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核潜艇到底撞到了什么?有进一步信息显露!

作者:纵横十

本文转载自:环球视野(ID:hqsy68)

对于美国核潜艇到底撞到了什么东西,如今又有一些新的信息出来,或许能帮忙找到事件真实原因。

10月2日,美国海狼”级核潜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因撞受伤,最后带伤返回关岛。

本次事件真因,说实话,若是美国自己不说,外界恐怕很难知道,只能根据一些蛛丝马迹进行推测,以找出机率最大的可能性。

这段时间,我们一些“专家”也进行了分析。

最早有人说是撞到了无人潜航器的,也有说撞到了大型鱼类的,这些可能性不大。就比如说撞到大型鱼类,要把近万吨的核潜艇撞到受伤,这得多大的鱼?即使是鲸鱼也才一二百吨。这就好比一二百斤重的人,要把数吨(上万斤)重的大卡车撞受伤一回事。

这两天,又有专家说是撞到了海上大型石油钻探设施,还有说撞到了黄花鱼养殖箱的……,这都是什么分析,完全是把美国人当傻子。

要知道不论是石油钻探平台,还是鱼场养殖,这些都不可能是一夜之间能建成的。美国侦察船、侦察机天天在南海活跃,再加上美国卫星这类侦察手段,一个长时间在南海建设的项目都无法发现,然后还让自家核潜艇一股脑儿撞上去了,这不是把美国当傻子了么?

所以说,就作者个人看来,这些分析并不十分靠谱。

美国核潜艇到底撞到了什么?

在《原因》一文里,作者提出过2种可能:

一种是与别国潜艇相撞。

由于美国及其盟友、周边国家在南海的活动都非常频繁,不排除与它国潜艇相撞,或是意外事故,或是相互发现对方之后你来我往的角力造成。

美国核潜艇到底撞到了什么?有进一步信息显露!

▲“康涅狄格”号核潜艇 视频截图

这种事情在以前时而有之,

1969年,苏联K-19号核潜艇与美国“小鲨鱼”号潜艇相撞;

1992年2月11日,俄K-276号核潜艇与美国“巴吞鲁日”核潜艇相撞;

2009年2月,英国“前卫”号核潜艇与法国“凯旋”号核潜艇在大西洋中部因航行故事相撞;

所以美国“康涅狄格”号有可能撞上了别国如俄罗斯、印尼、越南等国潜艇,又或是撞上了英法等盟友,甚至与美国自家潜艇在演习中闹出故事都有可能。

联系到其它新闻,10月4日前后,以美国“里根”号、“卡尔文森”号、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日本“伊势”号4条航母为核心的17艘军舰在“琉球”以南进行大规模军演,是否就是为“康涅狄格”号提供掩护与支援?值得思考。

第二种是美国潜艇走了不寻常路线,撞上了海底地形,包括海底山脉、海沟、海岩、沉船或其它海底大型物件。

如果走的是熟悉的路线,经常在走的东西,撞上海底地形的可能应该不大。

所以作者认为,由于对抗加剧,美国为全面熟悉南海,其核潜艇这次很可能走了新的陌生的航线,由于对地形陌生从而造成了事故。

这几天出现了2点新信息。

根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的监测分析,发生事故的位置很可能在海南岛、西沙群岛和巴士海峡的三角区域中间;

再由该智库10日公布的消息,美国海军“玛丽西尔斯”号侦测船在美国核潜艇出事前后,确实出现在了事发区域(附近)。

美国核潜艇到底撞到了什么?有进一步信息显露!

▲黄色路线为美国侦测船航迹,扇形局域是可能的事发区。根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合成

侦测船在短时间内在南海大纵深、大范围内活动,本身就值得注意,再加之它在核潜艇出事前后不断出现在事故区域,有可能就印证了作者推测,即事前探测陌生航线不精确,从而导致了故事,事故后又对此区域重新测绘,以精确测定。

如果这种推测成立的话,这就相当于暴露了美军核潜艇的一条航线,需要我们以后重点监测,保不准重新测绘精确后,它后面还会来。

正如篇头所言,这种事情如果美国自己不公布,外界恐怕很难得知真相,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根据一些蛛丝马迹,去找出可能性最大的那一种。

但不管如何,美国核潜艇这事,我们至少能看出2点:

1, 说明美国在南海的活动确实加强了,连“海狼级”核潜艇这种美国最厉害的撒手锏都来了,并且还有可能在全面探索南海,本次故事原因很可能就是美国为全面熟悉南海海域而走了陌生航线,从而导致的。

这一点,是我们要注意的,要想到美国全面探测南海航线的图谋与坏心。

2, 说明中美海上力量的对比变化。

美国在南海的活动主要针对的是谁,这应该都明白。

还是那句话,美国连“海狼级”核潜艇这种美国最厉害的撒手锏都来了,如果是一个不厉害的角色,或者美国还有其它办法,它是用不着派这些“美国最强”来的。

甚至,美国如今连“海狼级”这种三四十亿美元一艘的“美国最强”都不够用了,还要研制更强的“顶级捕食者”号,预计10多年后问世,由此可见。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88937.html

Like (1)
Previous 2021年10月14日 上午10:56
Next 2021年10月14日 上午11:0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