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牛弹琴(ID:bullpiano)
树欲静而风不止,法国人正在干一件傻事。
这是一件对中国的傻事,后果会比较严重。
看中国驻法大使馆网站,9月23日有这样一则问答。
问:据媒体报道,由Alain Richard、Max Brisson、André Vallini、Olivier Cadic等人组成的法国参议员代表团定于今年10月4日至11日访问台湾。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妄图踩台湾问题红线的法国参议员Alain Richard
名字都没有翻译,或许,也懒得翻译了。
大使馆回答是这样的: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也是中国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政治基础。不同台湾当局开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是遵守一个中国原则的应有之义。法国参议院是法国重要国家机构,参议员具有官方身份,理应执行法国官方政策,他们不论以何种名义访问台湾,同台湾当局进行官方接触,都严重违反法国所奉行的一个中国政策,都将被“台独”分裂势力所利用,不仅损害中方核心利益,破坏中法关系,最终也将损害法国自身的声誉和利益。我们希望有关人士三思而行,重新考虑他们的访台决定。
前半部分,苦口婆心在说理;后半部分,点出严重后果:
1,都严重违反法国所奉行的一个中国政策;
2,都将被“台独”分裂势力所利用;
3,损害中方核心利益;
4,破坏中法关系;
5,最终也将损害法国自身的声誉和利益。
所以,大使馆最后说:我们希望有关人士三思而行,重新考虑他们的访台决定。
但这些法国人会“三思”吗?
我也不知道。但有些人估计会更来劲了,所谓去台湾,本身就是政治作秀,外界关注越高,他们就越嘚瑟。
什么国家利益,什么法国声誉,在他们眼里,最重要的,不过是个人的政治利益。
这毫无疑问是一件傻事,但法国政府有没有责任呢?
多少也是有的。毕竟,一个中国原则,是法国官方的政策。
这是第一个层面。
第二个层面,我总感觉,现在的马克龙政府,也是在左右摇摆,甚至在半推半就中干傻事。
最戏剧性的事件,莫过于最近美英澳给法国“背后一刀”,撬走了法国和澳大利亚的潜艇“世纪大单”。法国前脚发飙,愤怒声讨美国背信弃义,甚至召回了驻美国和澳大利亚大使;但后脚,拜登一通电话打来,马克龙似乎又回心转意,马上宣布,驻美大使下周就回美国……
尤其是拜登还特意发了一张给马克龙打电话的照片,笑容格外灿烂。
蓦地看上去,法国和美国不是在吵架,感觉是在调情啊。
法国又“投降”了?
很多人这样猜测。
当然,事情不会那么简单。仔细看电话后的美法联合声明,美国还是给了几颗甜枣的。
1,认为之前跟法国和欧盟,就一些战略意义问题公开磋商不够。算是美国一种变相道歉吧。
2,认为欧洲防务能力更强大、更高效很有必要。唉,法国你要搞欧洲联军,我们没明确反对。
3,美国继续支持欧洲在北非萨赫勒地区的反恐。美国承认,这里是你法国的势力范围。
这是明的,也不乏暗的。
完全个人看法,但我可以百分百估计,拜登会对马克龙说,美英澳这次秘密行动,针对的是中国,不是针对法国,法国你受了委屈,我们回头肯定会给你补偿,你就别闹了……
于是,法国就坡下驴,见好就收。
反正响亮的耳光也被打了,打美国还回去,也没这个能力。展现强硬态势,以后还可继续当个筹码,驻美大使嘛,你该回去就回去吧。
至于澳大利亚,收拾不了美国,还收拾不了你。一肚子怒气,估计最后也只能撒在澳洲身上了。
对现在的法国来说,我总觉得,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通过这件事,看透英国的祸心,美国的私心,尤其是美国的不靠谱,是的,有时候还不得不虚与委蛇,但更要痛定思痛,欧洲就是欧洲,美国是靠不住的。
毫无疑问,这是正确的选择。既有不得不接受的忍耐,但更有独立自主的决心,知耻近乎勇,对法国对欧洲,未必是一件坏事。
毕竟,欧洲好歹有着辉煌的历史,当了美国70多年的小弟,欧洲确实也应该成为欧洲了。
第二种,给两个胡萝卜就很开心,甚至跟英国比着献媚争宠,不惜充当对中国打手和急先锋,在所谓印太问题上,各种表现,有时很可能跳得比英国还高。
毫无疑问,这是错误的选择。看似得到了美国的欢心,不排除确实多吃到几个胡萝卜,但实际失去了自我,那个独立的伟大的法国在哪里?
最终结果,什么法国声誉和利益?更多的,必定是羞辱。
何去何从,法国人估计也在掂量。
一度破口大骂、怒不可遏,转眼电话交谈、大使回去,戏剧性变化的背后,也可见法国人内心的挣扎。
但在这个节骨眼上,那些拟访台的法国参议员,不就是在搅事和献媚吗?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也别太高估法国人的智慧,特别是一些政客的智慧。
他们干的傻事,还少吗?现在又要干到中国人头上了。
估计也正是看穿了法国人的不堪,不然,美英澳也不会暗中联合起来,以这种方式,狠狠打法国人的耳光了。
马克龙,到底痛不痛啊?
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82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