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桅杆677
本文转载自:走进历史的深处
前言:长期以来,巴基斯坦一直是中国的友好邻邦,被国人称为“巴铁”。实际上,巴基斯坦自独立以来,两国关系也曾经历过曲折,但最终基于两国共同的战略利益,形成了一种特殊关系。数十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巴国政权多次更替,但中巴两国关系一直非常稳定。本文试图从深层次探讨中巴关系为什么“铁”。
一、印巴分治:独立伊始两国即成死敌
————————————————
清真之国: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东接印度,东北邻中国,西北与阿富汗交界,西连伊朗。巴基斯坦是一个多民族的伊斯兰国家,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多属逊尼派。巴基斯坦人口约2.21亿(2020年数据),其中旁遮普族占63%,信德族占18%,普什图族占11%,俾路支族占4%,另有克什米尔、布拉灰、奇特拉尔和古吉拉特人等少数民族和部落。巴基斯坦独立后,乌尔都语和英语都是官方语言,但正式文件、法律条文以及官方通信等大多用英语,是实际上的官方语言。2015年9月9日,巴基斯坦最高法院发布命令,将乌尔都语定为国家官方语言,全面取代了英语的地位。巴基斯坦主要民族多是雅利安人种,如旁遮普人、信德人、普什图人、克什米尔人等。巴基斯坦国土面积为88万平方千米(包括巴控克什米尔地区8.6万平方千米)。今天的巴基斯坦是古代印度和近代英属印度的一部分。在英国统治之前,印度实质上只是一个地理概念,由很多小的民族邦国所组成,基本没有形成过大一统的王朝。印度次大陆历史上几个相对强盛的王朝,也只是统一了北部地区。巴基斯坦在历史上就是印度这个地理概念的一部分,其古代历史与印度密不可分,也是古印度文明的核心区域,著名的印度河就主要流经巴基斯坦境内。南北朝时期的高僧法显、唐代的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经,都曾经到达过印度河流域。唐玄宗时期,大将高仙芝、封常清曾经远征的小勃律国和大勃律国,即位于今天的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在今天看来,这些地方仍是天远山高,令人不能不由衷地感佩大唐雄风。自唐代以后,中原王朝再也没有直接涉足这些地区。
英国入侵: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伦敦商人东印度贸易公司(简称东印度公司)皇家特许状,专事经略印度次大陆。东印度公司名义上是贸易公司,是私人拥有的股份制公司,却拥有舰队和武装,实际上是英国等西方国家开拓殖民地的一种组织形式。为开拓亚洲殖民地,荷兰、葡萄牙、丹麦、法国等也都曾设立过类似的东印度公司。旁白一句: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的,就是英国的东印度公司。经过100多年的经营,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次大陆的殖民地开拓上收获日丰。1773年,英国国会通过“东印度公司法案”,将东印度公司的主权和最终控制权收归国会,并赋予公司以政治职责,由英国内阁负责管理,明确规定东印度公司“为皇室代行皇室之主权,而不是为公司自己获得主权”。此举相当于将东印度公司国有化,成为英国政府直接控制印度次大陆的一个重要步骤。随着当时统治印度次大陆大部分地区的莫卧儿帝国日益衰落,到19世纪中叶,东印度公司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经过多次战争,在1849年占领了整个印度次大陆。1858年5月,英国殖民当局将莫卧儿帝国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流放到缅甸仰光,随后处死了其家族的大部分成员。与此同时,英国政府撤销了东印度公司,直接统治英属印度殖民地。1876年,英国将其整个印度次大陆殖民地正式命名为印度帝国(Indian Empire),并由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为印度女皇。从此,印度这个地理概念第一次成为国家名称。英国将其直接统治下的印度分为13个省(包括缅甸,后来又陆续建立了5个省),另有受英国控制的700多个王公土邦。当时的英属印度范围很大,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缅甸四个国家。其中缅甸在1937年脱离英属印度。二战开始后,大英帝国开始衰落,其在印度次大陆的统治也难以为继。
分而治之:印度次大陆的独立运动从19世纪末就开始了。1885年12月,印度次大陆的第一个政党,即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在孟买成立,开始领导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独立的斗争。初期的国大党主张与英国政府合作,通过宪法斗争寻求独立,建立代议制政府。印度次大陆的居民按宗教信仰,主要由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组成,其中七成以上是印度教徒。在寻求独立的过程中,在如何保障居少数的穆斯林权力问题上,国大党内部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出现重大分歧。因此,1906年12月,全印穆斯林联盟(简称穆联)在达卡(今孟加拉国首都)成立,致力于在印度次大陆建立一个穆斯林国家,但最初的影响力并不大。1920年12月,国大党年会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方案”,并成为国大党争取民族独立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纲领性策略。当时,印度独立运动有两大精神领袖,一是印度教徒的甘地,一是穆斯林的真纳。穆联主席真纳本来一直致力于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团结,寻求整个印度次大陆以一个统一的国家实现自治和独立。但因不满印度教徒甘地的不合作纲领,在1921年退出国大党。在真纳的示范下,国大党内的穆斯林纷纷脱党并转入穆联,使穆联的影响力大大上升。1929年,真纳提出穆斯林在中央立法会议应占三分之一议席等保障穆斯林权利的“十四点计划”,遭到国大党的否决。从此,印度次大陆的独立运动,开始向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分治的方向发展。1946年7月,英国内阁使团与印度各派政治势力(包括国大党)就统一印度的独立问题达成妥协,随即又被国大党单方面撕毁。这导致穆联最终决定在印度次大陆建立一个独立的穆斯林国家。这期间,英国政府为了“分而治之”,也从中挑拨,打一派拉一派,致使国大党与穆联之间的仇恨日深,两派教徒之间的流血冲突也持续不断。仅当年8月16日在加尔各答发生的两派教徒相互残杀事件,死亡人数就达上千人。到这个时候,在印度次大陆建立一个统一国家的可能性已经不复存在。
二、克什米尔:印巴两国关系中的死结
———————————————-
蒙巴顿方案:由于印度次大陆局势持续动荡,存在失控的危险,1947年2月,英国改派蒙巴顿担任英属印度最后一任总督。蒙巴顿在二战期间曾任盟军东南亚战区最高司令,以协调能力著称。其最初的设想,还是在印度次大陆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并留在英联邦内。问题的症结在穆斯林联盟。蒙巴顿与穆联主席真纳多次会晤,反复劝说,但始终得不到真纳的支持。这样,统一印度方案已经无法实现,实际上也失去了民意基础。为此,蒙巴顿只好提出分治方案,并争取到了国大党及甘地的认可。当年6月,蒙巴顿公布了以居民宗教信仰为基础的印巴分治方案,将英属印度分为三个部分:成立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分别建立自治政府,对英国直接统治的17个省,按宗教信仰的居民多数原则,分别划入相应的自治领,即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另有562个王公土邦,享有独立地位。其中划入印度自治领的人口约2.25亿,为英属印度的主体部分;划入巴基斯坦自治领的人口约7000万,包括西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国)。王公土邦人口约8000千万,占印度国土面积的40%,土邦王公有权选择独立、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即王公选择原则)。后来,这些王公土邦绝大多数加入或被迫加入了印度。这个方案为国大党和穆联所接受。1947年8月,印巴正式分治:8月14日,巴基斯坦自治领成立,1956年3月23日建立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8月15日,印度自治领成立,1950年1月26日成立印度共和国。蒙巴顿方案以多数居民的宗教信仰来划分土地归属。而在西部的旁遮普地区和东部的孟加拉地区,两教派居民混居,人口比例相对接近。于是,这两个地区都被一分为二。由于事先规划不周,匆忙宣布,导致这两个地区的居民大规模迁移或逃亡,即印度教徒逃往印度,穆斯林逃往巴基斯坦,最终引发了一场大骚乱。尤其是旁遮普地区,两派教徒之间发生了大量的冲突、屠杀和报复事件,至少导致50万人丧生,1200多万人无家可归。这场冲突,进一步加剧了两派教徒及两国之间的仇恨。
克什米尔: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后,立即就为争夺克什米尔爆发了一场战争。从此开始,克什米尔问题就成为两国关系中的死结和冲突的焦点,延续数十年,至今仍时常爆发战火。因此,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克什米尔。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北部,是青藏高原与南亚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其东、南、西边分别与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交界,北边是阿富汗的瓦罕走廊。克什米尔地处高原,境内多山,仅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5座。全境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000米以上,北部属喀喇昆仑山脉,中部是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南部为丘陵地带,海拔高度也逐渐下降至1200米左右。克什米尔是多种宗教信仰的聚集地,穆斯林、印度教徒和佛教徒长期在境内的不同地域居住。其中佛教徒信奉藏传佛教,主要聚集在拉达克地区,与藏族是同文同种,古代曾是西藏的一部分,1840年被印度次大陆北部的锡克帝国所吞并。目前,拉达克属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主权一直存在争议。补充说明一下:1834年,在锡克帝国吞并拉达克的前夕,拉达克王曾派人到拉萨请求支援,但当时清廷驻藏大臣“拒之弗纳”。晚清时期失去的很多国土,一种是被列强强行割走的,如外东北地区;还有一种就是清廷不作为所造成的,这种情况在西北和西南地区比较多。1846年3月,克什米尔正式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土邦,相当于是英国的附庸国,实际权力由英国派驻该地的专员所控制。印巴两国之所以拼命争夺此地,首先是事涉领土,双方均不会轻易相让,此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地缘,克什米尔地处亚洲的心脏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二是文化,克什米尔地区是印度文明之根,也是印度教的发源地。印度自独立以后,在领土扩张上本就有种变态的追求,加之其一直以古印度文明的继承者自居,当然绝不会放弃具有地缘和文化意义的克什米尔。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理尼赫鲁曾说:“没有克什米尔,印度就不会在中亚政治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而对巴基斯坦来说,克什米尔居高临下且接近其腹地,更是穆斯林居住地,巴开国之父真纳说:“克什米尔如同头顶上的帽子,如果这顶帽子被印度摘去,将永远受印度人摆布。”
战争爆发:根据蒙巴顿方案:在英国直接统治的17个省按宗教居民多数原则划分,而土邦王公可自由选择独立、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这里,英国人实际上是埋下了一颗大雷:在居民多数原则与王公选择原则相互矛盾时,必然会引发冲突。并且这是一颗肯定会炸的雷。印度和巴基斯坦自治领成立之初,印度即采取进攻性策略,用“枪杆子”来决定这些王公土邦的归属。例如在朱纳加尔和海德拉巴两个土邦,居民80%以上是印度教徒,而大君却是伊斯兰教徒。两个土邦的大君想要加入巴基斯坦或独立。但由于这两个土邦远离巴基斯坦,印度便出动军队开进这两个土邦,强行将其吞并。印度甚至在1961年以武力夺取时为葡萄牙殖民地的果阿。克什米尔位于印巴两国之间,居民近80%为穆斯林,而大君辛格是印度教徒。最初,辛格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想加入巴基斯坦,而是希望独立。在分治伊始的1947年8月,由于印度教徒居统治地位,克什米尔地区有20万穆斯林被屠杀。巴境内的穆斯林得知这个消息,个个义愤填膺。于是,很多穆斯林部族武装自发前往克什米尔复仇。到10月下旬,这些穆斯林部族武装已经打到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附近。在此关头,处于摇摆之中的克什米尔大君辛格决定加入印度,并紧急向印度政府求援。这正中印度政府下怀,立即出手,紧急空运正规军到斯利那加机场,随即向穆斯林部族武装发动进攻。第一次印巴战争,即克什米尔战争正式爆发。在优势装备的印度正规军进攻面前,穆斯林部族武装节节败退。至1947年底,由于大雪封山,双方暂时休战。1948年3月,印军重新发动攻势。到4月中旬,印军已经攻到距巴基斯坦边境50公里处。此时,巴基斯坦才开始动用正规军参战,但已经失去先机。在战场上,两国士兵的仇恨和宗教热情都被激发出来,拼死战斗,伤亡惨重。两国政府也不断投入增援兵力,战争规模逐步升级,战事也呈胶着状态,但战场主动权一直掌握在印军手中。1949年初,在联合国多次调停之下,双方同意停火,第一次印巴战争结束,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对于从一个母体分裂出来的印巴两国而言,独立之时即成仇敌。原本的教派仇恨尚可慢慢平息,但突然冒出的克什米尔归属问题,一下子成了两国矛盾的焦点和死结。这个问题犹如一个活“火山”,时不时就会喷发。
三、肢解东巴:印度一举获得战略优势
———————————————-
战略劣势:按当时双方兵力部署划定的停火线,印度占据了克什米尔60%的土地和75%的人口,巴基斯坦只控制了40%的土地和25%的人口。按照双方在联合国调停下签订的停火协议,停火后应举行全民公决,以决定克什米尔的归属。但双方后来在是否举行及如何进行公民投票等问题上,始终无法取得一致意见。由于克什米尔居民中穆斯林占绝对多数,公投结果可以想见。所以印度一直以种种借口加以阻挠和反对,致使克什米尔的全民公投一直无法落实。这样一来,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就成了印巴两国至今无法解开的“死结”,也是双方成为死敌的根源所在。根据蒙巴顿的印巴分治方案,印度次大陆的穆斯林虽然实现了独立建国的愿望。但从分治方案开始,尤其是大多数王公土邦加入或被迫加入印度之后,巴基斯坦在战略上就处于明显劣势:首先,印度承继了英属印度的主要“财产”,包括80%左右的土地、人口等战略资源,接收了完整的英属印度军队和装备等军事资源;而巴基斯坦获得的土地和人口仅在20%左右,军事力量也远不及印度,其军队也是从英属印度军队中脱离的穆斯林军官和士兵重新组建的。其次,巴基斯坦还被分割为东西两块,中间隔着整个印度,印度可以从容等待机会,肢解巴基斯坦。可以说,印度楔在东、西巴基斯坦之间,且相隔遥远,是导致东巴在1971年3月脱离巴基斯坦的重要原因之一。印度在克什米尔战争中之所以能取得胜利,首先是其极具进攻性,及时出手,占得先机,更主要的是其巨大战略优势的体现。对比而言,巴基斯坦从印巴分治一开始,就明显处于下风。在克什米尔,双方在战后形成对峙,表面上似乎势均力敌,但印度在土地、人口、经济、军事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也就是说,巴基斯坦刚一建国,就处在印度的威胁之下,始终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不得不在国际上寻求大国帮助或保护。
战端再起:第一次印巴战争后,双方在停火线附近小规模冲突持续不断。1965年2月,印巴在边界地区爆发较大规模冲突,巴方取得小胜。后在英国的调停下,双方签订了停火协议。可就在签订停火协议的当天,印度内政部长公开宣称“克什米尔是印度的一部分”。这番言论激怒了巴基斯坦人,大批穆斯林“自由战士”进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袭击印军的哨所、仓库、车队等设施。印军随后向停火线附近集结兵力,至1965年8月下旬,抵达前线的兵力规模已经达6个师。8月28日,印军出动2个师,越过停火线进攻巴方一侧,攻占了巴军的3个边防哨所,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9月1日凌晨,巴方集中兵力,实施代号为“大满贯”的反击行动。双方军队展开了殊死搏斗,枪炮火和喊杀声震天动地,均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战至9月5 日,巴军取得胜利,不仅解救了“自由战士”,夺取了印控克什米尔约500平方千米土地,还打开了进军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的通道。印军在克什米尔兵败后,印度政府决定动用3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旅,开辟第二战场。9月6日凌晨,印度违反国际准则,不宣而战,军队越过印巴边境线,目标直指巴基斯坦中北部重镇拉合尔。双方本是争夺克什米尔,双方的战争行动也一直限制在克什米尔。但印军在克什米尔被打败后,不讲“武德”,利用其军队规模优势,直接攻击巴本土。此举令巴方猝不及防,其战略劣势此时暴露无遗:由于兵力规模有限,陆军主力基本都投入克什米尔战场,防守本土的陆军部队很少,根本无力抵抗印军优势兵力,节节败退,一直退到拉合尔附近的亚克尔运河防线,战局非常被动。此时,巴方已经退无可退,陆军兵力薄弱,只得将全都希望寄托在空军身上。当时,印巴空军战机数量是5:1,印空军占绝对优势;但巴空军战机更为先进,军人素质也略胜一筹。巴空军不负众望:一是当天即对印度本土5个机场和3个雷达站发动突袭,二是在空战中击落大批印军战机,三是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不到2天时间,巴空军共击毁印军战机54架(空中击落19架,地面击毁35架),而已方仅损失8架。巴方利用空军稳定了战局。不甘失败的印度在9月16日集中400辆坦克,向巴军战略要地查温达发动决定性攻击,意图切断巴本土与克什米尔之间的通道。巴军也紧急调来200多辆坦克参战。由于兵力不足,巴军采取避实击虚的战术,以部分兵力牵制印军进攻,主力则迂回印军侧后,目标直指印军后方重镇克姆卡兰。双方空军再次在战场上空展开激烈搏杀。巴空军再发神威,不仅迅速掌握了战场制空权,还击毁大批印军坦克。16日一天,正面进攻的印军就有120多辆坦克被摧毁,不得不停止进攻。巴军迂回部队向印度境内推进6公里,攻占了克姆卡兰,在非常被动的局面下取得一场险胜。但由于人员和装备损耗太大,尤其是武器弹药储备消耗殆尽,已无力再战。在联合国的调停下,印度和巴基斯坦于9月23日同时宣布停火。此战巴方最终能够胜出,中国在背后起到了重要作用,后文会详细描述。
肢解东巴:蒙巴顿方案中的巴基斯坦,其国土分为西巴和东巴两部分,中间还隔着整个印度,相距2000多千米。虽然两地居民同属穆斯林,但在种族、语言、文化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东巴主要居民为孟加拉族人,占当时全国人口总数的56%。但中央政权基本上掌握在西巴人手中,东巴受到排挤和歧视。如超过全国人口一半的东巴人讲孟加拉语,而中央政府却坚持只将西巴人使用的乌尔都语作为国语。在国民收入分配上,也长期偏向于西巴。独立之后,西巴和东巴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1970年,在东巴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政党“人民联盟”提出东巴自治主张,但遭到巴中央政府(西巴)的拒绝。1971年初,东巴爆发大规模的民众示威,要求自治,并喊出了建立孟加拉国的口号。同年3月,巴总统宣布取缔东巴人民联盟,逮捕其领导人,并派军队进入东巴镇压示威民众,东巴局势急剧恶化。印度看准这一绝好机会,准备通过一场战争肢解巴基斯坦。为此,印度用了近10个月的时间,在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为发动战争做足了准备。例如,印度在1971年8月9日与苏联签订了《和平友好合作条约》。这个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条约,既获得了苏联对战争的支持,又限制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可能的干涉行动。又如,印度将发起进攻的时间选择在冬季,利用大雪封山,阻止中国军队越喜马拉雅山口南下支援东巴。印度总理还出访了美、英等6个主要西方国家,探摸各方底牌,并研究对策。印度设计的军事战略是东攻西守,以夺占东巴为最终目标。1971年11月21日,印军集中17万大军,突然向东巴发起大规模进攻,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
四、中巴接近: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
元气大伤:在印度优势兵力的突然进攻面前,东巴9万守军难以招架,西巴又远水解不了近渴。战至12月中旬,东巴守军陷入绝境,只得于16日全体投降,印军在东巴取得决定性胜利。在西巴战场,由于巴方明显准备不足,只得动用空军,对印度发动突袭和空战,在地面只进行了小规模的作战行动。由于东巴战事已经结束,印度遂于12月17日宣布在西巴“单方面停火”。对巴基斯坦来说,此时已无力回天,只得接受印度的停火建议。第三次印巴战争就此结束。早在东巴内部动乱期间,当时的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就意识到这是肢解巴基斯坦的天赐良机。对印度来说,这次行动具有决战性质:胜则可以一举肢解巴基斯坦,一劳永逸地消除这个宿敌的威胁,实现其称霸南亚的目标;而一旦失败,结果将与中印战争失败一样,政府垮台,大国颜面尽失。在突然来临的机会面前,这位“女强人”表现得异常冷静和老练,并没有急于采取军事行动,而是吸取1962年对华战争惨败的教训,精心策划和准备,伺机而动。这一次,印度在外交、军事等方面的一系列操作相当成功,不仅一战搞定了东巴,在国际社会也没有产生多少负面影响,更没有引来大国干涉。印度通过发动第三次印巴战争,在不到1个月时间里,巴基斯坦即被一分为二,完美实现了肢解宿敌的战略目标。占全巴人口56%、面积16%的东巴地区独立为孟加拉国。与1962年中印战争相比,英迪拉·甘地在处理第三次印巴战争中的表现,远胜其父亲尼赫鲁。从肢解东巴这一事例可以看出:印度人是具有战略思维的,也具有很强的战略执行力。对这个邻国与宿敌,我们还真的不可小视。此战,巴基斯坦遭到沉重打击,元气大伤,两国实力从此不在同一个档次上。导致这个结果的直接原因,当然是印度的突然进攻,但追根溯源,问题还是出在巴基斯坦内部,在于没有处理好东巴与西巴之间的矛盾,被印度逮住了机会,钻了空子。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的演变,基本上都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曾经敌对:巴基斯坦独立之前,其历史是印度次大陆历史的一部分,本人在相关文章已经有过介绍。这里只表述新中国建立后的中巴关系及演变。国与国关系,实质上是国家利益的具体体现。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巴关系经历了一个从摇摆、敌对、盟友到特殊友好的曲折过程。对巴基斯坦而言,由于在印巴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国家安全是其对外关系定位的基础,寻求大国帮助或保护是其最重要的外交诉求。1950年1月5日,巴基斯坦通过其驻苏联大使致电中国外交部长周恩来,宣布承认新中国。这种模糊的表达方式比较罕见,且直到1951年5月21日,两国才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背后的原因,是巴基斯坦建国不久即与印度成为死敌,为寻求大国保护,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摇摆。新中国当时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与苏联结盟,与美国对抗。上世纪50年代,在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国与印度有过一段蜜月期,而印巴两国是死敌。在当时的三国地缘政治环境下,敌人的朋友也是敌人。因此,在这段时间,巴基斯坦对华关系由摇摆转向敌对,并完全倒向西方,加入反共反华阵营,在外交、边界、西藏、台湾等问题上频频对中国发难。其目的很明确,是向西方递交“投名状”,是为了换取美国的支持,最终是为了对抗印度。但印度是大国,又是不结盟运动领袖,其国际地缘政治分量要重得多,是美国和苏联都争相巴结的对象。因此,美国虽然视巴基斯坦为盟友,也提供了可观的经济援助。但在巴基斯坦最关注的国家安全、克什米尔和对抗印度问题上,美国对巴方的诉求不予理会。巴政府明显感觉美国的支持和帮助是有条件和有限度的,在安全问题上寻求美国保护是不现实的,因而不得不考虑其他选择。1959年以后,中印两国因西藏和边界问题开始交恶。1961年3月,巴基斯坦主动向中国发出友好信息,提出谈判解决两国边界问题的建议。但当时双方解决边界问题的条件尚未成熟,中国对巴方的示好非常谨慎,至1962年2月才有所回应。这个问题在下文会说到。
迅速走近:1961年12月,印度悍然出动军队,强行占领了葡萄牙在印度次大陆西海岸的殖民地果阿。葡萄牙是美国在北约的小兄弟,美国却对此不管不问。这让巴基斯坦国内对美国彻底失去了信心,加之中印之间矛盾加剧,巴基斯坦决心联合中国对抗印度。正如常言说的,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中巴关系及演变绕不开印度。1961年12月,巴基斯坦向中国发出一个更加明确的友好信号:在当年的联大上,一改其长期以来追随美国的立场,由反对转而支持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62年10月,中印边界战争爆发后,巴基斯坦看到的是这样两个景象:一是美国立即加大对其死敌印度的军事援助,同时还要求巴基斯坦“保证印巴边界安全”。这简直是对巴基斯坦的羞辱,让巴方有种被出卖的感觉。借助美国的大量军援,印度在战后迅速将军队规模扩充到22个师。这对巴基斯坦构成了巨大威胁,导致其国内反美情绪高涨。二是中国军队表现神勇,将印军王牌部队打的落花流水。这让巴基斯坦民众非常解恨,甚至比中国人更解恨。透过中印边界战争,巴基斯坦从政府到民众,对中国的好感迅速上升,同时对中国的军事实力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边是美国的出卖,一边是印度日益增加的威胁,巴基斯坦当时最好的选项就是联合中国。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中国与美国对抗,与苏联论战,在国际上比较孤立,也需要盟友来共同对付印度。在这个大背景下,两国关系迅速走近,在国际上相互支持,并加强了军事合作。可以说,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成为中巴关系的分水岭,从敌对转向结盟。1965年3月,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访华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曾向巴方做出以下承诺:一是如果印度侵略巴基斯坦,中国肯定会支持你们,就看你们需要中国做什么了;二是印度军队侵占中国领土,中国军队也可以进入印度,如果印度进攻巴基斯坦,中国就可以抄印度的后路去德里。这些承诺表明:在对付印度威胁方面,中国与巴基斯坦已经是事实上的军事同盟关系。不久之后,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中巴关系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
五、特殊关系:国家利益决定关系走向
———————————————-
力挺巴铁:1965年8月,印巴在克什米尔爆发第二次战争后,中国立即给予巴基斯坦舆论声援和外交支持。巴基斯坦当时认为:西巴完全有能力打败印度,但东巴非常脆弱,请求中国在东巴附近采取军事行动,牵制在东部地区的印度军队,使其不敢西调或进攻东巴。9月6日,印军违反国际法准则、直接进攻巴基斯坦本土后,巴方要求其盟友美国依据双边协定,向巴方提供紧急军事援助。但美国不仅不援助,还宣布中立,并对印巴两国实施武器禁运。此举对巴方打击更大:巴军的主要装备几乎全由美国提供,而印度的武器来源还有苏联等国,且军事物资储备更多。对巴基斯坦来说,美国的武器禁运无疑是釜底抽薪。由于现代战争消耗巨大,巴军很快就会弹尽粮绝,战败只是迟早的事。巴方只得频频向中国求助,特别要求中国出兵在东部夹击印度。面对巴方的多次求助,中国采取了3项措施:一是在9月17日凌晨,向印度驻华大使递交了一份措词异常强硬的照会,严正要求印度政府在收到照会后3天内,拆除印军在中国与锡金边界的所有工事,立即停止对中国的一切入侵活动并保证不再骚扰。还打破常规,在当天的《人民日报》上全文刊登了照会内容。二是在地近东巴的中锡边境地区集结军队,并同时向4个山口逼近,摆出进攻架式。实际上,中国军队当时已经做好了准备,一旦印度不接受中方照会所提出的要求,进攻行动就会展开。三是通过印度尼西亚,向巴军方提供紧急军事装备和物资援助。之所以利用印尼作为中介,是为了避免刺激美、英和印度等国。9月19日,中国再次向印度发出最后通牒式的照会,要求印度政府必须在1965年9月22日午夜之前,拆除它在中锡边界中国一侧和跨边界线上的所有56个侵略工事,立即停止在中印、中锡边界的一切入侵活动,送回被印军劫走的中国边民,归还被印军抢走的牲畜,并保证今后不再越境骚扰。印度政府为避免两线作战,完全满足了中国照会中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在21日即放弃或拆除了上述地区的56个军事工事,归还了被印军劫掠的藏族同胞及牲畜等。中国军队随即控制了这些工事。印度在接到中国17日照会后,立即要求美国公开声明,表明“一旦中国进攻印度,美国将会干涉,并向印度提供军事援助”的态度。但是美国拒绝了印度的这一要求。正是因为中国及联合国的施压,印度才迅速接受了安理会20日通过的停火决议,结束了第二次印巴战争,从而使武器消耗殆尽的巴基斯坦避免了战败的危险。
问题不少:中巴事实上的军事同盟关系在第二次印巴战争中经受了严峻考验。事实表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盟友,在道义、外交和军事等方面给予了巴基斯坦全方位支持。尤其是出动军队威逼并牵制东部地区的印军,使之不敢西调,也阻止了印军对东巴可能的进攻。这样,巴方可以集中精力于西部战场,并在巴军弹药即将耗尽时发出“最后通牒”,迫使印度同意停火。但透过这次印巴战争,也暴露出中巴同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主要有:一是双方虽已结成事实上的军事同盟,但并没有建立应对战争的军事协调机制,尤其在印军违背常规,突然进攻巴基斯坦本土时,双方都有些措手不及。二是地理上的阻隔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对巴基斯坦援助的效率,尽管中巴、中印都是邻国,但横亘其间的喀喇昆仑山脉使中国无法迅速有效地向西巴提供物资援助,喜马拉雅山脉使中国军队无法做到一年四季都能南下支持东巴。在第二次印巴战争期间,中国援助巴方的军事物资,除一部分通过空运及时抵达西巴战场外,其他大型军事装备直到停火后才到达巴基斯坦。这种地理上的阻隔在之后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中体现更加充分:由于印度选择在冬季进攻东巴,大雪封山之下,中国军队即使有意愿,也无法南下支援东巴作战。三是受国力限制,中国当时对世界局势的影响力以及对外援助的能力都比较弱,巴基斯坦将国家安全寄希望于中国是不现实的。其实,无论是中国还是巴基斯坦,当时也都明显意识到这些问题。战后,巴基斯坦开始调整其“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转而采取“等距离”外交,尤其是积极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巴总统阿尤布·汗在1965年12月访美时就公开表示:“美国对巴基斯坦安全负有第一责任,中巴没有安全协定。”同时,中巴也对两国关系做出一些调整:双方放弃了事实上的军事同盟关系,转而维持一种特殊友好关系。这样,中国也放下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承诺。应当说,在经受第二次印巴战争考验之后,中巴关系开始走向成熟,从此形成更加稳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改进合作:在上述三个主要问题中,由于中巴两国放弃了军事同盟关系,第一个问题也就不存在了。为解决第二个问题,即克服地理上的障碍,中巴两国在战后不久,从1966年即开始修建喀喇昆仑公路。历时13年,全长1032千米的喀喇昆仑公路在1979年全线通车。其中巴基斯坦境内616千米,中国境内416千米。巴境内的路段也全部由中国援助并建设。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北起新疆喀什,经中巴边境红其拉甫口岸,南到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穿越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西端。一路高山大川,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驾走一趟。这条公路极大地改善了中巴之间的地理阻隔,对巴基斯坦的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军事意义。同时,这条公路也打通了中国直达印度洋瓜达尔港等港口的陆路通道,有相当的经济价值,尤其是便利新疆的货物进出口。但这条公路1年中有半年因大雪封山不能通行,其价值也因此大打折扣,无须过度夸张。还有人说,中国沿喀喇昆仑公路,建设一条从瓜达尔港到新疆的石油管道,可以避开马六甲海峡,保障石油运输安全。这是缺乏常识的说法,在技术上、经济上及设施配套上均不可行。对于第三个问题,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持续提升,无论是全球影响力还是援助能力,都比当年大为提高。基于自身的战略利益,中巴两国长期给予对方必要的支持。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中巴也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和适应两国关系。顺便说一下:巴基斯坦还是1971年中美关系“破冰”的中介人:尼克松在1969年就任总统后,设法改善对华关系,以借助中国的影响力,帮助美国从越战的泥潭中“体面”地脱身。但苦于当时中美正处敌对状态,没有沟通渠道。而当时巴基斯坦与中、美两国都保持友好关系。1970年10月25日,巴总统叶海亚·汗访问美国时,尼克松请他作为中介人,传达美方愿与中国和好及派高级使节秘密访华等信息。叶海亚随即于11月10日到访北京,向周恩来总理转达了尼克松的口信。周总理答复说:只要美国有解决台湾问题的诚意,中国欢迎尼克松派特使访华。在叶海亚·汗的热情帮助下,1971年7月9日,到访巴基斯坦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在伊斯兰堡突然“失踪”了2天。实际上是叶海亚·汗派飞机将基辛格送到了北京,中美关系的大门就此打开。此外,在应对苏联侵略阿富汗问题上,中巴两国也曾密切合作。这是题外话。
六、未来展望: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特殊国情:据说巴基斯坦国名,是由英属印度西北部4个穆斯林地区名称的首字母组合而成的。这个说法是否属实暂不去管它,但这个国家整体上确实像一个大拼盘:由于宗教、种族、地域所衍生出来的教派和部落势力林立,利益集团复杂,从上到下内斗不断,中央和地方博弈不止,中央政府的控制力比较弱,社会长期不稳。此外,巴基斯坦还受到内部以及来自阿富汗的伊斯兰极端势力的侵扰,各种暗杀和恐怖袭击事件层出不穷。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巴基斯坦社会和经济发展缓慢,将来也很难快到那里去。巴基斯坦从政府到民间,总体上对华非常友好,但偶尔也会有针对中国人的袭击事件。这才是巴基斯坦的国情和社会常态,我们对此应有清晰的认知。第三次印巴战争后,巴基斯坦的国土面积只及印度的26%,人口只及印度的16.7%,印度在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已经全面碾压巴基斯坦。1998年5月11日,印度进行了核试验,巴基斯坦随即在5月28日也进行了核试验。巴基斯坦是伊斯兰世界第一个、也是至今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疑问:贫穷落后的巴基斯坦,怎么会与印度同时拥有核武器?这个问题有种种猜测,笔者没有证据,不好胡乱推测。但无论如何,拥核使巴基斯坦极度不利的国家安全态势有所改善,但在与印度的竞争中仍处于战略弱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印度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20年已经成为世界第5大经济体。而巴基斯坦政局持续动荡,社会矛盾复杂,经济发展相对较慢。2019-2020财年,印度的GDP规模是巴基斯坦的10.4倍。在国际关系上,随着美军撤出阿富汗,巴基斯坦在美国全球反恐中的地位大为下降,在与印度的外交竞争上也处于不利地位。也就是说,巴基斯坦仍受到印度日益增大的威胁。巴基斯坦自建国以来,基本上是内政不靖、外有强敌。客观判断,这种局面未来还会持续下去。
中巴边界:这里有必要说说中巴边界。中国新疆和西藏与克什米尔相邻。第一次印巴战争后,克什米尔被印度和巴基斯坦各占一部分。这样,中巴边界就是巴控克什米尔与新疆之间分界线。1961年3月,巴基斯坦主动建议谈判解决两国的边界问题。但当时,一来克什米尔归属未定,中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不介入;二来中印之间仍在进行边界谈判,还没有彻底翻脸,不能不顾及印度的态度;三来之前的中巴关系一直处于敌对状态。因此,中国对巴方建议非常谨慎,直到1962年2月才复函同意进行边界谈判,但在复函中明确表示:在克什米尔归属问题解决之前,双方先对边界位置和走向达成一个临时性的协议,并在协议中规定“巴印解决了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后,有关的主权当局将同中国政府重新进行谈判,以签订一个正式的边界条约来代替这个临时性协议”。1962年10月,中印边界战争爆发,双方已成敌国,中国无须再顾及印度态度,因而客观上推动了中巴边界谈判。中印战争一爆发,中巴即开始边界谈判,并且进展迅速,当年12月即达成了原则协议,确定了边界走向,消除了两国关系中的最大障碍。谈判中,两国平等协商、互谅互让,基本上是按照传统习惯线划定了边界。对于7250平方公里的双方争议地区,73%划入中国(包括喀喇昆仑走廊),27%划入巴控克什米尔。有人说,巴方在边界谈判中,把喀喇昆仑走廊“送给了中国”。这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早在1899年3月14日,英国驻华公使窦讷尔在给满清总理衙门的一份照会中,就提出了中国新疆、西藏与克什米尔之间的边界建议线(即马继业线)。马继业线实际上就是当时双方的传统习惯线。清政府因忙于应付义和团等事务,对这一照会没有回复,也就是没有确认。但这条线毕竟是唯一由官方提出过的边界建议线。中巴在边界谈判中,即以此线为参考并划定了边界。中巴边界谈判期间,印度非常关注,先后向中国发出9次照会,内容都是同一个:“克什米尔属于印度,中巴边界谈判无效”。中国最初还回复照会,表明立场。后来可能是烦了,宣布以后对此类照会“不予答复”。1963年3月2日,中巴两国在北京签订《关于中国新疆和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地区之间的边界问题的协定》。印度对此提出“强烈抗议”,宣布“不承认该协定”。1965年3月26日,中巴双方联合标界工作全部完成。
未来展望:过去几十年,巴基斯坦政局长期不大稳定,军人政变、暗杀、政敌死掐等层出不穷。但无论什么人上台,中巴两国都始终保持一种特殊友好关系,从来不会因政权更替而有所变化,更不因国际形势变化而有所改变。这在世界近现代国家关系史上可能是独一无二的。究其原因,主要是两国具有共同的战略利益。说白了,就是共同应对印度顽固的扩张政策的威胁。中巴关系的未来会如何演变?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只要看两国关系的基础是否存在,即两国共同的战略利益是否存在。中印之间的症结是边界问题,印巴之间的症结是克什米尔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印度的扩张政策所造成的。中国在1965年9月17日给印度的照会中,曾清晰地概括其变态的边界政策:“凡是它已经占领了的地方,都是它的;它想要占领而尚未占领的地方,也是它的。”基于这个逻辑和印度国情及其政府的一贯行事方式,在可预见的未来,印度在中印边界问题上不可能让步,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也不可能让步。中巴关系之所以特殊,关键因素在印度。印巴是死敌;而中印两国在1962年边界战争以后,关系有些微妙,似敌似友、又非敌非友。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巴仍须应对印度的扩张政策,两国共同的战略利益会长期存在,中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会长期持续下去。今天的中巴关系,比当年更加稳定,更加健康,也更加符合两国的战略利益。用“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来定位和表述两国的特殊关系,是非常贴切的。如果有朝一日,印度放弃其扩张政策,不再坚持其顽固的边界政策,并实质地解决了中印边界和克什米尔问题,则中巴关系也需要重新定位。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结束语:自上世纪60年代初以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家之间纵横捭阖。60年来,中国在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交往中,与巴基斯坦的关系无疑是最稳定、也是最“铁的”,并经受住了时间和国际局势变化的考验。中巴关系之所以“铁”,其根本原因就是基于两国共同的战略利益,而不是其他。在国际关系中,这种基于国家利益的合作关系,才是最靠得住的。
(全文完)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73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