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经济数据太差?抓住黑夜中的那束光! 2021年9月22日 上午10:44 • 城市乡村 作者:北风 本文转载自:北风雪林(ID:beifengxuelin) 过去两个月,无论是从宏观经济数据,还是大家自己对生活质量的感受,都感觉比过去两年还要吃力一些。 这种困境让大家有巨大的“落差”与“焦虑”。 明明我们是全世界“抗疫一枝独秀”的国家。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也一直是“经济快速稳健复苏”的国家。 可是到了今年下半年,在全世界“疫苗接种率提升”,“习惯性接受病例的逝去与死亡”,“不再视新冠病毒为威胁”之后,我们“一枝独秀”的经济优势没有了。 大家的“落差”来自于我们抗疫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在经济上的“回报”却在不断打折扣。 大家的“焦虑”,缘于过去两年,习惯了国内“经济风景独好”的状态,突然的“停滞”是不是代表我们遇到了“意料外的危机”? 今年以来,北风写过十几篇经济形势分析文章,其中传阅最广,最获认可的是《读懂了430政治局会议,才能明白今年的危险和机遇》。 我认为,好的经济文章,一定不是“复述已经公开的经济数据和列举已经呈现的问题”。 好的经济文章,一定要有超越超越时间局限的前瞻性,北风4月的经济文章,如果只是4月读来有收获,那就是蹭热点。 如果到4季度或者年底重读,实现了完美的预判,能带来新的收货,才是有价值的“经济文”。 在北风4月的经济文章里,北风已经预判到今年下半年的“经济困难局面与成因”。 并且国家政策层面在年初制定目标时,也对下半年的困境与成因,有充分的认识,充分的准备,充分的解决方法。 8月过去,许多人只看到“宛如深夜的至暗时刻”。 可是夜已深沉,黎明就不会遥远,我们要先一步发现曙光,做好“追光的人”! 壹、8月经济数据与趋势 先来复盘一下8月的经济数据。 首先在核心指标上,8月的CPI同比增长0.8%,工业生产原材料出厂价格PPI增长9.5%。 8月数据里,最亮眼的是出口,8月出口贸易总额1.9万亿人民币。 最拉胯的是社会销售零售总额增长2.5%,预期值是7%。 理解透这三组数据,就能明白我国目前的经济困境在哪里,以及后续一段时间的趋势。 北风在以前的几篇财经文章里,介绍过“CPI与PPI”的倒挂,或者将两者的差值称为“剪刀差”。 从今年二季度生产原材料价格全球猛涨,但是我国CPI连续低迷后,我国“生产成本与需求价格”的剪刀差越拉越大。 今年七月,PPI-CPI差值为8%,8月差值扩大到8.7%,短期内没有看到缩窄的趋势。 PPI狂飙到接近10%,CPI却长期低迷在1%左右,这数据代表什么含义? 通俗的讲,PPI代表我国制造业原始生产资料的进货成本,CPI对标的是工业制成品的出售价格。 如果单看一个月,成本上涨9%,出厂价格CPI却只涨1%,制造企业损失了8%的利润,只是少赚点,勉强活下去。 可是叠加到今年整整八个月,原材料PPI环比也是猛涨的,每月涨价叠加之后,对比去年,生产成本上涨了90%,几乎翻倍。 CPI的环比有几个月是负数,最后全年一叠加,整体涨价也就在2%以内。 由此可见,过去一年,我国制造业的最大危机,是生产原材料成本几乎翻倍,可是出厂价格却“不敢涨价”。 为什么“不敢涨价”?还是因为“消费需求”太弱了,内需不振,没有人愿意买,价格也就涨不上去。 第二组经济数据,反映的是今年经济的唯一利好,就是出口。今年8月出口达到惊人的1.9万亿人民币,背景还是人民币处于稳定甚至升值空间的结果。 哪怕在疫情之前,我国2019年的全年出口只有17.3万亿人民币,8月出口不到1.5万亿人民币。 所以我国出口哪怕不与疫情后不正常的去年相比,对标疫情之前,我国出口依旧保持了20%以上的恐怖增长。 这一强劲增长数据,背后依旧透露出隐忧,那就是随着西方社会“不把疫情视作威胁”,西方产能逐步步入正轨,我国“一枝独秀”的出口数据,一定会“逐步回归正常”。 根据各国的经济复苏曲线图,只要欧美国家的疫情与社会隔离政策不在今年四季度发生“黑天鹅”式的反转,我国的出口优势数据,最多维持到今年年底。 第三个经济数据,也是许多人感觉“经济数据太差”的根源,社会销售零售总额增长只有2.5%。 更加重要的是,预期值是7%,一般情况下,经济数据与预期值会有细微的差别,略强于预期值,被视为经济利好,略差于预期值,会被视为经济利空消息。 预期7%,实际只有2.5%,这样的数据可以称之为“黑天鹅”了。 那么8月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增长停滞,到底传递什么信号呢? 贰、8月消费“垮在哪里”? 从今年7月底开始,我国多地爆发聚集性疫情,到了八月,传染链进一步扩散,有超过十几个省份的城市,进入“封锁与隔离”状态。 许多学者将今年8月的经济数据“拉胯”的原因,都分析是“多地发生的疫情影响消费”。 作为我们老百姓,对身边生活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餐饮业又有不少裁员和关门,等了一年的旅游业,暑假黄金期刚刚开始就结束。 已经低迷了一年多的电影市场,居然大幅落后于去年影院重开的复苏初期。 大家理解的“消费拉胯”,认为就是旅游,餐饮与娱乐消费。 大家的印象里,社会销售零售总额下降,似乎表明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增长”持续“拉胯”。 可如果仔细分析8月经济的细节数据,还真不是这样。 分行业来看,餐饮业下滑了4.5%,似乎是罪魁祸首。可是比起其他行业,这数据还算亮眼。 纺织服装行业,下滑6%,汽车消费下滑7.5%,通讯器材下滑了14.9%,家电器材下滑了5%。 由此可见,大家一直“错误预估”了消费下滑的受伤主体,消费下滑,内需不振,最受伤的不是我们直观的“餐馆歇业,小店铺关门”,霸占消费降级前十交椅的,全部是“制造业”。 所以为什么今年八月的“消费数据”让各方警醒?因为它伤害的不是“虚拟的”“可快速复苏”的服务业。 消费下滑,打击的是我国“制造大国”的根基。 制造业占据“下滑行业前十名”,就不能简单地用“全国部分城市疫情影响”来解释了。 同时,在我国消费不振,带来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我国房地产调控并没有松懈。 今年7月以来,多次重锤之下,通过“二手房指导价”以及“多重学区划片,教师轮岗”,就连一线城市最坚挺的学区房也被打了下去。 过去网上一直有个观点,房价高带来负债高,负债高压缩了大家的消费。 这种观点总会预测“一旦将房价打压下去,社会消费就会快速增长”。 过去几个月的社会现实,至少证明“打压房地产就能促销费”的逻辑是错误的。 打压房地产,是国家进一步城市化,社会新阶层可持续发展的必须手段。用“金融三条红线”限制房地产,是阻止“大而不能倒”的地产龙头继续吹大泡沫。 从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角度,至少到今年年底,房地产打压不可能放松。 所以,打压房地产仅仅有利于“城市新市民与防范金融风险”,认为打压房地产,就能够把买房的钱都拿去补消费窟窿,这是把治国想得太简单了! 叁、经济触底回升的曙光在哪里? 这次8月份消费零售总额增长2.5%,与CPI,PPI剪刀差扩大这两大经济数据,都反映的是同一场危机,依旧是“制造业的两头承压,夹缝求生”。 因此度过这场危机的关键,以及未来政策的着力点,一定还是在“解救制造业小微企业”上。 放眼全球,我国现阶段通过强劲外贸,制造业的部分成本危机还可以转嫁出去。 因此我国的剪刀差危机,暂时还是好于美国的CPI疯长,压不住的全面通胀危机。 今年以来,全球躲过大范围放水的背景下,我国的货币政策还有充足的空间。 因此许多经济学家,将四季度“托底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视为保增长的必然手段。 四季度的时候,无论是大基建,还是“全面降准”,都还有充足的空间。 当然必须看到,货币放水,有可能导致生产端PPI继续疯长,或者导致资金流入房地产行业,导致社会负债继续攀升,催生系统金融风险。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当前经济数据不乐观,国家依旧“重锤原材料价格”,“严守房地产底线”的原因,这是为了四季度利好政策出台时,将货币与基建的“正能量”效果最大化,原材料价格和房地产涨价先一步“压实压死”。 北风认为,除了国家政策层面,未来解决危机还需要地方政府和我们每一个人的配合。 在地方政府层面,北风调研发现,许多地方政府已经走在前面,那就是“发放消费券”。 全面的货币放水必然导致生产与需求端普涨,如果生产端涨的幅度过大,还会进一步加大“剪刀差”。 由地方政府,以专项债的空间,筹集消费补贴,然后以消费补贴直接刺激消费端,就可以有效提升社会消费零售总额。 北风目前调研发现,许多省市的消费券,政府只联系了互联网巨头,需要定时去“抢”,只有少量互联网消费者享受到,绝大多数中老年消费者被排斥在外。 未来三个月,地方政府的消费券必须增大受众群体,从而真正激发全社会所有群体的消费潜能,继而反哺制造业。 至于我们个人层面,可以说这次8月的消费大数据,已经体现了“疫情常态化长期化”带来的巨大经济危机。 这一危机实质上是“疫情对每个人消费习惯生活需求”的重塑。 8月的消费低迷,并不是十几个城市的本土病例导致的,而是十几个城市的连续传播,让大家意识到“新冠疫情会长期存在”。 许多人以为,新冠疫情常态化长期化,影响的人们习惯,仅仅是出门戴口罩,洗手用消毒液,进出公共场所扫码测体温。 实际上,过去一年,因为我国较强的防疫措施,疫情对每个人生活需求消费习惯的改变,比西方国家大得多。 如今新冠疫情不满两年,如果疫情常态化防控,偶尔的反复要持续三四年甚至更久呢? 2019年之前,你和伴侣或者情侣多久看一次电影?现在多久看一次电影? 2019年之前,你和情侣或者同事或者同学,多久一次聚会或者聚餐?疫情之后,多久一次聚会或者聚餐? 2019年之前,你和情侣或者闺蜜或者家人,多久一次旅游?疫情之后,计划多久一次旅游? 2019年之前,你对出行,对家庭第二辆车是否有规划?疫情之后,对家庭第二辆车的需求,还迫切么? 2019年之前,你对护肤品,化妆品的需求,和疫情之后一样么?花在皮肤保养,头发造型的消费一样么? 2019年之前,多久买一次衣服,疫情之后,多久买一次衣服?消费金额,品牌档次,一样么? 大家如果仔细梳理,会发现疫情短短一年多,已经深深改变了我们的消费习惯。 然后我们再想想,我们的“消费降级”与“放弃社交”,在什么时间之前是“防疫政策强迫”的,又从什么时候开始“是我们自己的认知和选择”? 2021年8月,消费下降行业的前十名,对标十个重要的制造业,牵动着亿万就业和家庭生计。 它们的倒退,最大的原因,是我们中的许多人,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消费习惯与生活需求”。 国家高层已经注意到这一点,防疫政策从“强调动态清零”,变成“精准防控,让大家恢复正常生活”。 何为正常生活?未来两年,中国与西方抗疫成果的最终决战,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复苏最终决战,都取决于哪一个国家的人民最先恢复2019年之前的生活习惯和消费需求! 在常态化防疫之下,找回自己的“常态化需求”,我们就能抓住撕裂黑夜的那束光!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81891.html 赞 (0) 0 0 生成海报 毛委员的中秋节 上一篇 2021年9月22日 上午10:42 拆解恒大2万亿债务路:始于16年与监管背道而驰 许家印十年套现500亿 下一篇 2021年9月22日 上午10:48 相关推荐 "有些资本做大了就开始不安分,拿绿化洗白自己" 2023年4月3日 一座海拔几百米的小山,凭啥名列天下九塞?齐桓公都曾望而却步 2023年12月15日 今天台湾绿营欢呼雀跃,大陆怎么也有人“与有荣焉”? 2021年11月5日 郑爽逃税被罚近3亿:中国明星为什么收入那么高? 2021年8月31日 近乎邪教,饭圈引战互撕何时休 2022年9月14日 "北京可以,新德里为何不行?" 2022年11月28日 阿富汗之后,现在轮到台湾了! 2021年9月15日 专家“何不食肉糜”,该整治一下了 2022年8月29日 发表回复 请登录后评论...登录后才能评论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