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下歼35A的气动布局与隐身结构特点

昨日正式宣布了歼35A中型隐身战斗机装备空军,并在航展上进行飞行表演的消息,确实令人振奋,此前传闻歼35A小批量装备,而且也有相关友好国家下了订单,现在飞行员正在培训等消息,现在看来这些消息基本准确;从FC31到歼35A的演变,必然伴随着大量的技术研发和试验。隐身技术、发动机性能、航电系统等方面的提升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突破。战斗机的设计、制造和测试过程复杂且风险高,任何一个小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在研发过程中,外界可能会因为信息不透明或误解而产生质疑和批评。但说实话,这些都不重要。现在歼35A用现实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和价值。

说一下歼35A的气动布局与隐身结构特点

35采用采用了“主翼+平尾”的常规布局,因为这种方式能够在较低速度下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与操控性。此外,歼-35作为一款多用途战斗机,也需要兼顾低空低速操控性能,因此其设计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部分超音速性能。但这种设计使得歼-35在低速飞行时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作战环境,特别是在需要精确操控和机动性的场合。歼35的主翼后缘襟翼和副翼面积较大,在低速飞行时这有助于提高飞机的升力和操控性;平尾是全动式的,在低速飞行和高机动性操作时飞行控制上比较灵活;所以歼35也比较容易发展出舰载弹射型号,装备003航母及076两栖攻击舰;这也是该机转正的一个重要原因;用户既需要高端的歼20重型战斗机,也需要歼35这种多用途战斗机,二者定位不同;这个和商业上说的细分市场一个道理,没有一种商品能够满足所以需求,战斗机也是一样。

说一下歼35A的气动布局与隐身结构特点

35的隐身能力主要通过其机头和机身的菱形设计实现,使其不被敌方雷达捕捉到。具体来说,歼35的机头雷达天线罩采用菱形隐身外形,可以将正面入射的电磁波反射到非威胁方向,此外,歼35的机头设计为正规的棱形雷达罩,减阻效果更好。除了机头设计,歼35的机身也采用了菱形设计减少雷达反射面积。例如,机身和进气道开口都经过了精细处理,包括DSI进气道和锯齿状的起落架舱盖等,降低雷达反射面积;

35战斗机采用了DSI无隔板超声速进气道,气流通过其产生的“锥形流”,能够有效地提高总压恢复系,为发动机提供更高质量的空气流。并且DSI进气道取消了传统的附面层隔道等部件,简化了结构,减少了飞机迎风面的阻力,DSI进气道在进气口前方的鼓包形状能够遮挡部分雷达波,降低雷达散射截面(RCS),减少飞机正面的雷达反射强度。

与花旗国闪电2战斗机相比,歼35的气动布局更为细长,符合跨声速面积律的整体设计,超音速飞行时减少阻力,在跨声速阻力低于现役的隐身战机,有利于在超视距空战中快速加速并跨过声速;歼35通过将机头和座舱后缘加高,实现平滑过渡,从而减小飞行阻力,通过这些精细的气动修型,实现了全机约10%的减阻收益。在武器系统的设计上,歼35将武器装载于内置武器舱中,空气阻力更低,优化了升阻比,等于提高了歼35的飞行速度和推重比;

35的内置武器内置武器舱的设计不仅保持了战机的隐身性能,还通过减少外部携带武器所引起的阻力来提高整体气动效率。内置武器舱可以完全消除武器对雷达截面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升隐身能力。内置武器舱的设计还考虑了机身内部空间的优化配置,使得歼35能够在有限的机身内部同时容纳两台航发、一个大尺寸内置弹舱以及足够的主油箱空间和航电设备;35通过隐身设计和涂层材料,其正面雷达反射截面积约低于0.01平方米(该数据为歼20公开资料);

从公开图片可以看到机头部试飞状态的空速管已经去掉,机头部使用安装了一部相控阵雷达雷达,机头下部安装的光电瞄准系统(EOTS),该系统不够提供高分辨率成像、自动跟踪、激光点跟踪、激光指示和测距等功能,还具备搜索和跟踪能力。使其能够在不开雷达的情况下探测和跟踪空中隐身目标、低空低速目标以及地面目标;

-35的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通过在机身多个位置安装红外摄像机来实现360度视野和远距离观察。这些红外热成像仪器分布在机身的不同部位,包括机首、机背和机腹等位置。每个摄像机的视场重叠,从而提供全方位的球形覆盖,增强了战斗状态的态势感知能力。歼-35的光电系统在无线电静默下执行空对空作战时,雷达不发射电磁波避免惊动目标,然后凭借其全方位视野、及先进的综合航电系统支持,具备了对目标的优先开火权;

-35的雷达系统使用数字阵列的氮化镓T/R,相比传统的砷化镓技术,具有重量轻、发射功率更大,使得歼-35在不改变机头尺寸的情况下,提高来雷达发射功率,具备探测低空和隐身目标能力,并能够同时跟踪并锁定多个目标;在执行空对地任务时,雷达系统可以进行地面测绘、更新惯性控制系统,并检测移动的地面目标;雷达系统还具备地形规避功能,能够在飞行进入未知领空时避免山脉等障碍物。此外,多普勒导航技术可以精确预测飞机的地面速度和运动方向;

发动机:歼35装备了两台WS-19低涵道比发动机,早期型号最大推力据说为11吨。采用全权数字式发动机控制系统(FADEC),推重比达到10;低涵道比:涵道比是指发动机外部涵道的直径与发动机核心机直径的比值。低涵道比意味着外部涵道较小,可以提高发动机的推力效率,尤其是在高海拔或高速飞行条件下。

35保留了平视显示器(HUD),它通过光学反射原理将关键的飞行数据投射在飞行员正前方的玻璃上(现在也可以使用高亮度透明液晶屏代替),从而帮助飞行员在不转移视线的情况下获取必要的飞行高度、速度、航向等信息。

结束语:

超音速隐身战斗机的研发门槛很高,这主要体现在技术难度、资金需求和工程实现,产业链等多个方面。目前,仅有两个大国国能够成功研发并生产这类战斗机,

对于那些后起工业国来说虽然心怀壮志,如同缺少翅膀的鸟儿,他们缺乏必要的基础研究和实验设施,风洞等。这些设施对于战斗机的设计和测试至关重要。因此,他们试图通过购买设计方案和采购零件组装的方式来快速进入这个领域,但这种方法在实践中遇到了巨大的困难;而设计方往往在这方面也是经验不足!

隐身和非隐身战斗机差别大到没边儿,甚至在某些方面完全相反。隐身战斗机需要在降低雷达反射等方面进行特殊设计,以减少被探测到的可能性。这要求设计团队具备深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那些试图通过简单组装来生产隐身战斗机的国家,没点儿真功夫,还是看看吧!

东大之所以能够成功研发歼20、歼35等超音速隐身战斗机,是因为他们在整个工业实力和航空工业实力上实现了整体提升。他们投入了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积才最终取得了这样的成果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470022.html

(2)
上一篇 2024年11月5日 下午5:47
下一篇 2024年11月6日 下午4:3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