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的视角看电影《长津湖》

作者:桅杆677

本文转载自:走进历史的深处

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年没进过电影院了。因为之前写过几篇抗美援朝战争方面的文章,对电影《长津湖》的上映有所关注,网上和朋友圈里也热评如潮。有不少朋友动员我去看看,并从历史的角度写个影评。说实话,一个连电影院都很少进的人,那会写什么影评?既然朋友们盛情,昨天花40元去看了一个下午场。

说实话,看之前,我是满怀期待的。自《上甘岭》《英雄儿女》之后,中国已经50多年没有拍过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了。时代在进步,一个非常好的题材,编剧、导演和演员阵容强大,《长津湖》应该可以拍成经典,至少也应该和《上甘岭》《英雄儿女》差不多吧。创纪录的票房和热评似乎也印证了我的期待。

以历史的视角看电影《长津湖》

但看完以后,只能以“比较失望”四个字来表达我的感受。但朋友们的期望不能辜负,还是写下这篇短文。在谈观后感之前,先说说长津湖之战的一些情况,似乎更好一些。

炼狱般的长津湖之战:

长津湖之战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又称清长战役)的东线作战。由于战斗规模已经达到战役级,且东西两线之间隔着狼林山脉,是相对独立的战场,所以也经常被称为长津湖战役。时间从1950年11月27日开始,至12月24日结束,其中主要战斗是从开战到12月6日的10天时间。对阵双方是:志愿军第9兵团,辖20、26、27军,约15万人;美第10军,辖美海军陆战队第1师、第3和第7步兵师、韩国第1军团,约10万人。这是双方在东线战场投入的全部兵力。双方的主要参战部队是:志愿军第20、27军,美军陆战1师和第7步兵师。

志愿军第二次战役的东线作战计划是:第9兵团隐蔽进入长津湖地区,等美军进入预设战场后,以突然的动作,包围并歼灭进至该地的敌军,将东线敌军驱至三八线以南。9兵团11月4日开始入朝后,夜间行军,白天宿营,保持无线电静默和烟火管制,秘密开往长津湖地区。由于东线美国进展缓慢,9兵团参战部队在盖马高原的崇山峻岭和风雪严寒中苦等了6天时间。11月27日晚,9兵团向进至长津湖东西地区的美陆战1师和第7步兵师突然发起进攻,惨烈的长津湖之战拉开帷幕。双方在零下30多度的严酷条件下,拼死相博,苦战28天,都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据战后各自统计公布:9兵团战斗伤亡19000多人,冻伤减员约33000多人,共计减员52000多人;美第10军也损失惨重,战斗伤亡6800余人,冻伤等非战斗减员13000多人,共计减员约20000人,其中作战主力陆战1师战斗伤亡4400多人,非战斗减员7300多人,共计11700多人。

以历史的视角看电影《长津湖》

此战,双方在冰天雪地的盖马高原苦战28天,最终以美第10军在兴南港从海上撤走而结束,东线联合国军全部被驱逐到三八线以南。志愿军第9兵团达成主要战役目标,以巨大的代价取得一场惨胜。对双方来说,长津湖之战都如同炼狱一般。9兵团减员超过三分之一,元气大伤,不得不长时间休整。作战主力20、27军休整时间长达5个月,直到1951年4月第五次战役时才恢复战斗力并参战,第三、四两次战役均未参战;而作为战役预备队、减员相对较少的26军,在休整了2个多月后在1951年2月中旬参加了第四次战役。对美军而言,经历同样惨痛,美军战史称之为“最艰苦的战役”。其作战主力陆战1师减员近一半,同样元气大伤。其作战处长鲍泽上校在回忆录中写道:“我相信,长津湖的冰天雪地和中国军队不顾伤亡的狠命攻击是每一个陆战队员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陆战1师直到1952年3月才恢复战力,被调往西线,先后与63、40、46军进行阵地攻防作战。或许是长津湖“噩梦”未醒陆战1师攻不动,也守不住表现非常差劲。相反,9兵团20军在第五次战役的第二阶段,打出了华川阻击这一著名战例。

第9兵团何以仓促入朝?

不少朋友对长津湖之战中,9兵团部队大批冻伤减员比较关注,也非常痛惜。其实,由于后勤保障不足,9兵团不仅大批冻伤减员,也极大地影响了战斗力。鲍泽上校就说:“如果中国人拥有足够的后勤支援和通信设备,我们绝不可能走出长津湖!陆战一师是侥幸生还!”9兵团在后勤保障方面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朝鲜战局逆转,9兵团仓促入朝,战前准备严重不足。9兵团本来是作为攻台主力,部署在江浙沪地区。美军在仁川登陆后,朝鲜战局逆转,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后路被切断,损失惨重,溃不成军。对中国来说,最坏的局面极有可能出现,仅靠东北边防军(13兵团)已不足以应付。为此,9月20日,中央军委下令调第9兵团(辖第20、26、27军)所属各军,从10月1日起由依次北上,作为准备入朝作战的二线部队。计划先在津浦线兖州至泰安地区集结,转入整训待命状态;需要时再开到东北整训一段时间,并更换装备,补充物资。这时,出兵决策还没有做出,还只是预做准备,以防万一,原则是“宁可备而不用”。

以历史的视角看电影《长津湖》

当时的判断是:联合国军抵达三八线,至少会停留3-6个月时间。这是因为:第一,联合国军组建的目的是保卫南朝鲜,并非统一朝鲜,在进至三八附近应该会停下来,或者至少有一段时间的政治博弈。第二,三八线是由美苏共同划定的,具有重要政治意义,如果苏联强烈反对,联合国军是不敢轻易越过三八线的。但是,那段时间里,苏联异常的“低调”,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的意图几乎没做任何表示。苏联这样做的原因,本人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前因后果》一文中有完整表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实际上是在苏联的默许下,麦克阿瑟在10月2日下达了北进作战命令,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在10月7日越过三八线向北进攻,朝鲜战局急剧恶化。中国虽然对朝鲜战局恶化做了充分的准备,在7月份就组建了东北边防军,调13兵团立即开赴东北,并组建了二、三线部队。但对局势变化如此之快以及美军在仁川登陆后迅速越过三八线,还是始料未及的。

在北朝鲜的紧急请求下,基于中国的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等因素考虑,中央于10月8日做出了派遣志愿军入朝参战的决定,第13兵团(辖38、39、40、42军)共30万人于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到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发起时,进入北朝鲜的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已达35万人,包括美军6个步兵师和陆战1师等。首批入朝的志愿军在人数上也不占优势,更别说火力和装备上的巨大差距了。为此,中央不得不决定9兵团紧急入朝参战。

第9兵团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紧急入朝的,是非常仓促的:从9月20日接到集结命令,到11月4-6日跨过鸭绿江,总计只有45天左右。不仅在东北整训一段时间的计划取消,后来准备在东北稍事停留换装的计划也取消了:军列在经停山海关站时,总参派人上车,宣布了军委的“紧急入朝”命令,军列直接开往中朝边境。因此可见,9兵团入朝是何等的匆忙,战前准备时间很短,准备工作也严重不足。

以历史的视角看电影《长津湖》

大批冻伤减员是因为没有棉衣?

后来有不少文章说9兵团官兵是穿着华东地区冬装入朝的。事实上,一部分官兵确实如此,但不是多数,更不是全部。据《抗美援朝后勤战争后勤经验总结资料选编》记载:9兵团在入朝之前,共领到棉衣141413件、手套23400付、各种棉鞋172331双、各种棉帽185319顶、棉背心185876件、绒裤5万条。这个数字,除了棉衣还有约1万的缺口,其他都是足够的。在东北军区后勤部11月30日的报告中,也明确载明:发给20、27军的棉大衣分别有3.5、3.9万件,两个军也各自记载了物资补给及发放情况,20军在记录发放情况时还说“发乱的一塌糊涂”。26军是最后入朝并作为战役预备队使用,补给更充分一些。

既然9兵团各军都领到了东北地区的冬装,为什么还有一部分官兵穿着华东地区冬装入朝呢?这首先是入朝时间紧,很多冬装没有来得及发放到基层单位;其次是入朝时,寒潮还没有来,天气还不那么冷,一些部队为了加快行军速度,把东北棉衣留在国内了。此外,9兵团进入战场后,由于美军轰炸,留在国内的物资无法前送。

以历史的视角看电影《长津湖》

应该说,棉衣不是9兵团大量冻伤减员的主因,而是另有原因。实际上,造成大量冻伤减员的原因除了棉衣外,还有两个原因:第一,长津湖地区海拔在1000-2000米,属于高寒地区。9兵团官兵大多来自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等温带地区,对朝鲜北部的寒冷气候本来就不适应,普遍缺乏高寒地区的防冻经验,又突遇近50年未见的大寒潮,气温突然下降到零下30多度。第二,也是最关键的原因,是缺少粮食,缺少热量补充。最要命的,是粮食紧缺:9兵团进入战区后,随身携带的粮食就基本吃完。长津湖地区人口稀少,物产贫瘠,大部队在当地根本就无法筹粮。美军的狂轰滥炸导使后勤补给不上,加之到达战区后又等待了6天时间。到战斗发起时,部队普遍断粮,短的有2天,长的达7天。由于隐蔽及躲避美军轰炸,不能生火做饭,仅有的食物也无法加热,更别说取暖了。指战员们经常是1天只有2个冻得硬梆梆的土豆,用身体焐软一点啃一点。战士们还经常将最后一点干粮留下来,称之为“冲锋粮”,即在临发起进攻前才吃下去,以补充一点能量,好有力气冲锋。

再说说志愿军的战术:

由于美军掌握着制空权,第9兵团重装备无法跟进,只能携带轻便火炮及步枪、冲锋枪、手榴弹等轻武器。当时苏联提供装备之事还在商谈中,9兵团用的主要还是淮海战场缴获的装备。与美军之间巨大的火力差距,志愿军只能依靠战斗意志和战术来弥补。

一是突袭。长津湖战役开战前,美军飞机每天在战场上空来回侦察。可第9兵团的隐蔽行动堪称完美:从入朝到战役发起,长达20天时间,美军侦察机始终没有发觉。美第10军对正等着他们的15万大军竟然一无所知,战役发起极具突然性。所以,11月27日的首次进攻,即完成了对长津湖地区陆战第1师、美7师的分割包围。后续志愿军的进攻行动,也大都采取突袭战术。

以历史的视角看电影《长津湖》

二是夜战和近战。由于天气太冷,迫击炮炮管受冻收缩,炮弹放不进去;一些轻机枪的枪机撞针收缩,也时常打不响。所以,志愿军能够使用的武器只有步枪、冲锋枪、刺刀和手榴弹。同时为了避开美空军轰炸和地面炮火,志愿军的进攻行动都选择在夜间。12月27日晚,志愿军在夜色的掩护下,先是隐蔽接近到手榴弹可以投到的距离内,然后突然投出大量手榴弹,紧接着发动猛烈冲击,打得美军措手不及。在整个长津湖战役期间,志愿军采取的都是类似战术。

三是经验加意志。志愿军是由解放军精锐部队组成,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锤炼,战斗经验丰富,战斗意志坚定。为减少伤亡,志愿军进攻时,采用疏散的战斗队形,交替掩护,分梯次连续冲击,进攻极具韧性。由于美军有重炮和空中优势,一些阵地经常是晚上攻占,白天丢失,晚上再去攻占,反复拉锯。美国战后回忆:“只要美军火力稍弱,四处就响起冲锋号和哨声、喇叭声,又冒出凶猛进攻的中国人和横飞的手榴弹。”与日军交手多年的美陆战1师官兵认为:志愿军比日军要难对付的多,那些日军敢死队只是刻版地冲锋,机枪一扫一大片;而志愿军却冷静和老练得多,遇上扫射就迅速卧倒,利用地形不断跃进,美军经常一个班集中火力也很难打中不断运动接近的志愿军步兵。

四是工事相当坚固和隐蔽。美军曾这样描述:“我们飞机和大炮经过几十分钟的压制轰炸轰击之后,满以为敌人的阵地一定已经被摧毁了。但当我们的步兵准备夺取阵地时,却会遭到密集的机关枪与手榴弹的回击,我们真不明白敌人那边是怎么回事。”如何在敌军炮火下生存,这是从红军到志愿军都面临的课题,并一直在战争中设法解决这个问题。

以历史的视角看电影《长津湖》

即使是对手,联合国军三任司令在回忆录中对志愿军的战术和意志都有很高的评价。这里摘录几段:曾极度瞧不起中国军队的麦克阿瑟说“他们(志愿军)是很危险的敌人,美军是在和一个新的强国在战斗;中国军队常常避开大路,利用山岭、丘陵作为接近路,总是插入我们纵深发起攻击,惯于在夜间运动和作战”。李奇微说“中国人在夜间进攻特别神秘莫测,不可思议;中国部队很有效地隐蔽自己的行动,每个执行任务的士兵都能做到自给自足,可以坚持四五天之久;敌人(志愿军)以东方人特有的顽强精神奋力加固他们在山上的工事;中国人是勇士,他们常常不顾伤亡地发起进攻”。

双方激战前后长达28天:

整个长津湖之战,以12月6日美陆战1师从下碣隅里撤退为标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志愿军试图围歼被围美军,美军拼命突围,如27军11月30日围攻新兴里美7师31团;第二阶段是美国撤退,志愿军截击和追击。第一阶段是10天,后一阶段是18天。最惨烈的战斗是第一阶段的10天时间。

11月27日,志愿军一举将长津湖地区的美军分割在4个孤立的地点,为各个歼灭创造了条件。但由于缺少重武器,每一坨美军都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同时,各地美军或固守待援或拼命突围,向下碣隅里方向集中。由于美军火力强大,其突围方向的志愿军阵地都承受了巨大压力和伤亡。例如著名战斗英雄杨根思,就是率1个排扼守在小高岭阵地,阻止美军突围。美陆战1师组织2个连的兵力,在空中、地面炮火以及8辆坦克的掩护下连续进攻。打了整整1天,在击退美军8次进攻后,阵地上只剩杨根思一个人,除了少量伤员撤出阵地外,其他全部阵亡。在美军再次进攻时,杨根思抱起一包炸药与敌同归于尽,但阵地也告失守。小高岭战斗只是一个缩影。在长津湖战役中,类似小高岭阵地的血战有很多处,并且持续了10多天时间。实际上,被围在4个孤立地点的美军,最终只有新兴里美7师31团这一坨被全歼,其他的都成功突围,但也损失惨重。

以历史的视角看电影《长津湖》

志愿军缺少重武器、缺乏粮食、缺少冬装,在极其严寒的条件下,以血肉之躯与具有海空优势、火力优势、后勤优势的美军作战,靠的是坚强的战斗意志和灵活的战术。但战斗意志也是有限度的,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技术、装备和后勤的不足,并不能代替一切。况且美陆战1师也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是美军中战斗力最为强悍的地面部队,在二战中经历过瓜达尔卡纳尔岛、贝里硫岛、冲绳岛等恶战。所以,美陆战1师虽被合围,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立即采取行动,或固守或突围,很难将其全歼,最终大部逃脱。

举个水门桥的例子:古土里以南的水门桥是美军从长津湖地区南撤的唯一通道。20军曾派侦察队在12月1日、4日两次将桥炸断,两次都被美军工兵在1天之内修好。第三次,志愿军把桥基也炸塌了。但美军居然从日本调来8套预制车桥组件,空投到附近阵地,仅1天多就架设了一座桥梁。这种技术上的差距,我们也不能不承认。

美国撤退过程中,志愿军忍受断粮、严重伤冻等极端困难,主力跟踪追击,以部分兵力迂回到美军前方层层堵截。人们熟知的“冰雕连”事迹就发生在其中的迂回堵截部队。由于志愿军的沿途堵截,从下碣隅里到兴南港约90公里的路程,美军的撤退行动花了半个月时间,平均1天只能前进约6公里。遗憾的是,由于美军轰炸和数尺深的积雪塞路,9兵团预备队26军没能及时赶到,否则长津湖战役的战果会更大。尽管如此,志愿军还是打败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军,9兵团更是打败了美军中最强悍的陆战1师。虽然在强大的海空力量掩护下,美陆战1师最终成建制撤走,但在“陆战队历史上,从未经历过如此悲惨的艰辛和困苦,这简直就是一次地狱之行。”这是美军自己说的。

以历史的视角看电影《长津湖》

最后来说说电影《长津湖》:

近代以来的重大事件中,最能让国人提气的就是抗美援朝战争:新中国建国才1年,即以落后的装备及后勤,对抗并战胜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军及17国联军,一战洗刷百年耻!应当说,在近年中美对抗的大背景下,抗美援朝应该是最能叫座的影视作品题材。因此,《长津湖》热评如潮,也就很正常不过了。疏理了长津湖战役的上述背景,电影《长津湖》的不足或遗憾也就出来了:

一是主题不够聚焦。电影前小半段基本都与长津湖无关,而长津湖的戏又过少。可能是想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决策过程,但又没能说清楚。主席、彭总、毛岸英甚至麦克阿瑟的那些戏,实际上都可有可无。如果将剧情聚焦于长津湖之战,可能效果更好。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决策背景,可以用其他更简洁的方式处理。个人觉得,电影《上甘岭》在这方面的处理就比较好。当然,是不是需要一些名演员露露面,以有利于票房?这我就不大懂了。

二是戏说与神剧成份过多。美军飞行员在空中打赌是戏说,伍万里这个角色就过于戏说了。炸通讯塔的战斗场面很激烈,但不知道为什么又加入了神剧戏?志愿军步兵不仅会开汽车,还会开坦克,而且进入美军坦克就能熟练操作,炮弹还能在空中碰撞。真是神乎其技。

三是特技效果夸张。这类相对严肃的历史题材,感觉还是平实一点好,特技效果过多,显得过于花哨,给人很不真实的感觉。估计是受好莱坞影响太深吧。

以历史的视角看电影《长津湖》

四是对长津湖之战的表现很不到位。给人的感觉,长津湖之战似乎很轻松:志愿军在新兴里歼灭北极熊团很轻松,一堆人冲下去很快解决战斗,实际上集中5个团打了1天多,还让美7师31团战斗队冲出包围,在追击途中才予歼灭;美陆战1师撤退也很轻松,只遇到个冰雕连,那有“地狱之行”的感觉?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坚守的小高岭战斗也一晃而过,基本上没留下什么印象。整个战役28天,最惨烈的战斗也有10多天,电影似乎一带而过。这也与主题不够聚焦有关。

五是志愿军的“人海战术”。这是最让人受不了的。攻击北极熊团的那段戏,志愿军是挤在一起成堆地往前冲。要知道,在自动武器的强大火力面前,任何人海都挡不住火海。以前韩军、美军在宣传中经常污蔑志愿军搞人海战术,那是在为失败找借口。不明白我们的电影中为什么要搞“人海战术”?不知道想表达什么。实际上,志愿军的战术素养非常高,进攻时都是疏散队形,单兵间距在10-30米之间。不会如电影中那样人挤人地去送死的。

还有一些历史细节问题,就不多说了。 

最后要说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建国伊始,在极其复杂、险恶的国际环境下,基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被迫奋起一战,化被动为主动,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也获得巨大的战略利益:打出了数百公里的战略缓冲区,打出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打出了一支世界公认的强军,打出了持久的和平环境和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我们应当永远铭记那些在极端困难条件下英勇奋战的先烈们。

说这些,只是希望今后有更多、更好正面宣传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影视作品。

(全文完)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87415.html

(2)
上一篇 2021年10月10日 下午12:07
下一篇 2021年10月11日 上午10:3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