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思考

作者:沈小蒙

本文转载自:新闻战线(ID:rmrbnewsfront)

现阶段,是建设国际传播能力、在传播层面提出中国方案和宣介中国智慧的重要窗口期。中国国际电视台通过坚定“四个自信”、“敢于发声,主动出击”、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故事等,构建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构建新的国际传播格局。
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思考
沈小蒙
今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构建中国叙事体系的基础是什么?在国际传播中,中国理论与中国实践如何阐述?传播渠道的拓展对于国际传播的价值又是什么?本文结合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作为外宣旗舰媒体的一些具体传播事例,围绕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坚定“四个自信”是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基础
2020年初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整个国际社会的影响不仅反映在政治层面、经济层面、意识形态斗争层面,也反映在国际传播层面。经过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通过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打破了很多国人多年来对于西方社会制度存在的幻想。党中央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随着中国公众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西方媒体的宣传,亲眼见识到BBC、CNN等西方媒体的涉华报道,更深刻体会到西方媒体的虚伪性。
在国际舆论形势复杂的当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恰逢其时。要做好国际传播,最重要的是要坚定“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近代中国在100多年里被西方大国欺负惯了,民族性格被极度打压,在很多方面缺乏自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人民除了拥有幸福感和获得感还应该拥有更强的民族自信心。作为国际传播工作者,坚定“四个自信”是开展工作的基础,有了充分的自信,才能有底气发声,才能构建起中国叙事体系,对外讲述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2019年5月,CGTN发布主持人刘欣的评论短视频《中国不会接受不平等协议》,就美国福克斯商业频道主播翠西·李根关于“中国从美国‘偷走了’6000亿美元”的言论做出有力批驳。双方在社交平台上交锋一周后,刘欣应翠西之约,在美国福克斯商业频道新闻节目中以直播连线的方式与其讨论中美经贸问题。这一事件被广大网友称为“中美主播约辩”。主持人刘欣在16分钟的直播中自信沉稳、有理有据,有力驳斥了美方的偏颇观点,阐述了中国的立场和政策。这是CGTN主持人在涉华重大问题上借西方主流媒体平台发声的一次重要突破,也是体现CGTN“四个自信”的典型案例,同时也反映出CGTN作为外宣旗舰媒体的强大国际传播能力。
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思考
2019年5月30日,CGTN主持人刘欣接受美国福克斯商业频道主播翠西·李根采访。
“敢于发声,主动出击”是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关键抓手
在过去几年中,CGTN在中国叙事体系构建中不断探索,以加强评论能力建设,加大涉华议题设置,增强舆情快反能力为抓手,推出了一系列有国际影响力的报道,在众多重要涉华舆论斗争中主动出击,抢占国际传播制高点。
自2020年初武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美国政府和媒体抛出所谓“武汉病毒所泄露论”,妄图把新冠肺炎疫情的源头引向中国。由于武汉病毒所研究员石正丽多年来研究蝙蝠携带的相关病毒,被外媒恶意诬陷攻击,被称为“Batwoman(蝙蝠女)”。武汉病毒所也成为当时国际舆论的“风暴眼”,但是当时没有任何一家国内外媒体有关于武汉病毒所的一手报道。CGTN积极策划协调,在2020年5月独家专访到武汉病毒研究所的三位重量级专家,所长王延轶、研究员石正丽以及武汉国家安全实验室主任袁志明。
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思考
2020年5月,CGTN专访武汉病毒所所长王延轶,驳斥西方不实指责。
CGTN记者在采访前针对西方质疑精心设计问题,采访内容直指国际舆论焦点,为武汉病毒所提供了一次对外阐述观点和立场的绝佳机会。专访一经播发即引发海内外强烈反响。王延轶所长说:“你都没有的东西,怎么去泄漏它呢?”瞬间在海外社交平台刷屏。王延轶专访单条视频全球视频观看量超过1300万,美联社、法新社争相转引。专访新闻素材被美国CNBC、美国ABC电视网、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加拿大广播公司、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西班牙国家电视台、日本NHK、新加坡亚洲新闻台等46个国家和地区的290家媒体采用。CGTN的这次系列专访在关键时间点主动发声,用事实驳斥了美西方媒体对我国的污蔑和抹黑,在舆论斗争中主动扭转了战局。
讲好中国故事是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重要内容
早在2013年8月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什么样的中国故事适合国际传播?如何讲好?根据CGTN多年的经验,真实的、能够引发国际受众共情和共鸣的内容是关键。
2020年2月,CGTN前方采访团队策划制作新闻纪录片《武汉战疫纪》。这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首部全景式展现武汉“抗疫”历程的英文纪录片。这部33分钟的纪录片,用写实的拍摄手法记录在武汉封城一个月时间里,一线医护人员、病人及家属、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的故事。用这些在武汉的普通人的真实经历,展现这座千万级人口的城市里,疫情从快速发生到被遏制的全过程。
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思考

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思考

CGTN制作的新闻纪录片《武汉战疫纪》。

该纪录片于2020年2月底武汉封城一个月之际在CGTN全平台推出。不到一周的时间,《武汉战疫纪》获得视频观看量1800万,互动量45.8万,脸谱账号上视频观看量达115万。该片也引起国际媒体高度关注,相继被美国广播公司(ABC)、英国Channel4电视台、法国TV5MONDE电视台、意大利TGCOM24电视台、加拿大广播公司、日本朝日电视台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165家境外电视频道和新媒体平台采用,反响热烈。大量海外网友在观看后留言,对在武汉的医护人员表达了敬意,并为中国、为武汉、为病患祈福加油。截止到2020年4月,《武汉战疫纪》已获得超过8000万全球观看量,这对于一部33分钟的纪录片来说,是极其可观的数据。从YouTube平台赞/踩比来看,《武汉战疫纪》收到18万点赞,8921次“不喜欢”,赞/踩比约为20:1。体现了国际受众对此片的高度认可。
《武汉战疫纪》的成功经验在于:要在合适的时间点,提供国际受众需要的新闻作品;客观平衡的叙事方式,纪实性的表现手法,真实感人的人物故事,更容易引发国际受众的共情与共鸣。避免宣传感,是国际传播的关键。
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力量是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多年来,西方媒体一直依靠其占据垄断优势的宣传机器妖魔化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共产党的报道主体单一化、脸谱化,聚焦负面例子,对于共产党的理念报道寥寥无几,同时存在很多意识形态的偏见,甚至恶意偷换概念、误导受众。
如何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帮助外国民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围绕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CGTN在建党百年之际,精心策划推出大型融媒系列报道《穿越百年》。这是CGTN大规模、系统性地对外宣传阐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执政理念,同时也在国际传播方式上进行了全新尝试。
《穿越百年》以时间和空间上的“穿越”为设计核心,精选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精神特质的主题,以及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史的标志性地点,推出大小屏直播及系列报道。同时邀请外国专家作伴随式解读,用外眼观察,借外嘴说话,对外展现全球视角下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与百年辉煌的精神特质。
《穿越百年》在直播中把历史和现实相结合,从嘉兴红船到江南造船厂的万吨巨轮,讲述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红军长征纪念碑到航天“长征-5”火箭发射现场,体现“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信念;从小岗村到深圳华强北,讲述“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特质。
《穿越百年》邀请在华外籍专家、国际友人与记者一同深入直播现场。外籍嘉宾在现场所见所闻,他们对中国及中国共产党的理解,以及多年在华工作生活的个人感受,使他们的评论更有说服力。
著名国际友人阳和平,被称为“长在红旗下的美国人”,与记者共同探访位于陕西延安杨家岭的毛泽东故居。阳和平以自己出生在陕西、在中国生活几十年的亲身经历,分享他感受到的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与坚持;在华生活近20年的意大利裔美国人、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马意骏,与记者共同漫步河南兰考泡桐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共话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理念;美籍时事评论员唐根来华多年并持续关注中国国情与发展,在节目中深入宁夏西海固、河南红旗渠、安徽小岗村等多地,并感叹这次直播让他亲身感受到中国的发展变化,对于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有了更深入的认知。他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能在一百年之内创造如此巨大的成就。中国有“最好的故事”,应该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走自己的路,无须理会西方的“噪音”。
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思考

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思考

阳和平教授在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毛泽东主席住过的窑洞(上),外籍评论员唐根在宁夏西海固谈中国扶贫成就(下)。

在直播的11天时间里,《穿越百年》系列获得了很好的海外曝光量。CGTN全平台共发布《穿越百年》系列相关报道累计获得全球阅读量4244万,海外阅读量3520万,海外互动12.8万。
在建党百年的报道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群体是中国的9500多万党员。如何从小切口讲述普通共产党员的故事?如何改变西方受众对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刻板印象?为此,CGTN精心打造30集系列党员人物故事《九千万分之一》,选取既有代表性,又有人物特点的事例,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引领性。该系列聚焦缉毒铁警、援非中国医生、根植中原大地的“麦爸”、马背上的少数民族医生等各个领域优秀党员的鲜活形象和动人故事。
系列视频在海外社交平台观看量极佳,其中基层公交车司机的故事,单条获全球阅读量243万,互动量1万;秦俑修复师的故事,获得全球阅读量450万。充分展示了普通中国人的故事蕴含的强大国际传播潜能。
涉华内容的供给侧改革与精准化投送对于国际传播的重要意义
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平台和渠道的拓展极为重要。CGTN除了各语种电视频道、广播频率,自有新媒体平台、海外社交账号之外,还积极拓展更多的海外传播渠道。采访部负责国内、国际英语新闻采集,是新闻内容的主要提供方。采访团队实行“新闻内容生产的供给侧改革”,为国际媒体提供定制化内容,强调精准化投送,积极寻求在国际媒体上发声。
在武汉疫情防控报道期间,CGTN共有45人在武汉参与报道工作,采制播发了1212篇抗疫报道。由于疫情防控期间外媒记者都撤出了湖北,CGTN记者作为当地专业英语报道力量,持续为外媒提供连线报道,向国际受众介绍武汉疫情的最新真实情况,打通国际传播的“最后一公里”。截至2020年4月底,CGTN前方记者与包括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福克斯新闻台(FOX)、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土耳其TRT等在内的海外26家主流媒体连线81次,借助国际主流媒体渠道主动发声,澄清谬误。
在武汉疫情防控初期,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西方一贯的意识形态偏见,国际媒体对于中国的抗疫报道非常负面,海外社交平台上更是充斥着各种不实信息。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CGTN组织武汉前方记者为国际通讯社路透社供稿,借助路透社的国际发稿平台,向世界媒体精准投送展现武汉真实情况的视频通稿。2020年2月,在武汉抗疫斗争最为胶着的时期,CGTN向路透社连续推送了4篇视频通稿,介绍方舱医院和教跳新疆舞的护士,武汉市民在居家隔离下的生活状态,援鄂医疗队医生的工作情况,武汉新冠肺炎病愈医生的经历等。这些视频通稿被685家国际媒体采用,对于在海外传播中国抗疫真相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思考
CGTN记者在河南暴雨报道期间为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提供连线报道。
在2021年7月河南暴雨报道期间,CGTN采访团队在郑州再次采用这种方法为国际媒体供稿。5天的时间内,CGTN记者共为路透社提供9篇视频通稿,被506家外国媒体采用,有两条视频分别位列路透社当天全球通稿池中被使用最多的第二名和第十名。此外,前方记者还为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提供多条新闻报道和直播连线。
在此经验基础上,CGTN采访团队从新闻采集端考虑国际传播的内容需求,进行新闻内容的供给侧改革。在重大涉华新闻报道中,为国际媒体提供新闻报道内容以及直播连线,达到借平台发声的效果。并与各大国际通讯社合作,旨在以提供涉华新闻定制化视频内容的方式,通过其国际发稿平台加大中国内容的精准化投送。
着眼当下,国际舆论场发生着巨大变化。就传播而言,尽管美国的传播能力依然强大,但是随着全球化和新兴国家的崛起,美国价值与世界共有价值的冲突,美国媒体对于国际事务报道的大幅减少,导致“美国对世界的感知能力明显下降”,“这些都销蚀着美国的软实力”。
虽然目前中国面临强大的国际舆论压力,但是也要看到,这对于中国来说,是建设国际传播能力,在传播层面提出中国方案和宣介中国智慧的重要窗口期。抓住这个机遇,中国就能构建出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构建新的国际传播格局。
(作者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采访部主任)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85359.html

(1)
上一篇 2021年9月29日 下午3:35
下一篇 2021年9月30日 上午10:3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