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喜忧参半的年份。
最大的喜事莫过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忧的是帝国主义国家随时会对中国进行突袭,甚至是大规模侵略战争。
在原子弹爆炸前几个月,毛主席就已在认真思考这一重大问题。
毛主席判断是准确的。
1964年4月14日,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专家罗伯特.约翰逊向白宫提交了一份绝密报告。
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和国务卿腊斯克、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就此报告进行了讨论,并与台湾方面进行商议。
这份报告于1996年3月解密,其主要内容是建议美国对中国核基地进行彻底打击。
当时,美国通过卫星、U2高空侦察机、地面间谍渗透等手段,得出了中国原子弹项目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结论。
中国的核武器,是用来防御侵略的。然而,对其它核大国来说,你想拥有核武器,你就将成为被消灭的对象。
这有点像小说《三体》里的“黑暗森林理论”。
中国面临核战争的威胁是真实存在的。
除此之外,国民党武装特务屡次窜犯我东南沿海,企图建立“游击走廊”,为大规模反攻做准备;
印度虽然在1962年被我军暴打一顿,但两年之后,它又在中印边境东西两段蠢蠢欲动;
日韩在美国多年撮合之下建交,美日韩勾连在了一起。
北方的中苏边境气氛也是极为紧张。
毛主席和党中央决定改善中国的工业布局,加强国防建设,进行备战,这就是“大三线建设”的时代背景。
这是一项具有超前目光的重大战略部署,“大三线建设”至今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964年4月25日,军委总参谋部作战部提交了一份报告–《我国经济布局已不再适应未来战争需要》
报告中提到:
一、一旦发生战争,我国东部沿海和东北地区将会是首当其冲;
二、中国工业过于集中,全国14个百万人以上大城市拥有60%以上的民用工业、52%的军事工业。
三、14个百万人以上大城市和25个五十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大都处于沿海地区;
四、主要的铁路枢纽、港口、桥梁多数在大城市附近;
五、绝大多数水库紧急泄洪能力非常有限;
……
当时解放军空军力量薄弱,当遭遇突袭时,人员还可以躲入防空洞,但工业区很难避免遭到严重打击。
总参这份报告引起了毛主席的高度重视,毛主席军事战略思想有独到之处,他重视有备无患,主张“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我们不能等着别人打上门,然后再手忙脚乱地转移工业生产能力,否则,大后方无法有效支持前方作战。
“大三线建设”正是毛主席这种战略思想的体现。
图中蓝色为一线地区,绿色为二线地区。
三线是指长城以南、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地区。包括7个省:四川、贵州、云南、山西、甘肃、宁夏、青海,以及6个省面向内圈的局部: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
三线分两大片:西南三线(云贵川及湘西、鄂西等地)和西北三线(陕甘宁青及晋西、豫西等地)
大三线建设,就是将集中分布在一线地区的工厂,整体或部分搬迁到三线地区。
1964年6月6日,毛主席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了两个问题:
一、改变计划方法,不能再照搬苏联那一套死板的制定计划方法(不考虑老天爷、灾害、战争等不确定因素)
二、进行备战。“我们不是帝国主义参谋长,不晓得他们什么时候要打仗”
毛主席在会上指出:要在三线搞工业基地建设,一线、二线也要搞点军事工业。各省都要有军工厂,要能独立生产步枪、冲锋枪、机关枪、迫击炮、弹药。
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建设要快,对于一些人的不同意见,毛主席风趣地说:攀枝花搞不起来,我睡不着觉。你们不搞攀枝花,我骑着毛驴去那里开会,没有钱,拿我稿费去搞。
会后,大家统一了思想,准备展开三线建设,加强战备。
1964年8月2日,北部湾事件爆发,美军驱逐舰“马克多斯”号与越南海军鱼雷舰发生激战,越南战争规模扩大。
美军在越南兵力增加到了42万人以上,海南岛和北部湾沿岸都落下了美军炸弹,直接威胁着中国安全。
越战打多久?规模多大?战火会不会延烧到中国境内?都是未知数。
中国一边要援助越南抗击美军侵略;一边要加快三线建设步伐。
8月19日,国家计委向中央提交“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报告,报告提出:
一、一切新的工业项目建设应摆在三线;
二、按照分散、靠山、隐蔽方针进行布点;
三、一线的重要工厂、重要高校、重要科研单位全部或部分迁至三线;
四、沿海暂停兴建大中型水库;
五。积极准备北京地铁建设,筹划上海与沈阳的地铁项目。
……
三线建设纳入“三五计划”。
中央决定,迅速展开三线建设工作部署:
一、新工厂及扩建工厂由国家计委负责;
二、“独生子”(全国仅此一家的工厂)和配套工厂立刻搬迁,由国家建委负责。
三、为三线建设提供设备和材料,由国家经委负责。
成立西南三线和西北三线两大建设指挥部。
10月18日,广东省委向中央提交请示报告,广东要建设“小三线”。
毛主席对广东报告作了批示,“现在不为,后悔无及”。
这样,全国大三线和各省小三线建设全面展开,齐头并进。
从1964年下半年到1965年,由一线迁入三线的重点工厂有49个。
西南三线的军事工业中心在重庆,主要建设常规兵器生产基地。
航空工业基地中心在成都;
造船工业基地中心在重庆与万县之间。
西北地区则规划了航天工业、航空工业、常规兵器、电子和光学仪器等工业基地。
其实,重庆还有一个天字第一号的绝密工程–816工程。
当时中国唯一的核反应堆是位于甘肃的404厂,但404厂位置有可能已经被敌方侦知。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一个能为核武器提供核原料的新基地。
1965年中央将重庆东部的涪陵白涛镇定为中国第二座核原料工厂所在地。
很快,位于乌江边上的白涛镇就从地图上、社会上彻底消失了。
我上个月到重庆时,也特意去了816工程所在地金子山,它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洞体,令人叹为观止。
为了建造这一核工程,前期共有2万多名工程兵,在山里埋头苦干两年多,后又加入了4万多名军民,但没有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项目。
816工程如此绝密,目的就是为了确保中国在战争时期能够继续生产核武器,拥有给敌人致命一击的能力。
后来由于国际形势发生变化,1982年6月,“816”工程开始缓建,1984年6月正式停建(已完成85%的建筑工程,60%的安装工程)
2002年解密,2009年对外开放,成为爱国主义和保密意识教育基地,但仍有三分之二区域处于封闭状态。
816工程是大三线建设的一个缩影。
1965年6月16日,毛主席在听取“三五计划”汇报时指出:
计划要考虑三个因素:第一是老百姓,第二是打仗,第三是灾荒(后来总结为“备战备荒为人民!”)
“三五计划”预算约为900亿人民币(留出50亿机动),三线建设压缩在100亿至200亿之间。
集中力量打歼灭战,项目不要太多, 工业布局不能太分散。
用五年或稍多一些时间,将三线地区建成一个门类比较齐全的新工业基地。
今天,中国已成为全球唯一拥有两套完备工业体系的国家。
就算打烂一套,还有一套。没有人知道中国的“内功”是有多么的深不可测,也没有人知道中国还有没有未解密的“816工程”。
大三线建设在交通方面也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从成昆铁路、川黔铁路、贵阳等6条铁路线算起,到1980年,共建成了成昆、湘黔、焦柳、襄渝、川黔、贵昆等铁路线。
除了使西北、西南地区连成交通网络之外,西南地区与华中地区、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中南地区的交通网也连为一体。
还配合铁路建设建成了许多公路网。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西部地区交通落后状况,为西部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还有金沙江、嘉陵江、乌江、赣江的水路运输发展。
在经济建设年代,大三线建设所贡献的价值无法估量。
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当年有一大批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知识分子投身到了三线建设,他们为这个国家奉献了自己的宝贵青春和聪明才智。
“三五期间”大三线建设的重大成果,择其要者:
一、1967年6月16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二、1968年1月,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建成投产。
三、1968春,中国自己设计的万吨远洋轮-东风号投入使用。
四、1968年12月,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五、1969年6月,冶金、煤炭、电力、化工、建材五大部门建成投产项目63项。
六、1969年10月1日,北京东方红炼油厂竣工,比规模炼油厂工期提早两年。
七、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八、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建成通车。
……
如果不是特殊年代前三年的混乱局面,三线建设的成就将更为辉煌。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后来有人在网上贬低大三线建设的贡献,仿佛“备战”备空了。
脱离历史背景,当事后诸葛亮,说话当然轻松。
实际上,即便是从当今世界局势来看,核战争也并非没有爆发的可能。
中国是一个大国,必须要考虑有人将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的可能。
如何打击敌人,保存自己,大三线建设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紧急状况下,事关民生和军事方面必需品的生产,三线建设更显现出它的优势,疫情时期物资生产就是证明之一。
纵观世界风云变幻,我们不能不感叹毛主席等老一辈领导人的伟大战略智慧和超前目光!
那些为“大三线建设”无私奉献的建设者们,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453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