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要干一件大事!挺进实体产业的时刻到了

作者:智谷趋势

本文转载自:智谷趋势(ID:zgtrend)

◎智谷趋势(ID:zgtrend) |  林达理、那一夫

今年以来,香港恒生科技指数从高点重挫超过40%。
中国互联网企业正在重新审视它们的宿命。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虽然连大举押注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的软银集团也开始静观其变,但中国互联网未来的演进方向早已有端倪。
这个行业的未来方向,其实早已被写进一系列中央文件里。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见诸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报告。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见诸“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方向早已明确,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被认为是中国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黄奇帆有一个更为直接的判断:“今后十年是产业互联网时代。”
直白点说,未来十年,互联网公司从原来的干轻活转向干重活。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意味着巨大的机会。
中国互联网要干一件大事!挺进实体产业的时刻到了
到实体产业去
当下,互联网公司背负的期待,是从单纯解决消费小循环的问题,到解决中国经济大循环的痛点。
这里,我想说说社会大流通体系这个领域。
2020年,中央提出了“双循环”,这是中国发展的一次战略转型。
过去二十年,中国经济结构给人的印象是外向型,中国最有价值的产业链、供应链,大多是为了对接世界而建构的。
而一旦转入以内循环为主导,这意味着要整合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种类、666个工业小类,世界最多的人口、上百种常用方言,最终实现国内统一的商品要素市场,实现人、货、资金、信息的高效互联互通。
对社会流通体系的升级,其难度用经济学家兰小欢的话来形容就是,“不亚于一次小型全球化”。
在社会流通领域,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的价格约束和地区壁垒,如今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能依靠的只有技术的力量。
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央把“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作为重大战略突破点之一。
实体经济要转型升级,流通体系必须要倒逼出新的供给能力,即更高效的资源配置,更低的物流成本。
近年来,全社会的物流成本已经从快速下降转而进入平稳期,降成本的难度越来越大。不仅如此,空驶率、空仓率、企业商品库存居高不下,反而开始拖累实体经济,影响实体企业的竞争力。
 
中国互联网要干一件大事!挺进实体产业的时刻到了
 
高层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提出,“要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发展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毫无疑问,流通领域的供应链也需要一次供给侧改革。2020年,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9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14.9万亿元。这些社会消费品经历生产、流通,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链条,就是供应链。
问题来了,互联网企业能做什么?
以前,大家都认为互联网的物流供应链无非就是做快递,帮电商卖家卖货;
以前,互联网公司做的消费供应链就是干轻活,只面向消费者就能活得很滋润;
以前,做消费互联网就是做规模经济,靠下血本烧钱搞补贴,把其他人干下去,等用户形成习惯了,形成一定规模,就开始坐地起价,连本带息赚回来;
……
现在,恐怕我们都要颠覆过去的认知,重新认识在社会大流通视角之下的供应链。
用产业互联网的视角,那么,面向消费者服务的消费供应链就是“上半场”的产物了,“下半场”要看深入服务制造业、农业等实体产业的产业供应链。
到实体产业去,就是互联网新阶段的使命,也是新机会。
中国互联网要干一件大事!挺进实体产业的时刻到了
实体企业,向供应链要效益
用供应链实现降维打击,这是中国企业曾经不敢做的梦,却是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成功的关键。
其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有句话说:“供应链制胜的关键是——永远都要比对手更好地控制成本”。
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有多牛呢?
沃尔玛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私人卫星通信系统,规模甚至超过了电信巨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并建立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全球数字化信息网络,沃尔玛全球4000多家店面,可以在1小时内对每种商品的库存、上架、销售量全部盘点一遍,并将最新的路况即时通知自有车队的货车司机,调整送货线路。
沃尔玛产品从工厂到商店货架“无缝衔接”,通过对终端销量的实时掌控倒推生产计划,从而降低供应商的商品库存。
用计算机跟踪库存、使用条形码、全面实现SKU单品级库存控制、用EDI与供应商协调、无线扫描枪、产销协同……在传统零售时代,你所认知的供应链科技,几乎都是沃尔玛在做创新。
中国互联网要干一件大事!挺进实体产业的时刻到了
沃尔玛根本用不着花大钱去做营销,也不用涨价,靠降低物流成本,向供应链要效益,就能实现三十年如一日的“天天低价”。沃尔玛只做这一件事,很简单,但不容易。
所以有人就说,沃尔玛是一家披着零售外衣的供应链公司。
不过,想抄沃尔玛作业?难度有点大。毕竟,数字化的供应链是个专业门槛很高的活儿。
中国的生产和流通型企业大多是中小微企业,没有资金和技术能力像沃尔玛一样在企业内部搭建起一个强大的自有供应链。
就连大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也是依靠传统的厂商生产-全国多级经销商-末端销售门店的分段式合同物流,乏善可陈。
知名调研机构Gartner每年都会发布一份全球优秀供应链25强的榜单,它被认为是业内唯一跨行业评价供应链水平和成熟度的标尺,榜单已经持续发布17年。
而中国消耗了巨量资源和成本在物流上面,可直到2019年之前,中国没有一家企业入选前十,美国却每年都有5-7家占据前十榜单。
直到2019年,阿里巴巴集团才通过菜鸟成为首家入榜前十的中国企业。
中国互联网要干一件大事!挺进实体产业的时刻到了
如果说沃尔玛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出了一个小而美的封闭的供应链系统,那么菜鸟想要实现的则是一个社会化的产业供应链体系,向所有生产型和流通型企业开放。
中国互联网要干一件大事!挺进实体产业的时刻到了
进工厂,下农田,去制造业产业带
经济增速的长期趋缓,已经无比清晰地把真相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经济转型升级的难度会越来越大,消费前景也不容乐观。
中国互联网要干一件大事!挺进实体产业的时刻到了
重拾信息技术革命的高蹈理想,需要互联网干重活的时候到了。“产业供应链”这一新业态恰恰可以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一是产销匹配:产业供应链打通连接商业与制造业,为生产端降低成本,甚至使生产和消费的深度匹配协同。
 
北京一名白领林上康,从普华永道辞职之后,卖掉三套房,来到了佛山的家具产业带创立“优梵艺术”家具品牌。作为一名风险管理者,他选择把成本难以承受的仓储物流和盘托出,All in菜鸟的产业供应链。
菜鸟做的第一步是可视化,设法让工厂、物流各方实时互相看见,踩到一个鼓点上,协同生产。此外,菜鸟增加了从工厂到销售地的直达线路,减少中转和货值损失。
中国互联网要干一件大事!挺进实体产业的时刻到了
短短半年,优梵艺术的仓库从原本的9个缩减到3个,仓库团队从80多人压缩到20多人,物流成本也大幅降低,其中仓储成本只有此前的三分之一。
这就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制造业中小企业要解决的问题。它们没有大企业的信息渠道,产品生产要经过层层流通才能送到消费者手上,导致它们经常会对市场的感知偏弱。
于是,商业只管卖货,制造业疲惫生产的“双盲局面”变成了常态,产业带无法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而产业供应链要做到的,就是从商业进入到制造业,才能精准指导生产,降低成本。
在云南的乡村新平县,一场影响深远的供应链实验正在同步进行着。
10年前新平县一个月发出的快递单量不到80单,每年都有大量高品质水果滞销,因为物流成本太高,压根就走不出原产地。
但今天的新平每个月农产品快递量翻了10000倍,达到80万单,其中三分之二就是通过当地的菜鸟上行物流中心。
早上在果园摘的沃柑直接就送进上行物流中心的分选线,光电筛选机以每分钟655个果子的筛选速度快速启动,同时果子也在分选线上完成了清洗、分工,可以直接装箱启程,就地配送,最快两天就能进城。
这样下来,每单成本相比之前将农产品转运到昆明加工节省3到5角钱,卖出去的价格还能比以前提高一倍。
中国互联网要干一件大事!挺进实体产业的时刻到了
以前对广大农村地区来说,电商就是解决买东西的需求,供应链的重点也是把农村当作消费市场,解决快递进村的问题。
现在农村电商也要帮农民创造财富,产业供应链要把农村当作产业源头,解决农产品进城,解决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问题。
 
二是产网融合:产业供应链要发挥互联网公司的数字化、智能化基因,与实体产业、物流要素的充分融合。
 
下面这枚电子身份证,以后可能会嵌入到更多商品身上。这是徐福记和菜鸟达成的合作,开创了食品行业率先应用菜鸟“精准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先河。
中国互联网要干一件大事!挺进实体产业的时刻到了
而菜鸟开发的精准射频识别技术,可以在遮挡状态下识别,将处理完成一个托盘的商品扫描的时间从20分钟缩短至20秒。商品被数字化以后,全程线上可视、可溯源。
继电子面单的创新之后,菜鸟相继推出了机器人仓、无人车、智能驿站、数字通关等解决方案,现在新一代识别技术的突破,更是推动了产业供应链进入芯片阶段。
这种集约式发展也会让产业供应链有条件运用绿色低碳技术,从生产源头开始做供应链规划,绿色包装、库存调配、集约运输、末端回收等都可以进行整体设计,让绿色低碳从生产环节一直贯穿到消费环节。
三是产链共赢:产业供应链要从“流量-转化-变现”的商业模式,向“精益化运营-降本-合理分润”的商业模式。
 
未来不再是赢者通吃的时代,产业供应链就是要从过去消费供应链的规模经济,过渡到质量经济、价值经济。
其商业模式的前提是要帮助产业提质,帮助实体经济创造价值,也从服务的企业的增量利润当中合理分润。这不是一方输赢的模式,是产链共赢的模式。
 
四是产建一体:产业供应链,需要把基础设施的建设深入产业源头。
 
消费供应链产生于消费互联网,更接近互联网特性,讲究存量的“连接”。
而产业供应链产生于产业互联网,更注重与产业的结合,讲究增量的“建设”,更注重基础建设与长期投入,也需要提前于商业去布局的,有足够的决心和耐心等待回报。这可能对习惯赚快钱的互联网企业来说,是个极大的考验。
仍以菜鸟为例,这家公司已经悄无声息地挺进全国30多个制造业和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原产地仓,以及在海外建立海外仓、航空货站、大型枢纽建设基础设施。
从本质上讲,产业供应链就是用互联网技术,从实体产业源头进行供应链全链路的优化。
中国互联网要干一件大事!挺进实体产业的时刻到了
未来:供应链领域的信息技术革命
中国的产业供应链未来该是什么模样?
互联网从原材料阶段就开始介入,纵向贯穿整个生产和流通环节,用物联网、机器视角、云计算等技术打通堵点,实现全链路的人、仓、车、货精准匹配,用集约化运输、多式联运等方式将物流成本降到最低。
企业可以用同一套库存就满足全部销售渠道的发货需求,根治库存积压难题,同时做到产品全程可追溯。在对接平台型电商企业和实体渠道,汇聚终端消费者的需求后,将能实现精准的销量预测,甚至反过来以需定产。
供应链金融也不可或缺。以数字化风控和企业信用体系为基础,企业将能以秒级放款的速度获得生产、周转融资,上下游企业回款账期被压缩到小时级。
这场从产业源头开始的供应链数字化升级,任重道远,但却是互联网的下一步。
以信息技术革命的面貌诞生的互联网技术,50余年来先后被应用于军事科研、传媒通讯、文化娱乐、零售消费、生活服务等领域,本身并无边界。
身处新发展格局的当下,互联网是时候走到产业源头了。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66059.html

(2)
上一篇 2021年8月21日 下午12:26
下一篇 2021年8月21日 下午12:3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