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北国小甜瓜(ID:LoveChina16666)
我是甜瓜。
再见老单,是在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
“猫”在皇城根遗址公园东北的仿古建筑里,
依然是那身中式大褂,依然是那双黑色布鞋。
好半晌,他从助攻“三星堆申遗”的忙碌中抬起头,好奇地问摄影师:“你这相机能一直拍吗?”
“可以。”
“那你准备好喽——”
说完,67岁的他飞快地“转体360度”一圈,在众人都没反应过来时,调皮地问:“拍下来了吗?”
而这样的布鞋老单,却是世界最狠“看门人”。
之前,他负责看的门,
是全世界最大的四合院——故宫。
01
老单,有多狠?
故宫有三个门洞,正中的午门专为接待贵宾车队所用,因而时常紧闭,老百姓想进门,只能走两侧。
老单觉得这“不合理”,打算把仨门都向公众开放。
不久,故宫推出了“故宫禁车令”:
“无论是员工还是领导,一律不许开车进入园区,管你美国总统还是英国女王,到了故宫门前,必须下车步行。”
此令一下,老单就接到了相关部门“提醒”:
“国宾待遇怎么办?60年来,一直有这个礼遇,国家级外宾可以将车开到紫禁城里……”
老单是个倔脾气,马上就不爱听了:
“别和我说礼遇! 那英国的白金汉宫,法国的凡尔赛宫,日本的皇宫从来都不给任何人礼遇,为什么咱们中国的紫禁城、故宫博物院就一定要划出差别?!
必须禁车!保证普通观众享受平等的文化待遇!
“看门禁车”的老单,很快就遇到了难题。
2013年4月26日,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携女友参观故宫,眼看总统车一行就要浩浩荡荡开进紫禁城——
早早守在门边的老单急了:
安保人员都已就位,很明显是要开车进宫!
老单一咬牙,直接发了狠:
“拉闸!关门!”
午门轰然关闭,法国总统车被拒之门外。
安保人员立马就急眼了,
老单一甩头:
“这是世界文化遗产,就是不能开车进!”
午门关闭,布岗武警只好出去重新调整队形。
最终,奥朗德成了第一位步行进故宫的“贵宾”。
奥朗德步行参观故宫
之后,单霁翔自豪地表示:
“我觉得,他(奥朗德)是终身难忘的,如果坐车进了故宫,下车时他还要问,我到了什么地方了,他自己也损失了很多震撼人心的感受,从那天关门事件以后,所有的外宾都在外面下车了。”
同年10月,李克强总理陪同81岁的印度总理辛格参观故宫,考虑到辛格年事已高,有关部门提出:“能否破例,让腿脚不好的辛格坐汽车游览?”
老单一倔到底:“制度,还是要坚持!”
不过,也并非铁石心肠。
眼看印度总理“腿脚实在不方便”,故宫特意从钓鱼台国宾馆借了辆电瓶车,让辛格一路乘坐参观了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
老单为辛格做讲解
此后,所有贵宾,无论中外,
到了故宫,必须下车,再无例外。
不为权贵折腰的老单,也有似水的温柔。
一次,一位来自东北的老大爷在午门外拉住了老单:“单院长,我这辈子就来一次故宫,我想走中间的门,当一次‘皇帝’!”
老单很认真地点了点头。
当天,午门三个门洞第一次全部打开!
老单扶着门大声说:
“让观众自由选择,想当皇帝当皇帝,想当大臣当大臣! ”
“狠人”老单说:
“我觉得中国文化复兴,应从文化自身做起。 我们的文化是有尊严的,
我们的观众,应该享受平等的文化待遇。”
02
老单,是谁?
单霁翔,1954年7月生于沈阳,籍贯江苏,
三个月时,襁褓中的他被父母带到了北京,一过就是60多年。
老单和四合院有着不解之缘:
童年、青年、结婚、生子都在四合院里,
唐山大地震,院墙被震垮堵了邻院的街,
1985年,中国第一部反映四合院生活的电视剧《吉祥胡同甲5号》,就选址在他住的院子里……
老单在四合院
后来,他从清华博士毕业,告别恩师吴良镛,
进入了全世界最大的四合院工作——故宫。
故宫历经7任院长,老单是第六任,
他接手时,故宫正处于“低潮期”,
失窃、会所、错字、拍卖、封口、瞒报、逃税……
“十重罪”压得偌大的紫禁城,抬不起头。
58岁的老单临危受命,穿着老布鞋就吭哧吭哧上了岗,这可苦了他媳妇,每周都要去买鞋。
上任5个月,他带着助理周高亮,绕着故宫走了结结实实的一大圈……
故宫1200座建筑,9371座房屋,
他成为了第一个走遍的人。
代价是,磨坏了24双布鞋。
老单(中)在养心殿
故宫馆藏多,但到底有多少,没人能说清。
直到,老单来了:
1807558件(套),这是2016年的数据。
没人知道这数字背后,老单吃了多少辛苦。
大家只听到他逐一清点之后,骄傲地说:
“我们国家收藏的国外藏品比较少, 因为我们没有掠夺,没有偷盗别的国家,
每一件的来历都清清楚楚!”
对着外宾,他骄傲地介绍:
“中国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世界上收藏中国文化藏品最多的宝库,是全世界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
然而下了台,他又蹙起了眉头:
故宫很大,但70%区域竖着“观众止步”的牌子;
186万余件文物,99%沉睡在库房不见天日;
观众虽多,但80%都只能沿中轴线参观古建,
前门进后门出,“到此一游”体验差……
很多人大老远来到故宫,只是看一眼皇帝吃喝拉撒的地方长什么样子……
这就是这座人类最瑰丽宝库的全部价值吗?
更重要的是,看看皇帝睡觉的床,还要站着看!
老单怒了:这不成!
03
到北京旅游,故宫是标配。
老单说:
“故宫正常适合的年接待人数为800万,到了1800万就是灾难,很不幸,我就赶上了灾难时期……”
从2002年到2012年,故宫的观众数量从700万猛增至1500万,2017年达1670万,成为世界第一座每年接待上千万观众的博物馆。
2019年继续猛增,超过1933万……
窗口排队买票,人山人海,
不排一个多小时队,根本进不去,
终于买到票,还没进故宫,就听到广播在高喊:“您家的孩子找到了……”
可见故宫门票的火爆和管理混乱。
老单上任,从2015年6月13号起,故宫开始限流8万人次,实施“削峰填谷”:
旺季,把客流控制住,
淡季,把客流提起来。
此后,老单带着团队开启了“三年故宫大扫除”。
“故宫不能有一片垃圾,屋顶不能有一棵草。”
此前,端门广场上诸多“太监展、宫女展、刑具展”,门票20元/张,观众看完就骂娘。
其实,这并不是故宫办的。
老单大手一挥:
“管他是谁、什么关系!那排房子全部收回!”
回收后,故宫售票窗口增至32处,成为了全世界售票窗口最多的博物馆。
又大量购置快速售票设备,先前的贵宾车队出入口对百姓开放,增加安检、验票通道……
保证观众到故宫30分钟内能够入门。
进了门,没有足够的座椅和休息区。
大量游客只能坐在石头上、御花园的栏杆上,
老单一看又急了:“没有休息的地方哪行?必须结实,必须舒服,还要和周围环境协调……”
要求一箩筐,最后做成的实木座椅3500元/把,
老单呲着牙,觉得肉疼,最终还是签了字:
“端门广场火速安置了200把椅子、56组树凳。”
肉疼,是因为其实兜里钱不多。
故宫门票30年没涨,冬季40元,旺季60元,
贵贱不说,门票跟老单们没一毛钱关系。
以前,每天来运钞车把门票运走进国库,后来网上购票直接进国库,不给故宫博物院。
也有人提出过涨价,但老单坚决不同意:
“和我有没有关系,门票都不能涨!
” 不能让门票挡住 低收入的人走进故宫的脚步!
椅子到位,员工得意地报告,
“现在1.1万名观众可以坐下了!”
老单翻翻白眼:
“你这数字是假的 !赶紧去看看吧,夏天太阳直射的地方没人坐,冬天没太阳的地方大家坐不住……”
接着,他又开始研究女厕所。
经过钻研,老单发现:女士们在故宫如厕经常要排很长的队。
他和团队通过研究,得出了结论:
女士洗手间应该是男士洗手间数量的2.6倍。
此后,故宫进行了空前绝后的洗手间大整改,甚至还将一个职工食堂也改成了洗手间,还专门设立了母婴室。
现在,故宫上厕所,方便多了。
故宫红墙内,有14800平方米的临时建筑,包括59栋彩钢房。
老单咧嘴一笑:“通通拆了!”
据说,当时拆得猛烈,连600人的职工大食堂都化为了齑粉……
最终,清理出大片的空地,栽花种树。
“说好的蓝天、绿树、红墙、黄瓦,一样不能少!”
最早百姓只能参观故宫的30%,现在是80%,
为此,老单拼了。
除了展厅,故宫有很多大殿因为空间狭小等原因,观众只能隔着玻璃往里看,到了冬天,大家只能往窗上哈一口气,再用手抹着往里瞅。
老单说,这不叫博物馆。
又是3年研发,2016年,紫禁城被点亮了!
坤宁宫等大殿率先试点,不发热的LED灯亮了,
扒在窗户上张望的人直起了腰,可以清楚地看到高台上摆放的髹金漆云龙纹宝座,甚至殿内一些彩绘细节也能瞧得一清二楚。
2020年,600岁的紫禁城被彻底点亮!
老单还不满意,他说:
我们不要端着皇家范儿的紫禁城,
要做开到中国人家门口的博物馆!
04
为了让人们告别“到此一游”,老单动了脑筋。
2015年9月,石渠宝笈特展在故宫开幕,观众想看一眼《清明上河图》,需要排6-7个小时的队。
想不排队,就得起大早,到午门外候着,一开门,就往西北方向的武英殿冲。
老单到现场时,被一七旬老汉拉住:
“看个展览,弄得跟参加运动会似的。我来得早,但是我跑不过年轻人。我就没赶上第一拨儿参观,你们这是歧视老年人!”
那天,老单带着大家一夜没睡。
为保秩序,他们连夜赶制了1000个号码牌,“故宫跑”项目被取缔,改为分组领号、排队参观。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午门内外,每天都会上演“开幕式”——工作人员举牌带队,雄赳赳气昂昂地阔步前进,目不斜视。
展览最后一天,夜色渐深,人群开始骚动。
有人问:“故宫几点关门?”
老单拍着胸脯:
“最后一个观众看完,我们才关门。”
晚上8点,他去看望,“还在坚持,累不累?”
“就是故宫晚上没卖水的,渴了!”
老单马上化身炊事班班头,指挥烧水。
当晚,故宫送出了2500多杯茶水……
子时的钟声敲响,观众还在排队。
老单又来了,“大家都喝到水了吧?”
“不渴了,饿了!”
老单又赶紧让工作人员开车到附近转,又紧急翻出了院里的库存,一共凑了800盒方便面,开始发放……
大家吃饱了,他擦擦汗,一脸自豪:
“故宫是全世界唯一一家发方便面的博物馆。”
东方破晓,武英殿外,观众笑得满足。
特展吸引的70%观众,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
从那天起,老单宣布:
故宫展厅,“不准拍照”改成“不许使用闪光灯”。
他说:“能进来看展览,都是我们的义务宣传员,照片发到微博上、朋友圈,让更多人看到我们优秀的文化。”
一道宫门,不再是两重世界。
他心里,这座四合院的大门,是敞开的。
2014年的一天,老单突然发现,刚修好的太和殿,又搭起了脚手架。
工程师也很无奈:“政府采购的材料不适合故宫,包工队不懂文建,老工匠退休,又不能返聘……”
“修一栋坏一栋,我们没法负历史责任啊!”
没有办法的老单,只好跑去找领导哭。
2015年11月,政协座谈会,老单当众整整“哭诉”了8分钟。
看着这个50多岁的汉子在台上哭得泣不成声,所有人都为故宫的命运动容。
他的眼泪没有白流,故宫终于得到特批:
建筑修复不再作为工程处理,而是被列为研究性的保护项目。
有人感慨,如今这一座座美轮美奂的宫殿,是老单“拼了老脸哭来的”。
多年前,启功先生曾力荐故宫把书法家米芾的传世大作《研山铭》买回来。
老单去买了,底价3500万,来回磨着谈判,
最后,花了2999万。
启功问:“是不是有点贵?”
一向抠门的老单却很坚定:
“北京建一公里地铁要8个亿,能买20多个《研山铭》。”
为了故宫,他一向很舍得,因他懂:文化是无价之宝。
一般博物馆,
珍贵文物占总藏品的5%~10%已属罕见,
但故宫的,占比是93.2%。
哭也好,求也好,不管别人怎么说,
反正目的达到了,老单说“值!”
05
几年前,老单开会前特意跑到台下问记者,
“萌,是什么意思?”
大家乐了,
老单却很是认真,他在考虑“赚钱”。
此后,他带领团队推陈出新,让历史人物集体卖萌,开启了“故宫吸金大法”。
正襟危坐的崇祯帝变成了手持机关枪的“被害幻想症”患者,搭配台词:“总有刁民想害朕”。
李清照抛着媚眼,比起了剪刀手。
故宫口红,让古典邂逅浪漫。
故宫美妆,万里江山不如你。
“皇式手机壳,搭乘龙袍专机”。
“雍正卖萌图”、朝珠耳机等近万种文创产品诞生;《胤禛美人图》《韩熙载夜宴图》《每日故宫》等APP,下载量嗖嗖直升……
2017年,故宫文创销售收入已达15亿,超过了1500家A股上市公司的收入,文创产品突破一万种。
面对如此爆红的故宫文创,老单傲娇地摆摆手,
“别买我们的行李牌,太漂亮了,用一次准丢。”
近年,故宫的教育活动每年约2.5万场,
场场爆满,孩子们穿朝珠、画龙袍……全免费!
老单说:把营销的收入投到孩子们身上,让中国的文化在未来生根……
甜瓜说
看了多年的“故宫大门”,
2019年4月8日,老单要退休了。
退休前的48小时,他仍马不停蹄,
4月7日,他忙着为“紫禁城上元之夜”收尾。
因为担心匠人们精心制作的14米高的天灯,11米高的万寿灯,会在漫长的岁月里香消玉损,他又牵头办了个拍卖会,为这些物件找到真正珍爱它们的主人,并把拍卖所得的每一分钱捐赠给了国家贫困县……
4月8日,退休那天,院里按规矩要开会宣布,
350名故宫员工聚在了礼堂,有人在偷偷地哭。
老单来了,还是大褂老布鞋,
“哭啥?院长是高风险职位,有今天没明天,我这是到龄退休,叫他们不要哭!”
到他讲话了,台下不知谁带头,哭成了一片,
他说着说着,竟也有些说不下去,
“我在7年多工作中发过脾气,有两个员工被我批评过,其中一个还是当众被批评的,所以我想对这两位员工道个歉……”
然后,他深深地鞠了一躬,
有什么滚烫滚烫的,滴落在故宫的土地上。
离任那晚,老单和“新院长”王旭东在故宫走了一夜。
“交接棒传到了他的手上。”
第二天下起雨,
两人撑着伞走遍了故宫正施工的大小工地。
“第一是强调安全,二是要保持宣传。”
老单和“新院长”王旭东
璀璨的宫灯,将他的影子拉得好长,
就好像当年初上任时的模样。
红墙外是车水马龙,繁华似锦的长安街;
红墙内是心静如水,全神贯注的守门人,
几十年如一日,修、描、漆、刷,
若非心中热爱,又有几人能守住寂寞苍凉?
如今,退休后的老单继续做着研究,
继续为他心中珍爱的宫殿楼宇奔波。
他说,此生他对故宫的使命永不会结束,
并且殷切地期待,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临别后,再回头,
见他仍望向故宫的方向,喃喃着:
那是故宫啊,有千年岁月,有山河家国。
内容:北国小甜瓜原创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42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