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的共识与分歧

作者:西西弗评论J

本文转载自:西西弗评论(ID:xixifupl)

中美之间的共识与分歧

 

不管咋样,只要在“和平共处”这一条双方有共识,中美之间就还是那种磕磕绊绊,吵吵合合的关系。龃龉不断,但不会大打出手。

 

1

 

如果我们看这次总书记访美中,中美双方的表述口径,不难看出中美双方今天的共识与分歧。

 

白宫官网和美国驻华大使馆公众号上,都刊发了美国一方的表述口径:

拜登总统强调,美中之间是竞争关系,他指出美国将继续在国内投资增强实力,并与全球盟友和合作伙伴保持一致。他强调美国将始终捍卫自己的利益、价值观以及盟友和伙伴。他重申,世界期望美中两国负责任地管理竞争,防止其演变为冲突、对抗或新冷战。

 

总书记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上的讲话,代表了中国一方的表述口径: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中美关系这艘巨轮避开暗礁浅滩、穿越狂风巨浪,不偏航、不失速、不碰撞?首先要回答的是,中美到底是对手,还是伙伴。这是一个根本的、也是管总的问题。道理很简单,如果把对方视为最主要竞争对手、最重大地缘政治挑战和步步紧逼的威胁,必然导致错误的政策、采取错误的行动、产生错误的结果。中国愿意同美国做伙伴、做朋友。我们处理中美关系的根本遵循就是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读了这两段话,中美两国之间的分歧和共识,基本就一目了然了。

 

中美两国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美国的陈述中,第一句话开宗明义,中美之间是竞争关系。而中国的陈述中,也提出,中美到底是对手还是伙伴,这是根本的问题。同时,中国认为,一方把另一方视为主要竞争对手,是错误的。

 

中美两国的根本分歧是,美国把中国视为竞争对手,而中国没有把美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也不希望美国把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

 

中美两国的共识是什么?美国的陈述中,提到了防止竞争演变为冲突、对抗或新冷战。而中国的陈述中,强调了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避免冲突,是中美两国的基本共识。

 

关于最后一条,合作共赢。美方的态度也很清晰,对美国有利的地方,比如联合禁毒,气候变化,我愿意合作共赢。避免冲突这方面,比如中美军事交流,我也愿意合作共赢。但对美国不利的地方,比如经济与技术竞争,美国坚决不和中国合作共赢。合作共赢方面,只有对美国有利的领域,双方才有共识。

 

2

 

有些朋友可能很奇怪。美国坚定不移的要把中国树立成竞争对手,为什么中国一方还要反复强调,不把美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这是两个国家文化和政治理念根深蒂固的区别。

 

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是从大英帝国继承的。英国的国际政治的基本理念就是两句话,在欧洲大陆玩大国平衡,然后要是有国家冒出头,就纠集一帮小弟,“打地鼠”,把出头的国家打下去。欧洲只要冒出一个潜在的欧陆第一强国,英国一定要与之对抗,打下去。

 

如果我们看英国的崛起史,真的验证了没有永远的朋友/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

 

1585-1604年,英西战争:英国、荷兰、法国一起打西班牙。

1652年-1674年三次英荷战争。第一次英国单独打荷兰;第二次英国打荷兰+法国,第三次英国+法国打荷兰。

然后就是英法百余年争霸:大同盟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拿破仑战争。英国在欧洲大陆的主要盟友变来变去,不变的就是坚定对抗法国。拿破仑战争后,法国衰落,英国马上和法国化敌为友。

然后是英法联合痛揍俄罗斯的克里米亚战争。

再往后就是德国崛起,英法联盟打德国,两次世界大战,英帝国霸权崩溃。

 

英国在300多年的时间,先后打了西班牙、荷兰、法国、俄罗斯、德国。任何一个欧洲大陆强国冒出头来,英国都将其视为敌人,不惜代价也要阻止一个强国在欧洲大陆取得明确的第一强国的地位。

 

美国取代英国霸权后,策略完全一样。区别就是英伦三岛 vs. 欧洲大陆,变成了北美 vs. 亚欧非世界岛。

 

亚欧非大陆上任何一个强国的崛起,任何一个国家取得第二的位置,美国都会将其视为竞争对手,然后全力打压。从这一点,拜登也算是比较坦诚了。

 

中国的政治哲学则截然不同。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兴衰,决定性的因素都是内因,不是外因。即使是游牧民族的入侵,比如元灭宋,清灭明,根本性的原因还是中原王朝自身的衰落,自身的问题。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把王朝衰落,归咎于外部竞争对手的习惯。也没有预防性打击冒出头的外部竞争对手的习惯。

 

我强大,是因为我国家治理的好,我衰败,是因为我国家治理失败。即使是晚清年间,列强争相入侵中国,那时,中国有识之士的心态也是清政府腐败无能,人民落后不觉醒。那时中国人的共识是:中国衰落,不是外国人太强大,是我们自身的问题。

 

在西方,法国大革命后,国家主义(Nationalism)成为普遍的意识形态。而在中国,国家主义(Nationalism)真正成为一种普遍的意识形态,要等到抗日战争,晚了一百多年。抗日战争是中国普通人第一次感受到亡国灭种的风险,第一次对一个外国产生全民的强烈憎恨情绪。日本灭亡中国的企图和行动,确实打醒了中国人民。

 

49年建国,抗美援朝,两弹一星之后,中国的生存环境大为改善,不再有亡国灭种的风险。随后,改革开放,打开国门,拥抱西方,中国再次看到了与西方的差距,回到了抗战前的心态:中国没做好,贫穷,不是外国人太强大,是我们自己的问题。那时,各种反思论,劣根论,层出不穷,延续至今。

 

中国反复强调中国不把美国当竞争对手,这一点西方很难理解。你都是全球第二了,怎么还不把第一当竞争对手。你难道不想掀翻老大自己上位吗?

 

中国的理念是,上不上位不重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内部的事情,后面的事情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从经济角度,目前中美本来就是合作大于竞争。中国企业目前阶段的主要竞争对手依次还是韩国、日本、欧洲,最后才是美国美国现在是非要通过技术封锁,把本来不情不愿的中国企业,逼到与美国企业竞争的道路上。

 

即使企业之间针锋相对,赤裸裸的竞争关系,中国企业也宁可用“友商”这个词语,而不用竞争对手。为啥用这个词,不是因为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够惨烈,而是企业知道,社会大众对“竞争对手”这个词的看法是负面的。

 

中国的目标,就是中国能复兴,全国人民能过上人均发达国家的生活。当然,人均发达国家,意味着中国经济规模会远超美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必然要获得和美国平等的地位。但超越美国不是中国的根本目的,人均发达国家才是目的。

 

3

 

美国自诩为罗马的继承人,但心态上和英国一样,还是一个岛国心态。罗马的衰落,不是因为什么东哥特西哥特野蛮人,并不是输给了竞争对手,而是自身治理体制的失败。就算罗马能在一两场战役中打败野蛮人,也无法避免失败的命运。西方的历史学家,对这一点的认识很清晰。

 

英帝国也是一样,过去三百年,英帝国几乎打赢了所有的大国战争,一战二战都赢了。英帝国的崩溃,是自身治理的崩溃,而不是输给了竞争对手。欧亚大陆一个边缘小岛上的几千万英国人,无法建立一套稳定统治遍布全球的十亿殖民地人口。英国普通人,也视殖民帝国为一个负担,而不是一个收益,不愿意为维持殖民帝国而继续付出。

 

如果有一天美国真的衰败了,也不是因为美国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失败,而是因为美国自身的治理体系崩溃。美国打压中国,并无法解决美国自身的问题。很遗憾,美国和当年的英国一样,意识不到这一点。美国打赢了二战,打赢了冷战,今天又希望战胜且淘汰(outcompete) 中国,却不愿意花代价去思考和解决自身内部的问题。

 

中国一方在与美国沟通中,一直强调平等与相互尊重。中国的目标不是战胜美国,而是要获得和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甚至仅仅是在东亚这个区域,获得平起平坐的地位。显然,美国并没有把中国视为一个平等的谈判对手,也并没有给中国足够的尊重。

 

美国认为:美国在东亚的存在,对美国维持全球霸权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而由于地理位置和贸易的因素,如果美国不去维持自身的霸权地位,试图通过军事和政治力量控制东亚诸国,东亚诸国将无法抗拒中国的引力。毕竟中国离得近,而且中国和东亚诸国的贸易量远大于美国

 

今天,中美两国的基本共识是和平共处。美国不希望打仗,希望通过和平竞争outcompete 中国。中国则认为时间在自己一边,也不希望打仗,也希望通过和平竞争,取得自己应有的国际地位。所以,美国提出增加军事交流,避免擦枪走火,中国也欣然接受。

 

在合作共赢上:美方的态度是同时看双方:必须对自己有好处,同时对中国没好处,才愿意合作。对美不利的或者对中国好处很大的,不配合不合作。

 

中国的态度比美国好很多,主要看自己:对自己有利或者害处不大的,都愿意合作共赢。当然,对自己有显著危害的,也不配合不合作。比如气候变化,对中国的新能源产业链有利,对传统产业有负面影响,但可控,所以愿意合作。禁止芬太尼领域,对美国好处很大,对中国没啥好处,但也害处不大,中国也愿意合作。

 

中国不做损人不利己的事,不会为了损害美国而拒绝合作,但美国愿意损人不利己,为了损害中国,宁可自己受点损失也要主动去做。这是合作共赢领域,中美的主要区别。

 

相互尊重这方面,只能说,由于中国实力的上升,美国比以前更加尊重中国了。但离平等相待,还有距离。

 

不管咋样,只要在“和平共处”这一条双方有共识,中美之间就还是那种磕磕绊绊,吵吵合合的关系,龃龉不断,但不会大打出手。不管现在算不算“新冷战”,至少离热战还远。大家仍然可以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看千里之外的俄乌、巴以战争。

 

中美之争的最终胜者,取决于内部,而不是外部。胜利者会是那个内部治理更出色,能解决内部问题的一方。究竟是哪方呢?

 

我有自己的信念,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相信大家也会有自己的信念,如果有了信念,就做出选择吧,或者努力让自己有选择的能力吧。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92697.html

(1)
上一篇 2023年11月20日 上午11:03
下一篇 2023年11月21日 上午11: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