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地震牵动中国:东决繁华,西决生死

作者:罗天昊

本文转载自:天下城市(ID:luotianhao99)

甘肃地震牵动中国:东决繁华,西决生死

甘肃地震,牵引人心。

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一日之内超过百人遇难。

甘肃引起广泛关注,不仅因为突发地震,也因为其在国家战略中的独特地位。

历史地理,融为一家。
作为一名战略研究者爱好者,我所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两宋之后,中原王朝开始整体性灭亡于北方少数民族势力?
除了野蛮在文明腐朽期的冲击外,中原王朝经营的中心转移,也是一个重点。
漠视西部,失去西部,导致中原王朝失去战略退却空间。
其中,失去以甘肃为中心的西部核心区域,是中原王朝几百年分裂动荡的重要原因。
 
两宋败亡之因,山川地理中有答案。
疫情之前,各种因缘巧合,得以行走西部。2017年,自京取道宁夏、甘肃、青海、至新疆。返陕西。越五省区;翻越四座大山:贺兰山、祁连山、天山、昆仑山;踏步四大沙漠;涉足近二十个城市,行程两万里。穿越秋冬。对于西北的荒凉雄峻,有非常强烈的印象。
2018年秋,又与诸友远行青藏,行程20多天,取道甘肃火车进藏,自拉萨至山南、日喀则、阿里等地,一路翻山越岭。
 
涉足的这个区域,正是知名的胡焕庸线以西。
而当年胡焕庸发现这条线,也正是从女真和蒙古人攻灭中原政权的路线中,受到启发。
800年后,在日本进攻下,当时国民政府的老蒋,听从高人“外战入川”的告诫,将首都从南京迁到西部,避免亡国。
 
对于芸芸众生来说,中国有繁华的东部,为什么很多人却被西部所吸引?
神奇风光之外。还有险要的战略地位,而这一点,被喧嚣所湮没。
而在荒凉背后,是无惧再失去的坚韧与勇毅。
 
罗天昊认为,虽然东部是繁华富庶之地,但是,真正决定中国国家战略安全的,却是西部。虽然近代以来成为海陆两栖大国。但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内陆国家,国魂藏于内陆深处。
从自然生态资源的战略价值,国家的地理与军事安全,国家的精神内核三个方面而言,西部是中国的生死线。
 
罗天昊20198月首次提出:
东决繁华,西决生死。
 
(1)唐宋盛衰对照——
中国逃亡保命的密道在哪里?
 
西部是中国战略安全最大屏障。
西部山系纵横,东有横断诸山,南有喜马拉雅山,西有昆仑山,中有祁连山,北有阿尔泰山,天山。将中国与南亚中亚天然隔绝。
 
历史上,西部是中原的屏障,东西线是中国的生死线。
唐之前的千年中,强大政权多定都长安,借河西走廊控制西域,西域从无强势政权崛起,汉代的西域36国都是小国,不足与中原政权抗衡。
 
汉唐盛世,中国不仅有海港,更重要的还是陆地丝绸之路。中国通过西域与中亚和欧洲来往,扬威于天下,经济文化强盛,领先世界千年。
只要控制了西域,中原政权就有弹性。大唐内乱,皇帝多次到西边躲灾。安史之乱,唐玄宗西避成都,赢得喘息时机,逐步剿灭东北安史势力。中唐时期,藩镇叛乱,唐德宗逃往陇西和汉中避难;唐末黄巢起义,唐僖宗也逃到四川。
大唐灭亡与西部失控有关。自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与中央政府闹翻,大唐的西部缓冲地失去,一旦面临来自东部的朱温势力,就没地再躲了。
 
在乱世,毁灭一座繁华城市,
不过瞬间的事。
在盛世,再造一座繁华城市,
也不过几十年。
长安多次重建;清兵嘉定三屠,曾凋敝的江南,至康熙年间又成为富庶之地。
但,失去战略要地,影响的却是千年。
 
赵宋最大的损失,不是东部的燕云十六州,而是失去对西部的控制,导致后世千年的憋屈。
自宋起,由于定都东京,逐步失去对西域的控制,导致西夏坐大,面对北部先后崛起的辽和金,大宋无法西避,战略空间极大被压缩。
 
失去西部,祸害巨大,宋之前的千年,中原虽常有北方游牧势力之忧,但从没被整体征服。短视赵宋开了整体灭国的先河。
中原政权中心东移,帝国享尽繁华,但却失去了西部这个最重要的屏障,失去战略调整空间。蒙古兵和清兵最后攻灭中原政权,采取的都是先打西部,再从西部逐步驱赶东南的战略,搜山检海,中原政权无退却后方,最终被整体征服。当代地理学家胡焕庸,也是受此启发才发现了胡焕庸线。

甘肃地震牵动中国:东决繁华,西决生死

(图为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清末首都北京多次被攻破,往哪里跑?名堂很大。英法联军攻破北京,咸丰皇帝竟往东边的承德跑,承德之后,还能去哪里?东边追击太容易了。慈禧就聪明,八国联军攻破北京,慈禧拼命往西跑到西安。中国的腹地在内陆和西部,八国联军若逐步西进,沿途都是抵抗,费时。日本侵华时,中国首都西迁重庆,日本也一样老虎吃天。
 
在当代中国,西部仍至关重要。未来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必然取道新疆,对南亚,东南亚的诸国的竞争,也可通过青藏高原来实现战略主动。
 
西决生死,古今皆然。
 
          2
上风上水,中国第一阶梯,扼控下游水源
对人口大国来说,水至关重要。
中国的地理按照海拔分为三大阶梯。大致是西北高,东南低。
为什么海拔重要?海拔决定江河走向,从高海拔流向低海拔,最终入海。
罗天昊认为,东西问题才是中国的关键。南北只是表象。
鉴于中国最重要的两条大江,长江和黄河,都是东西流向,在水资源的控制上,中国的生死线,也是东西轴线。
西部胜过东部。北部也略胜于南部。
 
在自然资源的战略地位上,地缘非常重要。上风上水,决定下风下水。

甘肃地震牵动中国:东决繁华,西决生死

(图为沙漠中的黄河)

综合自然资源的种类属性和多寡,以及中国的地缘分层,罗天昊首次将中国的自然资源战略地位划分为六个阶梯。
第一阶梯为水源地,生态屏障,至关重要。青海、西藏、新疆均在第一阶层。
青藏是中国大江大河发源地。至关重要。扼制中国用水安全。新疆是大西北防沙前线。且矿产、石油资源丰富。第二阶梯为大江大河上游中游。包括陕甘宁以及拥有三峡的湖北等省市。
西部六省区,全在中国自然资源的第一和第二梯级,为中国最有战略价值的区域。
青藏有“亚洲水塔”之称,是中国最重要的水源地。中国最重要的两条河流,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此。此外,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等亚洲著名跨国河流,也发源于此,扼控南亚和东南亚数亿人的水源。年水资源供应量超过4000亿吨。为中国第一。
除了南北极以外,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冰川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拥有3万多条现代冰川,冰川面积达5万平方公里,被称为“第三极”的美誉。青藏加上新疆拥有中国90%以上的冰川。
 
此外,西部是中国生态保护最重要的屏障。国家十大国家公园试点,有四个在大西部,分别是: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普达措国家公园和祁连山国家公园,足见国家对西部的重视。
 
中国西部四大国家公园

 

甘肃地震牵动中国:东决繁华,西决生死

四大国家公园,总面积超过20万平方公里,地域涉到西部的大部省区。而且同样的主题,是作为生态屏障。西部在中国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领域具备最大的价值。
 
(3)甘肃的独特性在哪?
 
甘肃是西部的核心区域。
在历史上,汉唐控制了河西走廊,就控制了广袤的西域,疆域万里。
中国的大一统政权,都是通过甘肃,控制整个西域。
甘肃在,大一统中国在,甘肃失,就只能出现偏安政权。
至唐末,李茂贞割据凤翔之后,隔断了中央政权对西域的控制,之后,西夏崛起,中原王朝彻底失去对西域的控制,最后两宋都失去战略腹地,先后被攻灭。历时数百年。
在当代社会,甘肃同样至关重要。
陆地去新疆西藏两大边地的公路与铁路,均通过甘肃兰州中转,同时,甘肃在东西长度接近1700公里,东链内地,西接新疆,南连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处于中国地缘过渡带。战略地位极度重要。
甘肃同时是主体传统文化与多元民族文化的过渡带。
2022年,甘肃人口2490万,其中,主体民族人口2200万左右。甘肃是中国主体民族在西部的最大屏障。也是最后一个以主体民族人口为主导的省。对于稳定中国边疆民族结构,保持国家统一与团结,至关重要。
 
3  首都之问:服务的,还是享福的?
为什么首都越来越往东呢?
东部繁荣。
首都一定要选择繁荣的地方吗?
关键看干嘛,不同定位,不同选择。
享福型首都,
喜欢把最好的资源握在手中;
服务型首都,
最好的资源不在己,分散全国。
古人选首都,精明。会享受。
自隋末以来,看着长安不满足,还要营造东都洛阳。后来武则天也曾以洛阳为都,五代十国之后,国都逐步东迁,至汴京,至燕京。东边繁华,好享福。
看看今人。
当下北京,集中了全国最多的央企,几乎所有的国家级银行总部,最顶级的学校,公共资源之富有,冠绝全国,人口全国第二。经济总量也是全国第二。繁华富庶。
万家欢乐,谁怀远忧?

甘肃地震牵动中国:东决繁华,西决生死

(图为火烧云下的北京西山,灿烂苍凉)

2017年,北京开始了非首都功能疏解。西南边的雄安搅局。
大势所趋。改变终于开始。
罗天昊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必须建成服务型首都,而非享福型首都。
中国是人口和疆域双重大国,尤其要警惕两大失衡。
一个是区域的不平衡,东部发达,西部塌陷,2021年北京的人均GDP是甘肃的4.9倍。西部多后发地区,后富责任重大。
一个是社会与阶层财富的不平衡。中国基尼系数达0.46以上,贫富悬殊远超欧美,有关报告更显示,中国最穷25%的人口,仅占1%的财富。西部民众的脱贫,具备独特的象征意义。
在三年疫情的冲击下,社会乱象增多,面临严峻挑战。尤其需要实现区域平衡,阶层和谐。确保天下安宁,万民安泰。
 
中国当下挑战重重,去哪里寻找力量?
 
海洋是中国之眼,但大陆是中国的心。
豪族精英是殿堂,但平民大众是基石。
 
大地深处,西部深处,有最深的力量。
心有疑难,问于苍茫厚朴的大地。
无论个人还是国家,
深沉厚重,才是第一等资质。
莫失于喧哗浮躁。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402984.html

(6)
上一篇 2023年12月20日 上午11:28
下一篇 2023年12月21日 上午10:5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