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县城的空心化,谈谈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我看了一些经济学,但是看的头痛,谈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时候,就用改革开放四个字来概括,我不懂高深的那些理论,我就觉得事情并没有这样简单,打开国门的国家多了去了,很多国家,民生凋敝、百业困顿,而且贫富差距拉的极大。反而是些封闭或者对内保护型国家,虽然经济成就一般,但是老百姓在贫富差上面反而没有那么大。

从县城的空心化,谈谈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讲理论讲不过人家,我就举一些例子,并不是否定开放啊,只是引起大家的思考,看看这种现象,你能用西方经济学解释的通吗?小时候我在县级城市待过,那时候全省有上百家啤酒厂,不同的品牌,有的在卫视上打广告,有的在地级市电视台打广告。一个十八线的小县城,几乎啥配置都有,啤酒厂、白酒厂、家用车床厂、家具厂、还有什么肉联厂、冰棍雪糕厂、什么饮料厂等等。

那时候在县城当公务员根本不吃香,当工人才吃香,因为福利好啊。现在大家看南方城市到处是厂,很羡慕,说是开放的结果。我要告诉大家真相的是,在70年代或之前,山区县城到处都是厂,一点也不稀奇。这些厂活得都很滋润,虽然那时候农村依然很苦,但我不能去妄下结论,说城市也是一无所有,这是不对的。

那为什么一开始活的滋润,后来全部消失的一个不剩呢?我在想,一开始的滋润,是因为内循环,不跟外界往来,县城的快消品厂几乎都是只供县城人使用,重型工业可能通往全国,别的县城配置,几乎也是这样,他有的,你也有,再加上交通不便,各自守着自己的一方阵地,自得其乐,再加上那时候厂子规模不大,处于生产短缺,没人想去把东西卖到外县去,本县人都还不够用呢。

现在县城只剩下公务员经济了,有人归结于亏损,工人懒,大锅饭、效率低下等等,说的全是混账话,我要是搞地域保护的话,企业怎么可能没了呢,那是因为全国要搞统一大市场,所有地方都要打开大门,自然就会出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情况了。

有人说,按照你的观点,每个县都自我保护就好了,这个做法肯定不对。因为我们要走向全球的话,必须要在国内先搞一遍竞争训练,这个训练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催生一批有肌肉的国家资本和能战斗的民营资本。把小地方保护起来,过自得其乐的日子,这种是老子的思想,肯定不行的,你自己想过可以,但别人会闯进来揍你。

从县城的空心化,谈谈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欧洲有40来个国家,在没有欧盟组织之前,每个国家小日子过的都很舒服,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他们商定做出一个组织的决定,就是欧盟体系内视同一个大国家,这下好了,很多国家的企业完蛋了,都往德国跑了,因为德国上下游工业链都是全的,没有了关税和贸易保护后,资本自然往最优的德国去了。

后来别的国家就不干了,说钱都被你德国挣了,甚至我的人都往德国去打工了,我要脱离欧盟,还是独自成国的好,我要搞贸易保护搞关税。后来德国说,别这样,我每年给你们搞转移支付吧。德国手里有一个清单,每年给哪些国家多少钱,上面列的很清楚,于是欧盟就这样继续存在着。

如果说开放就能促进经济发展,那欧洲其他国家开放了,咋产业玩没了呢,中国的县城一打开门,咋的产业也玩没了呢?出来一头经济学家来解释解释呢!不过幸好在一个组织体系的内部怎么玩开放都是没事的,德国和中国的大城市都是一样的,知道自己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所以都同意国家搞转移支付。

论改革开放,魄力最大应该属于光头蒋,签了一个《中美通商条约》,两国没有任何门槛地互相开放,当时搞经济的都是美国著名的大学毕业的,南方的老板们也认可自由市场的理念,也盼着和美国人做生意,结果门一打开,老板们的企业全部死光光了,这些人吃了苦头之后,终于放弃支持光头蒋了。

中国的发展,恰恰是在一步一步地保护下发展起来的,所谓的开放就是就是为了提升国民的危机感,要深入了解世界而已。你就是不开放,照样也发展起来了,你说中国好好的肥皂厂、洗衣粉厂、啤酒厂要开放干吗,一开放全部死了。

但不开放又不行,总得与外部世界产生联系,中国吃过隔绝世界的亏了,并不是经济亏,而是信息的亏,外面搞工业革命了,我们还不知道,开放的目的是高瞻远瞩看世界。

但我们的开放是一步一步来的,现在的很多民企要感谢国家的,要按照光头蒋的开放法,中国不会存在任何民企,互联网反贼多,但互联网老板是最要感谢国家的群体,要是没有国内的隔离保护,中国不会存在任何互联网企业。

我们一个行业发展的有点肌肉了,就打开国门开放了。哪些领域可以先开放、哪些区域有必要先开放、哪些领域要谨慎开放,这是非常重要的,非常考验政府的定力和智慧。

全世界是美国定的规矩,我们要在他的规矩中生存,那就必须融入学习,在开放的过程中也吃过亏,比如国内快消品被外资品牌消灭的干干净净,但是中国人有不服输的精神,虽然老一代被干完了,新一代又崛起了。

现在国内品牌起来了,什么宝洁、联合利华之类的份额在大幅减少,在工业产品上过招,中国在美国的规矩下还是击败了美国。唯一现在的就是金融不成熟,没有本土的先进招术对付他们,这个还是要多琢磨。

毛主席当年的设想就是县域经济自成一体,农村有百种业态,叫农村城市化。但我们从发展的角度来讲,也不能完全说他百分百的对,但是他提供的方法论要认可的,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经济,若是倾斜资源发展一些大城市,必然会出现有人月薪过亿,有人月薪才100的情况。

但是世界变化太快,等中国慢慢调整也来不及,于是就选择了快走快跑的路,让一部分人或一部分城市先富起来,然后再带动其他人或其他城市富裕起来。

现在我们国家确实按照这种思路再做,不过用的方法是转移支付,我觉得要商榷,转移支付,当地的人仍然留不住啊,得有一些营生把人留下来,才能谈得上振兴东北或什么振兴乡村的。

像东北这样的地方,资源需要重新定价,什么低价格给南方,南方人赚了钱,再去做财政转移,这是不可持续的。东北的资源重新定价,目的是让东北林场、东北农场、东北矿产以及东北的其他国有企业,把东北人全部吸纳进去,别信减员增效的歪理,把人的就业都解决了,由厂里负责开支,不必转移支付了,当地的人气和市场就起来了。

从县城的空心化,谈谈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东北要是不开放,搞区域保护,活得比欧洲人舒服多了,但是现在不必怀念过去,要向前看了,怎么融入到开放的全球局势中,找到自己的差异化所在,然后为空心化的地方找一条新路,这条新路,美国没有范本给我们抄,他们自己都要完蛋了,我们只有自力更生地去开辟自己的路。

铁饭碗,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必要条件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454942.html

(3)
上一篇 2024年9月16日 下午8:55
下一篇 2024年9月18日 下午6:4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