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熊熊点兵(ID:XXdianmbing)
最近我们一直谈长津湖战役,讲了美军的武器装备和作战特点,也讲了我军当时的具体情况和战法。有些朋友还看了电影《长津湖》,也结合电影中的一些细节提出了不少问题。
其中有一类问题是关于志愿军炮兵的,即9兵团所属各军都是我军中的王牌部队,在解放战争中都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其中也包括火炮。而且,我军在解放战争中后期已经大量使用炮兵作战。尤其华野部队,在围歼国军重兵集团时经常使用炮兵,那么这些炮兵在长津湖战役时都去哪儿了呢?
其实关于解放战争缴获火炮和志愿军炮兵的问题,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专门介绍过。
大体的结论是,在解放战争中缴获的火炮多为迫击炮(缴获占比81.7%),山野榴炮(交火占比6.4%)其实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多。当然了,相对比例不多,但绝对数还是不少的,所以我军当时的各级野战部队也都配置了相应的炮兵部队。
不过入朝之后,受限于美军航空兵的压制和道路的通行能力,使得我较大口径的火炮难以机动和使用,所以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我军较大口径火炮的参战机会比较少,在实战中多是使用中小口径迫击炮来支援步兵部队。
不过参战机会少却也不是没有,在长津湖战役时,志愿军中小口径迫击炮以外的火炮参战的情况如何呢?
以志愿军第9兵团第27军为例,全军配属了炮兵第16团,该团为日式骡马炮兵团,编有1个105毫米榴弹炮营和2个75毫米野炮营,每个炮兵营为3连9门制,所以这个炮16团装备有9门105毫米榴弹炮和18门75毫米野炮。
这27门野榴炮便是当时整个27军5万余人中,最为“重型”的火炮了。
当时27军下属的各师中,也组建有炮兵团,是我军中比较早的师属炮团了。不过大家要注意的是,当时27军各步兵师的师属炮团,其实是将本师建制内的山炮、步兵炮、大口径迫击炮统一编组在了一起,实际上炮兵实力并没有额外增加。
而当时整个27军的师属炮兵中,有美式和日式的75毫米山炮共计38门;日式的70毫米步兵炮共计19门;美式的106.7毫米迫击炮8门,这个当时也常叫做化学迫击炮;另外还有16门100毫米迫击炮。
前面几种炮都是缴获的自然不必多说,最值得一提的是后面的100毫米迫击炮。
这个100毫米迫击炮其实是我们胶东兵工厂生产的,别名为“十生地迫击炮”,该迫击炮在我兵工资料中的基本数据为:
十生256斤,钢质尚好,完全为火车轴的原料,上几批炮镜不够准确,现已改成新式的,炮式样由日美两式采用合成。对十生地迫击炮弹评价:威力较大,亦是高级装药,其缺陷系生铁弹皮,冶金芯子趋前,定心部比重较轻,有在山地不炸现象,后来纠正。
1946年下半年到1947年上半年,造炮99门,造炮弹43832发; 1948年,华东区又生产100毫米迫击炮21门,造炮弹52186发;1949年,又造炮弹64417发。
由于27军是从胶东走出来的,所以很早便装备了这种“十生地迫击炮”,并作为重要的火力支援兵器。即便是在入朝作战时,各师仍然装备了16门此类迫击炮。
因为将原属于团的步兵炮和大口径迫击炮收归师炮兵了,所以团属炮兵便是空白,战时由师炮兵分配支援。而在营一级则配备81/82毫米迫击炮,在连一级配60毫米迫击炮,一般装备量都是3门。
谈了27军的火炮情况,我们也看看美军的情况。
志愿军袭击后的美军炮阵地
美军仅仅一个步兵师中便编有4个炮兵营,其中3个炮兵营装备54门105毫米榴弹炮,1个炮兵营装备18门155毫米榴弹炮。
美军的重炮自然不是骡马牵引,而是通过汽车来机动,其性能、口径、机动能力、备弹量都远超我们。
长津湖战役时,在新兴里地区的美军有第7步兵师第57炮兵营的2个105毫米榴弹炮连;在柳潭里地区有美军陆战1师陆战炮兵第11团的1个155毫米榴弹炮营、1个105毫米榴弹炮营,另2个105毫米榴弹炮连。
志愿军的战利品
美军师一级还有坦克营和师属防空炮营,其中坦克营编制为71辆,主要是M26坦克;师属防空炮营则有32辆双管40毫米自行高炮和32辆四管12.7毫米自行高射机枪。
美军陆战队团一级有12门制的106.7毫米重迫击炮连和装备12门75毫米无后坐力炮及5辆坦克的反坦克连;美军陆军团一级则有12门制的106.7毫米重迫击炮连和装备22辆坦克的团属坦克连。
美军陆军步兵团及下属步兵营连所装备的其他火炮类装备还有:
60毫米火箭筒27具、88.9毫米火箭筒56具、60毫米迫击炮27门、81毫米迫击炮12门、57毫米无后坐力炮27门、75毫米无后坐力炮12门。
以上仅为理论编制,战时情况下往往还要加强和补充,因为美军从来不缺少武器装备。
由上述的简单对比我们不难看出,美军的火炮相对于我军而言具有种类多、体系全、口径大、机动力强、性能好、备弹多等优势。
实际上美军炮兵的训练水平也很高,基本处于当时的世界第一流水平。其炮火打击的精准度高、威力大,尤其间接瞄准射击能力极强,对我纵深部队和二线梯队造成很大的威胁。
而当时我军的炮兵还习惯于直瞄射击,甚至于在长津湖战场上连这样的机会也很少,因为我军最“重型”的火炮还根本上不来。
上文中提到,志愿军27军当时配属的“重炮团”装备有9门105毫米榴弹炮和18门75毫米野炮。这些日式火炮比起美军那些重炮来,自然在口径和性能上都不占优势,可要是能参战的话必然大大有利于我步兵的攻击。
然而当时的东线战场山高林密,道路稀少,普遍还下雪结冰,骡马炮兵团的运动十分缓慢。更为严重的是美军航空兵的空袭十分严重,其不仅毁坏了大量道路,更直接对炮兵部队造成威胁。其中炮16团所受的一次空袭,即伤亡马匹87匹,人员7人。
而在整个战役期间,27军遭受空袭便伤亡500余人,伤亡马匹230余,另外还损失了卡车17辆、马车3辆、迫击炮9门,山野榴炮各1门。
所以27军中口径最大的那9门105毫米榴弹炮其实就没有赶上战斗,那18门75毫米野炮也仅仅有一半参加了战斗。
为了等待野炮参战,同时整顿部队建制,在11月29日晚上志愿军便没有对新兴里美军发起攻击。
到30日晚,9门野炮开始轰击,一共打出了447发75毫米口径的野炮弹,这是整个27军在整个长津湖战役期间,所得到的最“重型”的火力支援。
其实当时受到限制的不仅仅是军属的野榴炮,即便是师属的山炮使用也受到很大限制。
27军当时装备有38门75毫米口径的山炮,但只有18门参战,一共打出了604发山炮弹。也就是说,在整个长津湖战役期间,27军所得到的的全部山野炮的支援是1051发炮弹。
如果将大口径迫击炮弹和步兵炮弹的消耗加上的话,也只不过是再多出600发炮弹而已。
由于27军的主战场分别新兴里和柳潭里两部分,如果具体到每个战场上的话,那么所得到的炮火支援就更有限了。
比如在新兴里战场上,志愿军得到山野炮和大口径迫击炮支援为:野炮弹447发、山炮弹222发、100毫米迫击炮弹257发、92式步兵炮弹166发;在柳潭里战场上,志愿军得到的山野炮和大口径迫击炮支援为:山炮弹382发、100毫米迫击炮弹162发、106.7毫米迫击炮弹15发。
上述炮弹消耗合计为1651发,这是27军部队在长津湖战役中所能得到的除中小口径迫击炮之外的全部重火力支援了。
而且由于志愿军的重火力多是夜间射击,本来就有限的重火力支援也被大大削弱。由于缺乏重火力支援,使得部队的进攻就很艰难。
济南战役中的92式炮兵部队
为了支援步兵,炮兵的步兵炮不得不尽可能地实施抵近射击,甚至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但这也是以牺牲为代价的。
比如80师炮兵团92式步兵炮连5班班长孔庆三,便是在操作步兵炮抵近摧毁美军火力点时以牺牲自己为代价创造射击条件的,战后孔庆三被志愿军总部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在整个27军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一级战斗英雄只有4人,孔庆三即是其中之一。
志愿军的战利品
由于美军的火力极强,我军又缺乏有力的火力支援,所以战斗进行得就非常残酷。尤其包围圈内的美军还有自行防空炮和高射机枪这样的高射速平射兵器,在严寒中的志愿军将这种硬骨头啃下,也是付出了很大代价的。
所以总的来说,长津湖战役时志愿军是有一定炮兵支援的,但是数量实在太少了。我们当时实际是以一支轻装备为主的部队在跟陆海空一体化的敌人在厮杀,能取得最终的战果是殊为不易的。
因此大力建设炮兵和航空兵其实就是后来我们的发展重点,毕竟能得到有力支援的话,无疑是能以更小的代价取得更大胜利的。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87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