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人设的佛媛落后了,明清就有女性玩这套,结果也成为笑柄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转载自:浩然文史(ID:haoranwenshi)
卖人设的佛媛落后了,明清就有女性玩这套,结果也成为笑柄

佛媛

最近佛媛一词火了,受到了央媒等正能量媒体的强力批评。所谓佛媛,就是一些年轻漂亮的网红,穿着较为暴露的衣服,通过在寺庙等佛家圣地摆拍,以炫耀手抄佛经、品茗、坐禅等方式,展现自己高贵纯洁的一面,打造出圣洁白莲的人设,借此博取关注,而后高价售卖物品,从中牟利。其实今天的佛媛很幼稚,而且没文化,她们可能连佛经都看不懂,她们玩的这套早在明清就已经出现了,今天文史君就带大家看看明清的佛媛。

卖人设的佛媛落后了,明清就有女性玩这套,结果也成为笑柄

佛媛

一、臭名昭著的三姑六婆

所谓三姑六婆,不是亲属,此词条出现于元明之交,是指当时女性的九种职业,即尼姑、道姑、卦姑(女占卜师)、虔婆(老鸨)、牙婆(女人贩子)、师婆(跳大神的巫婆)、药婆(以卖药为主的女性,这里的药包含毒药、迷药、性药等非法药物)、稳婆(替人接生的女性)、媒婆。

卖人设的佛媛落后了,明清就有女性玩这套,结果也成为笑柄

媒婆

看起来三姑六婆这九种职业鱼龙混杂,有正道职业,比如:尼姑、道姑、卦姑、稳婆、媒婆,她们有的是宗教人士、是人们心灵的慰藉,有的替人家说媒、接生,按理来说,她们该受到社会礼遇。而坏的职业自然就是虔婆、牙婆、药婆、师婆等,她们有的拐卖良家妇女、有的则是封建迷信的代表。但在明清时代,三姑六婆却是确确实实的贬义词和骂人的话,三姑六婆“盖与三刑六害同也”,俨然将三姑六婆当成了蟑螂、老鼠一类令人厌恶的东西。这不仅是因为三姑六婆中的几个坏职业带坏了整个词条本身,而是这里面的“正道”职业本身都有问题,其代表就是尼姑。注意,此尼姑并非真正的尼姑,而是借尼姑名头而谋私利的女性,用今天的话说,她们就是最早的佛媛,就是这些佛媛的存在带坏了整个行业,致使整个行业污名化。

卖人设的佛媛落后了,明清就有女性玩这套,结果也成为笑柄

古代的人口买卖合法

二、明清尼姑何以污名化?

关于为何明清尼姑污名化,其实原理和今天佛媛完全一样,那就是进入佛门的女子鱼龙混杂!今天佛媛以一己之力玷污佛教,而明清时代也是如此,排除少数真心向佛的女子后,其实明清大部分尼姑的构成极其复杂,这些女子成为尼姑也并非是想学佛法和潜心修道,而是怀着私人目的。

明清时代,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为了满足日益活跃的市民阶层,中国的市井娱乐小说大量出台,这些小说并非完全虚构,而是以该时代的社会为背景,显现了这个时代的思想和同时代一般人民的基本社会认知,因此这些小说才能广泛传播并流传至今,其代表就是明末的“三言二拍”。“三言二拍”是五本书,即冯梦龙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濛初写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这些书每本都由各章构成,各章基本都是一个独立的小故事。“三言二拍”反映了明末的社会风貌,在此前提下我们就以“三言二拍”中的情节看看明清时代的佛媛。

卖人设的佛媛落后了,明清就有女性玩这套,结果也成为笑柄

尼姑

比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闻人声野战翠浮庵,静观尼画锦黄沙衖》中的下半章故事的主角尼姑静观。她自幼身体不好便进入寺庙,目的是为了谋生,希望通过结缘佛教而延长生命。但成为尼姑后,她又爱上了书生闻人声,结局是静观还俗。在这个故事里,很明显静观把寺庙当成了医疗所,是为了救命而入寺,但学佛非本愿,所以她遇到书生闻人声后,二人才快速坠入爱河,最终她也还俗结婚。

如果说静观和书生的故事还发乎情,那么该章上半章的尼姑就是完全的玷污佛教。苏州有尼姑王氏,她有三项本事“一张花嘴”、“一付温存情性”、“一手好手艺”,王氏不仅能说会道,性格温婉贤淑,而且精通女工刺绣、还会写诗作文,因为她的尼姑身份,又受到社会礼遇,所以苏州城大户人家和官宦家的豪门贵女都争相请她来给家中女子当老师,俨然一代网红。但他却是个男扮女装的男人!他给自己办成女网红的目的则是奸淫妇女,“诱至楼上同宿,人乡不疑。直到引动淫兴,调得情热,方放出肉具来,多不推辞。也有刚正不肯的,有个淫咒迷了她,任从淫欲,事毕方解”。这比今天的那些“女装大佬”,可要生猛多了吧?

卖人设的佛媛落后了,明清就有女性玩这套,结果也成为笑柄

古装剧里的男扮女装

如果觉得“三言二拍”太扯,那么明代僧人圆澄《慨古录》就记载了当时尼姑的真实情况:“或负债无还而为僧者,或衣食所窘而为僧者,或妻为僧而夫戴发者,或夫为僧而妻戴发者,谓之双修。或夫妻削发而共住庵庙,称为住持者。或男女路遇而同住者”这是当时佛教的真实写照。嘉靖十六年,明朝南京户部尚书霍韬清查南京寺庙,发现南京寺庙“淫污之俗,视别省为尤剧。尼僧外假清修,内实淫恣。”据霍韬查证,仅南京一地就有卖淫的“尼姑庵”71处,虽然霍韬大力整饬,但“霍去而尼复集,庵复兴,更倍往日矣”。

就是这些假尼姑的存在,玷污了尼姑这一行业,致使整个行业污名化。

三、明清时代佛媛的收入

今天佛媛首要目的就是赚钱,但她们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只能摆拍作秀,连佛经都读不懂,但她们的前辈,明清时代的佛媛,一部分人还真的是有真才实学的,她们是“凭本事赚钱”。

比如上述《初刻拍案惊奇》中男扮女装的王氏能周游于豪强之间,且让这些豪门贵女自愿献身,就是凭借他那三样本事。自然王氏原本的目的是教这些贵女女工,所以他得到的学费收入也是不菲的。

卖人设的佛媛落后了,明清就有女性玩这套,结果也成为笑柄

尼姑

明末清初的世情小说《醒世姻缘传》,以明末官场腐败为主线,抛开小说中玄幻转生的设定,它展现了明末的社会世情,堪称写实小说。在《醒世姻缘传》里,女尼白姑子曾对仙狐托生的薛素姐就做法会的经费问题展开大篇介绍:“这经钱要是论经数也可,或是包日子也可”。看见没,都形成产业了,可包日、可记数,两种情况不同价,就像夜晚上网吧,你可以包宿也可以计时收费。而且白姑子的法会还明确,法会用品什么纸钱、灯烛、茶酒、蒲团、香案、纸张、布匹等等都得另算钱。最终薛素姐办了七天的法会,花费白银110两。但实际白姑子只给了真正唱经的10个女尼每人1两,其余100两全进了主持白姑子手中。和今天的佛媛卖货套路如出一辙!

卖人设的佛媛落后了,明清就有女性玩这套,结果也成为笑柄

古代的银钱

文史君说

台湾的衣若兰将明清三姑六婆的劣根性总结为三大特点“利口”“贪财”“淫媒”,尼姑作为三姑六婆行业中人,自然也逃脱不了这三大特点。虽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尼姑这个群体都是坏的,毕竟尼姑作为佛教信徒,其中还是有真正以佛教为信仰的人存在的,但就是因为尼姑群体中的少数坏人,造成了整个行业的污名化。今天佛媛也以佛教为掩护,借着佛学的名头摆弄人设,这种为谋私利而玷污佛教的行为注定失败,佛媛的存在只会给佛教抹黑。

参考文献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年。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年。

衣若兰:《三姑六婆——明代妇女与社会的探索》,上海辞书出版社2019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83773.html

(2)
上一篇 2021年9月26日 上午11:47
下一篇 2021年9月26日 下午12: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