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超级学爸):引领世界,才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常态,也是我们的未来
全文共5500字,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一)上下五千年,上五千年和下五千年
(二)中国样板间,引领人类下一个千年
(一)上下五千年,上五千年和下五千年
很喜欢网上的一段话,虽然这段话有点小瑕疵:
五千年前我们和埃及人一样面对洪水;四千年前我们和古巴比伦人一样玩青铜器;三千年前我们和希腊人一样思考哲学;两千年前我们和罗马人一样四处征战;一千年前我们和阿拉伯人一样无比富足;而现在我们正与美国人一较高下!五千年来,我们一直在世界的棋盘上对弈,而对面却已经换了好几轮玩家!
说它有瑕疵,是因为有些历史描述不准确。首先,我们面对洪水,可不是五千年前,而是一直在面对洪水。包括青铜器,我们的玩法跟巴比伦不是一个量级的。
但我还是喜欢这段话,毕竟它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诠释了中华文明的赓续不断,也说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一直是世界的引领者。我们用史实说话。
一万年前,中国浙江境内的先民,已经熟练掌握了彩陶技术。自2000年至今,浙江上山遗址群,陆续发掘出了大量精美的彩陶,这些彩陶最早可追溯至1.1万年前。
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彩陶。这些彩陶说明,我们的祖先已经在世界上率先掌握了800~1000度的高温。
这些彩陶,是炊具,是容器。说明我们的祖先已经率先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活,过上了定居生活,吃上了熟食。游牧民族,绝对不可能随身带这些瓶瓶罐罐。
果然,在后续的发掘中,上山遗址中发现了人工种植的炭化稻米,仙居下汤遗址发现了磨盘和磨石,义乌桥头遗址的一个陶壶中还发现了酒。
过去我们认为,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说法就是黄帝以来的五千年,现在我们才明白,原来我们的文明可以分为上五千年和下五千年。
九千年前,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古人对音乐的审美已经到了很高的境地了,已经开始用越来越复杂的音阶创作音乐了。
证据就是河南舞阳的贾湖遗址,出土了九千年前的骨笛,而且数量非常大,总数量已经超过了40多支,这些笛子竟然还能用七声音阶吹出完整的现代乐曲。
贾湖骨笛是全世界目前最早且可吹奏的管乐器,改写了中国音乐史乃至世界音乐史。贾湖骨笛的出土,彻底动摇七声音阶源于西方的说法。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毕竟只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才有闲情逸致去琢磨音乐和礼制,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果然,贾湖遗址还出土了88个窑式粮仓,可贮藏5万多斤粮食(贾湖人种水稻)。因为物产丰富,贾湖先民已经开始了酿酒。此外,贾湖先民也学会了养猪。
八千年前,中华大地上的先民,已经驯服了狗和狗尾草(粟),养狗养猪养鸡养羊,南稻北粟的格局基本形成,也开始了精美玉器的加工,甚至有了八卦和天文观测。
河北邯郸的磁山遗址,出土了八千年前的家鸡骨骸,把人类养鸡的历史一下子提前了3300年,也彻底改写了西方普遍认为的家鸡饲养源于印度的说法。
生产力发展了,就能改善人类自身的生活状态。果然,磁山遗址还出土了88个储粮窖穴,可以存粮14万斤,而且还有数百个窖穴没有发掘。
数百个窖穴、上百万斤的储粮,意味着这个氏族部落规模已经非常庞大,集中存储而不是分散到各家,意味着该部落已经有了基本的组织能力和基建能力。
同时期(距今8000年前), 查海遗址的先民已经有了龙的图腾。他们用石块砌出了一条长约20米的龙,被称为中华第一龙。这里还出了很多玉器。
七千年前,中华大地的先民,已经开始有了文字。比如甘肃大地湾和安徽双墩出土的七千年前的陶器上,有各种各样的刻画符。
六千年前,中华大地已经出现了城市(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已经有了梯田,已经有了配套的水利系统,先人们已经把天空读了个滚瓜烂熟(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
五千年前,良渚古城的先民已经在大兴土木、大搞水利,其土方量总计约1100万立方米,是胡夫金字塔的三倍。如果用卡车拉的话,一万卡车每辆至少都得跑50趟。
五千年前,我们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先人门,已经掌握了精湛的黑陶加工技术,这意味着他们已经可以驾驭1000度以上的高温。
略晚一些的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高柄杯,更是黑如漆、明如镜、硬如瓷、薄如壳、声如磬,最薄处仅0.2~0.3毫米,制作技艺美妙绝伦,是我国古代制陶艺术的巅峰之作。
既然已经掌握1000度以上的高温,青铜器也该出场了。果然,1975年在我国甘肃地区,出土了5000年前的青铜刀(马家窑文化遗址)。
其实这还不是最早的,最早的是山西姜寨出土的6700年前的黄铜刀、黄铜管、黄铜残片。由于遥遥领先于其他文明,以至于专家也很懵逼,且无法解释其工艺和用途。
四千年前,中华大地上各种城池已经星罗棋布,先人门已建立了庞大的天文观测台(山西陶寺遗址),已使用青铜武器(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已开始养蚕(浙江钱山漾遗址)。
河南平粮台遗址,是一处4200多年前的古城遗址,该遗址出土了陶制的公共排水系统。这种城市排水系统,不断传承。在该城的南门,还发现了双轮车的车辙痕迹。
在接下来的时间,中国的青铜器开始了大爆发。我国国有博物馆馆藏的青铜器超过了140万件,欧美各国博物馆总共才4000件(包括从全球抢来的)。
而且西方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多是小件,估计大的不好抢。因此有人说,西方所有国家的青铜器加起来还没有中国一个鼎重。
从工艺水平上说,中国的青铜器可以说是巧夺天工。实话实说,有的青铜器用现代工艺复制,都不大可能。
三千年,我们的祖先确立了一整套礼乐制度和宗法制度,涉及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规范人们的行为,这就是周礼。
有了周礼,中国人摆脱了神权的桎梏,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质如“崇德”、“人本”等涵义从此基本定型,敬天法祖逐渐成为中国人的传统信仰。
创立儒家学说的孔子,一辈子矢志不移的追求就是“克己复礼”,这个礼就是周礼。虽然他认为礼崩乐坏,但实际上流传至今的婚丧嫁娶和祭祖仪式,都有很深的周礼痕迹。
两千年前,我们跟罗马人一样武德充沛。这一点我是认可的,不管是秦灭六国,还是霍去病封狼居胥,亦或是窦宪勒石燕然,都说明了这一点。
战国时期,我们军事科技有多强悍?天津八里台镇巨葛庄出土了一根带箭簇的腿骨。经分析,这位战士是在燕齐两国相互征伐中中箭的。
你看这箭的威力有多威猛?腿骨可以说是人身上最坚硬的骨头了,这个威力堪比手枪子弹了。就这还不是秦弩,秦弩比这还要强悍。
文治上,古罗马显然要差很多。古罗马历法一塌糊涂不说,也没有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更没有实现思想文化和民族的融合发展,最后竟然投靠了基督教。
这个时期,中国人已经突然放弃了青铜器,因为有了更好玩的,那就是大炼钢铁。东周初年,中国人发明了风箱(鼓风机),把炉温一下子提高到了1500度。
2700年前,齐国管仲,第一个提出盐铁专营制度。这说明,铁已经开始广泛使用,并纳入国家“管制和征税范围”。
汉朝的时候,成熟的风箱又被改进,温度陡然提高到了1700度左右,大量炼铁的条件已经具备,炼钢技术也更加成熟。
一千年前(唐宋时期),我们跟阿拉伯人一样富足。阿拉伯人虽然富有,但也只不过是个搞物流的,进货还得从中国。中国的丝绸,茶业,瓷器远远不断不断流向西方。
这时期的中国,科技领先、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相反,欧洲堕入了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
回头再看这上万年的历史,中国一直是引领世界的,引领了一个千年又一个千年。中国的古人能够引领世界,是因为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新质生产力。
然而近代这几百年,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但是放眼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国人只不过打了个盹儿。被坚船利炮打醒之后,中国人尝试各种办法救亡图存。
尤其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中国找到了伟大复兴之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仅仅用时一百年,就从亡国灭种的边缘,回到与美国一较高下的局面。
(二)中国样板间,引领人类下一个千年
超越美国是历史的必然,但不是中国的目标,我们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个人的理解,那就是继续像以前那样引领世界,而且要继续引领一个千年又一个千年。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针对我国当前发展阶段,党中央做出了战略部署,那就是给中国的未来搞一个样板间,这个样板间就是雄安新区。
因此雄安新区可以说“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党中央就是要通过雄安新区的成功实践,来破解我国经济社会中的一系列难题和症结,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这些难题包括传统产业附加值低、大家工作很辛苦却收入不高;资金利用率低下、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如马路拉链现象)、发展代价高(高排放、高污染)。
还有很多民生问题也是全社会的难题,如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房价高),城市规划不合理,通勤时间长,大家生活压力大,获得感低下;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等。
说起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比如在京津冀地区,曾经存在一个环京津贫困带。很多人口和资源都往北京拥挤,导致“北京吃不了,天津吃不饱,河北没吃着”。
北京消化不良的后果,是严重的大城市病。早高峰晚高峰,主干道成了停车场;地铁好点,但也挤成了沙丁鱼罐头。
说个真事儿。2015年一哥们儿(梅杰灵)手持仿真玩具手枪,冲进了王府井冠亚名表城,顺利抢走了11块卡地亚表,价值300多万。
在北京抢劫就是作死,就算是抢一万卡地亚表也没用。原因是他出去后就拦了一辆出租,40分钟才走出去不到两公里,就被守株待兔的警察给摁住了。
我有个同学怕堵车,每天早上六点多就得出发上班,晚上九点多才能到家。早上走的时候孩子还没醒,晚上回来孩子又睡着了。
他老婆是博士,但为了家庭和孩子也只好辞职了,因为每天要接送孩子上学、负责孩子学习,孩子下午三点多就放学了。很多年轻人不想生二胎三胎也是这个原因。
为了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据我所知中央的措施至少有两条,一是在通州设立北京行政副中心,然后把市属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整体搬迁到通州。二是设立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同时促进京津冀地区的协调发展。
疏解非首都功能,不是简单的把企业、大学、医院、学校搬过来,然后把居民迁过来,而是让他们开启更舒适、更体面、更有发展前景、彻底告别大城市病的生活。
所以这里的规划非常超前,布局极为合理,大量使用了全国最先进而成熟的科技,且为将来的不断升级留下了充足的空间,避免了重复建设,也彻底免疫了大城市病。
比如雄安其实同步建设了三座城,地下一座城,地上一座城,云上一座城。地下城也分好几层,最下面一层是地铁、城际、高铁(都预留好了)。
地下还预留了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地下物流路网管网。交通一次性立体化了,既解决了拥堵,也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还不会出现马路拉链、重复建设的问题。
在雄安,没有钢筋混凝土的森林,这里的楼房都不太高,居民楼不会超过15层,而且楼间距也很充分,不会给人压迫感。
云上雄安,破解了各部门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孤岛”现象,让城市治理更加高效。哪里发生拥堵、哪里树木意外倒伏、哪里有车辆停放,都能第一时间做出响应和处置。
总之,雄安的探索具有典型和普遍意义,毕竟城市化依然是大势所趋,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小城市人口向大城市以及省会城市集中,城市治理是全人类共有的课题。
同时雄安新区还要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样板间,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
首先,雄安非常重视科技创新,既重视布局,也重视研发,还重视应用。时时处处你都能感受到这是一座充满科幻感的创新之城,魅力之城,未来之城。
雄安确定了九大核心产业——空天产业、智能交通、新一代通信技术产业、能源互联网、金融科技、数字贸易、软件产业、科技服务业、数字健康产业。
雄安也为各种高科技实践大开绿灯,比如无人驾驶公交车、无人值班的咖啡馆、无人驾驶的环卫车、无人配送机器人、无人值守超市。
雄安的道路也是智能的。智慧交通系统实时收集路口交通数据,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实时分析和预测,根据交通流量和车辆行驶速度等因素进行智能配时。
雄安是全国第一个全域按照智能交通建设布局的区域。目前在建的数字道路总里程在超过500公里,已投入运营里程超200公里。
说完了创新说协调。在雄安,人与自然是非常协调的。雄安的建设理念是“先植绿,后建城”。别的地区是城市里建公园,雄安简直是公园里建城市。
雄安建设尚未动“一砖一瓦”时,就首先营建“千年秀林”。6年来,新区森林覆盖率从11%提高到34%,目标是让群众能“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
雄安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非常协调。比如雄安在体育事业方面,投入可以说非常大,2023年底,雄安新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1平方米。
绿色发展雄安也走在全国最前沿。雄安自贸试验区交流展示中心,是一座零碳建筑。它依靠光伏一体化技术和地源热泵井工作的空调系统,实现了零排放。
雄安高铁站,其实也是一座光伏电站,每年可发电580万度。自发自用、余电上网,能够为该高铁站提供所需20%的绿色电力。
绿色发展,也包括了环境的治理。白洋淀的水质,从2017年的劣五类水质,提升至备用水库级别的三类水质,生态得到极大恢复。
开放发展。雄安新区是开放的,不仅对全国各地的同胞敞开胸怀,也积极欢迎全世界的国际友人来这里投资、旅游以及合作。
共享发展。我这里感受最深的是,让老百姓共享到了发展成果。这里的规划,处处为群众考虑,社区有社区食堂,有养老院,有学校和医院配套。
在这里,5分钟可以抵达到幼儿园,10分钟可到菜市场和小学,15分钟到医院和中学。家长完全可以目送孩子上学。老年活动中心,就在学校旁边,方便老人接送孩子。
这里的社区食堂办得很成功,60岁、70岁、80岁的老人,可以获得不同的折扣,所以附近社区的老人,很喜欢到这里就餐。
这种充满人情味儿的设计,很令人感动,我觉得我们国家正在实现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梦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可以感受到,雄安正在为中国探索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也将凭借这个人类文明新形态,继续引领人类下一个千年。
可以说雄安新区是当之无愧的“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大家有机会可以来雄安提前感受中国的未来,提前体验中国式现代化。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417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