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正在建造的国产航母福建舰上又悄然增添了几件新的舰载机模型,伴随着中国海军新一代的舰载预警机越来越常见的试飞,中国的新舰载机配置也日益引人关注。同时,随着有关2024年“国际军事比赛”参赛项目的新闻再起,有关这一赛事的重头戏——坦克两项的举办与否也生出了各种问题。
本周,网络上流传的关于建造中的航母福建舰的照片中,一件熟悉的新装备——空警600舰载预警机的调度模型——出现在了航母甲板上。作为上周还处于“板件状态”与教-10舰载型调度模型一起在码头上的装备,这无疑标志着福建舰距离真正的出海试航又进了一步。
而几乎与此同时,互联网上有关空警600舰载预警机试飞的相关信息也多了起来。对于一款军机,随着试飞活动的进展,升空架次自然会越来越多,被外界注意到的几率也会增大。尽管对于中国航母作战力量的提升而言,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的价值无疑不可小觑,但因为KJ600这种“像素级仿制鹰眼”与美制E-2系列预警机的相似程度实在太高,多数军事爱好者对此都缺乏新奇性。加上该机的非一线战机属性,导致其在很多时候受关注程度既不如作为未来舰载机的歼-15弹射型和歼-35,甚至也不如被戏称为“超级小黄蜂”、具备空战潜力的教-10舰载型。
也正因如此,外界在分析起KJ600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将它当作某种“雅克-44二世”或者某种E-2C的仿制品。毕竟前者是西方推论中国装备来源时习惯性的“苏联遗产考古”模式,后者则是典型的在“中国山寨一切”想法下的“瞪谁谁怀孕”。这两种思维模式的核心共同点,则是“不如西方原品”的先入为主判断。
即便在美国预警机型号和产品长期停滞不前,中国预警机产品无论是丰富程度还是技术水平都迎头赶上乃至反超的情况下,一些比较正视中国预警机技术的人依然觉得空警600的出现说明中国“比美国晚8年研制成功了E-2D”(E-2D预警机于2016年首飞)。
空警600真的就只能走在无限逼近E-2但无法相交的路上了吗?从某些角度来看,这确实是一个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的故事。在当代大甲板航空母舰总体尺寸上限与上世纪60年代相比变化不大、根本上限制了舰载预警机尺寸增加的情况下,E-2预警机的总体设计基本可以被视为常规布局预警机设计的最优解。苏联的雅克-44预警机在设计细节上有诸如机翼折叠方式不同等一些变动,但多数并没有让其性能看起来更好,反而影响了包括机载雷达布置的位置。空警600对于E-2在更多细节上的模仿,使其在更多领域直接运用了美国自二战末至今几十年在预警机使用和设计上的成果,对于后发追赶的国家而言,这样的借鉴自然是完全合理且必要的。
雅克-44与E-2区别较大的总体设计,反而对其重要的雷达天线布置造成了影响。
当然,如果觉得空警600就是那种修改原始设计要慎之又慎的、原样仿制E-2机体加国产雷达的结合物,就太小看中国航空工业几十年来的发展和积累了。E-2系列预警机作为上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的一型装备,尽管通过包括升级发动机系统、机载雷达、电子战系统、机载航电设备等一系列改进,该机的核心性能依旧在当代预警机中位居前列,在服役的舰载预警机领域更是没有敌手。但E-2不少来自上世纪60年代的时代局限,对飞机的日常运行还是会有消极影响。
举例来说,该机的飞控系统至今依然是液压机械助力操纵,而非当代新研制飞机所常用的电传飞控。对于美军而言,这一方面属于该机原始设计的技术条件原因,另一方面美军既然能长期操作E-2系列预警机,也说明这套系统能够实现其设计目标。不过用今天的眼光来看,E-2预警机的“能飞”远不是“好飞”。因为飞机背部巨大雷达罩和支撑系统的存在,雷达罩工作状态下缓慢旋转的状态,以及该机较小的机体和要在航母上起降所使用的大功率涡桨发动机,让E-2飞机使用中的航向稳定性一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早在E-2从原型机W2F-1发展到最初的量产型E-2A的过程中,该机的外部垂直安定面的尺寸就经历了从“上下皆短”到如今标准的“上短下长”,通过增大安定面尺寸提升方向安定性。
可以明显看出,相比W2F-1(上)早期原型机,现在的E-2“鹰眼”(下)通过增大下半部分垂尾安定面面积以提升飞行品质
而在随后的实际使用中,E-2系列预警机方向安定性变化剧烈也让飞行员对其进行频繁剧烈调整成为一种常态;无论是互联网上流传的各种美军驾驶E-2预警机的座舱视角影片中,还是台军E-2飞行员的回忆中都证实了这种情况。虽然方向舵配平按键就在飞机操纵盘上,可以比较方便的用左手拇指进行调整,E-2长期以来的操作历史中也并未因此导致过太多事故,但这一情况的存在让飞行员始终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对其进行关注和调整,从而在处理其他飞行问题时存在潜在风险。
对于飞行员来说,E-2特殊的构型使得其显然算不上“好飞”。
对于E-2系列而言,这以情况是某种“历史遗留问题”,但对全新研制的空警600舰载预警机而言,这显然是可以在研制阶段就妥善解决的。在中国不多的预警机研制历史中,对载机进行一系列改装以提升航向稳定性的例子并不罕见:“空警一号”研制中就采用过在平尾两端加装端板,增加飞机腹鳍,加大背鳍等手段;空警2000也加装了腹鳍,对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进行调整设置,对飞行速度进行相对相应限制以提升稳定性;空警500也采用了平尾端板、腹鳍局部气动操稳特性优化技术,增强了飞机的稳定性……
但上述几款飞机都是在既有的飞机平台上改进而来,使用的也是传统的机械飞控,对其改进也只能改善飞机的稳定性,而全新研制的空警600使用电传飞控,理论上可以通过对控制率的调整和优化,利用飞控系统改善飞机的稳定性,大幅简化飞行的技术难度,缩短飞行员改装预警机的周期,增加预警机操作的安全性。对于那些长期使用E-2预警机,已经培养出相应操作习惯飞行员的军队而言,这一改进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从未装备过舰载固定翼预警机、也没有经历过这样特殊操作的解放军而言,空警600在最基本飞机操纵性上的提升能够对我军舰载预警机的操作安全性带来显而易见的提升。
对于长期以来只能使用预警直升机的中国航母而言,空警600对于中国航母作战能力的价值不言而喻,而如果该机在未来使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减少载油量等方式通过滑越甲板起飞,则该机甚至可以在极端情况下在辽宁舰和山东舰上使用,从而增强我军航母编队的态势感知能力和指挥控制能力,全面提升中国航母的作战能力,从而让中国海军的航母编队在战斗力接近美式大甲板航母上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
据国防部网3月29日消息,应俄罗斯国防部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将于3月底至4月上旬派出参赛队,赴俄参加“国际军事比赛”框架下“萨彦岭行军”雪地作战行军比赛项目。这一消息的出现,意味着因为俄军特别军事行动而在2023年暂时“轮空”的国际军事比赛将于2024年开始恢复。
国际军事比赛是由俄罗斯国防部发起并主导,有多个国家参加的国际军事合作交流活动,从2013年开始举办以来,长期维持着每年一次的频率。但在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以后,由于战争局势的逐渐变化,尽管俄罗斯在2022年当年依然举行了前一年就约定的国际军事比赛,但在2023年俄罗斯宣布国际军事比赛将从一年一届改为两年一届,当年也就作为国际军事比赛开始以来首次的“轮空”年。
考虑到2022年下旬俄军在乌克兰经历了从伊久姆和赫尔松两个方向的撤退,2023年初俄军又在巴赫穆特与乌克兰陷入血腥的城市巷战,外界都认为2023年的赛制调整实际就是俄军为了掩饰当年无力举办该比赛的借口。而到了2024年,尽管战争仍在继续,但战局至少目前对俄罗斯更为有利,此时恢复国际军事比赛,既能避免俄罗斯之前关于两年一届比赛的承诺落空,也能借机向俄内部展示战争中的俄军形象,一定程度上提振军心士气。
在2022年对乌克兰发起军事行动后,俄罗斯仍然“照常举行”了一届国际军事比赛,但随后急转直下的不利局势,使得俄罗斯不得不“宣布”国际军事比赛改为两年一届。
而在国际军事比赛中,“坦克两项”比赛无疑仍然是外界最关注的。这不仅因为该项比赛是国际军事比赛的核心赛事,是在比赛主会场阿拉比诺进行的赛事,还因为在俄罗斯本土可能承办的一系列比赛中,“坦克两项”显然需要投入的资源最为庞大——按照往年经验,除了自带坦克参赛的代表队外,俄罗斯要为每一支参赛的外国代表队提供至少4辆T-72B3主战坦克。
考虑到前几年的参赛队规模,赛会涉及的T-72B3坦克的总规模可能会接近甚至超过100辆,也就是超过3个坦克营,甚至接近一个坦克团的坦克规模。但对于已经打了超过两年大规模全面战争,国内坦克装甲车辆损耗严重、甚至开始启封T-62、T-55等老式坦克的俄罗斯而言,要为一场非战争军事行动准备这么多先进坦克,不仅颇有难度,也显得颇不划算。再考虑到坦克两项中各国参赛为了公平应尽量采用统一配置,而在全面战争环境下俄军新生产和改进的T-72坦克技术状态往往各有差异,如果说2022年俄军用一部分新造的T-72B3坦克交付给各个参赛队还有点汰旧换新的意思,今年俄军能否保持这么多T-72坦克技术状态接近都存在难度。
能够举办“坦克两项”的前提条件,是为前来参赛的外国代表队提供足够数量的T-72坦克。
除了最基础的坦克装备的提供外,坦克两项比赛里关键的人员因素也需要认真考虑。往年的坦克两项比赛,俄军内部往往提前一年就开始在俄军各大军区开展预赛,从全俄数千个坦克车组里竞选组合出3个参赛车组,随后对车组进行高级战术强化训练;但眼下俄军主力几乎全在乌克兰作战,留在国内的装甲兵规模本身有限,质量也很难再短时间内大幅提升。加上相对精锐的俄军车组应该早就前往乌克兰参与特别军事行动,剩下的车组训练水平能有多高,能否像往年一样成为中国、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强劲对手,同样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与此同时,如果参赛的俄军车组是来自俄乌战场的精锐力量,那么俄方在赛场上的直播拍摄活动方案相比前几年可能也要做出不小的调整——往年效果极佳的无人机航拍作业很可能会被久经战阵的俄军车组误认为对其攻击的自杀式无人机,引发它们不必要的战地处置动作乃至PTSD,从而影响俄军的比赛效果。
如果俄罗斯无力为本次比赛提供足够多且整齐划一的T-72B3坦克,那么在现有的可能性中,比较靠谱的就是让中国承办此次比赛,同时负责提供比赛所需的上百辆T-72或类似坦克。由于解放军保有大量的96和96A型主战坦克,它们可以作为T-72坦克的替代车辆供各个参赛队使用,俄军则像往年比赛时的中国一样自己携带坦克参赛。只不过这样一来,比赛的场地肯定要从俄罗斯移至中国某地,这对于视坦克两项比赛为绝对主场的俄罗斯而言也很难接受。至于俄军想要的鼓舞士气的坦克两项第一名成绩,要在中国主场获得也变得更难,毕竟俄罗斯再怎么样也很难在中国部署遥控智能地雷,俄罗斯车组也不可能比中国车组更熟悉比赛场地。
既要凑出足够的坦克,又要尽可能减少对特别军事行动资源的占用,还要“内定”俄罗斯车组为第一名以鼓舞士气,对于特别军事行动还在进行中的俄罗斯而言,太奢侈也太不现实。
毕竟如果俄罗斯今年突然将比赛用车降级到T-62乃至T-55,那么任何人都会相信“俄罗斯没坦克了”的传言,而如果希望中国代表队在主场“手下留情”乃至帮助俄罗斯“内定”冠军,则不仅欠下的人情债太多,中国似乎也不愿意就这样令人摆布。正因如此,尽管中方已开始组织今年的坦克两项参赛活动,俄罗斯也确认了会进行相关的比赛,但比赛形式、内容等一系列情况,依旧没有非常乐观明朗的方案。
冠军的归属和“坦克两项”比赛本身,很难说不是某种“醋和饺子”的关系。
不过对于广大军事爱好者而言,只要俄罗斯正儿八经办一届坦克两项比赛,能看到各国参赛队驾驶坦克真刀真枪的跑圈射击,也许就算达到了意义。而对于俄罗斯来说,今年要有什么方法才能保住俄罗斯能够再夺冠军,也许才是整场比赛最值得关注的。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422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