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沦陷更可怕,伪满拍的电影,目的就是为了给沦陷区人民洗脑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转载自:浩然文史(ID:haoranwenshi)

文化沦陷更可怕,伪满拍的电影,目的就是为了给沦陷区人民洗脑

李香兰就是满映的当红花旦

文化侵略这种方法并非今天的产物,早在二战结束以前日本就已经运用了当时最新的传媒手段电影进行文化输出和奴化教育,代表就是“满洲映画协会”(“满映”)的成立。“满映”不是一个简单的电影制作公司,从它成立到运行到拍摄影片,无不体现着日本对侵略的美化和对沦陷区人民的洗脑。“满映”和它拍摄的影片充分体现着日本侵略者的罪行。

一、日本对东北精神麻痹的开始

日俄战争后,日本从俄国手里夺取了南满,并组建了南满洲铁路株式会社(满铁)。满铁并非单纯的公司,而是一个带有强烈殖民侵略色彩的综合机构,该公司社长也不是一般的商业人才,其人选需要经过内阁审议,由天皇亲自任命,其过程类似于内阁大臣的选拔。满铁主要业务是经营铁路,但满铁下属诸多部分,其中有文化事业部门,就负责传媒工作。

1909年,满铁在东北开设了第一家公开电影院,影院里只播放日本电影,专门宣传日军在东北的“丰功伟绩”,比如以日俄战争为题材的《203高地》、《沙河大激战》等。1923年,满铁还专门组建了映画班,负责制作电影。

二、“满映”的成立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地抗日运动风起云涌,日本为了稳定局势,采取剿抚结合的策略,用文化入侵来麻痹东北老百姓。

电影作为新型传媒,它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观众,为此关东军特意找到满铁映画班给其资助,让它拍摄了一批富含政治味道的电影,比如《满蒙破邪行》、《建国之春》、《辽西扫匪》、《结成协和》,这些电影无一例外将过去奉系统治下的东北描绘为军阀残暴、土匪横行、民不聊生、百业凋敝,而将日本统治下的伪政府描绘为“王道乐土”“日满亲善”的新家园。这些影片不仅是为了蒙蔽百姓,而且也是为了抵制关内的爱国抗日电影流入东北,是日本和伪政府占领东北文化阵地的一个阴招。

文化沦陷更可怕,伪满拍的电影,目的就是为了给沦陷区人民洗脑

满映旧址

1937年,随着日本全面侵华在即,日本迫切需要安稳的后方,为此关东军和伪满“国务院”合作,以满铁的映画班为基础,打算组建“满洲映画协会”(“满映”),准备拍摄一系列适应当前形势的电影,稳定“满洲国民”。

“满映”于当年7月开始选址设厂,地点在长春,计划有16893平方米的摄影棚,这在当时的中国算是最大的摄影棚之一了。7月,日本通过了《满洲映画协会法案》,按照日本的命令,8月伪满通过了《电影国策案》,8月21日 “满映”正式成立。按照规定:“满映”直接隶属于伪满“国务院”,而关东军和伪满各给“满映”提供一半资金。第一任社长是川岛芳子她哥金壁东,而实际掌权的却是日本人。所以,“满映”实际就是在日本和关东军的控制之下,自成立之初就带有强烈的侵略、殖民、奴化教育的色彩。

三、“满映”和沦陷区的奴化

1938年12月,伪满通过了《满洲映画协会案内》,该文书是对《电影国策案》的细节解读和说明,该提案明确了“满映”的核心目的就是借助电影的力量,在平时宣传“满洲建国精神”,战时激发“国民”义勇奉公精神,为打赢思想战、宣传战做准备。在“满映”要求下,伪满电影制作必须体现三大精神:一、王道乐土的世界观;二、破除旧有观念,使五族协和观念成为国民第一要义;三、培养国民有建设新国家的勇敢与豪强之精神。这三大精神充分体现了“满映”就是从属于日本侵略军的一个侵略机关。

《壮志烛天》是伪满“国务院”让“满映”拍的第一个影片,该剧将日本鬼子和抗日联军的角色对调,即丑化抗日军队,将其描绘为野蛮、血腥的形象,而日军则是文明之师,是救助东北百姓的形象,同时穿插着日军和东北姑娘的爱情,力图混淆视听,诱导东北人民参加伪军。伪满推销电影的方式不对,用刺刀强迫各村各屯村民到指定地点观看电影。而且电影内容上太过雷人和虚假,并不能引起东北人民的兴趣,可以说收效甚微。

文化沦陷更可怕,伪满拍的电影,目的就是为了给沦陷区人民洗脑

当时的东北

四、电影侵略的三种类型

到了1939年,甘粕正彦任“满映”社长之时,改变了电影传播和内容制作,他将过去刺刀逼迫改为柔和路线,他借用人性中贪图安逸享乐的一面,大肆制作娱乐影片,满足人们享乐的心理,诱导东北人民自主观看,将价值观潜藏在影片之中,潜移默化中完成日本价值观的输出。恰在1941年,“满映”的厂棚完工,摄影技术大幅度提升,这给甘粕的柔和奴化路线提供了技术支持。此后“满映”电影基本就分为三类。

文化沦陷更可怕,伪满拍的电影,目的就是为了给沦陷区人民洗脑

甘粕正彦

第一类是娱乐电影。在甘粕以娱乐麻痹殖民地人民精神的要求下,“满映”相继拍摄了《蜜月列车》《田园春光》《情海航程》《微笑大地》等娱乐片,影片展现的并非单纯的市井生活,除了其中夹杂着大量低俗的黄色镜头之外,甘粕还做了一个对比,即中国关内一片动荡、民不聊生、军阀混战,而伪满则是安稳的“王道乐土”,借此掩盖日本殖民侵略的本质。

第二类是“启发民智”的电影,说白了就是给侵略战争辩白。“满映”洗地的腔调和今天公知舔日一样,比如电影《风雪之春》极力赞美东北是在日本帮助下才得以发展,并成为亚洲经济核心地区之一;《魂的外交》则大力称赞小村寿太郎(他和俄国谈判强占南满)在外交上的丰功伟绩,让受小村外交荼毒最深重的东北人怀念小村功绩;《白兰之歌》则描绘日本浪人、关东军对“满蒙独立运动的努力”,让东北人知道“满洲国”是在这些“志士”的努力下才成立的;《我是满洲国民》则吹捧日满一体、日本满洲开拓团对“满洲”的贡献。

文化沦陷更可怕,伪满拍的电影,目的就是为了给沦陷区人民洗脑

当时的长春

第三类则是“实时”报道。但这种报道都经过关东军和伪满“国务院”安全部层层挑选,南京大屠杀这种大事绝不会报道,宣传的只会是日本攻占了多少城市,日本的统治如何牢不可破。

自1937年成立至1945年灭亡,“满映”共出台了120多部娱乐电影、几百部启发民智的电影和无数“实时”报道,都充分体现了日本的侵略价值观,目的在于美化侵略,奴化东北人民,使东北人民安于殖民统治,这些电影成为日本文化侵略的累累罪证。

文史君说

著名的日本人李香兰就是“满映”当红花旦,她的成名三部曲《白兰之歌》《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重要宣传工具,也是鼓动日本人参军、美化侵略,麻痹沦陷区人民安于日本军国主义统治、听从日本安排的重要工具。“满映”表面上是一个独立的电影拍摄会社,实际具有极强的殖民色彩,将侵略价值观无形中揉进电影创作,潜移默化地奴化沦陷区人民,具有强大的欺骗性、隐蔽性。“满映”和它拍摄的影片是日本侵略行为的又一重要罪证。

参考文献

解学诗:《伪满洲国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

胡昶:《满映——国策电影面面观》,中华书局,1990年。

李娜:《满铁电影文化侵略机构的设立及其在东北的侵略活动》,《东北史地》2008年第6期。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40868.html

Like (1)
Previous 2021年7月4日 下午12:07
Next 2021年7月4日 下午12:2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