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视觉志(ID:iiidaily)
同一个世界,却有不同性格的国家,
从倾倒核废水到东京奥运会,
纵观日本种种匪夷所思的表现,
不得不让人去深究到底何种原因
让它会如此不负责任、不断伤害他人?
直到我找到一种这样的解释:
日本,天生就有一种
刻在骨子里的「小」基因。
01
日本最擅长把东西进行缩小,
而不是无限地扩大。
在刚结束的东京夏季奥运会上,
日本向运动员提供的
无论是长约2.1米,宽度0.9米的“纸板床”;
(据说可以根据运动员的身高再加长)
还是布局狭小,尺寸缩水的
乒乓球比赛场地;
以及用回收的电子垃圾,
制造出来的奥运奖牌;
将来自福岛,
有核污染风险的食物食材
选入奥运会菜单,
都把一种极致节约的“缩小”精神,
给展现的淋漓尽致。
如果去追溯这种现象的本质,
其实就是日本人民,
天生就有这种“压缩空间”的喜好。
先从他们发明的物件说起,
最典型的就是套盒。
即盒子里面套着一个盒子,
不管多少盒子,
最终都要收进一个盒子中。
自古日本人就具有一种意识:
不管什么东西,都想造成套盒式。
所以在日本,不仅有套盒,
还有与其结构相类似的
套锅、套盆、套碗等物品。
日本民族对折扇的喜爱程度,
能超越任何一个民族。
虽据史记载,
日本最初的扇子是由中国传入,
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有扇子,
不过多数为圆扇、蒲扇、棕榈扇等,
只有日本人会想到要把它折叠、缩小。
用微型压缩技巧制作出模型,
是日本“缩小”意识的另一表现形式。
不过最独特的,还要属女孩人偶。
日本的女孩人偶,
并非是原封不动地缩小人物,
而是为了缩聚一种“小”的怜爱、动人特性,
工匠们将玩偶的“手”和“脚”直接减掉,
通常只保留一个脑袋和一个直身子。
这种为了能够缩小,
减掉一些被认为的多余元素,
同样体现在日本人民所痴迷的
达摩不倒翁身上,
说到底它和女孩人偶一样,
没有多余的手和脚。
把能去掉的都去掉,
就如同只给日本武士配把刀,
来追求所谓的最精简装备。
就连他们的国旗,
都被缩化为只有一个红日元素,
从而被人们戏称为:
世界上最单调的旗帜之一。
被缩小的还有文字,
日本国接触汉字的时间较早,
在创造文字时,以汉字为模板,
就像去掉女孩人偶的手脚一样,
把汉字的手脚、笔画削掉,
就简化出了今天日语的假名。
如果再观察一下日语的字母歌,
你会发现,
它其实是将自己所有的文字全都用上,
而且是不重复地塞到一首短诗之中,
这足以显现日本人民的“缩小”之功。
这些日本发明的“缩小”物品,
无论是直接挤压空间,
亦或者简化留存出空间,
其实都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
在国土面积狭小的日本,
人们为应对资源贫乏的危机,
从而追求物尽其用的节制心理。
02
日本不光是有形物品在“缩小”,
它们的无形民族文化,
也同样被压制“缩小”。
中国拥有类型齐全、秀美壮丽的自然地貌,
所以中国人一般对自然的接触与欣赏,
都是直接面对、拥抱大自然。
而日本几乎没有大气磅礴的自然景观,
所以日本人民
通常观赏用石头、泥沙等材料
铺建而成的庭园式景观,
来想象着大海、群山和无垠宇宙的样貌。
把广袤的自然界,
微缩进有限的庭园里,
使得灌木、花草、假山等事物元素,
严格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这就是日本民族“缩小”的庭园文化。
同样日本国盛名已久的花道和茶道,
其实和庭园文化一样,
也是试图将自然气息缩小,引进室内,
让大花园缩小成为瓶中的枝叶花朵;
广袤的宇宙和自然,
则被压缩到一只茶碗里,
再化为一滴滴水进入人的身体中。
日本与神的关系,
并不像其他国家的人们那样,
需要不远万里去大山深处寻访,
日本人民会直接把神给接到本地,
建立、微缩为一个个小小的神社。
神社被微缩的程度
可以小到像邮件一样,被发往各处,
也可以搬进家中,移到神龛之中。
人们对日本人民居住的空间,
印象多为狭窄。
西方时报曾称它们为“火柴盒式的家”。
更有甚者,
一些经济学家把日本人的住房,
叫着“兔子窝”。
为何日本人会住如此小的空间?
这主要因为在日本,
很多人患有一种广场恐惧症,
辽阔和空旷会让他们感到恐慌。
据说西方传统的惩罚孩子方式,
是把孩子关进狭窄的小房间。
而日本人常常威胁孩子说:
“如果不听话,就赶你出去!”
可见,日本小孩害怕的惩罚,
并非是被关进牢笼,
而是脱离狭窄空间的空旷之感。
日本的洗澡文化,
是从感官上最能表现“狭窄空间”
这一缩小意识的,
和其他国家使用淋浴的方式不同,
他们更喜欢把整个身体泡到澡盆中,
用肌肤去感受水的一种温柔,
这种愉悦感,
好像让他们又返回到子宫,
变成浸在羊水中的胎儿。
日本独特的坐姿,
大概也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
都难以模仿的,
因日本的茶室或房间狭窄,
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安排更多人落座,
就发明了曲膝而坐,成为端坐的坐姿。
日本这种极致的“缩身”精神,
连自己吃的食物都不放过。
比如常见的饭团、寿司等,
都属于缩小空间的压缩食物,
象征着一种填塞、紧握的“饭团”文化。
事实上,
不管是将一海一江、一草一木,
都缩进方寸之间的室内,
还是将人体、食材
都缩身到有限的空间之中,
都无形地压制了万物疯长的天性,
禁锢了生命个体的扩张和舒展自由。
这完全区别于
中国人一直向往的
道法自然、辽阔无限之美的理念,
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形成了
日本整个民族所充斥的
阴翳、禁欲、压抑之审美文化风格。
如东京的夏季奥运会开幕式,
被网友吐槽为“阴间开幕式”。
03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小小的岛国环境,
不仅诞生出缩小的物质和文化,
还培养出了“缩小”的日本人。
根据日本发布的
《2018年国民健康和营养》调查,
日本20岁以上的男性,
平均身高为168厘米,
女性为154.5厘米。
虽说和往年调查数据相比,
日本人口的身高整体有所提高,
但和世界其他国家人口相比,
明显处于劣势,比不上。
除了体型上的缩小外,
日本国的国民性格,
也在释放出一种“缩小”特征:
视野狭窄、思维狭隘、封闭性强。
具体表现在:
平时生活中,喜好阴郁,
无刚阳之美的一种大气;
大家一般都喜欢盛开的花朵,但日本人却喜爱“落下的花”。 正是因花期较短, 花落表现出的瞬间美能与欣赏落花的“一期一会”心情相吻合,樱花成为日本人民较喜爱的花朵。
他们向往的并非是像岩石一样的永久生命,而是追求像花落般瞬间的美。这种理念从日本的“剖腹”美学中就能找到原型。
就是今天部分西方人一提起日本,仍然会在联想起美丽富士山的同时,也联想到“剖腹自杀”。
对待自然生命,好斗成性,
缺乏一种谦虚、敬畏的勇气;
渔业资源是日本岛国赖以生存的食物资源,除了纪录片《海豚湾》揭露出的惊人事实外,日本国对扑杀鲸鱼的执念,可谓之深。 为了猎杀鲸鱼,日本曾退出国际捕鲸委员会,甚至用科研的名义来掩护自己的商业捕鲸行为。更重要的一点,他不光在自家门口捕鲸,还跑到南极地区从事猎杀行动。
环境危机面前,自家抱团,
缺乏全球视野的一种局气;
日本民族向来以清洁闻名于世界,仅就打扫卫生而言,日本妇女的手中似乎总拿着清洁工具。 同时扫、擦、洗、扔垃圾等都是日本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这主要因为日本人认为难以和无用之物共存,看到不必要的东西,必须马上除掉。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在太平洋中倾倒有害垃圾核废料,甚至决定继续倾倒核废水的国家,也是日本。
运动会竞技赛场上,
具有羞耻性格,
丧失一种接受失败的骨气;
自己的行为被别人左右,特别在意“被看”的耻文化,如果落后于他人,或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就感到羞耻,这是日本民众普遍具有的性格特征,简单地说,就是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强。 东京奥运会拳击比赛项目中,日本选手田中亮明对阵哥伦比亚选手马丁内兹,虽然田中亮明几乎都被打趴下,但裁判仍判他获胜。这一举动被网友戏称为“坐着轮椅的冠军”。
事后坐在轮椅上的田中亮明表示:“我不记得自己赢了输了,被推去吸氧的时候,我以为自己要死了”。但很快又改口说:“我赢得没毛病!对方想赢,但我更想”。
至于日本选手是如何拿走中国体操运动员肖若腾的金牌,这个故事就更不用说了。
国家外交策略上,
依附谄媚,
丢失独立国家的一种傲气;
日本是南北细长的岛国,资源匮乏,火山地震频发,资源和市场委托于外国,有严重的生存危机,所以形成了他们卑怯和羞耻的性格。 具体表现在过分重视别人的评价,是否感到罪恶,决定于是否受周围视线的影响,只要大家一块做,即使是错的,也无伤大雅,这就是他们羞耻文化的基础。
由于受到卑怯性格的影响,他们需要依附于强大的势力,小心翼翼地讨好,去增长自己生存的安全感。
历史遗留错误方面,
歪曲事实,推诿扯皮,
没有一种勇敢承认、面对的胆气;
因受自然环境、灾害的影响,生存危机让他们渴望拥有更大的土地和领域,所以就不顾一切地发动战争,侵犯他人家园。 因为卑怯和羞耻的性格,所以即使是血淋淋的事实摆在面前,面对人性的审判,他们仍在试图抹去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存在。
那些被他们伤害的生命和灵魂,在世或离世,都穷尽一生等待着一句他们的道歉。
无论是在东京奥运会上,
又或者在日常生活中,
可以说,“缩小”意识已深深地
融入到日本民族的基因当中,
成为他们自己的一种文化,
甚至是一种生活习惯。
而和日本岛国相比,
中国的天地方圆之辽阔,
不乏山川湖海的秀美壮阔,
日本作为邻居不止一次觊觎我们的家园,
给我们历史上制造了无数血泪和伤痕,
但这都不是日本「小」基因可以搪塞的理由,
我们即便可以理解,
日本民族因自然环境影响
所面临的恐慌、忧虑的生存危机,
他们形成了“缩小”的性格,
但有一点都不能接受和原谅,
就是他们那些在“缩小”性格下所作出的
失去道义、丢弃善良的伤害行为。
视频来源:看看新闻
小地方不是错,小格局该治。
日本这个国家,
多年来无论做人做事,
各种「小」毛病,真该治一治了。
参考文献:
[1](韩)李御宁著;张乃丽译,日本人的缩小意识,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01,第204页.
[2] 张兰.浅析《日本人的缩小意识》[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32):196-198.
[3]蒲柏霖. 自然环境对日本人生活方式习惯的影响[J]. 智富时代, 2015, (7):368.
[4]周芳.岛国环境对日本人的影响——从性格上分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08):153-155.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70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