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蒋校长(ID:jiangxiaozhang666)
撰文:坐标纵线
10月2日,美国“康涅狄格”号攻击型核潜艇,在南海撞了。
撞的什么?不知道。
反正撞的挺严重,艇上11名水手受伤,不得不在其他军舰护送下返回关岛基地。
诡异的是,一直到10月7日,核潜艇抵达关岛后,美国才公布相关情况。
故意拖延、隐瞒事故、对可能出现的核事故不透明、不负责任,这就是美国的做法。
▲(图源:观察者网)
试想一下,如果是别人家的核潜艇发生这种事,恐怕美国的口水早就喷过去了。
这次美国核潜艇到底撞了啥我们不得而知,不过看看2005年的那次事故,我们或许可以一窥端倪。
2005年1月8日,美国“旧金山”号核潜艇从关岛出发,开往澳大利亚,根据惯例,潜艇在160米的水下进行静默航行。
啥叫静默航行?就是关上主动搜索声呐,全凭海底地图航行,这的确是个非常危险的举动,你根本看不见前面有什么,等于蒙着眼睛跑马拉松。
▲艇员全靠这些设备往前开
根本不知道前面是什么
按道理来说,这种静默航行要求的最高速度是18节,可是不知道为啥,这艘潜艇却开到了33节!
33节什么概念?基本上相当于“旧金山”号核潜艇的极限航行速度,换算成陆地速度就是55.6千米/小时,这已经堪称水下飙车了。
11点42分,正在高速行进的“旧金山”号核潜艇,突然撞到了什么东西,速度从33节一下子降到了0!潜艇里面的人、物品瞬间飞了起来,撞到舱壁上,一片哀嚎。
要知道,潜艇里面可不像汽车上有安全带的,所以潜艇里的水兵飞得四处都是,伤亡惨重,有人撞破了头,有人摔断了腿,最惨的是一个叫约瑟夫的二等兵,在通道里直接飞出6米多远,脑袋撞到舱内管路,当场死亡。
其他艇员也有98人不同程度受伤,要知道,整个潜艇也才127人,这一撞,基本上相当于让大部分人都废了。
一开始,潜艇艇长还以为受到了袭击,赶紧拉响了战斗警报,可是声呐并没有发现敌情,一番挣扎后核潜艇终于上浮,出舱查看的水兵傻了:整个艇艏左侧的声呐舱、艇艏鱼雷舱几乎都撞没了,艇艏右侧的非耐压壳体也撞瘪了。
万幸的是“旧金山”号的耐压壳体没有破裂,潜艇后部的反应堆也没损伤,潜艇基本上还能正常航行,所以潜艇还能晃悠着返回关岛。
返回关岛后,美军把即将退役的“火奴鲁鲁”号核潜艇的艇艏部分切割,用于维修“旧金山”号,但修复后的“旧金山”号技术水平仍难以让人完全放心,最终不得不于2017年退役,转为系泊训练用核潜艇。
▲修补的艇艏清晰可见
事后,美国公布了调查结论,“旧金山”号核潜艇撞击的是一座海底山脉!这座海底山脉是从7000英尺的海底平原突然隆起,距海面只有120英尺深。美国声称,潜艇用的海图是1989年的,这份海图上并没有这座山脉,而且显示撞击点五公里范围内都是海底平原,压根没这座山。
事实上,美国对这座山脉的存在一无所知,别说是用了1989年的地图,就算他们用了2005年的海图,也一样会撞上。2008年,美国才对这座山进行了完整的测绘,并标明在了海图上。
如果说这次撞击事故是天灾,那么1992年美国核潜艇撞击事件就是人祸了。
1992年2月,苏联刚刚解体不久,美国认为此时俄罗斯正在最虚弱的时候,可以趁机打探俄罗斯情报,于是派了一艘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巴吞鲁日”号(SSN-689)秘密潜入俄北方舰队驻地——摩尔曼斯克军港附近,距离俄海岸仅19公里(刚刚擦着领海边),执行电子侦察任务。
这个巡航地点有多挑衅呢?看看地图就知道了。
2月11日晚8点16分,“巴吞鲁日”号核潜艇发现了一艘刚出港不久的俄海军核潜艇——“螃蟹”号(舷号K-276,原名“科斯特罗马”号,属塞拉级(945型)攻击型核潜艇),这艘核潜艇可不一般,是当时俄罗斯最新式的核潜艇,由钛合金打造,成本高昂,全俄罗斯也仅有4艘。
“巴吞鲁日”号核潜艇艇长喜出望外,这是收集俄最新潜艇声纹的难得机会。要知道,每种潜艇都有特定的音响特征“声纹”,抵近跟踪收集声纹才能建立音响样本数据库,这是极其宝贵的作战情报资料,所以赶紧指挥潜艇跟了上去。
但“螃蟹”号是苏联第三代攻击型核潜艇,声呐系统比较先进,很快就发现了跟踪的美军潜艇,然后“螃蟹”号迅速调转了方向,让美国人目瞪口呆,后来,美国人把这种水下机动称为“疯狂伊万式摆舵旋回”。
调转方向的“螃蟹”号颇有战斗民族作风,绝不废话,也不用主动声呐扫射美国核潜艇,而是像一头蛮牛一样直接撞了上去,结果两艇发生了水下相撞,“螃蟹”号靠着钛合金艇体和双壳体设计,仅有指挥围壳受损,在船坞修了3个月后就返回服役。
可是“巴吞鲁日”号就没这么幸运了,耐压艇体遭受了重重的撞击,美军事后检查发现,“巴吞鲁日”号耐压壳体已多处破裂,修起来非常麻烦,而且也难以保证万无一失,于是只能安排在1995年1月提前退役,相当于俄罗斯用3个月维修为代价,直接废掉了一艘洛杉矶级核潜艇。
你以为美国人长记性了?不,就在一年后,几乎同一地点,美国又派出核潜艇和俄罗斯核潜艇玩起了“猫捉老鼠游戏”。
只不过,这一次双方都换了核潜艇,美国派出了比洛杉矶级更早服役的鲟鱼级茴鱼号,俄罗斯则派出了更新的K-407新罗西斯克号核潜艇(德尔塔级)。
结果K-407再次使出了疯狂伊万动作掉头,而茴鱼号急于追击来不及转向,两艇又撞在了一起。万幸这次二者速度都不高,损伤也不像第一次那么大。
这两起事件,美军都吃了哑巴亏,只能下令撤回所有执行同类任务的潜艇。但美国核潜艇的撞击命运并没有就此结束,反而愈演愈烈。
1995年3月16日,美国核潜艇“鼓鱼”号,在香港横澜岛附近水域同一艘巴拿马籍货轮相撞。无厘头的是,撞击原因竟然是为了将一名因事假需要出艇的艇员送出水面,在上浮时撞到了货轮。
2003年10月,美国“哈特福德”号核潜艇在地中海,撞到了撒丁岛。
2005年9月5日,美国“费城”号核潜艇,在海湾水域与一艘土耳其货轮相撞。
2007年1月8日,美国“纽波特纽斯”号核潜艇在霍尔木兹海峡,与一艘日本货轮相撞。
2013年1月10日,美国“杰克逊维尔”号核潜艇在波斯湾,与一艘“不明”船只相撞。
最惨的是2001年2月9日,美国“格林维尔”号核潜艇与日本渔船的撞击事故。
这一天,“格林维尔”号核潜艇在距离夏威夷瓦胡岛南14公里的海域进行巡航,不过这次不是战斗巡航,而是艇长沃德尔邀请了16位来自德克萨斯的石油富商,和他一起登上核潜艇,一起进行“海底旅游观光”。
可能是“海底旅游观光”耽误了时间,在上浮时为了节约时间,艇长擅自将紧急上浮的流程“简化”,没有在潜望镜高度进行对水面观察,结果直接撞到了水面上正在捕鱼的日本实习渔船“爱媛”号。
将近万吨的潜艇瞬间把500吨的渔船撞了个粉碎,渔船连救生艇都来不及放下,船员刚刚穿上救生衣,就被海浪拍到了大海中。而肇事者沃德尔考虑到邀请富商上艇的事不能暴露,就没有施救,而是潜入水下逃之夭夭。
结果导致实习渔船上35名船员坠入大海,9人当场死亡,其中4人是高中生。
这起事件引发了日本的巨大怒火,最终美军不得不拿出1147万美元进行赔偿。
美国核潜艇撞得频繁,其实苏联核潜艇也不是没撞过,毕竟他们有“我舰奉命撞击你舰”的传统嘛。
比如1984年3月,美国的小鹰号航母舰队在日本海联合演习。这里虽然叫日本海,但却是苏联太平洋舰队的家门口,挑衅的味道十分明显。
所以苏联出动了大批舰艇和飞机对美军的演习进行了监视,水下自然也有负责对抗美国核潜艇的苏联核潜艇。
3月20日,日本海出现恶劣天气,狂风大作,恶劣的海况让潜伏在水下的苏联K-314的部分侦察设备失灵,艇长下令让K-314上浮到10米深度,用潜望镜来侦察美国舰队的情况。
可是谁知道他刚上浮到10米深度,伸出潜望镜一看,就发现一艘巨大的舰艇近在咫尺!只听嘭的一声,K-314整个潜艇硬生生的撞上了美国航母的船底,航母船底被撞出了一个大洞,而K-314核潜艇的螺旋桨则严重受损,潜艇里面更是人仰马翻。
苏联艇长虽然摔了个七荤八素,但是脑子还是很清醒的,核潜艇撞上了核动力航母,一不留神就是核大战,所以他迅速命令紧急上浮,向美国人展示自己并无敌意。
还好美苏双方都想大事化小,K-314被拖走维修,而小鹰号航母编队则停止演习,撤回日本横须贺港口。
冷战结束之后,虽然昔日强大的苏联海军日落西山,但美国核潜艇仍然洋相频出,撞击事故接连不断。
归根到底,是因为美国在国际水域频繁地横行霸道、武装挑衅。
只要美国继续执行这种滥用“航行自由”的政策,核潜艇的撞击事件就不会停止。
如果非要想知道美国核潜艇到底在南海撞到了啥,老蒋觉得,也许,撞到的是正义吧。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87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