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破局的重点在哪儿?

较长一段时间来看,也就是说,假如AI最后没有发展成超级大脑,又展现出了它用算力取代普通人脑的巨大的作用,那么试问,这是不是人生逆袭的放大器?

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咱们拿出来公开讨论。

我的观点非常简单,如果技术演进路线像你描述的这样,那么很简单,你去回顾下互联网的发展路径。

然后你就会清晰地看到一个事实,什么是互联网?

互联网本质上就是一个放大器。

这个放大器存在的作用就是降本增效。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里,你会发现每个省份,每个城市,都有自己传统的品牌,比如陕西人吃肉夹馍,喜欢配冰峰汽水,新疆人吃烤肉,喜欢配卡瓦斯。

但是在外地并不多见,这种就叫当地品牌。

你去看小区门口,都有那种杂货铺,有个老大爷,可能已经干了很多年了。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存在什么所谓互联网新商业,只不过是已有的商业进行了一次互联网化。

原来你是在女装街摆摊的,原来你是在小区门口卖零食的,现在统统搬到了网络上,重新创业。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全国的商家一起拼杀,从每个人赚自己局部的钱,变成了5%的头部赚钱,95%的非头部赔钱。

这实际上是什么?

是乡村钢琴手和贝多芬同台竞技,一起出现在消费者面前,让消费者选择的结局。

结局就是乡村钢琴手出局,贝多芬通过网络传播到全世界。

所以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

它就是一个放大器,一个超级放大镜对着你照,你身上有什么,那就给你放大100倍,如果你身上什么都没有,那你烟消云散。

这个过程就叫做降本增效。

千万不要以为只有互联网才带来了这个,没有互联网就会回到过去,回不去的。

你去观察下综合体这个相对于以前沿街商铺的新的实体形式。

综合体怎么赚钱的?收租金么?不是的。

综合体的赚钱模式很简单,就是邀请那些大牌商家,名牌店家用极低的租金入驻。

这些大牌商家的固定消费者就会追随品牌而来,给综合体带来人气。

然后综合体问那些不知名的小商家收取极高的租金,而且一次性收几年,中途退出是不退的。

这些小商家看到大品牌入驻,误以为能赚钱,于是高价租下门面想要大干一场。

但实际上,他们当中8成都是勉力支撑,很多两三年内就会倒闭。

如果他们不倒闭,综合体就会提升租金,保证每年要有2成以上的小商家倒闭,这样一方面可以吞没他们一次性交纳的抵押金,赚一笔。

另一方面,让综合体里面不断涌现新品牌,带给客户新鲜感,保持客户光顾的兴趣。

看懂了吧?哪怕没有互联网,实体商业也是养蛊,永远都是区域降本增效的方式,越来越卷。

所以说,乡村钢琴师怎么也打不过贝多芬。

只不过互联网加速了进程,让贝多芬跨地域,迅速降临在乡村钢琴师的舞台上,这就是所谓的降维打击。

那么有人会问我,我觉得不是呀,我看到很多所谓的网红汽水并不好喝,味道还不如喝了几十年的冰峰。

我看到很多网红,他们也没有你说的什么贝多芬那么优秀,给我的感觉是他们还不如我呢,土不拉叽的。

你说对了,但这是另一个话题,所谓360个赛道还是1个赛道。

我给你举个例子,咱们有14亿人,当没有互联网这个平台的时候,是怎么消费的?

分开消费。

比如你们村叫白鹿原,白鹿原上的村民,比如100个消费者,聚在一起听乡村乐手的音乐。

那么我问你,听的是什么音乐?这个好听不好听的评判标准是谁制定的?

其实是白鹿原上那100个人里面的大多数。

如果90个人都说好听,那就叫好听,剩下那10个人的意见重要么?不重要。

因为100个人的消费规模已经很小了,只能养得起一个乡村乐手,那10个人的规模就太小了,他们根本什么也养不起。

可是这10个人,有没有自己的审美癖好?当然有。

有的人也许就是喜欢看人踩钉子,有的人也许就是喜欢看人掏蚂蚁窝,100个人里面总有几个人的价值取向和大家是不一样的。

当初没有互联网这个放大器的时候,这些需求,永远都凑不成一个市场,但是有了互联网,于是发生了什么?

从1个赛道,变成了360个赛道。

全国14亿人里面喜欢踩钉子的,抱团了,你看着一个村里就一个,全国也许有几万个,他们有他们共同欣赏的网红。

全国14亿人里面喜欢掏蚂蚁窝的,抱团了,你看着一个村里就一个,全国也许有几十万个,他们有他们共同欣赏的网红。

这就叫1个市场变成了360个市场。

你待在最主流审美的那个市场里,你待在1号市场里,你看不起第350号市场,你觉得那个头部不拉叽,不算人才,问题是,这只是你觉得。

真搁到人家那个分支市场里,人家就是踩钉子,踩最好的。

所以千万不要误以为别人普通,别人一点都不普通,人家就是头部,只不过是你自己不欣赏的那种头部。

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事实,放大器打造互联网统一大市场之后,可以雨后春笋一样冒出360个分支市场,但是有没有可能冒出14亿个市场?14亿人集体做网红?

你仔细想想看,有没有可能?

没有。

所以我说,不要做梦,从来也没有屌丝逆袭的故事,所有站在舞台上的,都是某个细分市场里的王者。

哪怕是踩钉子的。

这就是放大器的作用,它只能把你身上原来有的,放大,不可能说你啥也没有,它给你凭空变出优势来。

那么我们把目光拉回到AI,也是一样的。

假如AI最后没能产生超级大脑,但是可以取代绝大多数普通人的工作,那么它实际上相当于什么?

相当于免费实习生。

就等于给各家企业免费发放实习生,不用包吃包住,无需休假下班,月薪几块钱。

那么这个时候,你很快就会发现一个事实。

什么事实?

这一切跟当初传统商业接触到互联网是一样的。

互联网解决了什么问题?曝光问题。

如果你是个没落的贝多芬,哪怕你是个全国踩钉子最好的那位,你都可以迅速让大家看到,迅速占领全国市场。

但是,一旦你不是王者,比如你是村头音乐家,对不起,你将完全失去曾经有过的地域保护。

那么同样的道理,你把目光投放到开公司这件事上面来。

假设现在公司有一万家,这里面一定有些公司的老总是韩信一样的大神,他完全知道怎么赚钱,只差免费实习生了。

那么他的优势就会被放大。

原本他的事业要做十年,要慢慢积累,现在一年就做起来了。

可是,多数公司,多数指挥官并不是韩信的公司,会面临什么?

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因为随着免费实习生的无限量供应,到底谁才是那个韩信,谁是那个刘邦,谁是那个乱指挥的,一览无遗。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刘邦将兵,不过十万,有些指挥官,人一多就乱。

想通了么?

当大家有了无限量的实习生之后,实际上在拼什么?

在拼看谁知道做什么。

在拼那个指挥官的素质。

如果你不知道做什么,给你一堆的免费实习生,最后的结果就是踩踏,乱得一塌糊涂,你队伍都还没出发,就崩了。

如果你很善于知道做什么,那么这些免费的资源,才会被你发挥出韩信一般的作用。

所以你发现问题又回来了吧?回到你自己身上了。

让你逆袭的难道是一堆实习生么?不,是你自己的真实水平。

互联网只是一个放大器,你到底有没有两把刷子,有,还是没有。

AI也只是一个放大器,你到底能够指挥多少免费劳动力,让它们发挥正效果,而不是负效果。

俗称竞争从来不会消失,竞争只是加剧了。

你以前还可以找借口说自己勤劳,说自己努力,说自己只顾着埋头拉磨盘,未曾抬头看天,从未思考过,该做什么。

那么随着竞争的加剧,这一切你就得思考。

否则就没有事情交给你做。

放大器的本质和投资里面的加杠杆是一样的。

没有哪个投资人是加杠杆赢的,加杠杆只是个放大器,你盈利了它能放大,你亏损了它同样能放大。

所以你看懂了么?重点在AI身上么?

不,不,重点在你身上,重点不在于放大器身上,重点在于你这个要被放大的原始素材身上。

换句话说,如果你真的想要把握AI时代,最该提升的是什么?

无非这个人的游戏里面最初可能70亿人都参与,后来可能7亿参与,再后来7000万参与。

那么随着人的规模的缩小,你的那个人类对手的素质是不是变强了?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421658.html

(3)
上一篇 2024年8月6日 上午11:07
下一篇 2024年3月31日 上午4:3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