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倒猢狲散

最近一段时间,在全球经济形势不明朗、地缘政治冲突升级以及华盛顿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影响下,美国的传统盟友们纷纷遇到麻烦。
英国方面,保守党因支持率低迷被迫于2024年7月提前举行大选,选举结果工党大胜、保守党惨败。
原本以为新首相斯塔默会有一段政治蜜月期,怎料上任仅两个月民调即暴跌45%,甚至比前任保守党首相苏纳克的民望还要低。
近日斯塔默推出了所谓的“变革计划”,保守党方面批评道:这项计划是工党陷入绝望的迹象,再次表明工党的车轮已经脱落……
与保守党相比,工党的政治光谱与Trump更加格格不入,竞选期间,Trump团队曾正式向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投诉英国工党,指其“公然干涉”美国大选,以支持哈里斯的竞选活动。
万斯则讽刺称,工党领导的英国可能成为“第一个真正拥核的伊斯兰国家”。
现在回想一下,保守党决定提前大选颇为明智之举,等于是将一个烂摊子扔给工党,如今作为在野党的保守党开启疯狂“嘴炮”模式,支持率一路攀升,现已反超工党。
客观来讲,作为帝国的政治精英,执政党和在野党或许理念不同,但能力其实差不多,A解决不了的问题B同样解决不了,无非是谁在台面上充当选民的出气筒罢了。
树倒猢狲散
树倒猢狲散
苏纳克卸任时神态轻松,发表完一番简短演说就带着老婆逃离唐宁街10号。
德国总理朔尔茨面临的局面更加恶劣。
2024年11月,朔尔茨领导的三党联合政府因2025年预算问题再次陷入内斗,愤怒的朔尔茨解除了自由民主党主席林德纳的财长职务,林德纳随即与三名自民党籍内阁部长一齐出走。
事后朔尔茨与林德纳彼此互怼,在公开讲话中直呼对方其名,场面之激烈为战后德国政坛所罕见。
汹汹民意之下,德国国会决定于12月16日举行信任投票,一般预测,目前领导少数派政府的朔尔茨很难过关。
一旦无法获得过半数席次支持,根据法律将解散联邦议院并在60天内举行选举,即提前大选。
此次大选朔尔茨领导的社民党几乎注定会惨败,而最大在野党基民盟能否成功组阁、德国能否继续充当“欧洲稳定之锚”,将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与英国首相类似,未来几年的德国总理也很难干。
一来面临着内部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种种问题,二来还有俄乌战争等外部危机,而且Trump对于德国向来以弹压为主,今年10月他曾公开敦促德国汽车制造商在美国建厂:
“如果你不在这里生产产品,你将不得不支付关税,非常高的关税。”
Trump长期将德国视为“坏榜样”,无论是前总理默克尔的难民政策、防务政策,还是现在德国的能源政策、产业政策,都与Trump的理念背道而驰。
树倒猢狲散
朔尔茨与基民盟领袖梅尔茨(默茨)
与方便解散内阁提前大选的英国、德国不同,总统制国家想临时换届只能施压总统辞职,难度要高很多。
尽管如此,法国总统马克龙也不得不出面回应有关“辞职”的问题。
2024年6月30日,法国议会首轮投票中,极右翼领袖勒庞领导的国民联盟及其盟友以33.2%的得票居首,刚刚整合、以梅朗雄为首的左翼联盟得票率28.63%,马克龙复兴党及其盟友组成的中间派联盟得票率仅为20.8%。
7月1日至7月6日的一周里,马克龙领导的中间派和左翼大联盟迅速整合,在501个选区中达成了200多项战术协议,安排排名第三的候选人退选,共同狙击极右翼。
最终在7月7日的第二轮投票中,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赢得了180个席位,马克龙领导的中间派赢得了159个席位,而首轮大胜的国民联盟赢得142个席位。
看起来成功狙击了极右翼,但左翼联盟同样跟马克龙不对付,在野力量的席次已远远超过执政党。
12月4日,国会表决通过对总理巴尼耶政府的不信任动议,巴尼耶隔天向总统请辞,成为1962年以来首个被不信任投票赶下场的法国政府。
根据法国两个民调机构做的最新民调结果,有高达60%的法国民众希望马克龙立即辞职。
树倒猢狲散

树倒猢狲散
在巴黎圣母院重开、邀请多国元首参加的这样一个国际场合,马克龙邀请了美国当选总统而不是现任总统,把人走茶凉的现实政治演绎到极致。
下面把目光转向东亚。
日本方面,自2024年10月岸田内阁集体请辞后,日本政局已进入动荡期。
在10月27日举行的提前大选中,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仅得到215席,未达233席的过半数门槛。
于是石破茂和在野党领袖野田佳彦将在首相投票中进入决胜轮——这种情况此前只出现过四次,上一次发生在1994年。
11月11日,日本召开特别国会进行首相选举。
事前坊间曾猜测,如果继承拜登路线的哈里斯胜选,在野党将整合起来冲击首相大位,而如果极难打交道的Trump当选,则在野党将放弃竞争,让石破茂继续干。
结果在众议院进行的决选投票中,石破茂拿到221票,野田160票,无效票高达84票——这些无效票属于“策略性无效”,即日本维新会和国民民主党等在野党未按照要求进行“二选一”,而是在选票上写了自党党首的名字,形同弃权。
就这样,石破茂再次被推到前台,不得不以弱势首相、少数政府的姿态迎接来自华盛顿的强势风暴。
树倒猢狲散
当选首相的石破茂神情严肃,辞职首相岸田文雄则被媒体抓拍到在投票现场轻松微笑。
韩国的故事比起上述几家更为跌宕离奇,毕竟其他国家的政治文化相对健康,无外乎辞职了事,而韩国总统的更迭往往伴随着人身清算。
简单概括来说,尹锡悦过去两年多“一边倒”亲美的路线只博得了民主党好感,在共和党那里甚至是减分项。
在即将谢幕的背景下,民主党也在最后时刻跟他做了果断切割,让其成为彻彻底底的弃子。
虽然尹锡悦勉强躲过了12月7日被弹劾的命运,但事实上他已经失去权力,韩国执政党明确表示“将采取措施推动尹锡悦有序下台,以最大程度减少混乱”。
换言之,执政党现在想的不是保尹锡悦,而是如何处理尹锡悦才能将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避免执政党总崩盘。
 

树倒猢狲散
美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公开表示尹锡悦宣布实施戒严的决定是“严重误判”,“问题严重且不合法”,相当于代表拜登政府判了尹锡悦死刑。美国防部长奥斯汀也随即取消了对韩国的访问。
树倒猢狲散

尹锡悦权力已被转移到执政党党首韩东勋和国务总理韩德洙手中。美媒已经发出让其流亡夏威夷的方案,并以李承晚作为参考对象。
接下来把目光转到印度。
美国的传统盟友们不同,印美关系似乎有超脱华盛顿极化政治的独特优势,新德里对华盛顿政治变动的担忧远不如许多其他美国盟友和伙伴,莫迪甚至欢迎Trump归来。
之所以印度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另类,有以下几点原因:
1、美印关系走近本质是中美战略竞争的产物,Trump相对拜登更加聚焦中国,自然也就更重视拉拢印度。
2、拜登时期西方经常批评印度与俄罗斯走近,同时在海外刺杀等问题上与新德里爆发激烈矛盾,Trump不太在乎细枝末节和道德感,对新德里更加“包容”。
3、作为伙伴而非盟友,印度不像欧洲、日韩那样依赖美国的安全保护,不存在所谓搭美国安全保障便车的问题。
4、印度在美国的贸易伙伴中排名11,尚不及越南,即便有一些逆差,也不太可能成为Trump重点针对的对象。
5、Trump在结束俄乌战争等方面的诉求跟新德里并无冲突,印度不像欧洲国家那样认为停火会威胁自身的安全。
站在印度视角,它唯一担心的小概率场景是中美关系缓和,一旦美国最终与中国达成“Big Deal”,中国将在亚洲范围内拥有更大的战略空间,印度遭受的压力则将骤然升高(《中美有可能再次合作吗?》)。
树倒猢狲散
曾先后担任驻华大使和驻美大使的印度外长苏杰生。
印度外长苏杰生近日有一段表态很值得关注:
Trump总统在这方面(孤立主义)的表达可能更为直接,但实际上从奥巴马总统开始,美国在其全球承诺方面就变得更加谨慎。
如果我们全面分析美国的走向,我认为我们必须为一个美国不再如早年那样主导和慷慨的世界做好准备。”
虽然中印在很多领域矛盾重重,但不得不说,双方对未来国际局势的判断其实很类似——印度也是多极化秩序的鼓吹旗手。
苏杰生曾在联大场合宣称:由少数几个国家制定全球议程并期望其他国家服从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479349.html

Like (2)
Previous 2024年12月4日 下午5:08
Next 2024年12月9日 下午5:2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