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修·古德曼(Matthew Goodman),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经济项目组组长,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政策与全球经济治理。乔纳森·希尔曼(Jonathan Hillman),CSIS资深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经济、国家安全、外交政策问题。译者按在美国的推动下,七国集团(G7)在今年6月11—13日举行的峰会上,推出了一项名为“重建更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B3W)的全球性基建计划。拜登称这项“由民主国家主导、高标准、价值导向透明的基础设施伙伴投资计划,将帮助改善发展中国家总价值超过40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G7发布的一份声明也表示,将谋求建立“以价值观为导向,高标准且透明的”伙伴关系。B3W将以民间企业融资等方式推进,规模预计将达到数千亿美元,其重点投资领域为气候变化、卫生安全、数字技术、性别平等。
图3 G7公共资本和私人资本对新兴市场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总额(以十亿美元计)及假设情景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设计一个能够改变风险/回报率的激励机制。2019年,CSIS发布的一份题为《制定美国应对全球基础设施挑战的战略》(Forging a U.S. Strategy for theGlobal Infrastructure Challenge)的报告指出,新兴市场的挑战在于潜在回报往往与感知风险不相称。总体风险持续时间长且多样化,其中包括:环境、社会、卫生及安全风险,通货膨胀、外汇及其他宏观经济风险,决策失误、合同纠纷、法治薄弱等法律和政治风险。此外,基础设施项目可能还存在多种施工和运营风险。上述挑战导致了可融资项目的缺乏,以致难以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鼓励私人资本加大对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需要向私人资本提供多边或直接投资担保。如何运用B3W抗衡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其一,改善公共资本和私人资本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合作。此举可能不足以有效地激励更多的私人资本流向基础设施领域,美国及其合作伙伴应为可持续融资项目开通专门渠道,并通过投入公共资本承担用于项目准备的资金,可以借鉴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的“基础设施项目准备基金”。其二,美国及其合作伙伴应通过双边或多边机构帮助发展中国家评估项目风险(如项目的寿命周期成本评估)。此举不仅有助于保护发展中国家免受不公平条款、虚列成本费用或其他风险的危害,而且有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项目遵守国际金融和法律规范。其三,美国及其合作伙伴应设法打消发展中国家对B3W的疑虑。B3W的实施初期可能会存在项目初期成本高、交付时间长等问题。本文认为,美国应指定一个机构或部门来负责上述目标的协调与实施,可以承担这一任务的机构有美国国务院、美国财政部、美国商务部、美国国际开发署、美国国防部、美国国土安全部、美国运输部、美国开发金融公司、美国进出口银行、美国贸易和发展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