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扳回一局 2024年5月24日 上午2:24 • 江宁知府 5月17日的《》只是拉开了这场“扩权”大戏的序幕,5月21日,经历过“全武行”的蓝绿白三方再度开火。 从早上9点开始,台立法机构展开了长达15个小时的马拉松式表决大战。 由于前几天的混战极大损害了台湾所谓的“民主形象”,故此番民进党方面表现相对克制。 会议开始前,韩国瑜首先讲话称: “上星期五打架打到头破血流,让全世界看到不是真善美的台湾,今天是台湾地区新领导人就职第二天 ,如果再发生冲突,我们怎么交代?” 已知势不可为的民进党籍民意代表们没有再诉诸武力,他们头顶白布条,高举宣传口号,大喊诸如“反黑箱、反扩权、XX已死”等口号,试图通过“案海战术”“清点人数”“点名表决”等程序性方式阻碍法案的推进。 而国民党和民众党则希望趁热打铁,将相关改革法案毕其功于一役。 晚上11时46分,立法机构负责人韩国瑜宣布散会,预计24日、28日续审立法机构改革法案。 截至散会,国民党和民众党提案中的“藐视立法机构罪”修正案等条款已获得二读通过,还有一些条款尚未完成二读。 事后,民进党激烈批评在野党的扩权主张违背规则,组织民意代表和支持民众分别在议场内外抗议,民进党党团总召柯建铭还抨击国民党是“卖台集团”“由大陆授意”云云。 国民党方面则将“藐视罪”修正案二读通过视为重大胜利,并认为可以对赖清德当局未来的施政构成相当压力。 尽管台立法机构场外聚集了数千名绿营抗议者,但整体上还是在野党占据了舆论上风,岛内舆情分析机构的数据显示,支持立法机构改革的民众高达六成五,强力抵制法案的几位绿营民意代表出现了负面声量暴增的现象。 民进党支持者在台立法机构周边进行抗议。 按照岛内立法程序,法案通过二读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二读通过的法案大多都可获通过并成为法律。 具体来说,二读期间需要逐条审议,并交由各位民意代表辩论和表决,表决通过后法案送交三读。 三读的议题仅为是否照案通过,除非出现内容互相矛盾或跟其他法律相抵触的情况,否则只能修改文字,不能调整实质内容。 若三读获得表决通过,下一步会将法案送到台湾地区领导人和行政部门手中。 如果行政部门无异议,法案将于10日内公布。 如果行政部门提出复议请求,经台湾地区领导人同意后,法案会被打回立法机构重审,行政部门负责人通常需要到立法机构做复议说明。 熟悉美国国会制度的朋友不难联想到,这其实就是三权分立中白宫对国会的“否决权”——白宫可以否决国会提案,国会可以用三分之二多数推翻白宫否决、强行通过提案。 不过台湾地区的规则十分有趣: “法案复议时,如经全体民意代表二分之一以上决议维持原案,行政机构负责人应即接受该决议。” 换言之,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否决权”效力很弱,只能利用繁琐的程序去拖延时间,毕竟立法机构还是只要过半数同意就行,相当于又表决了一次。 为什么台立法机构会出现这种不伦不类的奇怪规则呢? 这就不得不说,岛内的政治架构设计其实很混乱,它同时融合了内阁制与总统制的诸多元素,是个“四不像”。 英国国会大厦是伦敦的地标建筑 内阁制政体中,议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合,议会选举即大选,内阁首相/总理往往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比如: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 由于执政者本身来自议会多数党,所以通常情况下不会在法案等问题上受到掣肘。 当然了,如果发生像德国朔尔茨政府那种联合组阁的情况,内阁制也很容易陷入混乱。 前文介绍过,2021年9月的德国联邦议员大选中,朔尔茨所在的社会民主党以25.7%:24.1%的微弱优势获得组阁权。 由于远远达不到单独组阁的要求,于是社会民主党便与绿党、自由民主党展开了历时两个多月的联合组阁谈判,终于搞出一个三党联合执政的政府。 其中,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外交部长、家庭事务部长、农业部长和环境部长分给了绿党,教育部长、财政部长、交通部长和司法部长分给了自由民主党,只有总理办公室主任、国防部长、卫生部长等其他七个内阁岗位由社会民主党自己人担任。 简而言之,朔尔茨能牢牢掌握的主要是社民党这7个部,其他绿党的5个部、自由民主党的4个部,他只能商量着办,否则人家有可能参与在野党发起的“倒阁”。 类似场景同样发生在我们的邻国巴基斯坦。 2022年初,巴基斯坦反对党联盟以“经济社会治理能力不佳”等为由,在议会下院发起对总理伊姆兰·汗的不信任动议。 当时伊姆兰·汗领导的正义运动党控制着议会342个席位中的155个,为巴基斯坦最大党派。 不过其所控议席并未超过半数,因此采用与其他小党组成执政联盟的方式来运作。 经过一番激烈的拉票,反对党联盟争取到过半数的177名议员支持,伊姆兰·汗激烈反抗后被罢免,巴基斯坦政局遂陷入为期一年多的混乱。 朔尔茨在重庆。本届德国政府基本是在碌碌无为中混了三年,内部支持率十分堪忧。根据2024年3月的最新民调,第一大在野党基民盟支持率为31%、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支持率17%、朔尔茨领导的社民党支持率仅16%. 回到正题。 在内阁制政体下,法案很少被否决,毕竟执政者本身就是议会多数党领袖;但内阁制对民意高度敏感,因为首相和议员都是直接对选民负责的,政党支持率是备受关注的“生死线”。 而在总统制下,法案被否决的情况其实很常见,尤其是当立法口、行政口分属不同党派时。 总统制的定义为:总统亲掌行政部门,行政部门不需要仰赖立法机关的多数同意便可以正常履职,即总统的行政权相对完整,且受民意制约较小。 以美国为例,拜登麾下没有总理一说,拜登自己就是所有行政事务的直接负责人,他不需要在国会扮演什么角色(政党在国会有一套单独的人事体系),也没有倒阁的担忧,白宫和国会本质上属于两个权力主体。 那台湾属于怎样的情况呢? 根据岛内法律,台湾地区领导人是没有行政权的,不负责具体行政事务,不过他可以任命一位行政部门负责人,由这个人去管理具体行政事务。 如此一来,台湾地区领导人变得“有权无责”,什么烂事都可以甩给自己的“化身”——行政部门负责人。 要是出现重大民怨或中期选举失利等情况,台湾地区领导人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再换一个行政部门负责人,被岛内舆论戏称为“替死鬼制”。 有朋友要问了,这种模式是不是类似“半总统制”呢,像法国和韩国。 No. 一方面,法国和韩国虽然都有个总理,但大部分行政权力还是在总统手中,总统法理层面就拥有这部分行政权,总理更像是行政助手。 另一方面,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法国和韩国在提名总理人选时需要经国会通过,而台湾地区领导人任命行政部门负责人不需要立法机构的同意,即无需照顾在野党的意见,这被岛内舆论认为是最大的bug. 那是不是说台立法机构十分无用呢? 也不是。 因为岛内立法机构同样有自己的权力bug,那就是只需要超半数同意即可驳回行政部门的复议(即否决权),而韩国国会的这一门槛为三分之二。 实际上,如果台立法机构对行政部门发起不信任案,也只需超半数同意即可罢免行政部门负责人,立法机构同时进行改选。 我们很容易理解,半数否决也好,不信任案也罢,这些其实都是内阁制的规矩。 正如前面所说,岛内政治架构是融合了两种西方主流制度的规则,在一些细节方面很值得商榷。 韩国瑜与傅崐萁 5月20日,赖清德正式走马上任。 他虽然延续了民进党执政,但却成为继陈水扁之后的又一个“双少数”台湾地区领导人——个人得票、立法机构席次均为过半。 更为严峻的是,经过民进党过去八年的追杀与打压,如今的蓝绿早已是不共戴天之仇,绝无妥协余地。 2000~2016年间虽然也曾发生国民党掌控立法机构的情况,但那时候的立法机构负责人王金平是个中间派人物,甚至被有些媒体称为“蓝皮绿骨”。 而现如今的立法机构负责人韩国瑜和国民党党团总召傅崐萁均为深蓝,这是民进党首次面对的局面。 赖清德上任之前的三个月里,民进党在台立法机构的表决惨遭15连败,上演“全武行”某种意义上带有拼死一搏的味道。 在可预见的未来,围绕立法机构的博弈将成为岛内政治漩涡的中心,这种步履维艰的状态或伴随赖的四年。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434368.html 江宁知府 赞 (3) 0 0 生成海报 印度的“复仇”心态 上一篇 2024年4月24日 上午6:28 民主党的权力基础 下一篇 2024年7月26日 下午5:35 相关推荐 马斯克良臣乎!美国产业向中看齐 2024年11月11日 伊朗的危机时刻 2024年11月25日 苏林在美国的四天 2024年9月27日 幸运的越南 2024年9月7日 哈里斯会怎样支持乌克兰 2024年9月28日 对普京意图的两种判断 2024年11月24日 一个倒向美国的国家 2024年9月21日 跃跃欲试的印度 2024年10月30日 发表回复 请登录后评论...登录后才能评论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