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正解局(ID:zhengjieclub)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在四川成都,出租车司机驾车围堵住近百辆共享电单车,导致共享电单车无法被正常使用。
出租车司机围堵共享电单车
出租车司机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共享电单车抢了他们的饭碗。
在国内,共享电单车的出现,并不比共享单车晚太多时间。
早在2016年,第一批共享电单车就开始投用。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全国共享电单车的投放数量超过了1000万辆。
搜索新闻可知,共享电单车还在全国各地扩张——
今年4月,南京市江宁区试投共享电单车;
今年9月,山东省的滨州、聊城两地引进了多家共享电单车品牌;
今年10月,兰州市在七里河区、安宁区试点共享电单车,首批投放了10000辆
……
城市中投放的共享电单车
共享电单车与共享单车,虽然仅一字之差,满足的却是不同的需求。
共享电单车,其实就是电动自行车。
因其配有电池,骑行速度更快、距离更长,可以满足3-10公里中短途出行需求。
价格上,起步价一般为10分钟2元,超出10分钟外时长费为1元/10分钟。
共享电单车的限速为25公里/小时。
据此推算,花个3块钱,基本能骑10公里。
相对于出租车,无论是便利程度,还是价格上,共享电单车都有很大的优势。
可以说,共享电单车抢了出租车的生意。
出租车司机围堵共享电单车,以一种粗暴的方式,揭示了行业的兴衰。
要知道,早些年,出租车司机可是个“金饭碗”。
彼时,广州有句俗语,“广州三件宝,司机、医生、猪肉佬”,说的就是这三个职业收入远高于其他职业。
出租车司机能与医生相媲美,地位可见一斑。
1980年代,南京出租车司机一个月的收入是120元,远高于社会平均工资(90元)。
出租车是个半垄断行业,普通人想入行不容易。
上海等地的出租车牌照一度高达100万元,南京出租车牌照最贵时也达到数十万元。
近些年,出租车这个“铁打不动”的行业,接二连三地遭受冲击。
先是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后是私家车,再是网约车,然后是共享单车,现在又是共享电单车。
2017年前后,网约车携资本之力,在全国各地攻城略地。
西安、吉安等地先后出现出租车司机抵制网约车事件。
出租车司机抵制网约车
今天,出租车司机围堵共享电单车,不过是在重复几年前的自救之举罢了。
写到这里,很多人会问,出租车司机应该如何应对共享电单车的挑战?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近乎无解。
从网约车再到共享电单车,出租车面临的挑战正在源源不断地出现。
相对于共享电单车,出租车还有舒适、安全的优势,出租车司机还可以通过优化服务赢得顾客。
那么,当无人驾驶出租车普及之后,出租车司机又该如何应对?
更值得讨论的是,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新技术的应用?
就拿共享电单车来说,有的城市敞开怀抱欢迎,有的城市却持谨慎态度。
今年5月,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在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33026号建议答复的函中,就提到“明确不鼓励发展共享电动自行车”。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33026号建议答复的函
诚然,共享电单车能够满足市民中短途的出行,也符合低碳出行的趋势,但也要看到,共享电单车的野蛮生长、无序发展,也给城市的管理造成困扰。
特别是新技术、新产品的投入,对原来的行业形成摧枯拉朽之势,导致很多人因此失业。
共享电单车的利弊,值得深思。
前些年,我们在为网购、共享单车带来的便利而欢呼雀跃,今天,我们对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谨慎了。
特别是直播带货,最近引发大众的讨论。
在《印尼,为什么突然封杀直播带货?》一文中,正解局介绍了印尼封杀直播带货,引发读者的共鸣。(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互联网具有天然的垄断性,当资源、收益向头部主播集中,那么,小的商家必然会受到伤害。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发展新技术,是否必须要以牺牲现有的经济业态为代价?
这种思考,是有价值的。
如果说,发展新技术是一种效率,那么,适当保护现有经济业态就是一种公平。
以前,我们追求效率,现在,要更重视公平一些。
切莫嘲笑围堵共享电单车的出租车司机,也千万别觉得技术进步与自己无关。
我们终将被技术洪流裹挟,出租车司机不过先行一步罢了。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84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