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刷多了确实会影响大脑结构

作者:九边

本文转载自:九边(ID:ertoumu893)

假期去了趟上海,在机场随便买了本书,也就是那本《掌控习惯》,本来没指望啥,没想到有些内容还挺受用。里边讲的很多东西之前我也有点体会,经作者一说更加清楚了。今天再跟大家聊聊。

先说下那个书名,英文名字叫《atomic habits》,也就是原子习惯,作者认为每个人的生活就是由一个个原子一样的习惯构成的,可以通过优化这些习惯来让生活变得更好一些。感觉英文书名更有逼格一些,可能不太利于推广吧,于是就改了成《掌控习惯》。你问我推荐这本书不,不太推荐,网上看几句摘要就够了。

作者提到的内容里,我觉得最关键的两件事:

先说第一句:重复一个动作,会导致大脑发生生理变化。

“重复行为改变大脑”这事,在之前另一本书里也看到过,那本书里讲的更加详细一些。说咱们的神经网络,刚开始就跟无数的山间小路似的,稀稀疏疏。后来有些路用的多,有些用的少。

经常被用的那些通路上,就被裹上了“腱鞘”,变成了高速公路,到了三十来岁就慢慢固化,形成了类似很多国家的整体格局似的,有大动脉级别的高速路,有不那么繁忙省道,还有不咋宽的县道,最末梢是水泥的村道。

形成“高速公路”这些路径会涌现出“自发性”,我们可以一边用筷子吃饭一边唠嗑,另一只手还在那里刷微博。这事咱们看着没啥,其实在不会用筷子的人眼里,难度和你踩着独轮车写ppt差不多。

不断地重复,会把人逐步往“无意识”方向塑造,也就是重复的次数多了,大脑会形成“硬链接”,从此不用意识参与也能自动驾驶。我们自己都说不清楚为啥能在双轮的自行车上保持平衡,我们也能轻易做到不看键盘就噼里啪啦码字码代码。可能当你仔细想为啥能在自行车上保持平衡的时候,反而容易摔下来。

此外新手开车的时候喜欢看“点位”,在后视镜里看到哪个点的时候该怎么拐。但是等开个几万公里,慢慢就自己也说不上来凭借什么依据做决策,却总能做到“擦边而过”,面对复杂路段也能做到心里有数。

当然了,骑自行车、不看键盘码字和开车这事依旧属于低层次的行为模式,有时候咱们还可以看到更高层次的“自动驾驶”。

大家一定听说过这样的说法,说象棋大师们都可以做到下一步就看清了接下来十几步,我在很长时间里对这个说法也深信不疑。不过后来看了好几个象棋大师的访谈,比如那个中村光,卡斯帕罗夫,卡尔森等等,发现并不是真的。

他们都说自己顶多能预测两三步。大师们下棋并不是在那里跟人工智能似的,看一眼就推断出来了接下来的所有可能性。

他们下棋跟你骑车差不多,战术和目的是清除的,但是具体操作过程全靠感觉,看一眼棋盘,就能发现某个位置闪闪发亮,可能还没来及思考,已经落子了,这也是为啥他们能做到同时对战十几个人。

反倒是两个顶高手对局,他们经常思考的问题是,“我为啥一眼就想往那个位置落子”,“有没有更好的选择”等等。也就是先有感觉,然后才思考那样下子合不合理。当然了,这种类似直觉一样的东西,是他们长年累月跟别人对战和研究棋谱形成的反射机制,需要大量的练习,顶级水平还需要很高的天赋。

这就给了我们一种理论上的支持,某件事你做的不太好,可能并不是咱们笨,可能就是单纯的重复次数太少。

更关键的是,只要你不断去重复,潜移默化就有改变,大脑会变得很擅长干那件事。只是这种改变太过细微,每天的进展用显微镜看都看不到,大部分人很快就放弃了,只有极少人能走到最后。

更重要的是,类似记忆力这些我们一直以为天生的东西,也和大量的训练强相关。已经有非常严肃的研究发现,伦敦的出租车司机海马体确实变大了,退休之后又变小了。

在以前没有导航的年代,在密如蛛网的伦敦开出租车是一个非常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记忆大量的街道信息,负责记忆的海马体一直在忙乎,可不是变大了,司机们的记忆力也就变好了。等到退休,长时间不用又退休了。

这也告诉我们一件事,无论是对我们自己,还是对孩子,平时少说类似:

“我的记性不行”;

“我数学不行”;

“我家孩子天生学不会xxx”

这些暗示、标签化或者“定义”会让人自然而然地放弃使用某个技能,因为自己不行嘛,时间长了,大脑里对应的那部分果然退化了,确实不行了。

按照这个逻辑,如果每天花大量时间刷短视频,可能不仅仅是浪费时间的问题,那种持续的短暂刺激,可能进一步影响人的神经回路。确实有不少人刷那玩意太多之后发现对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没法集中注意力,可能大脑生理结构上也被短视频给影响了。本文实在是不知道该用什么标题,随便从这里起了一个。

不过短视频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这里依旧说的是“过量”。

另一个问题就是习惯的养成问题。

那本书的作者说,习惯的养成是基于频率而不是时长。

比如咱们想养成一个天天跑步的习惯,可能不少人第一反应是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每天跑步五公里。

这种操作大概率会因为前期太艰苦,跑几次就彻底放弃了。其实大家反思下,就能发现曾经绝大部分下定决心要搞的东西,都因为琐事而中断,中断了再捡起来就会感觉非常抗拒。因为每次想到“跑步”,第一反应是肺在燃烧,腰酸腿疼,心理本能地抗拒。

真正的做法应该是,把每天的目标定的足够小,然后重复一百次,先让大脑把基础反馈链路铺设起来,脑子里冒出“跑步”这个词的时候也没那么痛苦了,才算是培养习惯的第一步。

而铺设反馈链路的办法,其实就是“次数”和“频率”,每次剂量小一些,坚持的天数长一些,慢慢做到“无痛下楼”。有跑步习惯的小伙伴都知道,下楼才是最难的那一部分。

这个意义上讲,“培养新习惯”,有点类似器官移植。

一个病人需要一个新器官,跟一个身体不好的人需要加强锻炼差不多是一样的,前者需要一个符合自己配型的器官,后者需要一个适合自己的新习惯。

但是“移植”完之后,才是大麻烦。正如身体会对新器官产生巨大的排异反应,咱们往自己的生活中注入了一个新习惯,也会产生持续的排斥。于是接下来就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把这个新习惯变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而这个内化的过程,可能最好的办法就是“无痛”,把行为难度使劲降低,然后增加频次,比如先定个小目标,每天跑步五分钟,先坚持100天看看情况。习惯了再加量。

这一点我还有个身边的案例,我的一个同事他和老婆以前都在大学教书,后来太缺钱,他出来干私企,他老婆继续留在大学教书。几年前周围的人都让孩子学钢琴,他们家也送了过去,但是他老婆每次开车来回一个多小时,只让孩子练二十分钟,到时间就撤。他一度还跟我们抱怨,说他媳妇就是矫情,教书匠看书太多脑子固化了,不知道从哪看了些奇怪理论,这不浪费钱嘛,因为哪怕你只弹五分钟,人家也是按照一个小时收钱的。

这不几年过去了,其他人绝大部分都放弃钢琴了,他家孩子反而在继续。现在每天弹四十分钟,都不用家长提醒,每天到时间自己就去练了。大家不要觉得每天四十分钟也不多,凡事每天能做这么久,时间长了积累起来是非常可怕的。

尾声:

假期其实写了一篇别的,今天这篇是有感而发,所以不准备写太长。

最大的体会,还是我们在过去的时间里,用习惯给自己做了个笼子,形成了稳定的行为模式,慢慢生活也就变得一成不变,也不想改变了,任何变化都让人痛苦不堪。

不过有些事还是必须要做的,比如中年人,尤其中年男性,绝大部分身体状态都一塌糊涂,可一家老小指望你,你躺医院去,那成啥了?

大家知道“住院部第一定律”吧?医院的住院部有个说法,说是你只要因为某个病住进去一次,今后还会因为这个病再住进去第二次,还有第三次。

所以还是得好好想想,改掉一些小毛病,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身体尽量不要出问题。同时有了理论武器,也可以帮助孩子改掉一些小毛病什么的。

还有句话想跟年轻的小伙伴分享,世界上99%的工作都是熟练度的问题,除了前端科研,那玩意是真拼智商和悟性。绝大部分工作只要入了门,有了相关的资源和平台,连头猪都能胜任。

所以我们应该做的,是不要随便定义自己,多去练,多去重复,等着大脑也发生优化,积累优势,很少有什么东西是真学不会的。

转自微信公众号:九边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77304.html

Like (0)
Previous 2023年9月27日 下午1:10
Next 2023年10月13日 下午1:3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