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酒入药,古人是怎么想的?

“医”的繁体字“醫”,上半部是“殹”,是指治病时的扣击声,下半部分的“酉”,则是指医疗用的酒。

以酒入药,古人是怎么想的?

《黄帝内经·汤液醪醴论》专门讨论如何使用酒疗病,对酒的疗效评价很高:“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夫上古作汤液,故为而弗服也。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

实物史料也可与其相互印证。如台西遗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市岗上镇台西村东北,保存有商代中期的居住遗存和墓葬。

这里发现了酿酒作坊遗址,并有酒曲和全套酿酒器出土,现藏于河北博物院。

以酒入药,古人是怎么想的?

酒曲,发现于酿酒作坊遗址的一个大陶瓮中,共计8.5公斤,呈灰白色水锈状沉淀物。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析,证实为人工培育的酒曲。

由于年代久远,酵母已死亡,仅存部分酵母残壳。这是世界上已发现最早的酒曲实物。

台西遗址出土的最古酒曲,为《尚书·说命篇》中“若作酒醴,尔惟曲蘖”的记载做了例证,证明至少早在商代,人们就已经可以人工培植酵母菌并用来酿酒。

以酒入药,古人是怎么想的?

△ 酒曲和全套酿酒器 藏河北博物院

在台西遗址发现的“14号房屋”建在高出地面的台基上,不远处就是1号水井。房屋遗址内发现了大量陶器,出土后清点共计46件。其中以瓮和大口罐为最多,另外还有“将军盔”、漏斗形器、尊、壶等盛器和容器。

在上古时代,收获的粮食被贮藏后经常会受潮,产生发霉或发芽的现象。

直到人们发现这些发霉或发芽的谷物可以发酵成酒。于是这些发霉或发芽的谷物成为最原始的酒曲。

最早的时候,人们并没有区分发芽与发霉谷物的不同,酿酒时一股脑地丢下去,酒曲也直接被称为“曲糵”。

后来人们逐渐发现,用发霉与发芽的谷物酿造出来的酒味截然不同,于是人便把其区分开来,把发霉的谷物叫作“曲”,把发芽的谷物称作“蘖”。

用蘖和曲酿制的酒,被古人分别称为“醴”和“酒”。

在相关文献中,当时的酒有淡而甜的“醴”、浓而香的“鬯”,都是粮食酒。不过在台西遗址的四件大口罐中,分别发现了桃仁、李、枣、草木樨和麻仁等植物种仁。其中有些果物是可以酿酒的原料。说明当时不仅用粮食酿酒,也用果类作为酿酒原料。

甲骨文中有记载“鬯其酒”,“鬯”在甲骨文中经常出现,地位很高,大概是当时王室的占卜用酒,以中药郁金与酒合酿而成,是一种芳香药酒。据记载,有祛恶、防腐、避秽、除邪的作用。

以酒入药,古人是怎么想的?

郁金,和现在通常所说的郁金香,完全是两种植物。

医学百科词条是这样解释的:郁金,中药名,出《药性论》。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姜黄Curcuma longa 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 或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 的干燥块根。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郁金开花,很漂亮。

以酒入药,古人是怎么想的?

以酒入药,古人是怎么想的?

入药的是它的干燥块根,切片使用。

以酒入药,古人是怎么想的?

以酒入药,古人是怎么想的?

以酒入药,古人是怎么想的?

以现代科学角度分析,粮食或果类,都富含淀粉和糖质。这些物质发酵后,就会产生酒精。酒精有杀菌消毒作用,当发酵过程进行到一定程度,酒液中其它所有杂菌都无法存活,于是人们就获取了相对纯净的饮料。

在卫生条件不足的古代,这种干净无毒的饮料,自然是非常难得的。并且这种杀菌消毒作用,对于内、外、妇、儿、伤、针灸推拿等各科,都是有用的。

有小伙伴可能疑惑:用酒治病,患者不会醉吗?

对应解释是,酒醉,是因为饮酒量较大,但药中用酒,不过是借酒之辛热之性,用量一般不会很大,即使用高度酒煎药,经过沸腾,酒精就会挥发掉不少,浓度大大降低,不至于使人醉。

以酒入药,古人是怎么想的?

当然,药酒如内服汤剂一样,需要辨证应用,不可生搬硬套。

按中医理论,酒辛甘大热,可发散助阳、行气通络、上行头目,起通利之效。由于属性温热,其在临床中适于寒邪引发的阴证或阴阳兼杂证。又因其发散通利之特点,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之气郁、水停、血瘀等证,均可用酒治疗。但是高热出血证、肝阳上亢证、癫证、狂证等纯阳证型,一定要避免使用酒,因为一旦酒入身便如“火中加炭”,大热之性必会加重患者的阳性症状。

因此,如需抓药治病,务必请教专业医生,切记安全第一。

列位看官,点个关注不迷路,且听本喵下回分解。以酒入药,古人是怎么想的?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418006.html

(2)
上一篇 2024年3月19日 下午1:04
下一篇 2024年3月22日 上午2:3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