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当代史】逃离汽车城
打开美国地图,很容易就能找到毗邻密歇根湖的“风之城”,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
从芝加哥出发,沿着湖畔向东南方向走40公里,就是加里,迈克尔·杰克逊的出生地。
应该揪着这座城市多看几眼,尽管它人口只有10万多点,放在中国只是个小小城镇。
这是一座钢铁之城,连名字都和钢铁有关:1906年,美国钢铁公司(United States Steel,缩写为USS)选址这里,建立加里钢铁厂(Gary Works),这座城市也由此奠基,并以美国钢铁公司的创办人亨利·加里(Elbert Henry Gary)的姓氏命名。
那时候,美帝是世界第一工业国;
那时候,钢铁厂可不管你是什么天气,有风没风,一年到头,无冬历夏,时时刻刻都在冒大烟,有图有真相:
浓烟滚滚遮天蔽日,烟雾缭绕终日不散,以至于在最严重的日子里,白天也必须路灯车灯全开,在市区上班的工人,到中午就必须换衬衫。
——这才是真正的重污染,和动不动满屏乱刷的雾霾天,根本没有可比性。
加里算是芝加哥的卫星城,巨大的钢铁产能,撑起了芝加哥的城市建设,也成全了建筑史上的“芝加哥学派”:突出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地位,强调形式服从功能的观点,摆脱表象夸张、华而不实的羁绊,主张建筑艺术应反映建筑新技术,追求“工业化时代”精神。
相距不远、地处宾夕法尼亚州的全美第四大城市,匹兹堡,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重工业发展更加全面:焦炭、钢铁、铝冶炼与加工、玻璃、电气设备、火车机车头、车厢制造等等,都有。
左有芝加哥,右有匹兹堡,以丰富的重工业资源为基础,“汽车城”底特律也迅猛发展起来。
不过,这些都是老黄历了,现在这些老工业城市,个个都深陷泥潭,位列全美第三和第四的芝加哥和匹兹堡,还在苦苦支撑,而底特律和加里,早已处处废墟,触目惊心。
当年Jackson兄弟们表演过的体育场,成了这样。
其它地方,也好不到哪去。
曾经的教堂
剧场
车站
邮局
学校
底特律,规模更大,曾经的全美第四大城市,嗯,废墟,也更壮观。
不知道面对这等断壁残垣,这等破败凄凉,是不是仍有小清新,会一脸花痴一脸无知地说:“至少有干净空气,蓝天白云”……
呵呵,2015年开始,加里推出了一个著名的方案,“1美元1套废弃房屋”——谁爱清新空气,去投资买房好啦,快去,别说你连1美元都换不起。
当然咯,1美元买到的都是烂得不能再烂的废弃房屋,如果真的买下,不修葺会被起诉,修呢,再扔N万美刀吧……而且周边社区也非常糟糕,没有商场,没有饭店,没有学校,黑社会毒贩抢劫强奸等等,倒是少不了。
底特律也有1美元别墅,但是么,看房都要带枪才敢去,至于住在那里么,自己想吧。
铁锈地带
加里、底特律、匹兹堡、芝加哥,一个又一个的城市深陷泥潭,要么寅吃卯粮拆东墙补西墙惨淡经营,要么转型到第三产业为主,要么干脆荒废为鬼城——美帝的制造业,从根本上就是不可持续的。
不可持续的原因很简单:资本主义,要的是资本的利润最大化,当利润和城市发展需求产生矛盾的时候,资本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弃城市。
像那种烟灰滚滚的重污染,不但损害工人,也损害资本家的健康,治本之道,应该是产业升级,发展清洁高效的生产方式,然而,开发新技术需要大量投资,资本家才不肯花这个钱,他们的方式很简单:将高污染产业转移到第三世界,自己坐收渔利就可以了。
有人可能要问:但是新生产方式,更高的效率,更高的产出,不是也能带来更高的利润?为什么美帝资本家不肯做?
答案是:工商业之外,还有金融、证券、房地产,等等,可以更迅速地带来更高的利润,于是,制造业就这样惨被抛弃。
能逃的都逃了,被抛下的,不但有满目疮痍的城市,还有无路可走的工人。
工人还要为资本外逃背锅,那些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的砖家,满世界放话:是因为工人的工资过高,导致生产成本过高,所以资本逃到了生产力更廉价的第三世界。
这简直是黑色幽默。
这简直是无耻。
其它不论,先搞清一个问题:工人的工资,真的很高吗?
在这个问题上,有许多似是而非捣糨糊的统计数据,什么人均收入之类的。
刻板的“人均”毫无意义。
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一个人年收入1万亿美元,另外还有1亿人一文不名,这分明就是地狱,但是人均收入呢?1万美元,可以算中等收入国家了。
有看人均的,不如看实际生活——
20世纪60年代,加里已经是颓势尽显,并且周边大城小镇也江河日下,人们给这些城市起了个外号:“铁锈地带”。
那年的老乔,就是被铁锈包围的钢铁厂工人,职责是操作起重机,“又费劲又劳神的工作”(It was tough, mind-numbing work),年收入8000美元。
他和妻子凯瑟琳结婚时,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再加父母帮衬,凑了9000美元,买下了一座小房子,坐标是加里市杰克逊大街2300号。
真的很小,建筑面积也就80多平米,只有两个卧室,然而他们要养9个娃——原本应该是10个,凯瑟琳曾经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可惜其中一个刚出生没多久就夭折了,活下来的那个,是MJ的四哥,马龙·杰克逊。
和国内常见的两居室商品房相比,唯一好点儿的地方是外面有块空地,可以让孩子玩。
是的,老乔夫妇把孩子都拉扯大了没饿死——然而这就能说明那时的工人是高工资高福利?
何况老乔那点儿工资也不够用,所以他不得不发挥自己的音乐特长,和几个伙计组建了一个叫“猎鹰”的乐队,工作之余去酒吧跑场子表演,挣点儿贴补家用的零花钱。
在这种状态下,乐器当然显得很宝贵,老乔把他的吉它当宝贝,不准他那些淘气的儿子们碰,但是几个小家伙偏偏继承了他的音乐基因,趁他不在家,总想去比划比划。
而一边带孩子,一边还要寻空打零工的凯瑟琳,对孩子们偷玩吉它的事心知肚明,却总是睁一眼闭一眼,从不告诉老乔,免得孩子们挨罚。
这不仅是因为她对孩子的慈爱,她还有她的苦衷。
那时节的“铁锈地带”,不断有工厂焖炉停工破产倒闭,很显然,税收会越来越少。
税收不足,则本来就嫌不够的公共投入,又被迫衰减。
那么,基础建设、公共治安、教育医疗……都只能越来越坏。
美帝所谓的十二年义务教育(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从来都是有名无实,孩子上学校要按“学区”划片,于是,好学校周围的学区房价格飙涨,而穷人街区就只有烂学校,烂到学生念到八年级,也就是初中二年级,数学只能算100内加减法,乘除法都不会,而且,还有90%以上不及格。
教育是多么复杂多么讲究的事情,就算不差钱,也还会有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更何况连钱都没有。
结果就是,事实上形成阶层鸿沟与种族隔离——最穷的阶层,绝大多数也是黑人。
2015年,有个当年他们去表演过的小城,因警民冲突、暴力骚乱而震惊世界。
巴尔的摩。
发生这样的事件,对关注美帝历史、政治的人来说,不会太意外,连被白皮控制的英国学术期刊《经济学人》都看得出:“美国黑人的困境已经很少是缘于一些种族主义者的邪恶意图,而更多的是因为集中的贫穷问题、破裂的家庭以及糟糕的学校等结构性问题”——所以这才是“定体问”:完全就是社会制度问题。
很多人看到20世纪后期,改革开放的中国制造业腾飞,Made In China横扫世界,都找个理由说是中国有“大量廉价劳动力”,但是他们总是忽略一点:中国的大量劳动力,不仅是廉价的,而且是受过教育的,是“高素质”的,不管什么操作线流水线,到了民工手里,稍微摆弄一下就可以上手。
没有这本事,只有十几亿什么都不会的大笨蛋,你看外资还来不来了。
义务教育哪家强?别说八年级了,中国有几个八岁孩子不会乘法口诀?
美帝诚然有很好的大学,诚然有很好的研究院,诚然有很好的学者……然而,铁锈地带的教育,显然是太次,太次,太次。
教育不足,结果就是出现大量低素质人口;工厂纷纷倒闭,结果就是大量无业人口。
大量年轻人无所事事,不知道正事,也不会做正事,那就来歪的呗——治安压力陡增。
治安混乱,则政府压力更大,要加大治理力度,就要更高开支,钱从哪来?加税?那工厂倒闭得更快,人员外逃更快;举债?早已经是债台高筑资不抵债,还要举债,也只能叫城市破产更快。
于是最后就形成恶性循环,直到一个城市没有好人肯待,彻底荒废,成为黑、赌、毒地带。
是不是可以理解了——那年,面对不断恶化的城市环境,提心吊胆的凯瑟琳,念叨的一句话:偷玩吉它没什么,只要别上街去学坏就好……
另外,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什么MJ的很多作品,内容都与街头混混或黑帮有关:Beat It、Bad、Smooth Criminal,等等。
——艺术,本来就是从生活中来的。
“汽车城”的逃离
MJ与哥哥们签约的摩城唱片公司,“摩城”是音译,意译就是“汽车城”:Motown,就是Moto town的合写。
创始人贝里·戈迪(Berry Gordy),原是个在底特律讨生活的年轻拳击手,酷爱音乐,能写会唱,在工作之余,他先是写歌卖给唱片公司,在稍有积蓄之后,他决定成立自己的唱片公司。
贝里从1958年开始做录音工作,1959年1月,唱片公司正式成立,位于底特律市西格兰特街的2648号,转年正式定名“Motown”,成了一座位于“汽车城”(底特律)的“汽车城”(唱片公司)。
在摩城唱片成立的时候,底特律早已经是一年不如一年。
汽车城的三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都是典型的美系风格:车身结实,分量十足,油耗相当不小。
这种工艺大有提高空间,但是产业升级?资本家向来是没有动力的。
本来,最晚到20世纪40年代,钢铁汽车产业已经告急,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帝抓了一手好牌:国家本土远离主战场,没遭受严重损失,又在战争后期才出手参战,其他国家打得筋疲力尽,它坐收渔翁之利,一下就成了反法西斯的大明星。
战后,其他国家被炸成瓦砾堆,气息奄奄亟待重建,美帝却把工业、金融、道义高地统统都占到,又借助马歇尔计划等等,抢占他国战后重建市场,重工业产品出口大增,一时间从钢城到风城到汽车城,个个都忙得马不停蹄不亦乐乎,资本家更懒得做什么产业升级了。
好景不长,到了60年代,英法德意日都逐渐从战争创伤中恢复起来,汽车产业也得到极大发展,各国都推出自己响当当的品牌:英国的劳斯莱斯、路虎;法国的雪铁龙、雷诺;德国的大众、宝马、奔驰、保时捷;意大利的法拉利、兰博基尼;日本的本田、丰田……从高端奢华上档次,到经济适用接地气,要什么有什么,直接把美帝从汽车工业霸主的位子上拖了下来。
不但在国际市场被围剿,本土市场也被蚕食——还说当年的杰克逊家,老乔带着孩子们到处赶场,跑遍加里周围的铁锈地带,也跑到芝加哥、底特律、纽约等等大城市,他们的代步工具,是一辆四处透风的大众旅行车。
这车是有多破,以至于多年之后,MJ自传中说到这些事,还记得那份寒冷:“我们那辆大众牌旅行车的侧门大开着,想到去底特律的一路上都要挨冻,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说好的工人“高工资高福利”呢?工人为什么都买不起一辆让孩子不挨冻的车?为什么明明挨着美帝的汽车城,却只能买德国产的大众?
而在这当口上,美帝还在忙着打仗,而且还哪哪都有它:越南一个烂摊子,中东也要插一脚,虽然不出兵,却出钱出力出武器,支持以色列打中东战争,还打了一次又一次。
直到1973年,以阿拉伯国家为主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了打击对手,以及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国际油价应声飞涨。
而当时的西方国家,不但工业体系严重依赖石油,而且几大石油公司联手把油价压得很低——也就是说,西方工业体系,基础就是对中东国家的严重剥削。
然而,被OPEC这么一搞,原油价格从每桶不到3美元涨至13美元以上,史称“石油危机”。
接下来的连锁反应,当然是汽车工业被重创,与此同时,日本汽车以节能低耗的优势迅速攻城略地——底特律从此元气大伤,再也没恢复过来。
石油危机也大大加重了西方国家的国际收支赤字,最终引发了1973-1975年的经济大危机。
1973年1月,危机之下的美帝,终于正式签署《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因签署地在巴黎,故又称《巴黎和平条约》)。随后两个月内,美国国防军全部撤出越南。
——为什么说帝国主义的本性就是侵略?因为一切可打可不打的仗,它都一定会打,只有别无选择的时候,才会住手。
一叶知秋。
如果说,社会体系是一棵大树,那么,文化产业就是树梢的叶,经济形势有个风吹草动,树干没晃,树叶也要抖三抖,何况现在树都要倒了。
那年月的摩城唱片,也早就察觉到风向不对,所以从1969年开始,就在逐步搬迁,直到1972年,整个公司都从底特律搬到了洛杉矶——横穿了大半个美国。
1969年,也正是杰克逊兄弟加入摩城的那年。
所以他们从签约之后,直接就从加里搬到了洛杉矶,一边在那里筹备唱片发行事宜,一边等着大部队过去和他们会合。
然后,老乔和凯瑟琳就要在洛杉矶找新住处,带着其他儿女举家搬迁,在很长时间里忙得不可开交。
他们顾不过来的时候,五兄弟经常住在摩城老板贝里·戈迪家里。
贝里那时候是离婚状态,不过和摩城旗下的一个女歌手关系甚密,两人虽没结婚,但有个女儿,出生于1971年4月——这个女歌手,就是戴安娜·罗斯。
很自然地,戴安娜也常常帮忙照顾杰克逊兄弟们,年龄最小的迈克尔,从她那里得到很多疼爱,也得到很多教导,从此他对这个美丽有才的女人就有了那样的感情:“她是我的母亲,我的情人,我的姐姐,三者奇妙的结合”。
戴安娜在女儿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和贝里分手,1971年1月嫁给Robert Ellis Silberstein,在婚姻期间,又生下两个女儿,1977年离婚——这时MJ已经长大,是个19岁的小伙子了。
后来,戴安娜1985年再婚,对象是挪威富商Arne Næss Jr.,让MJ很不爽:“当我听说戴安娜·罗斯就要结婚的消息时……我必须装出欣喜若狂的样子,装作因为她要跟这个我根本不认识的人结婚而高兴。我希望她幸福,但我必须承认我既伤心,又嫉妒,因为我一直爱着戴安娜,并且将永远爱她”。
唱片工业
人们经常说MJ出道的那个时代,是“唱片工业”时代,那么,摩城就是“明星企业”,自有其独特的文化。
摩城的氛围,是温馨和谐的,所以旗下的艺人喜欢把那里叫作“家”;而与此同时,也具备鲜明的工业化特征:纪律、效率,以及对“产品”的标准要求。
这里的产品,不但指艺人的作品,而且包括艺人本身。
当年11岁的MJ在摩城,用史蒂夫·旺达(StevieWonder)的话说,就是“他能做的一切就是成长,他也的确是在成长”。
首先是声乐舞蹈,浑金璞玉,仍需精雕细琢,其中一个重要的教师,就是戴安娜。
用心听听就知道,MJ的许多发声用气技巧,与戴安娜简直是一脉相承。
1984年,MJ与戴安娜出了一张两人的歌曲精选,题名为Love Songs,那时的MJ,已经是万众瞩目的巨星,但这张专辑收录的歌,都录自他的摩城时期。
这真是一张奇妙的专辑。
分明是两人各自录制的不同歌曲,排在一起,居然有和谐互动的感觉,就像两个声音的相依而舞,非常奇妙,一首首听下来,真的会感到,那个既温柔又坚韧的女声,就是那个年轻声音的“母亲、情人、姐姐”。
优秀歌手多得很,美丽的声音也多得很,然而唱到这种境界,太罕见了,这是奇迹,可遇不可求。
教育,他没可能和普通孩子一样去学校上课,这时基本是homeschooling,也就是在学校注册,但是自己跟家庭教师上课,并在规定时限参加考试,成绩记入学籍档案。
他是真正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功课学习,并且拿到了高中毕业证书。
其他那些铁锈地带的孩子,就没有这等机会了——时至今日,加里市的年轻人,能拿到高中毕业证书的不超过25%。
摩城大学的魔鬼训练,不但有专业打磨,还包括礼仪、形体训练,要求举止得体,优雅大方,不准说脏话,不准吊儿郎当,要有绅士淑女范儿。
工业流水也有另一面,就是束缚。
产品标准已经在那里,不允许艺人自由发挥,更不给自由创作的机会,如果明星过气黯淡了,就开发新人递补,后浪推前浪,和自来水笔一样。
从根本上,这种模式就难以为继,即使不说MJ,就是史蒂夫·旺达、戴安娜、莱昂纳尔·里奇,难道是能长得和蘑菇一样快,一茬一茬没个完的?
摩城的总体思想,就是娱乐,做的产品,就是流行音乐——以情歌为主,要求气息平稳,咬字清晰,就像荷兰小画派的小风景画。
比如MJ在1973年录制的Farewell My Summer Love,就像是在炎热暑假的尾声,放眼一望,天高云淡,在渐渐凉爽的风中,悠悠地唱起怀念的歌,唱出的,是一种清澈的忧郁,浪漫的忧伤。
——的确很美,然而他绝不会停在这里。
启蒙在欧洲
1972年,Jackson 5首次飞赴海外,举行欧洲巡演,第一站是英国伦敦。
这一起步,观众就包括英国女王的母亲。
王太后已经到了,女王还会远吗,1977年,他们又为女王做过御前表演。
女王不单单是在看他们,这是对美国黑人音乐的认可,就像铺天盖地的麦当劳、可口可乐、牛仔裤,流行音乐,毫无疑问也是美国文化输出的一部分。
英国佬的身段,比美帝柔软得多,到底是曾经称霸过也低落过,见势不妙赶紧认怂装孙子,绝不逞强——隐隐约约有点韬光养晦的意思,只是养到什么样子,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比不上兔子,早就定调“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一盘大棋怎么走,心里有数。
当年披头士席卷美国,美帝大惊小怪,大喊大叫“英国入侵”(British Invasion),直到披头士都已经解散,还要弄个American Pie表示不爽,
现在Jackson 5旋风又刮到了英伦,粉丝狂热程度,比追披头士有过之而无不及,用MJ自己的话说,“我所见过的最疯狂的围观,发生在我们第一次去英国时……飞机着陆后,我们看到粉丝们已经占领了整个机场,简直是狂热的暴民……我们兄弟都觉得,那天能活着走出机场实在是幸运之极。”
结果呢,英国佬不但没闹什么抵制美国乐队的事,女王陛下还亲临现场,从气度上,美帝就输了。
MJ也果然爱上了欧洲。
从伦敦到伯明翰、曼彻斯特,再到打破利物浦帝国剧院的上座纪录——要知道,利物浦可是披头士的大本营,都还用不着流行天王的声势,只是他少年时期的乐队,就把他们的纪录给击穿了。
再到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法兰克福、巴黎,一路走来,温润海洋气候滋润出的优美风光、鳞次栉比的博物馆、风格万千的音乐剧,都令年少的MJ流连忘返,深为着迷。
欧洲文艺与青春年少真是绝配:浪漫、躁动、华美、叛逆,样样不缺。提出问题,而且好像能够找到答案,本质上却仍是懵懂,有困惑,却也不愁,因为年轻,有的是时间思考成长。
他在美国,就跟着戴安娜看博物馆,看米开朗琪罗,如今可以接触到更多原作了。
这也奠定了他最主要的风格基调:黑人的歌舞功底,欧洲的思想体系。
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跨越。
正如中国人常说的“学贯中西”,至少要把两边的文化典籍思想体系都吃透,而不是某些空心键盘侠,诗词歌赋不认几首,四书五经只知书名,西方著作更是没读半篇,倒是敢一开口就指天画地,大放厥词臭死人,不是“外国猴子”,就是“中国劣根”……你咋不上天呢?
从物质到精神,欧洲都是个花花世界,他也有取有舍,并不照单全收。
很显然他喜欢古典主义风格,看他喜欢的那些艺术家就知道,个个都以恢宏壮观悲天悯人著称:米开朗琪罗、贝多芬、卡尔·奥尔夫(Carl Orff)……
在他的自传里,也提到两个印象主义艺术家,分别是音乐家德彪西和画家德加,那特色也很明显:德彪西的音乐,画面感十足;而德加,公认是印象主义画家中素描功底最好的一个,简直就是个被拉进印象主义画展的古典派。
至于“当代艺术”,他没眼看。
在伦敦,他肯定更喜欢国家画廊,而不是泰特美术馆;在巴黎,是卢浮宫,而不是蓬皮杜艺术中心——那年,卢浮宫前面还没有那个大玻璃金字塔呢。
当代艺术不是什么风格发展,只是资本游戏。这个领域根本不是什么“艺术圈”,完全就是“资本圈”,只是玩得不是股票,而是各种乱七八糟的“艺术品”而已,所有的包装炒作营销,和作者毫无关系,所谓的艺术家,仅仅是些被竖的幌子。
他也许是凭直觉,也许是凭品位,也许经过深思熟虑,也许出于纯然天性,反正他不喜欢那些东西是毋庸置疑的。
而且他不喜欢,也就真的不接受——在他的收藏品里,“当代艺术”几乎为零。
他不愿意被操纵,但是他会为此付出代价的,而且会很惨重——这一点说来话长,此处暂且不表,以后会补上的。
他对自己的这一特点,也非常了解,即如他在自传中的自白:
“如果我觉得有什么事情不对,我就非得说出来不可。我知道人们大多认为我并不固执,那只是因为他们还不够了解我”;
“作为一个艺术家,保持对生活和工作的自我控制至关重要。在过去,艺术家被人利用一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我认识到,只要一个人能坚持他(她)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而不去考虑由此产生的后果,他(她)就能避免被人利用”。
“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而不去考虑由此产生的后果”——这是他招人爱的地方,也是招人恨的祸端。
性格决定命运?
也许吧。
逃离“汽车城”
格局有多大,就能飞多远。
然而,艺人的创作自由,这是最奢侈的自由。
词曲创作,是个“会者不难难者不会”的事,作曲要有很好的节奏感,作词则要对语言精细掌握,这些,MJ都不缺,他的阅读写作能力相当高,至于写成流行歌曲,其中也有一些规律,比如摩城老板贝里·戈迪总结的:“歌曲创作者的作品应该是半个自传”、“一旦听众被歌曲吸引,你要用接下来3分钟的时间讲一段有始有终的故事,副歌要概括故事主题情节,要有强劲的力度,结尾要提及歌名,才能被人记住”。
这些特点,在MJ以后的创作中都有表现。
尽管总体框架已经确定,但听歌愈多,越会发现:他自己写的歌,从曲调编排到歌词意境都自带名片,很容易就从一张专辑里“捞”出来。
歌词是他思想的展现,独具个性,这且不论,编曲与他的演唱却是相依而生,说白了就是:那些歌能写出来,是因为他能唱,而也因为有他能唱,那些歌才能写出来。否则,即使有人写,没人能唱,也只能是废废。
不管是不是他的歌迷,这早已是共识:迈克尔·杰克逊,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翻唱他的歌,不是奇迹就是灾难,而实际上,尽是惨不忍睹的车祸现场。
需要强调的是,如此神作能够面世,却不是唱片公司自主自愿的力推力捧,而是他自己奋力争取,才勉强得到的权利。只是谁都没想到,他是这样给点阳光就灿烂,只是给他一些些空间,他就震撼了整个世界。
摩城,被艺人被称作“家”,又有“摩城大学”之名,既有温情,又有专业,然而都不给他们自己写歌的自由,原因很简单:因为摩城老板,也是资本家。
资本主义世界,哪哪都一样。
买版权很便宜,词曲作者报酬,基本价格约为唱片利润的5%左右——当年还是业余写歌的贝里·戈迪,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大唱片公司卖,赚取的版权费就是5%,但那些大唱片公司不把他放在眼里,也不愿帮他的作品作宣传,歌曲卖得不好,他能挣到的报酬就更少得可怜;
至于歌手表演者,就是放到现在,也大约只能拿到10-15%,Jackson 5在摩城的时期,也只在5%上下;
制作发行等人员,更是些打酱油的——粗粗一算,一张唱片的利润,至少至少,70%都被资方拿走。
老马的剩余价值理论,绝不只是对制造产业的概括,放在文化产业也一样适用。
这就是唱片工业的利益链条。
对于资方而言,当然乐意做成流水线,每个人只负责眼前的一小段,就像制造业流水线上的工人,只管拧螺丝或者只管砸钉子,从而获取一点报酬,至于剩余价值,那是资方的囊中物。
关键是,流水线上的工人,离了这个链条就啥都不是,拧螺丝拧得再好,没有上游加工,单飞出去就是废废一个,连那点儿报酬都没了。
歌手也是如此,在资方看来,他们情愿欢迎不会写歌的歌手,强过会写歌的,因为更好操控,也就更能保证稳定利润。
至于人品人格,至于艺术价值……去你的,那是什么鬼?
杰克逊兄弟终究逃离了摩城(“汽车城”),转投哥伦比亚公司旗下的史诗唱片(EPIC)。
这一单,主要是老乔签的,看时间就知道:1975年5月,MJ还不满17岁,尚未成年。
而哥伦比亚,也并没许诺杰克逊兄弟们可以自己写歌,这权力是几年后,他们自己争取来的——MJ是对此要求最迫切的一个。
不过这单新合同还是让老乔很满意,主要是版权收益大大提高。
依据Jackson 5与摩城的协议,乐队可以得到的提成,是专辑“批发价90%中的6%”(不就是批发价的5.4%吗?老美的数学思维果然怪异),然后这笔钱再分为5份,乐队成员每人一份——在当时,一张专辑批发价大约为2美元,也就是说,每卖出一张专辑,MJ可以得到差不多2美分。
而哥伦比亚开出的条件是,乐队可提成唱片零售价的14%,按当时的通行规则,一张唱片的零售价,大约在4美元左右,也就是说,乐队提成是批发价的28%,显然比摩城时期高了很多倍。
但是老乔还是遭到了儿子的挑战。
不过造反的不是迈克尔,而是三儿子杰梅恩(Jermaine),这小子已与摩城老板的长女结婚,不肯转投哥伦比亚,选择留在摩城做单飞歌手。
留在摩城的,还有Jackson 5这个称呼,之后,跳槽的四兄弟加上最小的弟弟兰迪(Randy),又组成了5人乐队,改名为“The Jacksons”。
老乔对杰梅恩的离队一定不太爽,不过,后面还有更多令他不爽的事。
他真该早听听那句中国俗话:儿大不由爷。
实事求是地说,杰梅恩还是颇有才的,能弹能唱,MJ之前,他就是家庭乐队的主唱,也是贝司手,出专辑做巡演都来得,单飞之后也出了不少作品,只是和MJ一比,就没影了。
那哥几个也各有能耐,老大杰基(Jackie)是第二主唱,写歌能力也不错,老二蒂托(Tito)是个吉他英雄,老四马龙(Marlon)跳舞厉害,小六兰迪(Randy)能唱,也很有商业头脑,不过讲到他们的能力,基本都得加上:“除了MJ以外,就数到……”
还能说什么呢,“和会飞的人在一起,跑再快也是瘸子”。
2013年3月,只有四个成员的Jacksons,也就是MJ的四个哥哥,在伦敦举办了一场演唱会。
距离上次Jacksons在伦敦演出已有34年,最年轻的马龙也已经56岁,平均年龄60+的几个老家伙,仍然能够劲歌热舞满场飞,不愧是世界级顶尖乐队,绝对有实力。
只是那场景,看起来总让人眼睛发酸。
舞台那么大,一个人站在那里,可以很充实;四个人站在那里,却显得空落落。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那个人,再也回不来了。
整个铁锈地带,也都回不去了。
2006年,迪斯尼与皮克斯工厂联手推出一部动画片,《赛车总动员》(Cars)。讲的是一辆年轻的赛车误打误撞闯到一个满是生锈铁皮的荒凉小镇,与那里的居民发生一系列故事,年轻赛车深受触动,后来在赛场一举成名,并重新为小镇带回了生机。
这种片子,哄小孩也就算了,但看他们制作的那个认真劲儿,好像他们真的相信,讲个故事,树个偶像,就真的可以带起一个城市的发展。
呵呵。
动画片里的小汽车,再光辉,也不过是竞争“活塞杯”的年轻新手,那偶像效应,能比得了真实的流行音乐之王么?
加里也没放过讲MJ故事的机会。那所杰克逊大街2300号,在MJ离世的时候,还是缺乏管理的状态,简陋的窗框,门前草坪因缺少照料而枯黄一片。
再后来,就被修整一新,修剪齐整的草坪上加了充满童趣的雕像,竖起了MJ纪念碑,平时也常有人过去,为栏杆系上绸带,或者别上花朵。
在某些特别日子,歌迷粉丝会在加里聚会搞活动,熙熙攘攘和赶集一样,组织者甚至把他的儿女拉去站台,市长亲自送上T恤:“我爱加里”。
然而,还是毫无作用。
那些歌迷活动的照片上,貌似安详平和,然而加里的绰号早就名声在外:“美国谋杀之都”——来自1994年,《芝加哥论坛报》的评论。
还不如关心一下,那T恤是不是Made In China,现在的加里,有能力生产一件T恤吗?
轻工业本来就不行,本帖开篇提到的USS,打着国家名义的“美国钢铁公司”,早就裁员90%以上,呵呵,一有风吹草动,美资自己,脚底抹油逃得比谁都快——人都跑了,星条旗呢?
MJ到底也是美国人,活着的时候,倒是也扛过旗,可他没了,还有谁?
后面的事情,知道的越多,越是感慨:从没见过一个旗手,可以被自己的“祖国”如此坑害。
“没有伟大人物的民族是可悲的,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珍惜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星条旗永不落”?
——就问某些人:你们哪儿来的底气?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87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