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跃欲试的印度

长期关注国际政治的朋友会听过一个名字——马凯硕。
1948年出生的马凯硕是新加坡外交官和学者,印度裔,曾长期担任新加坡驻联合国代表(1971至2004年),卸任后出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
马凯硕经常被西方媒体批评“亲华”,台湾媒体甚至讽刺其为中国大陆的“高级洋护法”,他的一些观点耳熟能详:
“未来二十年中国会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美国是时候要认真思考如何充当中国目前老二的位置了。”
“西方两百年的兴起并非人类历史主线,美国人需要打开心扉努力认识外部世界。欧洲时代的世界中心是伦敦,北美时代的世界中心是纽约,亚洲时代世界中心会是新加坡。”
“未来将是一个新的‘CIA时代’,即中国(China)、印度(India)和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
“中国和美国正在展开有史以来最激烈的地缘政治竞赛,美国已经意识到它只有十年的时间来阻止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英国是时候把常任理事国席位让给印度了,因为否决权不是为‘昨日强国’准备的,日不落帝国已是过去,英国的经济体量永远无法跻身世界前五了。” 
……
不难体会,与其说马凯硕亲华,不如说他更认可亚洲的发展,同时看多中、印、东南亚
以此为引子,本篇试着探讨一下印度的全球战略,站在新德里视角上分析一下未来的世界。
跃跃欲试的印度
南亚之所以被称之为“次大陆”,是因为它的总面积只有400万平方公里,距离支撑起一个全球霸权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
印度占了南亚次大陆的四分之三,其国土东西两侧是大海,东北边是喜马拉雅山脉,东部是与缅甸之间的山脉以及热带雨林无人区,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处是横跨两国、面积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塔尔沙漠(印度大沙漠)。
只有西北方克什米尔与青藏高原之间的区域可以为外敌入侵提供便利通道。
历史上,印度文明曾多次被外部民族入侵,因此它对于克什米尔的记忆十分深刻,并延伸出对中国新藏公路以及中巴喀喇昆仑走廊等战略通道的敌意。
从文明的角度看,印度对于伊斯兰文明有着强烈警惕和抵触,更甚于对中华文明。
在一些印度人眼中,南亚次大陆原本是印度文明的地盘,包括巴基斯坦和印度穆斯林在内的伊斯兰文明是公元八世纪以来阿拉伯帝国入侵印度的结果,属于鸠占鹊巢。
尤其是巴基斯坦,堪称印度永远的痛。
历史上,印度文明起源于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流域,不过因地理上处于南亚次大陆西侧,印度河流域也最早受到阿拉伯人的袭扰。
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之前的最后一个古代王朝——莫卧儿帝国(1526~1858年),即是由阿富汗南下的穆斯林建立,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王朝/征服王朝。
像著名的泰姬陵,便是一座印度穆斯林文化建筑。
至英属印度时期,南亚次大陆上的穆斯林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与印度教大致是1:3这样的人口比例。
甚至有说法认为,假如没有英国殖民的这段历史,任由莫卧儿王朝发展下去,印度最终会变成“印度斯坦”。
1947年印巴分家时,英国人执行的“蒙巴顿方案”是基于宗教来划分国家,把穆斯林划到巴基斯坦(含今孟加拉国)境内,印度教徒则主要留在印度境内。
此后印度国内的穆斯林与印度教徒比例降至约1:6,成为少数信仰群体,时常受到敲打。
而巴基斯坦背靠着整个伊斯兰世界(海湾阿拉伯国家、伊朗、阿富汗等),成为伊斯兰文明与印度文明对抗的最前线。
某种意义上讲,今天的印度人有一种“伟大复兴”的心态——终于在南亚次大陆上重拾了对伊斯兰文明的优势。
跃跃欲试的印度
英属印度版图中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分布(粉色是印度教,绿色是伊斯兰教,黄色是佛教),时间约为1909年。在部分印度民族主义者看来,这才是印度应有版图。
跃跃欲试的印度
南亚次大陆卫星图,其北方的“地理隘口”即克什米尔。
尽管疆域较英属印度大幅缩小,但印度依然是南亚和印度洋区域唯一的大国,以尼赫鲁(出身于克什米尔富裕的婆罗门家庭,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英国执业律师)为代表的“留英派”甚至认为,印度才是大英帝国真正的继承者。
尼赫鲁曾宣称:
“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我不相信中间地位是可能的。”
从独立伊始,新德里便以地缘战略棋手自居,把自己跟美、苏、中并列为四大国。
在尼赫鲁的规划里,印度应成为“亚洲的轴心”,联通东南亚和中东,实现“立足南亚、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一流强国”的战略目标。
1、立足南亚
印度1947年以来同巴基斯坦打过三场大仗和无数小仗,成功扶持了东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独立。
按照新德里的构想,将把除巴基斯坦外的南亚国家统统纳入自身势力范围,个别学者还提出“大印度联邦”的概念。
印度经常威慑弹压周边的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等小国,二战后极少发生某一个国家被邻国吞并的情况,而这极少数案例中就有印度吞并锡金。
2、控制印度洋
印度洋是联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交通要道,在毗邻该大洋的40多个国家中,印度的国力首屈一指。
不同于大西洋和太平洋地区,美国在印度洋的势力相对薄弱,主要以驻中东第五舰队和驻迭戈加西亚的空军基地为主。
在印度的战略预期中,美国早晚要从中东撤出大部门军力,以应对来自太平洋方向的威胁,所以新德里很重视海军建设,随时准备接管美海军第五舰队撤退后留下的战略真空,实现其控制印度洋的宏愿。
跃跃欲试的印度
“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前苏联基辅级)和“维克兰特号”航母(自主建造,2024年服役)。印度有一东一西两大舰队,实力不容小觑。
跃跃欲试的印度
2001年10月,驻扎于迪戈加西亚的美国空军B-1B战略轰炸机参与了对阿富汗的空袭。迭戈加西亚是美国在印太地区的两个最重要的轰炸机基地之一,另一是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
3、争当世界一流强国
站在印度的视角上看,南亚次大陆是一个很小的舞台,向西的中东为美国势力范围,且印度同伊斯兰世界格格不入,向北的中国、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均与其不睦。
通盘考虑下来,将地缘政治突破口放到东方(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地区)、同海洋国家形成准联盟,是最佳选择。
最近几年,印度认为其“历史机遇”已经到来,开始高调参加“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并将其作为事实上最重要多边外交机制。
莫迪总理表示:
“印度人几千年来转向东方,不仅是为了看太阳升起,也是为了祈祷它的光芒普照整个世界。”
苏杰生外长称: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专注于大陆安全挑战,现在我们前所未有地将注意力转向了海洋领域。”
按照他们的构思,印度将在中美战略竞争、东西方激烈博弈的数十年里极大获益,最终成长为同中美并驾齐驱、具有决定性影响力的第三方力量。
苏杰生曾赤裸裸地表示:印度需要通过识别和利用全球矛盾所创造的机会来增进国家利益
简而言之,美国希望印度为它火中取栗,印度则坐等中美撕破脸,双方各怀鬼胎。
跃跃欲试的印度
苏杰生与布林肯
文章最后,让我们引用《G2》一篇中引子部分的故事来结尾。
站在中方角度,该怎样应对印度“一心只待中美战”的这种阳谋呢?
布鲁金斯学会近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Is there going to be an India-China deal”,当中分析道:
“新德里考虑(同中国)接触是担心其合作伙伴(美国)最近与中国的对话,这将使印度更容易受到压力。
印度对于G2——华盛顿和北京的共管模式——高度警惕,一位印度外交官今年早些时候表示,由于华盛顿希望与北京保持稳定,四方安全对话被推迟,这让新德里的外交精英对QUAD(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的怀疑与日俱增。”
在一些外交家看来,美国故意推脱、降格四方安全对话的真实考量是不希望在大选年刺激中国,而莫迪高调访问俄罗斯则是对中美关系缓和的一种战略对冲,试图“耍小脾气”给美国看。
从这个意义上讲,以印度的实力其实无法主动塑造国际政治格局,它只能等待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局面出现,而中国则可以通过调整中美关系、中俄关系和中日关系等方式,实现对印度的制衡。
主要玩家和次一等玩家最本质的区别,正在于此。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468038.html

(1)
上一篇 2024年10月29日 下午5:49
下一篇 2024年9月23日 下午6:5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