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浩然文史(ID:haoranwenshi)
方城塞遗址
河南叶县境内有个方城山,除了当地人,外人很少有人知道它。但在春秋时期,这里却是天下“九塞”之一,最初是周王朝镇抚淮南夷的重镇,后经易手,被楚国攻占,又成了楚国抵御中原进攻的重要屏障,甚至令想要讨伐楚国的齐桓公观之却步。
一、周之基地,楚之屏障 ——方城自古形胜 方城山在西周时期是应国的封地。应侯是姬姓诸侯,首封应侯是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之弟。其首封地在今山西长子县,目的在于监视殷都遗民。武王去世后,殷商旧民与管叔、蔡叔发动了反对周公的“三监之乱”,应侯不但没有跟随作乱,还在三监之西设立防线,抵挡叛乱,立了大功。所以《诗·大雅·下武》中有“媚兹一人,应侯顺德”一句,是歌颂周成王和应侯之德的。后来历经周成王、康王时期的稳定发展,殷商势力渐渐衰弱,天下安定,西周的东方与北方边境得以稳固,致使“刑措四十年不用”(《史记·周本纪》),然而,南方江、淮、汉流域的南淮夷与楚国则日渐强大起来,对周王朝构成潜在威胁。周昭王南征荆楚、淮夷,移封一些姬姓诸侯国于淮汉之间,以巩固南境,加强周朝对南方的统治。应国就在此时从山西长子转移到了河南叶县。南迁之后,应国地处周朝的南疆,担起了为周王守卫南疆的重任,其国君应叔晋升为周王室卿士,被称为应公。据美籍华人收藏家胡盈莹、范季融二先生的藏品“应侯见工簋”考证,应侯就曾多次征伐淮南夷。 应侯见工簋和铭文 可以看出将身份显赫的应侯从山西长子改封至河南叶县,是周王室将叶县(今称)作为南方抚御淮南夷基地的重要部署。 春秋之时,周王室衰落,攻守之势异也。曾经作为周王室南方屏障的应国为楚国所灭,出于战略考虑,楚国没有继续经营位于沙河(古称滍水)北岸边原应国都城应城,而是在原应国境内的叶地新建叶邑(今河南叶县)。自此古应国衰落下去。 叶邑位于沙河以南,即便是中原诸国进攻楚国,楚国还可以将沙河作为其从汝、颍河前沿阵地向南退守的第二道防线,叶邑也成了楚国窥伺中原的桥头堡与抵御中原诸侯的前沿阵地。叶邑位置的重要性还可以从其行政长官在楚国的地位看出来。《水经注·汝水》中记载说:“楚惠王以封诸梁子高,号曰叶公城,即子高之故邑也。”“叶公好龙”中的叶公,名沈诸梁,字子高。就因被封在了叶邑而被后世称为叶公。由于叶邑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叶邑县公在楚国的同时还是楚国北方最高军事指挥官,叶公也在楚国享有尊崇的地位。 《新序·杂事一》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令尹子西和叶公一同接见秦国使者时说:“客欲观楚国之宝器,楚国之所宝者贤臣也。理百姓,实仓廪,使民各得其所,令尹子西在此。……守封疆,谨境界,不侵邻国,邻国亦不见侵,叶公子高在此。”将叶公与令尹(楚国宰相)并称,一起看作楚国的贤臣,可见叶公在楚国地位之崇高。将楚国边境的稳固寄托在驻守叶邑的子高身上,也可以看出叶邑对楚国边防的重要性。
二、“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春秋左氏传》记载,僖公四年(前656年),齐桓公率领诸侯的盟军打败了蔡国后挥师南下,讨伐楚国,楚成王派屈完子前往齐桓公军营谈判。齐桓公炫耀武力,陈列诸侯之师与屈完子检阅军队。齐桓公说:“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屈完子回答说:“您如果用德行来安抚诸侯,谁敢不服从您?您要是想要用武力,我们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再多的军队也没有用。”谈判的结果是:“屈完及诸侯盟。”齐桓公签订了盟约,没敢进攻楚国。方城,名为城,实际是依托方城山而建的关隘。杜预注“方城以为城”时说:“方城山在南阳叶县南,以言竟土之远。”屈完子将方城与汉水并列,视为楚国的重要屏障。即使齐桓公军力强盛,也不能不对楚国依托方城山所构建的防御有所忌惮,最终铩羽而归。 其实不止是齐桓公,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多次伐楚,但都至方城或望之而还,或受阻城下。如《左传》记载,鲁文公三年(前624年)冬,“晋以江故告于周。王叔桓公、晋阳处父伐楚以救江,门于方城,遇息公子朱而还。”就是说晋国讨伐楚国,军队到了方城就返回了,不敢大举进攻。鲁襄公十六年(前557年),晋将中行偃和栾桓子率晋军攻楚,楚公子格率楚军迎战,两军战于湛阪(今湛河北岸山坡),晋军大败楚军,然后“晋师遂侵方城之外”,也就是说,虽然晋军取得了战役的胜利,但因为方城的阻挡,晋军只能占领方城山以外的地方,不能深入楚国腹地。这些情况都说明了方城山之险要,是楚国的重要屏障,起到了防御中原诸侯的作用。 三、天下九塞之一 “方城”究竟是何等险要,竟能多次让伐楚之军一至此地便无功而返,即便是春秋首霸齐桓公,也不能不有所忌惮。仅从方城山本身来看找不到答案,我们如把视野放宽就会发现,方城山处于秦岭的余脉伏牛山与桐柏山的交界处,秦岭到大别山再到桐柏山一线山脉重叠,而在叶县这里出现了缺口。中原地区要向南就必经此地而进入南阳盆地,然后向东南经著名的“枣随走廊”抵达荆楚,西南向可抵巴蜀。 所以《吕氏春秋·有始览》中说:“天有九野,地有九州,上有九山,山有九塞……何谓九塞?大汾、冥阨、荆阮、方城、殽、井陉、令疵、太行、句注、居庸。”将方城塞列为九塞之一。 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在“春秋时期横贯南北和纵通东西的交通道路”一节中有以下描述:“黄河以南,方城仍是南北大道上的必经之地。”“申国位于洛邑的南方,相距又不很远。期间往来无需假借他途。只是途中崇山峻岭,互相隔绝,仅方城一途可以通过。”“春秋时,方城的道路仍未失其重要性,却不必再以洛邑为枢纽。”由此可见,春秋时期,方城特殊的交通和战略地位是世所公认的。 直到今天,方城仍是中原地区通往荆湖地区的咽喉要道。比如不久前修建的被称为联系重庆与北方的重要通道——郑万高铁,仍然经过方城而抵襄阳,再折至重庆。
四、长城之父 除了地理位置的险要之外,楚国对以方城塞为中心的北部边疆的惨淡经营,也是使方城成为楚国坚固的桥头堡的重要原因。 楚国为巩固业已取得的地盘,并抵御中原诸国南下攻伐,十分重视叶邑一带的防御,春秋中晚期以后,楚国陆续在南阳盆地周边东、北、西三面边缘处依山势修筑了一道弯曲上千里的防御墙体——楚方城。楚方城以东西向为主,又叫楚长城,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是中国最早的长城,因此被称为“长城之父”。楚长城是我国最早的大型军事防御工事,自东南向西北大体经今驻马店泌阳县、平顶山市南部的舞钢市、南阳方城县、平顶山市叶县,至平顶山西部的鲁山县,然后再向南转折。楚方城以东以北沿线地区,即是文献所谓楚国的“方城之外”。与此同时或者稍前,楚在“方城之外”增加修筑大大小小十余座城堡,计有陈、蔡、叶邑、父城、应城、犨城、襄城、郏等,即所谓“列城”。它们与南侧的楚方城,北侧的汝河、颍河互为表里,形成一道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战略屏障,继而构成一个十分坚固的防御体系。直到今天,在叶县保安镇境内还有楚长城遗址。
文史君说 叶县因其方城山的地理位置而成为春秋时期的重镇,在今天却是一个岌岌无名的小县城。检索历史,洛阳、开封因经济重心的南移而衰落,只能成为古都。上海、郑州、武汉等都因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而发展迅速,成为大都市。多少城市的兴亡都与地理有着莫大关系。 参考文献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17年版。 王振中:《方城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张超华:《楚长城研究综述》,《荆楚学刊》2016年第17卷第2期。 刘向:《新序》,《中华书局》2014版。 (作者:浩然文史·丹丘乡人)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401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