息6天,每天干10小时,一个月下来大概能有6万台币,折合人民币1.5万不到点。但他说台湾大学生刚毕业的话,也就3万台币左右。我说台积电呢?“咳,有几个人能进台积电啊!”出租车竟然收银联和支付宝,但信号不好,折腾好久,最后还是刷万事达卡万事。酒店在西门町,武昌街顶端淡水河边,携程上订的:宿之酒店(Suz Hotel),不知道是不是连锁的,挺现代化的,设施也不错,其实在淡水河边上,面向河的一边风景不错,但下面就是高架路,车辆繁忙得很。出门就是老破小街区,都是卷帘门紧闭的巴掌店,有几家还开着,是修轻骑的。但一个街区就到西门町边上了,两三个街区就是西门町中央了,到西门町红楼步行不到10分钟,位置挺好的。台北的轻骑真多啊!要是上海的共享单车多如蝗虫,台北轻骑就是蝗虫平方。不过不横冲直撞,比上海电瓶车守规矩多了。据说台北现在管轻骑很厉害,车不让人要重罚。天色已晚,肚子饿了,出门直接走到西门町,找吃的。西门町是台北少有的日占时代留下的地名之一。在台北的时候,特意问了人家,台北的路名在日占时代是怎么样的?应该不是重庆路、武昌街这些。结果被告知,日占时代没有路名,而是按照日本的习惯,只有区域名。西门町的“町”就是区域名。据说日本城市现在还是这样。只有“xx町”,门牌号码是按照建造的时间顺序排的,连贯性完全不是通常的概念。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按照上海的路名命名法,对台北(以及台湾其他城市)路名用中国城市重新命名,而且西北城市命名西北路名(如迪化路),东南城市命名东南路名(如杭州路)。宽度不超过15米的命名为街,更宽的为路。顺便说一句,上海的南京路、北京路、九江路和其他英租界的路早就用中国城市命名,但法租界的路用法国人名命名,如福煦路(现延安中路)、霞飞路(现淮海中路)、贝当路(现衡山路)等。抗战后统一用地名重新命名。台北这个东南西北是以老城(东南西北门以内)为参照系的,中心是当年巡抚府,日占时代拆掉了。现在的台北早就超过这个范围了。很多当年的街也扩建到超过15米宽度了,路名就不改了,否则地址、人事和银行记录、房地产文件什么的都要改,太费事了。但西门町这个地名保留了下来,因为这里在日占时代开始就是繁华的商业区,最重要的红楼就是1908年由日本建筑师近藤十郎设计的。红楼当年是西门市场的室内部分,现在开辟为旅游文创市场,充满特色小摊。不过西门町的繁华地段已经偏离红楼四周了,而向西北发展,现在是步行区,汽车、轻骑不准进。问题是这和上海人熟悉的南京东路西藏路口、淮海中路、徐家汇、静安寺或者其他传统但全面翻新的商圈完全不是一回事,更像大号的曹家渡,但要把时钟倒拨40年。第一次到西门町是到达这一天的晚上。时间晚了,8点多了,肚子饿了,出门找吃的。从夜市角度来说,这时间一点不晚,正是渐入佳境的时候。西门町夜市也正是人山人海的时候。但从街面和市容来看,大名鼎鼎的西门町很有县城夜市的感觉,满满的土味繁华。有意思的是,很多冷饮店、奶茶店人满为患,要排大队。好久没有看到过这样排队了,不管是在上海还是在加拿大。饭店很多,大多在二楼,一楼留作需要门面的服装店、玩具店、抓娃娃店等。有意思的是,饭店大多是日料、韩料,还有一点意大利餐。日料流行可以理解,韩料那么流行有点意外。意大利餐为什么那么流行?美国人影响?中餐多的是火锅,这么湿热的地方还吃火锅?反正我是敬而远之。正经中餐店很少,包括粤菜、川菜。也没看到有江浙菜或者上海菜。有台菜吗?不知道,没看见,也不知道台菜都有些什么。西门町的小吃夜市不成规模,东一摊、西一搭,不像宁夏夜市、广州街夜市、士林夜市那样一排大排档。内容很常见:烤肠、烤肉、烤鱿鱼等。桃园机场这么一折腾,对油腻没胃口,但实在找不到清淡的,最后在小巷子里一个面店坐下来,吃点牛肉炒饭,加大杯芒果冰,不到150台币。折合人民币的话,我就简单话除以4多一点,所以大概40人民币不到一点。厨房就是街边围出来的一块,有个铁皮棚子,但彻底没有墙和窗,全开放,两三个人在里面忙得团团转。一切都是现做,肯定不是预制菜。后厨变成前台,完全暴露在路人和食客的目光之下,上海已经看不到这样的地方了。反而是后面,用玻璃围出来一个全封闭的亭子,里面有几张简单的桌椅,可以坐下来吃,有空调。必须说,县城里可能都不大能找到这样“接地气”的去处。西门町大概可以对应上海南京东路西藏路的商业地位?上海南京东路两侧肉眼可见范围内绝无可能找到这样的地方。但在西门町,这样的地方还有好几个。另一个惊讶的地方:抓娃娃好流行。好些店面不小的店里一排排抓娃娃机,这东西竟然能有那么多人玩?还有一些小球在小柱子之间掉下来要打回去的那种老式游戏机,这些老掉牙的游戏机如今在上海让小孩子玩,大概要被翻白眼。有一些年轻人在街唱,没什么人听,面前的投币盒里也是空空的。还有画画、现场做玩意儿的,看的人多一些。早上出去买早点。昨晚熙熙攘攘的街头,现在静悄悄的。淡水河边的房子很旧了,该拆迁的那种旧。杂乱无章的招牌好像七歪八倒地挂了几百年了,卷帘门都放下,很是一脸衰败相。今天不走武昌街,走汉口街,同样的破旧。窗上钉满了防盗笼,外墙厚厚地一层污垢,没有两座楼是一样的,一看就是随心所欲地野蛮扩建的。相信里面的条件也不怎么样。很多地方有骑楼,就是人行道是从两边建筑墙根“挖出来”的。由于每座楼都是不同时候建造的,骑楼下的人行道不平整,这座楼到下座楼的地面不平,走人行道要小心,一不留神就会绊一下。这是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上海金陵东路两侧也是这样的骑楼,但地面还是平的。而且骑楼还算高大宽敞,不像西门町这里的骑楼,两个人对面走,感觉就需要侧身一下避撞,头上有时候也好像会碰到一样。实际上未必需要,但感觉挺窄挺矮的。很多狭窄的通道通向街面房子的背后,通道上堆满乱七八糟的东西。街上骑楼下也堆了很多东西。但地面没有垃圾,真是一件垃圾也没有。这与阿姆斯特丹是极端鲜明的比较。来上海的时候,为了机票便宜一点,走阿姆斯特丹。转机有8个小时,就坐轻轨进城转转。以前来过阿姆斯特丹,但闲着也是闲着,再进城转转,否则在机场还不好打发这八小时。城市还是记忆中那个样子,只是早上人们行色匆匆,自行车骑得飞起。大吃一惊的是运河边、街道边堆满垃圾,好像环卫工人罢工一个星期的样子,但是并没有。这一点台北就要强多了。没有垃圾!破旧但是干净,要赞一个。早上在西门町不是为了逛街,而是找早点。不知道是没找对地方还是怎么的,很少有地方开门。最后找到一个包子铺。老夫妻两人早早开门,在炸猪油丁,包子馅里要用的。其实也不早了,已经都8点多了。看着两人辛劳的身影,心想勤劳的劳动人民真是一样的。他们完全可能是大陆小县城街头的一对退不了休的老夫妻。周围静悄悄的,人们都没有起床,轻骑一排排地整整齐齐排在骑楼脚下的路边。都不用去上班吗?哦,周末,难怪。台北不止西门町,晚上和早上看到的西门町肯定不是台北的全貌,该出动看看更多的台北了。来之前,没有做攻略,只有几个“必到”的地方,像故宫博物院、士林官邸、中正纪念堂,其他都是可有可无的。但这些地方怎么走都没有规划好,在台北的东南西北都不知道。这次准备一反以往的老办法,先找hop on hop off兜一圈,把东南西北摸一摸,对台北有一个概念。Hop on hop off就是那种双层的观光巴士。这东西肯定是“骗外国人”的,好处是把重要的地方都走马观花一遍,对城市概貌有一点认识。酒店里拿了一份观光地图,上面说双层观光巴士在西门有一个站,估计就捷运(台湾对地铁的叫法)站外面。那行,直奔西门捷运。而且按照台湾人的推荐,先到捷运站台上买一张悠游卡,相当于上海的交通卡。买卡的时候自动充值100台币,还可以自己再充值。以后坐捷运或者公交只要刷卡就行,有些小店也接受用悠游卡支付,比如买个茶叶蛋、牙膏什么的。到走的时候不用了,可以退卡退钱。买悠游卡很方便,直接再充了500台币,但问工作人员双层观光巴士的站在哪里,人家不知道。这不奇怪,上海街头找一个人问双层观光巴士的站在哪里,估计99%的老上海都不知道,平常不坐这东西啊。但是看到出站口有一个指向国军英雄馆,嘿嘿,兴趣来了。这东西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国军英雄事迹否则还能到哪去看?猜想起来,还有军史馆之类。出得站来,只有箭头朝前走,也不知道要走多久。这里的街道(中华街)宽阔了,真真林荫大道的意思了。建筑也比西门町新好多,齐整好多,但依然不能和北上广深比。咳,全世界也没有多少地方可以和北上广深比市容的。出租车司机说,老蒋时代是苛政,人人自危,但把台湾发展带上正轨;小蒋时代是仁政,经济发达,人心鼓舞,建设也最多;后来就一蟹不如一蟹了,到了蔡英文的时候,明确讲我只管任内的事,后面的事情我就不管了,建设当然就谈不上了。市容上也反映得出来,大部分地方新一点、齐整一点的建筑大多有80年代的印记,只有信义/台北101那边更新,是个例外。中华街就很多80年代的印记,估计当年拆迁不少。但走了一段才赫然看见国军英雄馆。挺大一个大楼,走进去一问,现在是军人俱乐部一样的地方,只有吃饭、住宿、婚庆之类,原来的军史馆几年前关了。后来知道,正在建设新的国军历史文物馆。建筑主体基本完工,但还没有准备好对外开放,计划在2024年对外开放。按照网上介绍,常设展览有“黄埔建军与北伐统一”、“对日抗战”、“戡乱暨台海战役”、“整军经武”、“国军兵器室”。我特别想看看“戡乱暨台海战役”,怎么把历史性的大战败包装成胜利转进,还是需要点功力的。军史馆看不到,那国军英雄馆的正面还是要拍一张照留念的。但是啊,但是,对面那褐色、沉闷的大楼旁边赫然写着“台北宪兵队”,大门的另一边写着“202指挥部”。哦,这就是大名鼎鼎的202啊,近卫军和海豹突击队合体嘛。新相机是手动对焦的,对焦动作有点慢,玻璃门边岗亭里的哨兵看见了,摆摆手不让拍照。但动作慢归慢,拍还是拍下来了,他的动作比我慢。嗯,假装问他,对面的国军英雄馆可以拍吧?那可以。哦,那就好。走到路对过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回过来再拍了一张宪兵队全貌。这次动作更快,哨兵没找我麻烦。在国军英雄馆里,问人家旁边那个大豪宅是干什么的。说是总统府。我想,对啊,202就在路对过,保驾方便啊。不过这总统府可真是亲民哈,也就大一点的豪宅而已,而且没有门卫,围墙只有肩头高。拍了几张照,没人,更没人管。前面是最高法院,路对过是台北市地方法院,房子都要大得多。心想,老蒋到台湾后,真是体恤百姓、杜绝奢华了。其实我没有问清楚,人家也没有说清楚。总统府不远,但不是路对过那座豪宅,那是台电总裁官邸。总统府在长沙街尽头,两个街区之外。那是好大的房子,一点不低调亲民。那是日占时代的总督府。总统府另一边正对凯达格兰大道,建筑把本来直通的长沙街和凯达格兰大道从中隔断了。但那时还不知道这就是总统府,也还急着找双层观光巴士。这里貌似高大上,但前后想找个人问路都没地方。灵机一动:找宪兵问路!直奔路口斜对过的202指挥部。走到入口处,直接上大台阶。岗亭里换人了,现在是个女兵,五短三粗的,绝对不使人产生非分之想的那种。宪兵队毕竟是宪兵队,直接砸门就太过分了,在台阶上停下了,她看看我,我看看她,然后她开门走出来问我什么事。我跟她解释了一番,把旅游地图拿给她看,诺,说是西门这里有站,但我就是找不到,你知道在哪里吗?她当然也不知道,然后招招手把对面看不见的岗亭里一个同僚叫了出来。他活脱就是宪兵小姐姐的本家兄弟,一样五短三粗,臂章上写着“待命组”,可能是快反小队的?没看清军衔,他们高我两级台阶。他们研讨了一番,里面再走出来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听了一会儿,也不知道。对了,所有人都穿防弹背心,配手枪和一堆其他装具,但没人带头盔。具体装备没敢太仔细研究了,不能太居心叵测了。最后忘记是谁,说你有没有谷歌地图?查一查,那应该能指路。对呀,到了台北,谷歌地图就能用了,我怎么没有想起来呢?高德地图在台北不大好使,但谷歌地图管用。掏出手机,果然找到,但指向的是台北火车站的起点站。不到2公里,走路20分钟,那就走吧。跟人家道谢,然后开拔。到台北旅游的人很多,直接闯宪兵202指挥部的怕不多,缠住宪兵问东问西的更少,把待命组都叫出来问路的更少。我肯定是大陆口音,一看也就是外来旅游的。不知道我走后,那几个宪兵是不是要琢磨一番,这个大陆人会不会是匪谍来刺探?刺探出什么吗?嘿嘿,除了看到几幅精忠报国之类的横幅,什么也没有刺探到。沿着延平路往前走。这一段像死城一样,大白天也没有生气,几个鸡毛店看着就像黑店的样子。不远处是中山堂,好像是音乐厅。时间不对,不开,只有前面广场上有几个老头老太在打太极拳。现在想起来,这好像是台北看见的唯一一组出外活动的老头老太。台北不像上海,街上几乎看不到老头老太兴高采烈四处乱窜,绝无广场舞跳得热火朝天或者扎堆侃大山的事情。但中山堂旁边就是台北市警察局,拍了几张照。台北的警察局/分局多如牛毛,简直五步一所十步一局。街头倒是不大见到巡警或者警车,但高峰时捷运站台和台北站能见到,都带手枪的。天知道会不会放,看着就不像北美警察随时准备拔枪就打的样子。再往前走,看到一个好像历史文物的小洋楼,结果是扶台街洋楼。日占时期之前,这里是巡抚府。拆掉后,零散新建了一些建筑,这个洋楼是其中比较主要的。现在是台北国立博物馆系统的一部分,免费开放。但也就一点点大,一会儿也就看完了。再往前走,就是北门。当年大拆大建的时候,差点也拆了。现在这是保留下来唯一的清代城门。大路对面就是日占时代建造的铁道部大楼。一拐,不远处就是台北火车站。但眼前,就是台北的相机街。就这?台北火车站是挺大的中式仿古建筑。从建筑艺术角度来说,说不上多好,也说不上多赖,政治正确而已。但台北火车站在概念上参照东京火车站,普铁、高铁、捷运统统在同一个地方,换成非常方便。上海的虹桥站说起来也是一个思路,但太大了。从高铁站到地铁站,要跋涉千山万水才行。台北就方便多了。在捷运换乘方面,台北甩上海18条大街,太方便了。据说上海这么设计有利用超长的步行通道作为超大人流缓冲容量的因素,但换一个车,走路1公里都是近的,太不方便了。北京比上海好,楼上楼下转眼就到;台北和北京一样好,有的是楼上楼下,有的是同一站台,换方向才楼上楼下。台北火车站是“空心”的,中央大厅很大。好玩的是,大厅里没有座位,但巨大的地面坐满了人。看装束,好像是东南亚的,可能是大量菲佣、印尼佣在等火车?二楼大厅周边是各种吃食店,一楼是糕点,二楼是饭店和快餐。找到观光巴士的站了,但一天只有三班,要等两小时才有下一班。这是什么鸟观光巴士?哪有一天才三班、一等就是半天的?这还怎么hop on hop off?没办法,索性先吃午饭吧。老规矩,多的是日料、韩料,但总算找到一家粤式点心,叫了一份鱼片粥,还是想吃点清淡的。台湾的鱼片粥和印象中的不一样,三片鱼是面拖后油炸的,就像英式fish and chips那样。记得粤式是鱼片直接煮在粥里的?对了,车站里的店都收银联和支付宝。吃完后,时间还有的多,发现台北国立博物馆就在不远。走过去看看外观,里面是没时间了。人家倒是让我到中庭里拍几张照。我跟门卫解释,今天实在没时间买票参观,掐几张照片就走,下次抽出时间再来。他也不在意,没有不买票不许过线一寸的“坚持原则”。嗯,台湾人比较松弛,这一点挺好。我也信守承诺,过几天果然回来了,买票参观,这是后话。总算等到时间了。坐观光巴士的人还挺多。有红蓝两条线,红线往故宫博物院方向,蓝线往台北101方向。先坐红线。坐在上层露天的部分,需要的时候可以站起来拍照,不受玻璃阻挡。一路上晒得够呛,有些地方树枝扫着头皮而过。坐在前排是高雄来的一家。不知道说起什么事情,妈妈惊讶地说:“你的中国话说得好好,你是……”“我从上海来。”“哦,那你怎么中国话说得那么好?”“呃,上海也说中国话呀。”切,上海人的普通话能好到哪里去?比台湾人好一点还是可能的哈。妈妈带着小女儿,孩子总是孩子,但既有该有的活泼,也足够听话。必须说,台湾年轻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比大陆同龄父母要好。对孩子既有足够的耐心和讲道理,又有足够的威严和权威,绝无骄纵,也不许耍赖。后来在101观光层的时候,一个2岁小男孩不听妈妈话,奔跑中摔了一跤,还好是额头撞在人造草地上,哇哇哭了30秒钟。爸爸妈妈走过来看看没大事,轻轻呵斥几句,大人小孩都回归正常,该看风景的继续看风景,该玩的接着玩。没有打草地的愚蠢,也没有“你怎么就不听妈妈话”的高声怒斥。但孩子的额头上明显一块大号硬币直径的红印子,摔得不轻。台湾孩子的教养一般比大陆的好,个人认为和父母自己带有关。老一代带出来的经常容易有性格和表现问题。红线和蓝线实际上是同一辆车,先前担心时间上接不上,完全是多余,只是到终点后要下车重上。台湾市容看了个七七八八,和前面的见闻大体符合:除了信义/101那一带,市容大体比较陈旧。少数街道是宽阔的林荫大道,大部分是狭窄的老街。有点杂乱,但绝不脏乱。两圈转下来,大致的哪是哪和东南西北有点概念了。结束后,还有点时间,就去中正纪念堂吧。掏出手机,查好谷歌地图,找好方向,开拔。其实有点方向概念之后,只需要谷歌地图提示一下,并不需要跟着地图走。在上海用高德地图也是一样的。不过在台北用手机,与欧美的电信对接比在上海好。用Paypal需要验证码,在上海要等好一会儿,在台北就是光速。我的手机是双卡,在上海时,平常国外的卡关掉,免得不小心走流量花钱,一天15刀还是挺肉痛的,长途和数据另加。没办法,加拿大电信是出名地宰人,比美国狠多了,和中国就别比了。但只收不发短信的话,短时间开通不要钱。问题是开通到真的活过来要好一会儿。在台北就光速激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