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南风窗(ID:SouthReviews)
咪蒙,又引起风波。
与咪蒙关联的影视公司,11月16日上线短剧《黑莲花上位手册》。依靠复仇、爽剧、大女主题材,在上线24小时内吸引了近2000万元的充值。
但在11月21日,因其“渲染极端复仇、以暴制暴”,被平台下架。
这次“下架”风波,让“短剧”这一新鲜事物得到广泛讨论。
什么是短剧?刷手机APP时,一些剧情小视频经常弹出来,服化潦草的不知名演员,正在竖屏里上演着网文里常见的剧情。
塑料感十足的样板间里,围着围裙的妻子推开门,发现丈夫正在与大波浪卷发女子偷情,丈夫抱怨她“头发上都是油烟碰都不想碰”,仅1分钟时间,第一集就已结束,第二集,妻子已经变身时尚女郎回到丈夫身边开始复仇……
手机APP中的广告
再打开另一部,身处别墅却毫无贵气的布景中,演员们正在互骂、“扯头花”,屏幕里的分贝越来越高,你一皱眉头,关掉了页面。
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人看了下去——不仅看完了免费的前10集,还会氪金看完全集。
一个隐形但庞大的市场,就在这些小广告的身后。
今年下半年,短剧这一视频品类终于爆发,得到主流关注。
据说它成本几十万,盈利上千万,吸引腾讯、优酷、爱奇艺、芒果TV等大平台下场,一时间有如掘金传奇。
顾名思义,短剧最大的特点,就是短,单集时长1分钟至15分钟不等。那种隐藏在时间流广告里的这类短剧,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和九州剧场等小程序上拥有大量观众,以竖屏为主,服化道粗糙,取景随意,视听语言只有正反打,需要充值才能解锁全集观看;在爱优腾芒等视频平台上,短剧更像时长缩短的网剧,有的5、6分钟一集,也有的单集时长10分钟左右,横屏竖屏都有。
爱奇艺短剧分区中的部分短剧
这些短剧或许在制作水平上有所区分,本质却很相似:靠氛围感和情绪宣泄赢得受众,不讲逻辑不讲背景,只讲人设和情节。
复仇、逆袭、虐恋、总裁、甜宠,是短剧的高频关键词,漂亮的女主角、不穿上衣的男主角,则成为短剧的“硬通货”。
为什么短剧会爆火?在短短的几分钟里,观众得到了什么?
网大+网文=短剧?
《九爷,少奶奶又发飙了》的第一集,与女主角有婚约的孟家少爷和女主角同父异母的妹妹被女主角捉奸在床;《招惹》的第一个镜头,为复仇嫁给杜家老爷的女主角被假扮杜家少爷的男主角按在梳妆台上亲吻,勃然大怒的杜家老爷在他们后面举着手枪,这个经典的“小妈文学”设定,让《招惹》一时“火出圈”。
大有噱头的“第一集”甚至“第一个镜头”,就这样把观众“骗进来杀”。
《招惹》中的名场面
前几集,剧情紧凑、悬念迭出,你还没回过神来,付费解锁的页面就出现了,原上慕光的编刘宇阳解释,这个在行业内叫“付费点”。比如前10集免费,到第11集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强的吸引观众往下看的剧情设置,观众付费解锁,可能看到第30集,又有一次剧情转折,就是第二个付费点。
对小程序和短视频平台来说,短剧盈利主要靠充值。在我所联系到的短剧从业者当中,打开他们的社交账号,主页几乎都po过庆功蛋糕——这是短剧行业的一个惯例,蛋糕上面写着“某剧上线xx小时充值破1000万”,或者“2000万”,或者更高。
“不是每部剧都能成爆款,整个行业来说大概是十有九亏,但是只要有一部剧能爆,它的盈利往往就能补足其他的亏本。”
爆火的短剧盈利可以弥补其他的亏本。据艾媒数据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艾媒咨询
熙熙攘攘的短剧行业,没有不为利而来的人。这一次,闻风而动的是“网大人”和“网文”作者。
很多短剧创作者,都是从网大(网络电影)市场里来的。
2015年附近几年,网大蓬勃兴起,几十万甚至几万的成本,就能收回几千万的分账。高盈利之外,网大的另一个标签是低质量的内容。网大能不能走向精品化的讨论还没结束,影视寒冬来袭,长视频衰落,网大市场就迅速萎缩了。
差不多从2022年开始,短剧成了网大人的收容地。
制片人倪珊说,有个女导演,手里有一个长片剧本一直卖不出去,后来有人建议她把剧本拆成短剧卖,一下就卖出去了。
抖音出品短剧《二十九》截图
一部短剧单集时长从1分钟到15分钟之间不等,总时长差不多相当于1到2部电影,制作成本低,周期短,成本回流快,短剧的投入产出比与网大非常相似。
原上慕光的编剧刘宇阳告诉南风窗记者,目前公司一个月开两个剧组,每个组做两部,上半月拍一部,下半月拍一部,后期制作时间差不多在半个月到一个月内完成,然后就可以上新了。这个节奏,在短剧行业里还算“比较健康的”。
11月在短剧排行榜上高居榜首的《反诈风暴》,从剧情、制作、题材、表演等各个维度来看,都算是短剧当中质量较高的作品,参与这个项目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这部剧拍摄时间大概是20天,后期制作也在1个月之内完成。
《反诈风暴》剧照
更多在质量上不那么讲究的短剧,制作周期会更短。短剧编剧娜娜供职于一家主做直播、副业开发短剧的公司,她告诉南风窗记者,公司的要求是“一个月出一个本子(剧本),五万字的”。撰稿期间,我联系到的一个短剧导演一直没有时间接受采访,他正在拍摄期,据他身边人介绍,他的工作时长每天超过15个小时。
短剧行业像一个快速运转的流水线,支撑它不断出产的原材料,主要是网络小说。
2021年,一些知名网文平台如七猫、米读、番茄小说开始寻求与短视频平台合作,将网文IP进行视频化改编,扶持和鼓励创作者生产适于短剧化的内容IP,借助短视频平台的曝光和流量推热网文爆款。
因此,现在短剧市场上,网文改编的剧本占了大头,而原创剧本也往往是迎合网文平台调性创作的。网文平台和短视频平台在影视创作上的能力和资源都有限,但天时地利人和,冷却的网大市场抛出来一大批影视民工,他们进入短剧市场,助推了短剧发展,刘宇阳称,“他们(指网文平台和MCN)有,但是拍不出来的一些题材,比如丧尸、僵尸、末世、仙侠,网大人进来之后,现在都能拍了”。
仙侠短剧《神君家的小白狐》海报
网文的题材、类型、收费模式,被整个地复制到短剧当中。
网文中的男频、女频,以及各自下面的种种细分,在短剧当中都有对应。比如女频下面,甜宠和虐恋是最热的两个大分类,也有些剧会杂糅来做,比如“先虐再宠”。往下更细分,有民国文、后宫文、宅斗文、重生文……很多短剧都能严丝合缝地跟网文的细分类型形成对应。
短剧《离婚后,她带六宝征服全球》,对应的细分种类是“多宝文”,该剧以一场一夜情开头,镜头一转,女主角在手术台上一胎生下六个孩子,多年之后,在聪明可爱的孩子帮助下,女主角与孩子父亲展开一场“先子后爱”的恋情。这部“多宝剧”上线24小时充值破3000万,是毫无疑问的爆款。
短剧《离婚后,她带六宝征服全球》上线24小时充值破3000万/九天剧场
都是谁在掏钱?他们为什么愿意掏钱?
娜娜告诉我,短剧的受众多数是家庭主妇、中学生、底层工人、村镇青年,也就是所谓的“下沉市场”,同样也是网文的受众。
爱优腾的短剧和小程序的短剧,对编剧娜娜来说,区别只是“下沉的和更下沉的”。
比如让笔者觉得匪夷所思的网文类型“多宝文”,受众主要是中年已婚妇女。根据2021年许婷、肖映萱以“番茄小说”为样本库进行的研究,多宝文的长时间读者,女性占比逾九成,其中29岁以上读者占2/3,已婚读者占62.89%,有71.5%的读者学历在大专或本科以下。
《离婚后,她带六宝征服全球》截图
在多宝文的世界里,亲子关系成为爱情故事的扶手,借助生子,低位女性能够合理地与高位男性结合,而天生冰雪聪明的多宝们,反过来“宠爱”母亲,还能够帮助母亲获得浪漫爱情,这样一群不需要辛苦抚养就懂得爱母亲、帮母亲成为人生赢家的可爱孩子,是作为一种完美幻想存在的。
刘宇阳告诉我,很多短剧都是在动物性的层面上满足人的需要。
男频短剧会迎合男性一夜暴富的幻想,或者是征服女性、赢得女性青睐的欲望,又或者是穿越、重生之后无所不能。再深一点,就是从社会性、情感层面上满足人的需求,比如受众对亲情的渴望,对浪漫关系的向往。
在女频短剧里,一个现实中不存在的男主角,多金、专一、帅气、表面冷漠但是一定会“追妻火葬场”,这样一个“形而上的、抽象的人”,其实就是在造梦。
《套路先生请指示》剧照
有大量的短剧,剧情是以复仇、逆袭为核心支点的,本质是爽文变爽剧。无论是男频还是女频,一开始饱受欺凌的主角(即使女主角一开始就是富家千金,她也一定会是家族中最不受待见的“灰姑娘”),最后财富与爱情双收,形成一个便于受众进行自我投射的情感闭环。
因此,短剧现在有比较固定的受众群体,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文化偏好。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有票房号召力(或许称为“充值号召力”更为确切)的演员甚至“CP”,演员孙樾和徐艺真合作出演了多部爆剧,《闪婚后,傅先生的马甲藏不住了》《恰似寒冰遇骄阳》《哎呀,皇后娘娘来打工》《九爷,少奶奶又发飙了》……有观众看到孙樾跟其他女演员搭戏,会觉得别扭,“看不下去”。
但是放眼整个影视行业范畴,短剧依然是鄙视链底端。
《九爷,少奶奶又发飙了》中的孙樾和徐艺真
刘宇阳说,现在短剧市场里热的只是资本,但其实没有人才进来,“进来的往往都是能力最低的——能写电影、写电视剧,谁会来写短剧?”很多演员也有意从短剧行业到电影网剧的赛道上转型,“没人想一直拍短剧”。
然而这个“下沉”市场,真的像我们想的那样,仅仅是由低学历、低收入群体支撑起来的吗?
10月,《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以下简称“《完蛋》”)登上steam中区畅销榜首,这个基于真人影视的游戏,其实就是一个互动短剧。
这个游戏的破圈程度似乎冲破了下沉市场的界限。首先,在steam上下载这一环节就已经对其受众进行了筛选;在B站看这个游戏相关视频,会发现它的受众群延伸到了名校。幻想六个美女包围,这个游戏确实有一点yy(意淫)成分,但是它在尺度上不仅不擦边,反而很纯爱,很多年轻的单身男性认为,“终于有游戏关注了我们的情感需求”。
基于真人影视游戏《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登上steam中区畅销榜首
面对这种单纯的浪漫体验,它的包装好不好,演员演技高不高,似乎都不是很重要,只要肖鹿一双清澈无辜的眼睛,就能瞬间收服无数“少男心”。
像《招惹》《念念无明》这样投放于爱优腾平台、制作水平较高的短剧,似乎受众也没有那么“沉”,在豆瓣这样以“文艺气质”知名的平台,近5万人给《念念无明》打了分。在短剧的豆瓣短评和“国产剧小组”里,不乏看到有观众自我吐槽,“好土,可还是忍不住看下去”。
男女主角之间的“性张力”,在长剧和电影里由于种种原因而比较罕见的“禁忌感设定”,动不动就脱上衣的男主角,让短剧成了很多人的“guilty pleasure”——明知上不了台面的爱好,在其中一边羞惭一边快乐。
《念念无明》剧照
近期,“文化体力”这个说法流行起来,指人们在进行相对深刻和严肃的文化活动时所需的精神能力。很多打工人的感受是,下班之后“身体仿佛被工作掏空”,没有力气再去欣赏高雅的艺术、理解深刻的思想,就想来点轻松愉悦的“娱乐垃圾”。
短剧就是这样一种几乎不需动用文化体力的文化产品,它既对准了不具备较高文化欣赏能力的“下沉市场”,也正在攻占不愿、无力消费严肃的“疲倦打工人”。
短剧创作者自认鄙视链底端,短剧受众“又土又上头”——短剧市场里,创作者和受众之间形成了一种诡异的默契。
这种视频把一个肌理丰富的故事像嚼甘蔗一样嚼干,保留了核心信息,但舍弃的更多。
在短剧之前,三分钟讲解电影等短视频就已经被接受
刘宇阳入行短剧之后的一个感受就是,短剧剧本的创作就是像这样舍弃了很多东西。
比如“人物弧光”,这个剧本创作中的金科玉律在短剧里是完全找不到的,短剧的人物从头到尾不会有成长,所谓的“逆袭”或者“复仇成功”只会给他们带来境遇上的提升,但不会有心灵上的改变。
至于人物信息,则是“给出即接受”,这个人出场就是一个富家少爷,他的标签就是冷酷,除此之外,别的信息都是多余的,观众快速接受这个设定,1分钟就能进入情境。
故事的背景信息也不再重要,只要有一个看起来像别墅的地方,提示这是“总裁家”就可以,至于这是哪个城市,是哪个行业在商战,这个家族为何崛起为何衰落遭遇了什么危机,一概都无需讲明。
《危情关系》剧照
短剧剧作的核心逻辑,是“以人为主”,尤其在竖屏短剧当中。
从电影开始,一百余年的时间里,我们习惯于观看一块横着的长方形屏幕,这个制式的出现并非偶然,因为长方形更接近于人眼的视野,横屏能更好地进行“现实复原”,在电影呈现的现实世界中,人只是其中一个要素。
竖屏则并非如此,这一诞生于短视频时代的观看模式,一开始指向的是“自我关注”, 比如自拍、直播、vlog,现在我们拿竖屏来拍剧,把人框住之后,没有多余的空间留给其他的信息(在未来,竖屏的构图潜力或许能够被开发),满屏只有人,人物也就成了情节的工具,是“以人为主”,却不是“以人为本”。
编剧娜娜入行短剧半年,自认写短剧给她带来了不小的心灵创伤。我们谈话的前一天,她的老板让她去研究《雀笼》,“看看为什么这个能赚两千万”。娜娜说,要赚这行的钱,她得在心里完成“信仰的一跃”,很多短剧都在“撕毁所有过往认知,把人变成纯粹的动物,放大人的欲望和恶,脸谱化地呈现一个个狗血的故事”,从影视院校毕业的她,上学的时候一直在学习“怎么审美”,可是出了社会,发现自己走的都是审美的反面。
《真情假爱》剧照
“短剧有它的受众,满足了一部分人的需要,短不是错,竖屏也不是错,错的是以数据为导向,用劣质内容实现利益最大化。”
未来,这个形式有可能承载一些严肃的内容吗?刘宇阳对此表示悲观,讨论严肃议题的精品短剧或许会有,但跟现在的短剧将截然是两个东西。当前短剧行业虽然热,但是内在创新能力不足,题材重复、形式雷同,过了付费点,剧情注水严重,而且盗版泛滥,这些问题,都影响了短剧走向精品化。
几年前在北影节我看过一部日本电影《常磐庄的青春》,前几日在豆瓣,又看到有人提起。常磐庄时期日本漫画还处在“儿童漫画”阶段,藤子不二雄、石森章太郎等人曾在楼梯口讨论日本漫画的未来,当时常磐庄的中心人物寺田博雄听他们聊,最后说,如果我们只去讨好读者,不画深刻的东西,孩子们会慢慢变得不爱思考。
电影《常磐庄的青春》截图
娜娜告诉我,很多中学生也爱看短剧,她自嘲道,“可能他们来做编剧会比我更好,他们比我会做梦”。对未成年人来说,爱做梦的天性需要有一个出口,可是这个社会给他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梦,至关重要。跟中学生一起出现在短剧公司用户画像里的家庭主妇、零工工人,他们喜欢看这些故事,不意味着他们只值得这样的故事。
一个不考虑文化责任的影视类型,才能创造亿万元的财富神话;但是悖论在于,当一个文化产品获得亿万传播的时候,它将不得不思考自己的文化责任。
这是短剧必然面对的问题,也不仅仅是这一个行业的问题。
(文中倪珊、娜娜为化名)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95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