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乌鸦校尉(ID:CaptainWuya)
似乎就在一夜之间,娱乐圈塌房无数,各家粉丝哭天喊地,生怕下一个塌得就是自己家。
除却艺人私德败坏的事件不提,一些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和国家的底线:
前有吴签触犯刑法,不用多说,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后有小S,在自己的海外社交平台账号上,公开支持台独运动员,被无数网友质疑,而后做出回应,然而大家对其却并不买账,只因其回应寥寥数语,更像是针对大陆网友的“专属版本”。
小S风波将将堪过,刚火了没几天的张哲瀚被爆出了恶劣了许多倍的事:
先是有网友发现,他曾在乃木神社参加过朋友的婚礼;
乃木神社是用来祭奠供奉乃木希典和他的妻子的,而乃木希典是甲午战争期间,旅顺战争的指挥官,旅顺大屠杀的始作俑者,而婚礼的一个步骤就是要参拜乃木希典;
并且,参加婚礼的绝大多数都是日本右翼人士,主婚人黛薇夫人更是知名反华分子,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过诸如“南京大屠杀是中国用来抹黑日本的”、“西藏是中国侵占的”等一系列言论;
而张哲瀚与其合影不说,还把照片发在了社交平台上;
说不知道乃木神社是什么地方,网友们也许还是勉强可以接受这种解释;
但张哲瀚工作室头铁的很,不但不道歉,还置顶了一份律师函,那意思就是网友们是诬告,要一个一个收拾;
而另一边,婚礼的新郎则是站出来道歉,称自己不了解黛薇夫人,也不知道婚礼上的嘉宾们的政治背景;
结果,新郎被扒出其售卖商品的官方网站的背景,赫然就是臭名昭著的靖国神社;而张哲瀚本人也被扒出曾经在社交平台发布过旭日旗改装车的照片,并且还开心游览过靖国神社。
作为一个中国人,并且还时常立读书人设的明星,不知道靖国神社是哪里,这合理吗?
终于,张哲瀚本人发布了一份道歉声明,但这份声明并不诚恳,把一切问题都推到了“无知”上面,引起了大家的愤怒和不满。
现在,各大品牌与之纷纷解约,其网络社交账号也被禁言、封号,作品也统统下了架。
除了还在忙着四处洗白的铁粉,四处发着“请社会谨慎对待张哲瀚事件”,呼吁大家“不要网暴”外,张哲瀚已经成为了路人闻之色变的“公众人物”。
从奥运会以来,日本奥组委的各种“阴间操作”,引来了不少网友的吐槽和不满。
而随着8·15的到来,与日本相关的一系列新闻和消息,更是受到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
日本女星石原里美,此前因为其长相甜美,被无数男男女女直呼“老婆”,也在这几天成为了被大家讨论的对象,无数人直呼“一觉睡醒,老婆没了”,起因正是一篇报道。
担任了长崎地区的东京奥运会火炬手的她,在接受采访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要实现和平必须有勇气了解残酷的真相”。
其实,如果单从这篇报道的内容上来说,石原里美的发言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不对的地方。她表达了以下两个态度:
一是她认为战争是残酷的,人们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可能实现和平;
二是在见了原子弹爆炸受害者后,她更加觉得战争所带来的后果要比电视上和书本上所描述的惨痛程度要上百倍;
所以综合上述两点,战争是因为相互不理解产生的,她希望可以废除核武器,大家相互理解。
但是这些乍一看并无不妥的发言,之所以能够引起国内网友的抗议,是和日本国内一些政治言论和思维有关。
长期以来,日本国内针对二战,就活跃着这样两种态度,一个是“反战”,一个是“反战败”。从结果上来说,这两种态度最终宣扬的理念都是“反战”,但其思考方式截然不同。
“反战”是从发起战争的原因和性质出发,认为战争本身是残酷的、不人道的,发起战争的元凶是罪恶的;而“反战败”则是从战争的结果出发,因为发起战争并没有让自己得到一个好的结果,所以反对战争。
从根源上来说,“反战败”并不是真正的反战,这些人之所以反战,是因为自己没有从战争中获得好处。
《进击的巨人》
因烂尾且有“反战败”的右翼化倾向
被吐槽无数
如何判断究竟是反战还是反战败,其实很简单。
1945年8月15日,那个中国人民都不会忘记的日子。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发表了《终战诏书》,在诏书中:
对外侵略,被他描述成“为东亚解放而努力”;别国血流成河的景象,被“固非朕之本志”一笔带过;
而对于日本自己的损失,大书特书,“念及帝国臣民之死于战阵,殉于职守,毙于非命者及其遗属,则五脏为之俱裂;至于负战伤,蒙战祸,失家业者之生计,亦朕所深为轸念者也”。
这就是典型的“反战败”:虽然我是侵略者,但我遭受了很严重的损失,所以我才决定停止战争。
这不是什么《终战诏书》,而是赤裸裸的文字游戏。
而现在,日本主流右翼在宣传自己的反战思想时,也采用了这种说法,比如在《终战诏书》中提到的“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就被用来广而宣传。
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成为了他们卖惨的工具。其核心观点之一,就是“日本也是核武器的受害国”。
所以,真正的“反战”,应该是反思自己究竟犯下了什么样的罪行;而这些“反战败”,只会反复声明自己太惨了,但从不提为何自己会落到这种下场。
因此,石原里美支持销毁核武器这件事,本身没有太大的黑点。但是她从长崎的原子弹受害者作为切入点来讲述这个观点,就是眼中只有自己一个“受害者”。而受其侵略的,我们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同胞和后代,又怎么能接受这种观点呢?
当然,其实从石原里美本人出发,她未必真是日本右翼的一员,甚至此前她还在网络上一直遭到右翼的攻击。
但此次她在发表了这一番话后,却受到了不少日本右翼的追捧。
因为这番说辞,正合他们“反战败”的主旨和心意。
在这条新闻下面的留言里,甚至不少人都发出了这样的言论:“直到今天侵华战争还要被追责,可是日本广岛被投原子弹可比侵华战争残忍多了恐怖多了。”
这种不分因果、歪曲事实、颠倒黑白的言论,正是我们难以接受的,也是我们强力谴责的。
也难怪,国内的网友们又发起了关于“原子弹下无冤魂”的讨论。
其实,日本网友们会发表出这样的言论,同他们所受到的教育有直接关系。
我们都知道,前几年,在日本教科书里,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被写作日本的“固有领土”,外交部曾多次与之交涉。
然而事实上,在日本教科书中,有着更多恬不知耻的内容。
其关于二战历史的讲述,都被写成了“为了和平与繁荣”,并把自己美化成了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花;在针对中国的描述中,中国则成了那个“野心勃勃”的国家。
日本教科书中对中国的描述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古代时段从中华文明源起至鸦片战争爆发前夕,近代时段从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现代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所涉中国史都与日本史紧密联系。从古代到现代,教科书展示了各异的“中国形象”。
对中国古代的描述大多是“先进文明”“幅员辽阔”等内容。
然而自近代起的中国形象,日本就已经在教科书中扭曲历史,极尽抹黑,堂而皇之为侵略找借口。
毕竟教科书是合法国家意志的控制工具,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影响极大,可以为其侵略、扩张奠定思想基础。
明治初期,日本小学地理课本大多数用的是1869年福泽谕吉所写的《世界国尽》,其开篇“亚细亚洲”中,称中国为亚洲第一大国,人口众多,土地广阔。
而在文明开化的过程中逐渐落后、国内政治腐败无能、处处为西方列强欺辱的大清,在其书中针对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原因,被认为是因为“妄开兵端”。
同时,其认为中国妄自尊大,民智未开,落后的就要被先进的压制。
这对于晚清来说也许不冤枉。但日本教科书更开始捏造历史,把孔子和孟子两位大思想家包装成了日式的“忠臣”和“孝子”,用来宣扬忠于君主的盲从理念。
在近代的日本教科书中,有关中国风土人情的描述,主要集中在地理教科书和国语教科书中。
比如1935年的《寻常小学地理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满洲与我国接壤,在国防上、产业上都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是我国的生命线。在日清、日俄两战役以及昭和八年之满洲事变中,我国付出极大牺牲,都是为了它。
因此,满洲一从中国独立,我国马上就予以承认。随之我国退出国际联盟,正在为东亚和平和开发满洲付出极大努力。”
把和平、开发等美好的词汇,同殖民联系了起来,掩盖其侵略的真相。
1938年的《寻常小学地理书》则这样写道:
“在山东省以及其他地区,从事商业、工业、海运等行业的日本人很多,两国间的交通、贸易也日益发达。
然而,近年来中国的统治者却抱着错误的想法,鼓吹排日、抗日思想,对我国持敌对态度,最终导致昭和十二年七月的事变。
我国为了促进中国反省,在建设东亚永远和平的使命下,举国尽力逐步完成这一目的。”
这样的教科书已经严重偏离了客观、科学描述人文地理的根本原则,成为了控制思想的洗脑工具。
除了美化、修改客观事实外,日本教科书还经常编写一些颇具文学性和故事性的小作文来混淆视听。
比如1942年版的《初等科国语》中《中国的春天》一课里,用明快的散文描写中国的人情风貌:
“河畔的柳树已经完全变绿了。在垒起来的土坝底部,不知道什么时候,长出了许多青草。小鸟在附近欢快地歌唱着。”
而后,描述了两个日本士兵在河边欣赏风景的时候,一群中国孩子们兴高采烈跑了过来,从日本兵手中接过了糖果。
“拿到了糖果,孩子们老老实实地在河边坐着或者躺着。他们一边吃着糖,一边唱起了歌。孩子们虽然唱得不好,但唱的却是士兵们教给他们的《爱国进行曲》。”
课文的最后写道,“寒冷的冬天已经不知道逃到了什么地方,安静的、明天的中国的春天到来了。”
如果是和平年代,这种没有隔阂与歧视,和平相处的场面,确实令人心中一动。
但这种如诗般的风光,却发生在侵略战争的战场上,故事的主角则是侵略与被侵略的双方,看似单纯的场面,其目的却令人不敢细想。
在电视剧《悬崖》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在行驶的火车上,一名孕妇因为晕车,再加上妊娠反应,终于忍耐不住,吐了一地;
正巧在这时,伪满警察同一名日本兵过来检查证件,发现孕妇的呕吐物里有大米;
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这名孕妇被带走了。
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成立。这是一个被日本控制的傀儡政府,不管是警察局还是保安队,都是为日本人服务的。
1938年,在日本人的指示下,伪满洲国颁布了《米谷管理法》。在《米谷管理法》中,把稻子、小麦、大豆划分为甲类粮,高粱、玉米和谷子划分为乙类。
甲类粮专供日本人,中国人要是吃了,那就是犯罪。如果有人拥有、食用甲类粮,被抓住了就是重罪,属于“经济犯”,这是赤裸裸的侵略和剥削。
然而在日本历史课本中提及伪满时,日本所描述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满洲自古以来就是一块不毛之地,日本为了开发建设满洲,成立了独立国家”。
把侵略东北美化成从军阀和列强手中“解放”东北人民,鼓吹侵略有理、侵略有功,歪曲了这段历史,还拍下了不少虚伪的“真相”。
吃粮食尚且要被抓走,更不要提臭名昭著的731了。
和谐相处,可能吗?
二战结束后,军国主义者没有得到彻底清算,潜身俯首蛰伏起来。日本政府消停了没几年,右翼思想死灰复燃,并在政要人员中再次占据主流,随即他们故技重施,继续通过教科书给学生们进行“洗脑工作”。
1954年6月,日本政府相继颁布了《教育公务员特例法改正法》和《关于义务教育学校确保教育政治中立的临时措施法》,看似是在让教职工保持中立、客观的立场来给学生授课,实则是在禁止教职工参与左翼的组织和政党。
1956年,日本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教科书的法案,将教科书的审定和选择权收归文部省,而此时的文部省,已经全在右翼势力的掌控中。
他们对教科书中设计的日本对外侵略的内容,纷纷要求修改和删除,比如731部队的相关内容,被认为“写入教科书为时尚早”。
同时,还强制在教科书中加入“效忠天皇”的内容,如果不遵守,就会被永久“不合格”,禁止进入校园,同时编著教科书的学者,也会受到排挤和威压。
家永三郎,日本著名历史学家。其编写的《新日本史》因为客观公正,被日本高中广泛采用。
1962年,文部省认定该教科书不合格,要求其修改书中有关日本在二战中犯下的罪行的描述。
从1965年起,到1997年,家永三郎先后3次向法院提出诉讼,其中第一次和第二次都在日本政府的操纵下,以完全失败告终。
1997年8月,日本最高法院终于对案件提出了终审判决,认定文部省对“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等4处审定违法,家永三郎取得了部分胜利。
尽管对判决结果不是完全满意,但年已八旬的他已经没有力气再次提起诉讼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多次受到来自日本右翼势力的威胁和反动史学家的攻击,还不得不辞去了东京教育大学教授的职务。
1957年,甲级战犯岸信介成为日本首相,掀起了日本的右翼高潮。在东南亚各国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并公开表示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他的举动虽然在日本国内外都遭受了左翼的反对,但因为彼时日本经济逐渐繁荣和美国的大力支持,日本还是逐渐开始“右转”。
到了70年代,冷战开始进入尾声,日本右翼势力更加肆无忌惮。1978年,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以及被远东军事法庭定罪的上千名战犯,被供奉在了靖国神社里,开始了对军国主义的“呼唤”。
1982年开始,文部省对侵华战争的历史开始大肆篡改:
甲午战争的爆发,本是因为日本海军突袭中国军舰,在教科书中被描述为“日清两国军舰之间发生海战”;
九一八事变被其简单称为“日军炸毁了南满铁路”,全面侵华则被称为“进出华北”,南京大屠杀更被称为“中国军队顽强抵抗”的后果。
1985年,时任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因为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是日本首相第一次以官方身份参拜,被东亚各国强烈抗议。
另一边,文部省新审定的《新编日本史》,更是变本加厉,称在二战中,日本是“被迫应战”,日本进行的是“解放亚洲、建设大东亚共荣圈”的正义之战。
1988年,日本国土厅长官奥野诚公开表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纪念碑前的中国人尸骨与日本军刀图案不利于“中日友好”,被谴责后还称日本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而发动战争的”。
1998年起,文部省开始了新一轮对教科书内容的篡改和删除。
到2005年由右翼团体“新日本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成了一本《新历史教科书》,这正是当今我们所吐槽的教科书。
这本教科书采用了混淆、洗刷、贴金三种伎俩,篡改了大部分历史事实:
在描述中日甲午战争时,书中写道:“清不想失掉最后的朝贡国朝鲜,开始将日本作为敌人。日本进行了日清和日俄两场战争,就是由于东亚的这种国际关系。”
在描述九一八事变时,书中写道:“由于政府的外交方针无法解决日本人在满洲受到的不法行为的伤害,国民日益不满,有很多人支持关东军的行动。”
在讲述七七事变时,书中写道:“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了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在提到南京大屠杀时,则是称“东京审判认定日本军队在1937年的日中战争中占领南京时杀害了很多中国民众。但是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
除此之外,书中还有几个内容:
称日本是亚洲的“解放者”,“给东南亚、印度人民带来独立的理想”,“印度尼西亚、缅甸在日本军的指导下建立了军队”;
“后来日本败战撤退之后,这些殖民地在数十年间陆续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独立,有的日本士兵留下来参加独立战争,日本进驻南方本是为了‘自存自卫’,但结果却带来了亚洲诸国独立时间提前的效果。”
一个侵略者,被生生渲染成了“救世主”。
对于胜利,书中美化成了“解放”,对于失败,则大肆渲染士兵的忠勇。
比如,《战时的生活》的单元中写道:“一切物品不足,连庙里的钟等金属为了战争也贡献出来,生活物资极端贫乏,然而,在这样的困难中,众多国民勤奋工作,努力坚持,这是希望战争胜利的行动。”
同时不忘把自己描述成“战争受害者”,强调日本遭受的空袭,并为战犯们翻案:
“1945年3月10日,东京大空袭,一夜之间约有10万市民丧命;”
“苏联破坏日苏中立条约,侵入满洲,对日本平民施暴,掠夺和杀害,而且把包括日军俘虏在内的60万日本人带到西伯利亚,让他们从事残酷的劳动,大约十分之一的人死亡。”
“在东京审判中宣布被定为战犯的战争中的领导人全部有罪,东条英机首相等7人被判绞刑,判决中被告被认为是对和平犯罪,这是发动并非自卫战争的战争罪行,用这种罪行惩罚国家领导人在此之前没有先例。”
如此教育,也难怪当今日本国民,大多数都被这些思想影响,并对之深信不疑了。
对于日本篡改历史的行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各国就都向其发起过抗议,认为这是无耻的行径,其中尤其以亚洲国家的反应最为激烈。
然而,直到今天,日本右翼依旧在篡改历史、颠倒黑白,除了教科书外,还通过各种方式为自己“洗白”。
刚刚过去的8·15这天,日本公开举行了二战“战殁者追悼仪式”。
现任日本首相也发文,称那些侵略者是“为了和平与繁荣”而牺牲的“圣灵”。
如此作呕的行径,令人不寒而栗。
当然,也不能否认,日本虽然整个“右转”,但也有一些微薄的左翼力量,一直在积极反战。
几天前,微博一名博主发文,称有许多人开始去豆瓣,为宫崎骏的作品打低分,还称之为反动导演,洗白战败。
《起风了》这部电影,一直都是争议之作。男主角在自己的努力下终于实现了梦想,成为了飞机设计师,然而他却发现,自己造的飞机变成了战场上杀人的工具。
但男主角原型堀越二郎,是二战时期日本主力舰载战斗机,零式战机的设计师,是轰炸重庆时,保护轰炸机的主力军,害死了不少中国人。但电影中并没有提到这些,因此有人给这部片子打了低星评价。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电影也遭了殃。
比如《红猪》这部电影,也被打了1星,但是《红猪》是非常明显的反战电影,主角在电影中还说出了宁愿当猪也不加入法西斯的话。
并且宫崎骏本人曾是日共党员,也多次催促日本政府,承认自己的侵华罪行。
所以对他进行强烈谴责与拉黑,其实是有些说不过去的。
然而在乌鸦想去豆瓣评论区看看这些差评时,却发现这些差评只有十来条,并且时间段都集中在8月16号下午两点到五点之间。
其规模和数量,与微博博主所说的并不一致。
而后这位博主也反驳道,自己是在为喜欢的导演说话,就算只有几条差评,也是真实存在的。
可是在那条微博的下面,却已经有不少人开始辱骂国人了。
实际上,我们不可能按头所有日本人,强行让他们承认自己的罪行,因为他们是日本人,有他们的天然立场。
更何况,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日本右翼政府所铸就的历史观念中,不是吵几句架就能够扭转他们的思想。
但是,这也不是有些人原谅日本人美化侵略、替他们辩解的借口,更不应该成为攻击我们自己人的工具。
我们没有资格替先辈们原谅侵华日军犯下的罪行,也绝不会原谅那些自以为是的歪屁股。
参考资料:
谭建川:近代日本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
深圳晚报:日教科书六大谎言篡改历史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66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