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被掏空了

作者:顾安娜

本文转载自:地球知识局(ID:diqiuzhishiju)

苏联,被掏空了

作者:顾安娜

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作为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之一,西欧地区受到严重破坏,经济民生凋敝,曾经的欧洲列强实力大减。反法西斯同盟的美苏两国,便自然而然地主导了战后的国际秩序,开启超级大国之路。

虽然苏联取得了最终胜利

但其实苏联西部和德国城市一样都打成了一片焦土

(苏军占领柏林,图:壹图网)▼

苏联,被掏空了

此时,曾经的欧洲殖民地先后独立,开始形成两极之外的第三股力量,被称为第三世界。为了让这股新兴势力倒向自己,美苏都不惜下血本。其中,苏联对第三世界的援助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印度共和国成立

亚洲两个体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诞生

(1953年印度官员在伦敦演讲,图:壹图网)▼

苏联,被掏空了

潜在的苏联盟友

二战后,斯大林主政时期,苏联侧重于接触有社会主义革命潜质的国家。对这些国家的革命政党进行经济、军事方面的直接援助,协助他们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此举有输出革命的意味。

欢迎加入大家庭

(图:壹图网)▼

苏联,被掏空了

那些刚独立的前殖民地国家,通常被苏联认定为发展阶段还不够成熟,远未到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时候,所以相对不受重视。斯大林既看不上某些扶不上墙的左翼势力,也不想和刚刚成立的“资产阶级政府”合作。

美国是苏联新的世界级对手

至于英国,外交政策的重点在于

把其众多前殖民地都争取过来

(图:壹图网)

苏联,被掏空了

二战后的岁月里,前殖民地国家掀起了一波反殖民主义的浪潮,宗主国维持殖民地统治的成本越来越高,收益却越来越低。加上欧洲列强元气大伤,根本无力支撑殖民体系的运转,殖民地纷纷走向独立。

这里最明显的就是中东方向了

既是苏联南下的重点攻略方向

也是英法帝国逐渐退出的区域(美苏来填补)

苏联,被掏空了

广大的殖民地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充沛的人口,需求极大的市场,部分地区还扼守交通要道,有潜在地缘战略价值。而这些国家往往百废待兴,急需援助,如果有强国对他们示好,很容易就能将力量渗透进去,扩大自身势力范围。

出于政治博弈,苏联不仅援助第三世界国家

也支援亟需重建战后秩序,恢复生产的东欧

(运入东德境内的苏制拖拉机

虽然之前是把东德工厂拆光了运到苏联)

(图:壹图网)▼

苏联,被掏空了

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掌握政权,苏联的外交方针来了个105 180度的大转变。赫鲁晓夫认为,前殖民地国家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是苏联潜在的朋友,而斯大林只关注那些主动向苏联示好的新兴国家,导致苏联几乎错失了利用殖民地独立浪潮扩大影响力的大好时机。

苏联援建埃及阿斯旺大坝,就是这时敲定的

五十多年了,这个水坝仍在惠泽埃及和苏丹

(1964年,苏联专家在阿斯旺施工现场)

(图:壹图网)▼

苏联,被掏空了

1955年,赫鲁晓夫访问了印度、缅甸和阿富汗。这趟亚洲之行中,他明确表示苏联愿意在经济和军事方面与第三世界非社会主义国家达成合作,以防范共同的敌人——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

赫鲁晓夫在访问印度期间会见一位威猛的摔跤手

(图:壹图网)▼

苏联,被掏空了

这样,苏联开始向第三世界中那些短期内没有独自掌权机会的工人政党提供更多援助。同时,也向苏联定义的“左翼激进资产阶级政权”(或称为“雅各宾派”)示好,不再以直接输出革命为目的。

通过援助,苏联与第三世界的地区重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最具代表性的有:苏加诺领导下的印尼、纳赛尔时代的埃及、还有尼赫鲁时代的印度。

援助注定只是一时的,更多还得靠自己

几十年后的今天,印度似乎仍是老样子

(赫鲁晓夫与尼赫鲁  图:Flickr)▼

苏联,被掏空了

赫鲁晓夫希望构建以苏联为中心,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参与合作的国际社会主义共同体,形成一个覆盖欧亚的,标准化、一体化国际分工网络。计划制定、创新、技术、行业标准、培训、国防等领域,将在该体系内互相协调、共享。意识形态问题也可以在国际代表大会上讨论解决。

事实上是苏东集团+越南

苏联,被掏空了

如果第三世界国家也能够被纳入这一体系,无疑是对苏联经济版图和势力范围的极大扩充。况且,第三世界国家视作正在向社会主义国家转型的潜在盟友,将其纳入该体系内,不但可以加强他们与苏联的关系,还能加速这一进程的到来。

位于莫斯科的经互会总部大楼

随着苏联的消亡,它也泯然众人

(图:shutterstock)▼

苏联,被掏空了

争夺第三世界 

为了实现这项宏伟计划,苏共中央重新组织了国际工作,分别成立了国际部、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工人党联络部两个新的部门。同时,国家安全委员会(即克格勃)与苏军总参谋部情报总局(即格鲁乌)都承担了搜集第三世界国家相关情报的工作。科研机构也成立相关研究院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研究。

克格勃历史上虽然闹过不少苏联笑话

但不妨碍它仍是一个出色的情报机关

(卢比扬卡,如今是俄联邦安全局驻地)

(图:shutterstock)▼

苏联,被掏空了

上世纪50-60年代,苏联国力极速膨胀,外交场合也异常活跃,这为希望迅速改变国家现状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执政者留下极佳的印象,从而对苏联的模式产生好感,甚至认同。

感觉全世界都是爱我的

(1960年,赫鲁晓夫与卡斯特罗在纽约,图:壹图网)▼

苏联,被掏空了

不过,真正让第三世界人民对苏联好感度爆棚的,是两项标志性工程——航天与开荒。1957年,苏联率先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号”;1961年,又成功将宇航员尤里·加加林送入太空,完成了人类史上的第一次载人航天。可以说,那时候第三世界人民心中的星辰大海,是苏联版的。

苏联高科技,羡煞美帝

(苏联成就展上的人造卫星,图:壹图网)▼

苏联,被掏空了

1954年,苏联开始开垦西伯利亚西南部与哈萨克斯坦的荒原,希望以灌溉水源加化肥的方式让荒地变良田,最终累积开垦1296万公顷。虽然苏联的开垦技术不到位,导致土壤肥力逐年下降,并带来生态破坏的问题。但是在当时看来确实短期内提高了粮食产量,缓解了苏联粮食短缺的问题。

苏联人为了吃上饭是真的拼

当时,莫斯科大学农学专业有90几个

而经济学和哲学专业,加起来才5个……

(图:avtoexport.cz)

苏联,被掏空了

这些成就经过宣传机构的大肆渲染传播,极大地提振了苏联人的自信心,也让苏联在外交上嗓门更大,更有底气与美国争雄。另一方面,也使得第三世界的左派觉得,苏联模式是一条能够迅速赶超西方的捷径。

正因如此,60年代初,苏联的政治精英开始认为,争夺在第三世界的影响力,是关乎社会主义未来的大事。而社会主义将在一代人的时间内,代替资本主义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社会制度。

此时,苏联展现给第三世界国家的图景

让后者以为,这就是通向美好生活的路子

(60-70年代,莫斯科的国家百货商场)

(图:gumrussia.cn)▼

苏联,被掏空了

在这种意识形态指导下,苏联先后和27个亚非拉国家建立、升级了外交关系,倾向于承认前殖民地国家的独立。

同时,大批的军事顾问、经济顾问、技术专家随着援助协议的签署,涌入第三世界。其中,钢铁、有色金属、能源、电力等行业是援助重点。同时,苏联对第三世界的贷款利率为2%-2.5%左右,低于西方通常为5%的利率,同时偿还期限也比较长。

一起把这赤旗插遍全球

(图:posterplakat)▼

苏联,被掏空了

勃列日涅夫主政初期苏联国力走向鼎盛,扩大对第三世界影响力的行动进入新阶段。在中东,支持阿拉伯国家反对以色列;在南亚,大力帮助印度实现工业化,协助印度肢解巴基斯坦;在中南半岛,扶持起北越政权;在非洲,联合古巴介入安哥拉内战。

1972年,勃列日涅夫与卡斯特罗

(图:壹图网)▼

苏联,被掏空了

当苏联风头正盛之时,美国的日子却不好过。经济上,因为石油危机引发滞胀;军事上,深陷越战泥潭;国内社会运动此起彼伏。一时间,苏联在冷战中一度占了上峰,但苏联内部的问题远比美国要严重得多。

美国人输了,但没完全输

同时,也并不意味着苏联人赢了

(图:Wikipedia)▼

苏联,被掏空了

心有余,力不足

苏联人的援助力度很大,但从不做亏本买卖。通过这些援助,他们可以赚取利息,还能在国际市场上倾销并不占优势的苏联机器设备,不花外汇就得到所需的原料和农产品。

过于简单好用,确实出口了不少

(图:shutterstock)▼

苏联,被掏空了

同时,受援助方也要承担一些隐形的代价。发展中国家接受援助,容易形成依赖,一旦两国关系出现问题,苏联可以用停止援助、要求还贷等手段迫使对方屈服,从而干涉第三世界国家外交与内政。如果两国的关系层层深入,则意味该国可能会走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进一步加深对苏联的依赖,为未来发展留下巨大隐患。

这款苏造T-47拖拉机的产量很高

可能是当年支援第三世界的爆款产品

(图:wiki)▼

苏联,被掏空了

其中,最典型的是古巴。古巴原本打算与美国搞好关系,自称其革命“不是红色,而是橄榄色的”。然而冷战之初,美国麦卡锡主义猖獗,而古巴革命触动了在古美资的利益,从而招致美国的敌视。

错估卡斯特罗,绝对是美国人的重大失策

这个法律系学霸,不是美女和香槟就能搞定的

(卡斯特罗访美期间,和女歌星莫琳见面)

(图:壹图网)▼

苏联,被掏空了

古巴加入社会主义阵营后,在苏联援助下迅速站稳脚跟,成为拉美的社会主义灯塔。另一方面,古巴地处地缘政治交锋的前线,险些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后的岁月里,古巴代替苏联,承担起在南美、非洲输出革命的任务。冷战结束几十载,美国依旧视古巴为眼中钉。

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中距离核大战最近的一次

自恃地理上极其安全的美国,此时却是脊背发凉

(图:shutterstock)▼

苏联,被掏空了

真金白银的这么花,家底再厚也不够用。对第三世界的援助给苏联带来极大的负担,将其拖入了泥潭。即使到80年代,苏联每年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的援助依旧高达190亿美元,大部分得不到偿还,其中作为重点地区的阿富汗、古巴和越南,每年就要花掉75-80亿美元,军事援助又占其中的三分之二。

苏联明里暗里地大力支持越南

是安的什么心,后来我们都知道了

(图:posterplakat)▼

苏联,被掏空了

这个时期内,苏联援助给第三世界国家7925辆坦克,20470门大炮,2620架超音速飞机,1705架直升机,32210枚地对空导弹,17艘潜艇。这些数量惊人的军火虽然巩固了第三世界国家的武装,但也成为日后的不稳定因素。

苏联给北越的S-75导弹在越战中立了大功

越南人民军凭借它来护卫河内和海防

(图:Flickr)▼

苏联,被掏空了

1979年,是苏联介入第三世界的巅峰。俗话说,顶点过后,就都是下坡路了。这一年,苏联扶植的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推动世俗化改革受阻,主张独立自主的阿明发动政变,掌握了政权。苏联见状干脆亲自下场,出兵入侵阿富汗。这场劳民伤财的战争恰好发生在苏联经济即将爆雷之际,成为苏联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如果说阿富汗是帝国坟场

感觉潘杰希尔山谷可以是帝国坟场博物馆了

(潘杰希尔山谷,图:壹图网)▼

苏联,被掏空了

如此折腾几十载,苏联体制日渐僵化,经济问题越来越严重。同时,那些第三世界的朋友们也开始变了,有的严重依赖苏联;有的迟迟看不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希望;有的索性仗着地缘优势和实力,在美苏之间反复横跳,占尽便宜。

到戈尔巴乔夫时代中后期,苏联国力消耗巨大,最终只能被迫战略收缩,但为时已晚。自身“造血”能力就有问题的苏联,还在不断地给别人“输血”,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车撞墙知道拐了;股票涨知道买了

大鼻涕滴溜嘴里你想起来甩了?晚了!

(819事件中,苏军也无法阻止苏联解体)

(图:壹图网)▼

苏联,被掏空了

参考文献:

1.张英姣,孙启军.论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对第三世界扩张的后果[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189-193.
2.黄天莹.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在第三世界地区的外交政策[J].苏联东欧问题:60-67.
3.李尧文,陈明山.苏联对第三世界的政策调整[J].瞭望周刊,1988:41-43.
4.顾志红.苏联对第三世界政策的反思与调整[J].苏联东欧问题,1991:20-25.

5.张盛楠.苏联对第三世界的援助政策:动机与结果——以对古巴援助为例(1959—1982年).拉丁美洲研究,2019(04)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壹图网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72987.html

(4)
上一篇 2021年8月20日 上午10:30
下一篇 2021年9月8日 上午11:1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