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世纪最初的十年,鸿星尔克“to be NO 1”的广告词,也风行一时。各大国货体育品牌,都向二三线城市疯狂扩张开店,到2008年达到顶峰。李宁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飞天点燃火炬,点燃的也是国产体育品牌最后的一次飞跃。随后几年,各大品牌的经营状况,都急转直下。刚刚过去的2020年,体育品牌唯一过得滋润的安踏,年销售50多亿,盈利20多亿,李宁的盈利也在十几亿。根据鸿星尔克的去年经营状况,销售额只有十几亿,利润居然是亏损2.2亿,公司资产也只有3个多亿。这样的经营状况,被网友称之为“快倒闭了”,实在非常贴切。与鸿星尔克一样捐赠5000万以上的公司,大多都有千亿市值,几千亿的年营收,几百亿的纯利润。只有鸿星尔克,3亿资产,一次捐献就捐出了六分之一,再加上连年亏损,捐完这笔钱,企业经营一定是更加困难的。所以鸿星尔克与其他捐款企业的差别,就显了出来,这是个真的在拿命和河南灾区拴在一起的国产品牌。同时网友注意到,鸿星尔克的直播间,都能听到电扇吹动的噪音,许多直播大V带货,直播间的装修都花费几百万。可是鸿星尔克的直播间,连个空调都没有,福建这样的高温,工作人员都是吹电扇在直播工作。于是网友更加疯狂了,你不是没有钱冲“微博会员”么?网友帮你充值!结果网友集体发力,将鸿星尔克官方账号的微博会员充值到了2140年。叁、黑稿满天飞,鸿星尔克面临“倒灌而亡”!网友“不理性”的消费观,在外人看来,是鸿星尔克难得的起死回生。可巨大的流量红利背后,蕴藏着巨大的风险。流量造出的神明,被流量反噬时,也会“摔得更惨”,“死得更加难看”。鸿星尔克的突然爆火,让它从一个二三流体育品牌,跃居国民美誉度第一,并且严重冲击阿迪,耐克的销量。必然让它成为行业众矢之的。并且在鸿星尔克事件后,所有行业的品牌直播间,都要面临群众询问“捐款与否,捐款金额”的问题,一些人在其中带节奏,一切向着“道德绑架”的方向发展。在鸿星尔克爆火三天,网络直播间,线下门店依旧人流如织需要警察维护秩序的背景下,推倒鸿星尔克的“黑稿”终于来了!一篇名为《捐了20万瓶冰露矿泉水的鸿星尔克,怎么捐出5000万物资?》的文章,开始网络疯传。作者集中攻击了鸿星尔克的两个弱点,号称“招招死穴”。第一,根据互联网查询企业信息的平台查询,鸿星尔克品牌的控股公司,显示外商独资,企业注册地是【英属维尔京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