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攻入俄本土一周了,可俄军的反击却十分地疲软。除了卡德罗夫发视频称,车臣部队联合俄国防军,伏击全歼了一个乌军连外,就没有太多的战绩了。双方打了一个星期,乌军攻势放缓,却依然掌握进攻主动权。昨天,乌军还向前推进了40平方公里。为什么本土作战的俄军,打得十分疲软?这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俄军精锐部队主要集中在乌东前线了,驻守本土的预备队很少,主要是没有打过仗的义务兵,民兵,警察等三线部队。二是,俄本土军队严重缺乏进攻性重武器,比如坦克、装甲车等,都十分匮乏。三是,乌军出其不意,打了俄军一个措手不及。俄军根本就没意识到,乌军会进攻俄本土。
严格来说,俄军对库尔斯克的反击,是一种阻止战。它还谈不上反攻,只是迟滞乌军的进攻,尽可能减少领土丢失。由于乌军缺乏制空权,也不敢孤军深入,只能见好就收。在拿下库尔斯克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后,乌军就把防空部队、火炮部队、后勤保障单位等,前出部署到了库尔斯克境内。为什么这么干呢?因为乌军要转攻为守了。
打完一周,乌军损失2000多人,坦克、装甲车也上百辆了。乌军的第一波攻势,已经接近尽头了,打不动了。俄军兵力调动,装备调动,也都需要时间,一下子,双方都进入了挖战壕的阶段。俄军主要在两个方向挖战壕,一是库尔斯克核电站方向。这是俄军必须死守的一个地方。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俄本土遇袭,怎么普京不敢丢核弹?其实,核弹的威力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夸张。战术性核武器的覆盖范围有限,比如一枚1万吨TNT战术核武器,它的杀伤半径大约450米,光辐射半径约600米。
普通市民只要躲进地下车库,或者躲进地铁站,就能规避第一波核冲击了。如果用来攻击乌军,威力就更小了。因为乌军始终对核打击保持高度警惕,兵力采取分散部署,在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乌军可能就只有一个营的兵力。当初,苏联研发战术核武器,主要针对的是坦克装甲,大集群作战。可俄乌两军却被分散部署在了2000公里的战线上,平均每公里战线上只有500个人。
一枚战术核武器丢下去,除了炸死平民外,根本炸不死多少乌军士兵。但真正令俄军不敢丢核武器的,还不是这个原因,而是俄罗斯的很多核电站,都处于乌军攻击距离以内。乌克兰没有核武器,却可以通过攻击核电站,来实现对俄罗斯的核反击。
这才是俄罗斯始终不敢扔核弹的根源所在。因为你炸了别人,别人也能炸你。对当前的俄军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守住库尔斯克核电站,以免被乌军拿捏了蛋蛋。
二是利戈夫方向。这是库尔斯克境内最大的交通枢纽城市,高速公路、铁路等,都从利戈夫经过。它比库尔斯克市还要重要。丢了库尔斯克市,只是脸面上不好看,但丢了利戈夫,那整个库尔斯克的后勤交通中心,就都被乌军控制了。只要占据利戈夫,乌军不仅能切断俄军后勤,还能对整个库尔斯克形成巨大威胁。
为此,俄军抵达后,第一时间不是反攻,而是派遣一部分先头部队,阻止乌军前进,另一部分工程部队,在利戈夫连夜挖战壕,构建防御工事。同时,为了准备反攻,夺回失地,俄军从扎波罗热、赫尔松地区,调回了两支精锐部队。
为什么不就近抽调哈尔科夫的兵力呢?根源就在于,乌军想要利用库尔斯克,迫使哈尔科夫的俄军回援。一旦俄军从哈尔科夫转移,乌军立即反攻,并沿途设伏,远程炮击,打击哈尔科夫的俄军。相反,扎波罗热、赫尔松的战事比较宽松,没那么紧张,可以抽调一部分兵力北上。
现在的库尔斯克,正在进入僵持战阶段。俄军要想在库尔斯克发动反攻,至少要筹备5万以上的重装部队,坦克、装甲车得1000辆以上,还得部署上百架飞机。在队长看来,库尔斯克战线很可能陷入壕沟战,持久战。短期内,俄军赶不走乌军,但乌军的闪电攻势也差不多结束了。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447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