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岛内加急采购400枚鱼叉-2 能“歼敌登陆船团7成战力”吗?

作者:易军评

本文转载自:易评天下(ID:yptx2035)

独家|岛内加急采购400枚鱼叉-2 能“歼敌登陆船团7成战力”吗?

鱼叉-2岸舰导弹

今天6月中旬,台湾海军“挪用”陆军预算,斥资6亿元新台币向美国支付首批32套“鱼叉-2”岸舰导弹系统的首付款,意图打造“岸防巡航导弹系统”(CDCM),强化不对称作战能力,以实现在2025年前后“歼灭解放军登陆船团70%之战力”的目标。采购“鱼叉-2”岸舰导弹并不新鲜,但意图依靠这些导弹对解放军舰船采取“饱和打击”就有点看头了。

从苏联海军到中国人民海军,如何防范、应对、攻击美军航母战斗群始终是重要课题,为了“打航母”各种战法与装备也应运而生,饱和打击就是其中一种。从“饱和打击”的发起者到如今成为对岸的针对目标,台湾当局的新战法是否会对解放军构成威胁呢?

这一问题包含两个问题,其一是“饱和打击”在现代化舰船普遍装备包括垂发系统在内的多层防空系统后还有多大作用,其二就是中国台湾地区能用好这种战法吗。

我们先从台湾海军大批量采购“鱼叉-2”说起。随着两岸军力差距拉大,近年来美国智库加强对台兜售“非对称”作战构想,要求台军改变传统常规军力建设思路,采购岸基反舰导弹,建立所谓“立竿见影,显著提升对解放军吓阻能力”的军备计划。对于美国强行催促台军采购岸基“鱼叉”导弹,岛内采取拖延政策,引发美方不满。2019年底,美国官员拒绝岛内提出的采购美国与挪威联合研制的NSM远程反舰导弹需求,再次强压台湾采购“鱼叉-2”岸舰导弹,理由是“NSM反舰导弹技术来源涉及欧洲国家,出口变数多程序复杂;生产交付排期慢无法满足需求;该导弹尚未获得出口许可”。

独家|岛内加急采购400枚鱼叉-2 能“歼敌登陆船团7成战力”吗? 独家|岛内加急采购400枚鱼叉-2 能“歼敌登陆船团7成战力”吗?

挪威NSM远程反舰导弹性能先进,有舰载和岸舰多个版本,不过与台湾无缘。下图为美军计划为濒海战斗舰加装NSM导弹想象图。

美国方面施压之下,2020年4月,台军正式启动“岸防巡航导弹系统”建案程序,规划预算300亿新台币。同年10月,特朗普政府批准对台出售100套“鱼叉”反舰导弹系统,其中包含400枚“鱼叉”反舰导弹、100辆发射车、25套雷达车、4枚遥测弹,总价值超过23.7亿美元,约合650亿新台币。至此,中国台湾地区成功达成凑齐空射、潜射、舰载、岸基“鱼叉全家福”的新成就,这一成就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罕见。原因无它,“鱼叉-2”技术太老了,其他国家不愿要。从根源上说,“岸防巡航导弹系统”(CDCM)是美国智库开出的“不对称作战”药方的一部分,换个说法就是“战力防护,滨海决胜,滩岸歼敌”整体防卫构想里的滨海决胜。既然是美国发起的强买强卖项目,所以从批准到出售整体进度都非常快。

那么这批“鱼叉-2”岸舰导弹性价比如何呢?和岛内心心念念的NSM相比,其拥有惯性导航、GPS、红外等多种制导模式,具备地形匹配飞行能力,采取隐形外观设计,使用高抛弹道时最大射程超过550公里,且单位成本仅220万美元。而美国强塞给台军的RGM-84L4“鱼叉-2”岸舰导弹既不是增程型号,也不具备“网络作战”(Network Enabled Weapon)能力,尽管使用了GPS与惯性导航技术,提升了抗干扰与目标识别能力,但整体技术仍停留在10年前水平。即便如此,到了2020年底,也就是批准对台军售仅两个月后,美国官员通知台湾岛内,首批鱼叉-2岸舰导弹因“技术问题”无法在2023年如期交付,最早交货时间推迟至2025年前后,且由于导弹需要加装某些通信设备,价格也要相应提升。从价格角度来看,台军采购的RGM-84L4“鱼叉-2”岸舰导弹单价超过300万美元,不仅高于NSM反舰导弹,也比市场平均价格130万美元贵了一倍不止。常言道性能不够数量来凑,从1997年开始,台军先后多次向美国采购“鱼叉”系列导弹,截至2021年6月,台军共装备275枚各类型“鱼叉”,包括112枚AGM-84空射型“鱼叉”反舰导弹,60枚AGM-84L空射型“鱼叉2”反舰导弹,71枚RGM-84L舰载“鱼叉2”反舰导弹,32枚UGM-84L潜射“鱼叉2”反舰导弹。此外,台军还采购了139枚AGM-84H/K增程型“鱼叉”空对地导弹,算上2025年可能到货的首批岸基“鱼叉2”,台军凑齐了四种不同发射类型的“鱼叉”。尽管这款导弹型号众多,性能不断提升,最新改进型的最大射程已超过300公里,但台军采购的“鱼叉”反舰导弹全部为标准射程,即130公里。

美国海军水面作战经历来看,反舰导弹射程越短,其发射平台被发现和摧毁的概率越高。以机动性和生存能力最高的机载发射为例,如果F-16V搭载空射“鱼叉”发起攻击,势必要进入解放军远程舰空导弹的拦截范围之内。“使用‘鱼叉’等短程反舰武器执行水面作战任务,更容易被摧毁的是弓箭手而不是箭。”射程除了对现代化海战的进攻与防御造成重要影响外,还直接关系到“反舰火力指数”,以“弹头重量[磅/1000]*海里范围*有效载具数量”的计算公式换算,即使台军400枚岸基“鱼叉-2”全部到货,其配备的重量为211公斤(487磅)的WDU-18/B标准弹头,“鱼叉”能提供的火力指数仅为23010。如果将导弹替换成射程300公里,毁伤能力更强的的鹰击-62岸舰导弹,仅需200枚即可达到同等火力指数。

独家|岛内加急采购400枚鱼叉-2 能“歼敌登陆船团7成战力”吗?

独家|岛内加急采购400枚鱼叉-2 能“歼敌登陆船团7成战力”吗?

舰载版本与岸基版本鱼叉-2

作为美国海军“非主力”反舰武器(美军主要依靠核潜艇和空中力量实施反舰打击),鱼叉-2射程并不远,采用亚音速飞行突防能力也十分有限。台军之所以采购400枚岸基“鱼叉-2”,有两个重要理由。其一是“岛内雄-2、雄-3导弹产能不够”,其二就是要在2025年前后实现“歼灭解放军登陆船团7成战力”之目标。也就是说,岛内采购鱼叉-2的真正原因是以武拒统的政治图谋。据岛内媒体披露,在先前“兵棋推演”中,台军现有反舰导弹无法对解放军登陆舰船构成较大威胁,要“歼敌5成”就需要更多的反舰火力,这一结果令蔡英文十分不满,遂将歼敌目标提高到7成。台湾海军声称,该结论不仅参考美军战术手册,且经过联合战区模拟系统(JTLS)的推演和验证。兵推是岛内每年一度的“汉光演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其参考价值一直备受质疑,原因是作弊。

台军在2020年“汉光军演”兵推(即提出歼敌7成的所谓联合战区模拟系统,简称JTLS)进程中时隔两年再次出现攻防双方“边打边谈”,每天见面互亮底牌的演戏场景。早在2017年美军观摩团就指出这种“兵棋推演”不具备指导军力整建的参考价值。仅仅纠正了两年,台军再次故态复萌,这种兵推和先射箭后画靶标没有任何区别,其得出的所谓“歼敌7成”的结论靠不靠谱也只有蔡当局自己心里清楚了。

最后,我们解析下台军“饱和打击”对我方构成多大威胁。

现代海战中,导弹齐射是远距离攻击大型水面舰艇目标的主要方式,也是强攻和突袭的最佳手段。多枚导弹齐射作战效能高于相同数量导弹的单枚连射。台军之所以巨资采购400枚岸基“鱼叉-2”主要原因也在于现有反舰导弹火力无法满足“饱和打击”的需求。那么,对一艘配备一体化舰载防空系统,具备一定抗饱和打击能力的现代化驱逐舰发动有效饱和攻击需要多少枚反舰导弹呢?《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7年刊发的研究论文显示,一次齐射15枚左右反舰导弹有50%概率达成饱和攻击,要实现70%达成概率则需要17枚左右导弹,实现90%达成概率则需要20枚左右数量的反舰导弹。

独家|岛内加急采购400枚鱼叉-2 能“歼敌登陆船团7成战力”吗?

独家|岛内加急采购400枚鱼叉-2 能“歼敌登陆船团7成战力”吗?

上图为岛内F-16挂载空射鱼叉和两枚中程空空导弹,下图为052C发射远程防空导弹。

自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岛内共生产雄风-2 block1与block2两种型号共计240余枚导弹,主要以岸基发射和舰载发射为主。该导弹以0.85马赫的亚音速飞行,最大射程140公里,不具备GPS制导和复杂目标识别能力,抗干扰性能较差。中山科学院曾在2017年还对增程型雄风-2 block2进行测试,其最大射程提升至250公里,但根据台军预算,最早要在今年内才能开始量产。除了亚音速的雄风-2,岛内从2015年至今还生产了约60枚雄风-3型超音速反舰导弹。以岛内现有的275枚各类型“鱼叉”和不到300枚“雄风”,要对解放军包括航母在内具备完整防御能力的大型舰艇编队展开“饱和攻击”着实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对中小型舰船及防御能力相对较弱的登陆舰船也会构成较大威胁。不过,等到解放军登陆船只开展航渡之时,对岸还有多少反舰火力呢?

美国智库CIMSEC报告指出,对付亚音速反舰导弹,即使不那么先进的半主动雷达主导防空导弹都可以进行有效拦截,如果舰空导弹配备主动雷达制导弹头,可节省舰载雷达火力通道,拦截效率将会更高。此外,战斗机携带空空导弹对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也有较好拦截能力,“对几艘配备防空导弹,且具有电子战、近防武器系统和诱饵干扰等多层防御能力的现代化驱逐舰编队发动一次攻击,至少需要占用美军航母1/4舰载机,且需要侦察、干扰等特种飞机的支援。只有足够多导弹的饱和攻击才能压制现代化军舰的防空系统。”

拿这种标准要求台军,也着实有点难为人了……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45812.html

Like (2)
Previous 2021年7月13日 下午12:04
Next 2021年7月13日 下午3:2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