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观雨者
平时关心经济发展的朋友们不难发现这么一个现象:
学识渊博的各路专家在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时,基本就没怎么对过。
而各国在现实中的经济政策和操作手段也往往和书本上的理论不太相符。
经济领域差不多可以说是“学院派”的滑铁卢,大家手握无懈可击的理论,但却不是被打脸就是在被打脸的路上。
这种局面看多了,甚至让吃瓜群众们都觉得“我上我也行”。
比如说阿根廷经济学家米莱就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我上我也行”大戏。
他在竞选阿根廷总统时按照书本上的理论拿出了一大堆改革方案,号称要彻底改变这个错误的世界。
结果等他真正当选后,立马原地反悔,把之前说的一大堆承诺又给吞了回去。
这个场面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道理,现实世界远没有理论上描述的那么简单。
那么它到底怎么个复杂法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贸易战
假设你的对手是一个工业强国,你要怎么样才能成功对其实现贸易封锁呢?
在这里之所以要拿工业强国来举例,是因为这类国家的身上有两大特点:
- 它的生产力很强。
- 因为生产力强,所以它会大量地进口原材料和出口产品,因此它和各国都有着深厚的贸易关系。
如果能成功对这样的国家实施贸易封锁,那么无疑将对他们的经济造成巨大的打击。
只是这个目标有没有实现的可能呢?
咱也不用从理论上去分析了,就直接看两个现实的历史案例吧。
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大型的国际贸易封锁事件,是拿破仑干的。
19世纪初的欧洲基本上都臣服在了这位法国大佬的铁蹄之下,那个时候他说要制裁谁,大家就只能乖乖地配合。
那么拿破仑要制裁谁呢?
英国。
当时的英国是法国的死对头,英国人在那段时间里一直在捣鼓反法同盟。所以大英一日不死,法兰西帝国就一日不得安宁。
然而很无奈的是,法国输掉了特拉法加海战,其主力舰队在一天之内全部喂了鱼,于是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对大英进行“物理超度”了。
拿破仑当时的状态就是看英国很不顺眼,但又拿它没办法。在这种情况下,他就祭出了贸易战。
1806年11月21日,拿破仑在柏林发布敕令封锁不列颠岛,宣布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船只一律不许驶入法兰西帝国控制的任何港口。
在后来的几年里,拿破仑又连续发布了多条敕令,进一步细化了封锁的规则。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大陆封锁政策”,它的管控范围几乎囊括了整个欧洲大陆。
这场贸易战的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英国和欧洲的经贸往来断崖式下跌,大英子民苦不堪言。
但问题是,受苦的不光是英国人,还有欧洲人。
英国当时的工业水平领先全球,堪称“世界工厂”,贸然和这样的国家切割,就导致欧洲各国的生产生活成本陡然提升。
而另一方面,英国虽然大受损失,但也不至于饿死。
因为他们的贸易对象并不只局限于欧洲,还有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其他国家。
世界那么大,东边不亮西边亮。
所以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并没有换来英国的认怂,倒是欧洲各国一个接一个地跳反。
随着1811年俄国宣布和英国恢复商业关系,整个大陆封锁政策宣告彻底失败。恼羞成怒的拿破仑在1年后远征莫斯科,从此也走上了覆灭的快车道。
这个失败的贸易战案例非常符合书本上的经济学原理。
一个成熟的贸易线路之所以存在,肯定是因为它给大家都带来了好处:卖家能在这里赚到更多的钱,买家则能在这里买到更具性价比的商品。
你非要把这条线封了,就会导致这条线路上所有的相关方都受到损失。
而人是不会老实就范的,生命总会自己寻找出路。
这个时候就会有人偷偷交易,或者钻规则的空子去找中间商转手,甚至干脆直接违抗禁令,反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而大家这种争先恐后的“违规操作”,就会导致维持贸易封锁的管理成本一飞冲天,最终高到封锁实施者无法承受的地步。
不过如果你就此认为大规模的贸易封锁一定不会成功,那也过于武断了。因为历史上确实也出现过成功的贸易封锁案例。
那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对德国的封锁。
相比于当年的拿破仑,英国人的手段就比较简单了,他们直接进行了物理封锁。
具体来说,就是用舰队把德国人的家门口堵死,于是德国的海外贸易线路瞬间瘫痪。
到1916年的时候,德国的进口额降到了开战前的不足6成,出口更是降至不足3成。
为了打破封锁,德国人不惜发动日德兰海战,但遗憾未能取胜。
结果到1916年下半年的时候,他们国内的物资已经紧缺到要进行全民粮食配给了。
这个贸易封锁的案例非常成功,那么它跟拿破仑的那次贸易战主要区别在哪呢?
很简单,就是海战有没有赢。
看到这里我们会发现,贸易封锁虽然是一个政治经济事件,但却需要依靠武力才能真正实现。
比如说现在的也门胡塞武装,虽然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毫无存在感,但在这段时间里仅凭借几枚反舰导弹就封锁了以色列的红海贸易线。
反观有些国家,连战端都不敢开,就要满世界的对某工业大国搞贸易封锁,它最终的效果肯定不会好于拿破仑当年的“大陆封锁政策”。
第二个故事:真正的金融
除了少数“天选之子”之外,经常进行金融投资的朋友们都会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投资的回报率好低。
咱入市之前的目标是一夜暴富,实际操作后会觉得只要能追上银行利息就行,再过一段时间就只剩下一个长期目标:回本。
事实上大多数金融投资的收益都要寄希望于通货膨胀带来的红利,自己的利润能追平通胀就谢天谢地了。
那么金融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呢?
书本上对金融的解释是:市场主体利用金融工具将资金从资金盈余方流向资金稀缺方的经济活动。
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我们可以把金融理解为对风险的定价和交易。
在这里盈亏同源,风险和收益并存。
那么这个风险到底是个什么风险呢?
按照一般的理解,我们在金融市场里交易的这个风险,本质上就是某些公司的运营风险。
这个市场里最基本的模型是这样的:
一个大佬开了家公司,风险很大,但潜在收益又很可观。这个时候你花钱投资他,就相当于购买了这个风险,一旦成功,就会获得高额的回报。
我们可以把这个模型称之为“企业家开公司”模型。
模型本身很简单,但在这之上衍生出了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
“风险”这个投资标的会在金融市场里经历大量的分摊、转手、整合、包装等“工序”,最终以一个全新的姿态摆到货架上。
作为投资者,你需要做的就是先对信息的真实程度进行鉴别,然后再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评估。
评估完后你就可以对这个风险定出你的心理价位,最后再拿跟它在市场上的标价对比一下,看看值不值得出手。
具体的投资操作过程,其实就是和其他投资者对赌的过程。
比如说你评估完风险收益比后,觉得某个项目值100万,但其他人觉得只值50万,然后你就可以用51万战胜竞价者将其买下。如果你判断对了,那么你就赚大了。
当然了,现实中的创业都是九死一生,而且就算活下来,利润空间也未必能有多大。
比如说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制造业在2023年1-10月的利润率为4.9%。
在这个基本面之上,无论搭建起一个多么花哨的系统,投资者的回报都肯定是很有限的。
至于那些获得高回报的极少数人,他们的利润其实大多是来自于收割其他投资者,跟实体经济就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不过今天我们不讨论具体的投资方式,我们只讨论一个问题:
既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金融投资的回报率这么低,那么这个行业一开始是怎么吸引到那么多参与者进来,并发展壮大成今天个巨无霸的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真正的金融业,它的回报率并不低;它的基本模型也不是我们刚才所说的那个“企业家开公司”模型。
那么真正的金融业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呢?
这就得从它的起源说起了。
在1595年到1602年间,荷兰陆续成立了14家以东印度(包括印度和马来群岛)贸易为主要业务的公司。
后来为了避免过度的商业竞争,这14家公司在1602年合并成了荷兰东印度公司。
几年后,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成立,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它最开始的交易内容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
那么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个什么样的公司呢?
这家公司本质上并不是在经营某个行业,而是在开拓和运营东印度群岛的荷属殖民地。
它的具体业务里包括了各种殖民行为,比如说建立和统治殖民地、压迫和剥削原住民等等;它甚至拥有自己的军队。
这就是现代金融业最开始的投资项目。
跟你苦哈哈地去建厂开店比起来,这种项目的回报率确实是高太多了。也难怪当年会有大量的人对金融投资趋之若鹜。
那么现在还有没有类似的项目呢?
有是有的,只不过跟普通人就没什么关系了。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曾举过这么一个例子:
美国于2001年开启了阿富汗战争,打了20年后,撤了。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著名军工企业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股票涨了十几倍。
而当年力主攻打阿富汗的国防部官员们,有很多人在退休后就成为了这家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并获得了大量股份。
这才是真正的金融。
至于普通的投资者,他们只能日复一日地埋头计算各家公司的市盈率、资本收益率、每股净资产……边算还边担心这些数据是不是有假。
有意思吗?
其实没什么意思。
现代金融在娘胎里就是一个充斥着镰刀和韭菜的战场。
以前是投资者作为镰刀去收割殖民地的韭菜,现在如果你上了这个战场却找不到韭菜在哪里,那么你就要担心一下你自己是不是那个韭菜。
现在我们再来回过头看看文章开头提出的那两个现象:
- 专家们在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时会经常被打脸。
- 各国的经济政策和实际操作往往不太符合书本上的理论。
看完上面的两个故事后我们会发现,现实中出现这种矛盾的现象并不奇怪。因为主导这个世界的,本来就不只一套逻辑。
世界的真实面目
如果要用一个比喻来描述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会把它比喻为一块浮冰。
浮冰之上歌舞升平,浮冰之下暗流涌动。
这块浮冰就是我们生活的基础环境,它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系列共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各种规则。
不过这些共识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各方力量经过长期博弈后达成的一个平衡状态。
这些博弈,就是浮冰下的暗流。
现实复杂就复杂在,“博弈的平衡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游戏规则本身就不稳定。
于是基于当下规则做出的判断,自然就很容易被打脸了。
总的来说,直接影响人们生活和事业的是我们生活的这块“浮冰”;但决定“浮冰”状态的,是底下的暗流。
如果我们想看清楚这股“暗流”的模样,就需要先搞明白一个问题:
人类最基本的行为模式是什么?
我们平时经常接触到的行为是协作和交易,偶尔也会碰到暴力抢劫。
但这两种行为的出现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存在产权的概念。
首先得确定这个东西是谁的,然后才谈得上你的行为是交易还是抢劫。
而确定产权这个事,表面上看是通过“购物小票”、“房产证”、“合同”…之类的文件来实现的。但实际上是靠警察叔叔来实现的。
警察叔叔会根据文件内容去惩罚破坏规则的坏人。如果没有他们,那些文件就只是一堆废纸。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产权并不是某种客观存在的事物,而是某个暴力机构主观制定的规则。
基于这个规则所产生的交易和抢劫等行为,都属于“浮冰之上”的世界。
那么在没有规则的浮冰之下,人类最底层的行为模式是什么呢?
争夺。
在这个行为模式下,你的对手就不是警察叔叔或者某个资源的所有者,而是所有对这个资源感兴趣的人。
在争夺的过程中,你自己的力量是本钱,来自各方的阻力就是成本。
你所要做的,就是先找到那些“本钱>成本”的目标,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性价比最高的动手。
这里面的关键不是效率、不是利润,而是短期的爆发力。
这套逻辑跟正常的经济发展逻辑完全不同。
我们知道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技术的进步和合理的资源配置。
虽然对于资源配置的方式会有很多不同的理论,但目标都是一样的,就是实现一个长期可持续的收益。
而正如刚才所说,“争夺”玩的是“短期的力量爆发”。
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拧巴之处:两种截然相反的逻辑同时主导着这个世界。
也就是说我们虽然已经坐在文明的餐桌前,但仍然按耐不住争夺菜品的冲动。
所以在现实中,理论上效率最高的协作模式永远不可能得到百分之百的践行。因为所有人都在暗中较劲,都在做着跟经济效益无关的准备,随时准备一招制敌。
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天降一个大神把所有人都管起来,但在国际社会中并不存在这样的“大神”。
所以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对于大国而言,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产权的概念。
因为既没有什么力量能奈何得了大国,也没有什么力量能保护得了大国。
对于大国来说,只有两个问题是需要考虑的:
- 争不争得到?
- 守不守得住?
所以这些国家的管理者在制定政策时,就需要在下面两个方向上保持平衡:
- 分配足够的资源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中,以避免自己的力量成为无源之水。
- 分配足够的资源到力量的积累中,以避免自己被对手一锅端掉。
这就导致在现实中会出现很多看起来不合理,但实际上又不得已的做法。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对经济发展的趋势做出准确的判断,除了吃透书本中的理论和现行的规则外,还需要看懂力量的博弈。
而力量博弈的最高形态,就是战争。
结语
人们经常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但实际上,暴力才是人类社会的底色,政治本质上其实是暴力的高级结算模式。
大家在纸面上把暴力行动的成本收益计算清楚,然后在谈判桌上调用资源去赎买差额,这就是政治。
但如果现实中的窟窿太大,资源实在不够分,那么这个“高级结算模式”就会算不过来,这时候就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了。
人类在历史上通过辛勤劳动和自由交易创造过一个又一个美好的世界,但这些世界的地基却都是由战争塑造出来的。
战争的爆发就相当于汹涌的暗流把浮冰冲垮,这意味着所有已经形成的共识和规则在一夜之间荡然无存。
之后要一直等到战争结束,也就是海面回归平静后,才会重新凝结出一块新形状的浮冰。
此时的人们又会在新的共识和规则下重新出发。
这个过程对于你来说是危还是机,就取决于你的实力和你之前所做的准备。
不过不管未来如何发展,对于我们来说至少有一点是值得欣慰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常的国度之中。
全文完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398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